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背景下初中音樂紅色歌曲教學研究

2024-04-29 16:16
學苑教育 2024年9期
關鍵詞:首歌曲革命紅色

周 韋

(遼寧省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初級中學,遼寧 大連 116317)

紅色歌曲是我國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音樂代表作品,這些歌曲主題為歌頌社會主義和革命精神,蘊含著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頑強不息鮮明的革命精神,同時也有著膾炙人口的魅力以及獨特的紅色藝術審美。為了實現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教師應當深度挖掘紅色歌曲的德育價值和音樂價值,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環節,帶領初中生真正走進紅色歌曲,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革命文化,落實音樂育人、以德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目標。

一、紅色歌曲的思政內涵

紅色歌曲,也可以被理解為“紅色革命歌曲”。其曲調優美,語言簡練、朗朗上口、雅俗共賞、從老百姓口中傳唱,到現如今的各種慶典活動,都能夠見到紅色歌曲的身影。紅色象征著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紅色歌曲代表著那些歌頌社會主義、共產黨和革命運動的音樂歌曲作品。紅色音樂文化便是以革命歌謠、紅歌為主體內涵的音樂文化形式。

紅色歌曲無論是誕生于哪個年代,其背后所代表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文化內涵都是共通的。紅色歌曲的旋律與歌詞都十分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以音樂形式抒發著感人的深切情感,反映了那個年代特有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特征。通過學習紅色歌曲,以其獨特的音樂形式和藝術魅力,集中表達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情懷和精神內涵;有利于向學生宣傳和弘揚中華民族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

二、紅色歌曲的思政價值

紅色歌曲特有的人文屬性和藝術屬性,注定其與思政是密切相關的。紅色歌曲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不斷被傳唱的過程中,紅色歌曲將偉大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帶給了所有人,給予人們奮發向上的鼓勵;同時,紅色歌曲能夠幫助現代社會的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無論是社會人士還是學生,紅色歌曲宣揚了理想信念以及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貝多芬曾說:“音樂當使人類精神爆出火花。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有更高的啟示?!奔t色歌曲是踐行音樂審美教育、思政教育的好途徑。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陣地,紅色歌曲納入音樂課程教材,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踐中去。在提升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同時,踐行紅色音樂教育,并將其發揚光大。

故此,紅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且必要的??蓪⑵渥鳛閷W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擴展教學內容的廣度、寬度和深度,真正意義上實現鑄魂育人、以德育人。借助紅色歌曲,充分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課程思政背景下初中音樂紅色歌曲教學策略

(一)音樂賞析,領悟偉大紅色精神

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曾說:“音樂中儲藏著如斯悅耳的催人奮進的力氣?!被谡n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當充分利用紅色歌曲的精神內涵和歷史特點,帶領初中生認真賞析和品鑒紅色歌曲,探究紅色革命歌曲背后蘊藏的歷史背景和價值理念。從欣賞歌曲開始,到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時代背景,再到感悟紅歌蘊含的深切革命思想以及紅色文化,引導初中生牢記革命先烈的偉大犧牲,不畏艱險、頑強奮斗、團結一致、舍身為國的偉大精神,為弘揚紅色革命文化而努力。紅色歌曲所蘊含的偉大革命精神能進一步推進中學生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認知,培養學生學習不同時代人民英雄的精神氣質。從音樂賞析開始,依托紅色歌曲本身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故事,引領學生真正意義上走進紅色歌曲的藝術價值和精神內涵。

以人音版初中音樂九年級下冊《保衛黃河》為例,這首歌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欣賞品鑒歌曲《保衛黃河》,并學會用激昂飽滿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首先,播放歌曲《保衛黃河》,要求學生仔細聆聽本首歌曲的演唱、旋律以及歌詞,聽完后請學生們來總結一下“從這首歌曲中聽出了怎么樣的情緒情感?演唱的聲調是怎樣的?”。在學生作答之后,用希沃白板或多媒體設備播放課件,了解創作者冼星海為了民族解放,譜寫歌曲,激勵華夏兒女抗日熱情的創作故事。在課件中還可截取一部分抗戰紀錄片或電影片段,屏幕上,一張張革命照片、一段段珍貴影像閃過,這種沉浸式體驗將學生們瞬間帶回了那個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接著,要求學生再次認真欣賞歌曲《保衛黃河》,并就歌詞內容展開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緒、演唱形式以及效果。最后,在音樂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學生一起學唱《保衛黃河》,齊唱要能夠達到步調一致,同心協力的效果。要求學生想象剛才所看到的紀錄片畫面,盡可能用激昂、飽滿、奮進的情緒完成這首歌曲的演唱?!巴瑢W們唱得不錯,但是情緒還不夠飽滿,請大家閉上眼想象一下,自己是一名正站在戰場上的士兵,敵人就在我們的前方,家人就在我們的身后,我們要奔赴前線,堅決抗戰!”鼓勵學生展開聯想,努力去體會革命戰士堅定的決心和英雄氣概,并學會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歌曲演唱之中?!昂鸷徒凶忠怀?,同學們在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p>

