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五老”宣講更好地“燃”起來 等

2024-04-29 12:46余火木
老年人 2024年4期
關鍵詞:五老鄉賢黨史

讓“五老”宣講更好地“燃”起來

○余火木

最近,中共中央發布的《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指出,要重視發揮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作用。這說明了“五老”在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的極端重要性。

“五老”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見證人和親歷者,他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堅定立場和信念,以及豐富的智慧與經驗、崇高的精神風范、優秀的傳統作風,對青少年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當今許多“五老”志愿者正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抗疫精神、改革成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等主題,深入城鄉與干部群眾面對面開展宣講活動,教育引領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知黨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疫情期間,無數90后青年同全國人民戰斗在一起。他們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的大無畏精神,正是一些“五老”志愿者們傳承下來的,所以才會有“曾經你們守護的90后,今天,換我們來守護你們”。

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拔謇稀毙v黨史,就是要鼓勵大家把百年黨史的革命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增強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績。讓“五老”宣講更好地“燃”起來,將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無論對國家建設,還是對廣大青少年思想品質的形成和塑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侵權假冒”行為入刑,?很有必要

○龍敏飛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建議,參照治理酒駕做法,把制造和銷售侵權假冒產品行為直接入刑,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與點贊。

如今,無論在互聯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康師傅”成“帥師傅”,“洽洽瓜子”成“治治瓜子”,“喜之郎”成“喜三郎”等現象屢見不鮮。這種“侵權假冒”現象,一是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對原有品牌造成侵權,三是影響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四是會遏制市場的創新活力。畢井泉的建議,是連根拔起“侵權假冒”現象背后利益鏈、有效保護知識產權人合法利益、激活市場經濟創新活力的一記重錘。如何讓侵權假冒現象沒有市場?一方面,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升級,對生產、銷售、運輸造假摻假貼假商標產品的違法者從嚴從重處罰,依據新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以形成強大的震懾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當前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不愿意對相關“假冒侵權”商品進行嚴厲打擊,還在于相關公司能在就業、稅收和GDP上作出貢獻,這樣的利益藩籬也需要一并打破。

“侵權假冒”行為入刑,確實很有必要。面對“假冒侵權”現象泛濫的現實,我們不能法不責眾,也不能熟視無睹,而應該有刮骨療毒的勇氣,有猛藥去疴的魄力。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更加健康的市場經濟氛圍,相關行業也才能重新洗牌、絕地重生。

“生態葬”新風,?需合力共促

○春江水

每年清明節期間,人們紛紛回鄉祭祖掃墓,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也由此引出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的話題。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推進殯葬移風易俗的議案指出,“一刀切”推行火葬并沒有達到節約土地和文明薄葬的目的,反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加重群眾喪葬負擔等問題,引人深思。

我國經過二三十年殯葬改革,人們的觀念有了改變,實行遺體火化逐步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安葬方式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遺體或骨灰的最后處理方式仍然是“入土為安”,即火化后再土葬。有的農村老人去世后,子女大操大辦喪事,還給亡者修建豪華墓地。這不但助長了不良社會風氣,也有違生態文明建設初衷。子女真正孝敬父母,是父母在世時多關愛他們,而不是老人去世后厚葬。厚養薄葬,才是應當推崇的現代孝文化理念。而近幾年出現的“生態葬”,更值得提倡。正如人大代表建議的,農村可不搞“一刀切”的強制火葬,鼓勵土葬深埋不留墳頭、草坪葬、樹葬、鮮花葬等生態安葬方式,對生態安葬的家屬實施獎勵。

當然,要真正把農村“生態葬”的新風落到實處,還需多方合力共促。一方面基層政府要加強對安息堂、公益公墓等殯葬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殯改督查檢查工作制度,組織執法人員定期巡查,依法取締非法公墓,堅決查處亂埋亂葬行為,對參與違紀的黨員干部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同時還要制訂鄉規民約,通過引導農村建立“紅白理事會”、老人生前寫遺囑等,提倡文明薄葬,破除厚葬薄養、喪事大操大辦、占地修建豪華墓等陳規陋習。

讓新鄉賢“回家”不能只講“情懷”

○戴先任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盟中央提交的《關于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新鄉賢作用》的提案指出,要讓那些在外工作、退休后回鄉居住、參與當地建設的新鄉賢能夠有歸屬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毋庸置疑,農村的醫療條件、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不如城市。在城市里生活慣了的老年人回到家鄉自然不習慣。加上缺乏制度規范、組織引領和文化氛圍等,都成為制約新鄉賢發揮作用的瓶頸。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要讓新鄉賢為鄉村振興貢獻光與熱,首先需要政府搭建好平臺,營造良好的利于新鄉賢返鄉施展才能的土壤。比如能保障離退休返鄉者的養老和醫療等方面不受影響。同時,要守護好鄉村傳統文化之根,如重視鄉情館、村史館等建設,讓家鄉成為外出人士依戀的精神家園。

正如民盟中央的提案所指出的那樣:加強組織引領,拓展鄉賢參與鄉村振興的方式和渠道;支持制度創新,讓鄉賢成為優化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促進政策落地,吸引更多新鄉賢投身家鄉振興。具體而言,如探索杰出鄉賢擔任鎮長顧問、掛職村干部制度等??傊?,讓新鄉賢“回家”不能只講“情懷”,更要靠拿出“實力”來吸引他們,從而實現良性互動。唯其如此,才能喚醒長期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

猜你喜歡
五老鄉賢黨史
“蜀”潤鄉賢,“陶”享美好
第一次學黨史
讓新鄉賢助力鄉村組織振興
宋澤平:當代鄉賢賦能鄉村振興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茂南區老促會 慰問烈屬和“五老”人員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五老”育人作用探討
“五老”協力柔性化解社會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