?

常見孕牛流產性疾病及綜合診治措施

2024-04-28 20:47謝永興曹淑鑫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鉤端螺旋體衣原體

謝永興,曹淑鑫

(臨沂市沂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沂南 276300)

在養牛過程中,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孕牛會出現流產、產死胎或弱胎等繁殖障礙現象,這些病癥會給養牛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繁殖障礙疾病中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造成的流產,具有較強的傳播能力,對妊娠母牛群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要重點防控。為了有效地防控傳染性流產,養牛場需要采取綜合防控措施。

1 鉤端螺旋體流產

1.1 發病原因

1.1.1 病原特征 鉤端螺旋體屬于螺旋菌科,其外形呈螺旋狀。修復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對氧敏感,需要在無氧條件下培養。鉤端螺旋體的形態呈螺旋狀,長約0.18~0.3 μm,寬約0.01~0.02 μm,長度可以超過細胞的10 倍。其代謝特征包括:需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5~37 ℃;無韋奇氏反應,不能利用糖類等多種營養物質作為能量來源;在無氧條件下使用有機物發酵產生能量。鉤端螺旋體具有強大的環境適應性,可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如水、土壤等??梢酝ㄟ^動物的傳播進行人際感染,主要通過避孕套或不潔的注射器等途徑傳播。鉤端螺旋體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其耐藥機制主要包括基因突變、質粒傳遞以及基因組重組等。

1.1.2 致病機理 鉤端螺旋體是一種能夠感染廣泛的動物和人類病原體,它與妊娠母牛流產的發生息息相關。鉤端螺旋體可通過多種方式作用于妊娠母牛,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母牛的免疫力下降、組織受損以及利用其生長繁殖的營養等,從而引發母牛流產。其致病機理有以下幾個方面:(1)感染途徑。鉤端螺旋體通過牛尿、分泌物等途徑在妊娠母牛體內引起感染。當妊娠母牛感染時,可引起子宮內膜炎、胚胎胎盤炎等感染性疾病,從而導致母牛流產。(2)免疫抑制。鉤端螺旋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抑制母牛的免疫系統,進而導致其易感染其他細菌和病毒,從而加速妊娠母牛流產的發生。(3)物質毒性。通過釋放多種毒素和代謝產物,鉤端螺旋體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損害母牛的組織和器官,從而引起母牛流產。(4)組織損傷。鉤端螺旋體侵入母牛子宮壁后,注意到在其表面附著微髓碎屑等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引起母牛子宮壁組織的損傷和炎癥反應,從而導致母牛流產。

1.1.3 發病原因 鉤端螺旋體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和人類的致病菌。鉤端螺旋體通過接觸感染牛尿、鼻涕、分泌物等途徑,進入妊娠母牛體內,引起多種感染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炎、胎盤炎等,從而導致母牛流產。由于鉤端螺旋體易受環境因素和物質影響,難以在實驗室中檢測到,有時即使感染了鉤端螺旋體也會出現陰性反應,從而增加了母牛流產的風險。妊娠母牛由于精力和營養不足,其免疫系統處于一種相對抑制狀態,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侵害,導致孕期流產。妊娠母牛年齡、體質、飲食、飼養環境等都會影響其身體健康狀態和免疫力,從而增加感染鉤端螺旋體和流產的風險。

1.2 臨床癥狀 鉤端螺旋體感染引起妊娠母牛流產的癥狀并不明顯,所以很難被及時發現和控制。初期妊娠母牛的小腹部持續出現疼痛,并最終導致流產。發病之后母牛子宮內膜的炎癥反應可以增加流產的風險,同時,這種炎癥也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如熱、乏力等。鉤端螺旋體感染也可能引起胎盤炎,造成胎盤形成不良而流產,同時也有可能造成孕牛體內的血液與更多的反應物質的滲透。妊娠期間,感染可導致牛的體重下降、食欲不振、體溫升高、眼結膜發炎等異常表現。

1.3 病理變化 感染后,鉤端螺旋體可引起子宮內膜的炎癥反應,使其出現紅、腫、熱、疼痛等癥狀。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可導致子宮內膜嚴重受損,并可以擴散到子宮的其他部位,進而引起并發癥如盆腔膿腫。感染還可引起胎盤炎,胎盤的組織出現變性、壞死等病理變化,從而影響胎盤的形成和功能,如果營養物質不能充分輸送到胚胎,也會導致流產。此外,由于鉤端螺旋體會使免疫系統失調,從而影響其他重要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如心臟、肝臟、肺、腎等。這些器官的病理變化和組織學變化可能是導致妊娠母牛流產的潛在原因之一。