通過欣賞和演唱《保衛黃河》,輔以課件材料展現歌曲背后的歷史與創作經歷,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引領學生在歌聲中回憶那一段段烽火交織的戰爭歲月,贊嘆革命犧牲精神,弘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精神。

(二)以歌敘史,傳承紅色革命意志

通過初中音樂課程學習紅色歌曲,能夠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了解過去的紅色歷史,挖掘紅色歌曲音樂作品創作過程中珍貴的思政教育資源,將“以人民為中心”“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創作思想傳遞給學生,有助于激發初中生的愛國熱情,提高民族責任感和向心力。為了發揮紅色歌曲的思政價值,音樂教師可以從教學方法上入手,以歌敘,將音樂作品與歷史事件串聯起來,在提高初中生音樂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紅色藝術文化。為達成音樂思政的教育目標,巧妙結合紅色歌曲以及歷史背景,打造富有活力與教育意義的音樂課堂。借助紅色歌曲,鼓舞和引導學生感受革命人物、革命精神,通過學習演唱紅色歌曲,引導中學生觸及紅色文化,深入體驗與感悟,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在增加音樂演唱技巧和藝術素養的基礎上,施展課程思政,激勵學生不忘歷史,珍愛和平。

例如,在進行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唱祖國——走向復興》這課時,教師將歌曲歌詞拆分,與中華民族走過的艱辛歷程一一對應,既能夠便于學生記憶歌詞,同時也幫助初中生了解更多創作背景和中華民族60 年來走過的不凡路程,感受中華民族的團結奮進,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首先,在正式開始學習演唱之前,播放《走向復興》MV,帶領學生一同觀看?!蹲呦驈团d》MV 用鏡頭語言傳遞了濃重的愛國情懷,從中國長城到圓明園,從故宮到天安門廣場,這些國家標志性建筑展現了中華民族走向輝煌的縮影。尤其是在前奏尾聲部分,穿著56 個民族衣服的演員共同前進,以震撼人心的直觀畫面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團結一致的偉大力量。隨后,在圖片、影像資料的輔助下,音樂教師帶領班級學生回顧“中國夢”的發展道路,從飽受屈辱的歷史到贏得獨立解放,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觀看完課件后,邀請班級學生認真研究《走向復興》的歌詞,將歷史進程與歌詞內容一一對應起來,找到其中的關聯性,并嘗試分析?!巴瑢W們,創作者在寫這首歌曲時,他的創作出發點是什么?他又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來寫這首歌曲的?你作為一個聽眾,這首歌曲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感?”欣賞、分析、思考、探究,用啟發式的提問讓學生走進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這首歌曲的主題思想,逐步了解其時代意義。最后,在學習演唱的部分,教師將會帶領學生分段式演唱,將歷史背景與歌詞內容深層解析。要求學生演唱時,感受其中眾志成城、昂揚向上的斗志,以歌敘史,以史串歌,以樂明志,以樂育人。

此次紅色歌曲課堂教學,教師讓學生在歌聲中回望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在歌聲中感悟中華兒女團結一致、齊心奮進的精神力量,“聲”入人心,將愛國主義情懷巧妙滲透到音樂課堂中,在學習演唱中激發學生“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情感共鳴,在以歌串史、以歌敘史的過程中心弦共振,徹底踐行初中音樂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三)合唱練習,培養民族團結精神

音樂課程向來是以美育人的重要陣地。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美育的雙重目標,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同時,要深挖紅色歌曲素材,將紅色文化內涵、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到每一節課堂上來。從音樂教學的基本形式出發,以紅色歌曲為主題,組織豐富多彩、有趣生動的合唱練習,借機喚醒初中生的愛國情懷,落實和弘揚中國紅色音樂文化,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唱響紅歌,組織合唱,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歌曲與音樂教育有機融合,實現音樂教學與思政工作相輔相成,并發揮紅色歌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最終實現靈魂的震撼與精神的蛻變,培養中學生的民族團結精神,宣揚紅色文化,同時還能夠營造出積極向上、友愛團結的文化環境,讓民族團結精神和紅色文化精華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中。

例如,教授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曲演唱《彩色的中國》時,教師可以在合唱練習過程中加入思政教育素材,將音樂教學與思政德育完美融合?!恫噬闹袊愤@首歌曲旋律悠揚、優美動人,贊美了祖國和中國大地。首先由音樂教師彈唱兩遍《彩色的中國》,請班級所有學生一起認真聆聽,并嘗試從歌曲中尋找“歌詞中描繪了哪些事物?”,諸如:沙漠、平原、長江、黃河、臺灣等。然后,請學生思考“《彩色的中國》這首歌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每個部分分別描述了什么內容?創作者在歌詞中提到了中國大地的這些美好景色,歌曲的核心情感是什么?”請學生認真思考并作答。在演唱練習前,教師還會請班級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旅行經歷,談一談曾經去過國內的哪些城市?自己最喜歡哪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隨后老師會播放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帶領學生領略華夏大地的美好和廣闊,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緊接著,分小組學唱歌曲《彩色的祖國》,男生學唱低聲部,女生學唱高音部旋律,一起彈奏樂器,合作演唱。提醒學生注意音準,不要被其他音部帶跑,注意聲音的和諧統一?;ハ喽酱?、合作演唱,鼓勵和引導學生在齊唱歌曲時,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用深切飽滿的情緒、用美妙的歌聲為祖國喝彩。

此次課程以愛國情懷為主題,借助合唱演練的音樂課程環節,營造了生動活潑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既豐富了初中生的音樂審美體驗,鍛煉了學生的合唱演唱能力,同時也傳承了經典作品,達到了“以美育人”“立德樹人”的育人效果。如《彩色的祖國》之類的紅色經典音樂還有許多,這些紅色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體裁都十分多樣,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學生們也可以接觸和體驗到更豐富的音樂作品,同時也將熱愛祖國的愛國情懷深埋在學生們心中,有利于增強初中生的民族榮譽感和文化認同感。

(四)情境表演,踐行愛國主義教育

基于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不僅要遵循新課標、新課改要求,同時也要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圍繞紅色音樂文化與紅色歌曲,組織學生開展情境表演活動,引導學生在沉浸式表演體驗過程中感受紅色革命文化,進一步激發學生奮發向上、建設祖國的學習動力和決心,將音樂、育人、思政全方位穿插到音樂課堂中來。通過情境表演、歌舞劇創編等有趣的課堂體驗,激發中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學唱紅色歌曲,創編紅色音樂,促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傳承紅色革命傳統,使中學生能夠同時接受音樂藝術的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初中音樂課程的思政育人實效。

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軍民一家親》這首歌曲來自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學習歌曲演唱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帶領學生一同觀看《紅色娘子軍》舞劇選段,并對其創作的背景故事和時代特征進行講解。通過作品背景的分享和歌曲賞析,學生們對于這首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隨后,教師邀請班級學生分組表演,學生可在教材歌舞內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創編《軍民一家親》歌舞劇,扮演紅軍戰士和老百姓,活用演唱技巧和肢體律動,加入適當的舞蹈動作,再現老百姓編斗笠送給紅軍戰士的場景。部分小組不僅奉上了精彩滿滿的表演,甚至還有學生自發配上臺詞,將歌舞情景劇變得更加有趣鮮活,課堂上師生笑聲連連,掌聲不斷,教學效果非常好。

本次課程將《軍民一家親》紅色歌曲轉化為思政教育的優質內容,讓學生們在自己熟悉的音樂學習環境中接觸革命歷史。用“音樂+ 表演”的方式展現愛國音樂工作者譜寫革命歌曲,以及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懈努力。唱響紅色歌曲,表演紅軍故事,重溫革命歷史,掌握一定的音樂演唱技巧的同時了解紅色經典音樂背后的故事,傳播紅色藝術文化。在歌舞劇表演的沉浸體驗中,以實際行動展現革命精神,感受到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

四、結語

以樂育人,課程思政,“聲”入人心。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當努力挖掘紅色歌曲背后的歷史背景和革命精神內涵,借助音樂鑒賞、情境表演、集體合唱、以歌敘史等課堂環節,培養初中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激勵學生在音樂實踐中了解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弘揚自強不息、勇于奮斗的紅色精神。

猜你喜歡
首歌曲革命紅色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張傲全新單曲《愛我所愛》暖心來襲
陳曦全新單曲《不轉彎》震撼發行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追憶紅色浪漫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讀《革命年代》遐思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