1.4 實驗室診斷

1.4.1 染色鏡檢 取妊娠母牛子宮分泌物、胎盤、胎兒或其他可能感染的組織樣本。將樣本制成涂片,固定后放置甲醇中浸泡30 min。用革蘭氏染色劑染色約為20 min。用自來水清洗掉多余染料,將涂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鉤端螺旋體呈現淡藍色,彎曲的形狀,一端鉤狀。如果觀察到該細菌在特定部位如母牛子宮內壁處比較密集的分布,則可以判斷感染程度較嚴重。同時,對陽性??梢愿鶕毦鷶盗考捌浞植紖^域的不同評估患病的嚴重程度。

1.4.2 凝集溶解試驗 鉤端螺旋體血清凝集溶解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實驗室檢測方法,首先準備一組有鉤端螺旋體抗原的血清,并將其分為不同的濃度。同時還需要制備一組正常血清作為對照。取一定量的血清樣本和前述的不同濃度的抗原混合,使其充分結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紅細胞,然后加入適量的鹽水均勻混合。通過觀察是否出現凝集和溶解反應,來判斷被檢測樣本中的抗體含量。如果出現凝集反應,則說明被檢測樣本中存在特異性鉤端螺旋體抗體。凝集的程度和時間可以反映出抗體的含量,比如凝集得越快,程度越高,抗體含量就越高。如果出現抗原的溶解反應,則說明有溶菌酶存在,可以進一步確認該菌株屬于鉤端螺旋體。

1.5 預防措施 對急性感染牛群,尤其在出現流產之后,為了預防子宮內膜炎以及清理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選用四環素,土霉素,頭孢塞呋,替米考星等抗生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例如選擇使用長效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并搭配使用頭孢噻呋鈉緩釋劑,10 mg/kg.bw,可以有效的清除體內的病原微生物。鉤端螺旋體是一種致流產的病原體,可以引起妊娠母牛的流產和早產等問題。防控該病應做到定期對養殖場的母牛進行鉤端螺旋體的檢測,及時發現和處理。定期給使用母牛必要的疫苗或藥物,如口服土霉素或者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可有效減少鉤端螺旋體的傳染。保持牛舍干凈衛生,維護優良的飲用水源,減少致病細菌在環境中的存活。新進的母牛需進行隔離觀察和必要的檢疫措施,以避免病原菌的傳播。合理飼喂,增強牛體抵抗力,健康的母牛更不易感染疾病。加強獸醫師和農民的識別能力,對發現的疑似感染及時隔離和治療。

2 衣原體流產

2.1 發病原因

2.1.1 病原學特征 衣原體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細菌,屬于支原體科。它們與其他支原體一樣,是非常微小的細菌,通常直徑只有0.2~0.3 μm,不能自主繁殖,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牛衣原體的細胞壁較薄,沒有莢膜,通常由三個分層構成,其中有多種細胞外蛋白,可以幫助其寄生于宿主細胞內,并抵抗宿主免疫系統的攻擊。牛衣原體也可以產生各種酶和代謝產物,以進行能量代謝和生長。衣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沒有固定形態,通常呈線狀或球形。它們具有類似細胞核的DNA,但是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它們通過細胞質內的原核體管理遺傳信息。牛衣原體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侵入各種不同種類的細胞,并導致多種不同的感染,例如,生殖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等。由于它們的寄生特性和特殊的細胞結構,常規的抗生素難以對其產生作用,因此預防和治療牛衣原體感染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2.1.2 致病機理 衣原體是一種細胞內寄生菌,它可以在動物和人類體內引起多種疾病。在妊娠母牛中,衣原體感染可以導致早期流產、死胎和新生犢牛出生時的問題。衣原體致妊娠母牛流產的主要機理:(1)直接侵入胎盤和胎兒。衣原體可以通過感染母牛的生殖道進入胎盤和胎兒,破壞其正常發育和功能。它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應和氧氣運輸,導致胎兒死亡和流產。(2)誘導宿主免疫反應。衣原體感染會激活母牛免疫系統,導致炎癥和免疫反應。這些反應會產生許多細胞因子和化學物質,進一步破壞胎盤和胎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過程。(3)導致母牛的內分泌失調。衣原體感染可能干擾母牛的內分泌系統,使其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或者使其在不正常的時間釋放,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2.1.3 發病原因 (1)母牛感染衣原體。母牛感染衣原體是導致妊娠母牛流產的主要原因。衣原體可以在母牛的生殖道、眼睛、呼吸道等部位寄生,如果感染量較高,就容易引起炎癥反應,嚴重時可能導致母牛流產。(2)繁殖管理不當。如果繁殖管理不當,比如飼養環境差、飼料不合理、空氣質量差等,會影響母牛的身體狀況和免疫能力,使母牛更容易感染病菌,從而增加了妊娠母牛流產的風險。(3)飼養壓力過大。如果母牛的飼養密度過大、長期處于過度運動、過度疲勞的狀態下,會導致母牛身體狀況下降,免疫力降低,從而增加了妊娠母牛流產的可能性。(4)營養不良。母牛在妊娠期間需要更多的營養和能量,如果攝入的飼料不足或者質量差,會導致母牛身體狀況下降,從而影響其胎兒的生長發育,增加了流產的風險。(5)非特異性感染。除了衣原體感染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也可能導致妊娠母牛流產,比如奶牛伯氏桿菌病、傳染性鼻氣管炎等。

2.2 臨床癥狀 衣原體致妊娠母牛流產的發病癥狀不明顯,有時甚至沒有任何癥狀,這是衣原體感染的一大特點。但是,在感染后的幾周內,妊娠母??赡軙霈F一些輕微的癥狀,由于衣原體感染引起母牛的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乳房腫脹。受到衣原體感染的妊娠母??赡軙霈F陰道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在感染初期,妊娠母??赡軙霈F輕微的發熱。受到衣原體感染的母??赡軙霈F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況。如果衣原體感染比較嚴重,那么妊娠母??赡軙谌焉镌缙诰桶l生流產。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癥狀非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或誤認為其他疾病的癥狀,因此,若懷疑妊娠母牛受到衣原體感染,最好進行相應的檢測和診斷。

2.3 病理變化 衣原體感染的病理組織學變化主要表現為炎癥反應和損傷。衣原體感染可引起子宮內膜炎,影響胚胎著床和發育,導致胎兒死亡和流產。流產之后母??赡軙霈F子宮頸炎,導致子宮頸口松弛、不收縮,增加胎兒流產的風險。衣原體感染可引起輸卵管和卵巢炎,導致輸卵管阻塞、卵巢功能障礙,影響受孕和妊娠發育。衣原體感染可引起生殖系統的粘膜和周圍組織損傷,導致上述炎癥反應加重,增加胎兒流產的風險。

2.4 實驗室診斷

2.4.1 染色鏡檢 取一支無菌棉簽,將其沾濕后從病畜(牛)的病灶處采集分泌物或組織樣本。將采集到的樣本涂抹在清潔的玻璃載片上,晾干后用甲醇固定。將載玻片放入姬姆薩染色液中,在加熱條件下染色10~15 min。用自來水沖洗載玻片,晾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牛衣原體呈現為青紫色小圓點狀,大小約為0.2~1 μm,位于細胞質內。由于牛衣原體沒有細胞壁,所以在姬姆薩染色中不會出現細胞壁染色的情況。如果載片上看到了顏色相同的圓點,但大小不一,很可能是其他細菌或病毒。

2.4.2 間接血凝試驗 從疑似感染的母牛采集靜脈全血,將血置于無菌離心管中,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為血清樣本。將感染良好、純度高的衣原體菌株進行培養、裂解,制備出含有衣原體抗原的懸浮液。將配置好的衣原體抗原懸浮液和0.9%生理鹽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試劑,用來檢測血清樣本。在96 孔微量板中分別加入不同稀釋倍數的血清樣本。向每個孔加入等體積的衣原體抗原試劑,并混合均勻。放置在37 ℃恒溫箱中反應30~60 min。加入4%羊紅細胞懸液,混合均勻。再次放置在37 ℃恒溫箱中反應20~30 min。通過觀察微量板孔中紅細胞的輸聚狀態,根據血清的稀釋倍數及輸聚情況,判斷衣原體間接血凝試驗的結果。IHA 的結果判定一般根據血清樣本稀釋倍數,如1:16 以下為陰性反應;1:32~1:64 為可疑陽性反應;1:128 以上為陽性反應,陽性反應越高,表示感染程度越嚴重。

3 結語

預防和控制牛流產的發生是養殖業者應該非常重視的問題。了解牛常見的傳染性流產病因并采取綜合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傳播風險。只有采取綜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減少牛流產的發生,保障牛群的健康和生產性能,促進養殖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鉤端螺旋體衣原體
福建省北部地區鼠類鉤端螺旋體感染狀況及分離株分子特征研究
肉牛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與免疫預防
豬衣原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控
豬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控
PCR檢測衣原體及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意義
衣原體感染導致母豬繁殖障礙的診治
家畜鉤端螺旋體病的診斷及預防
女性生殖道支原體及衣原體感染對妊娠的影響
梅毒螺旋體TpN17抗原的表達及純化
犬的鉤端螺旋體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