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研究

2024-04-29 15:38邵悅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食品檢測檢測技術質量控制

邵悅

摘 要:本文對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以及質量控制進行了深入研究,闡述食品微生物檢測內容與特點,深刻論述不同類型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并從采樣與制備、儀器設備與試劑、檢測技術與方法、檢測實驗環境以及質量管理體系5個層面,提出加強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控制的具體策略,以此提升食品微生物檢測的有效性,更好地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食品檢測;微生物檢測;質量控制;檢測技術

Research on Food Microorganism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detailed elaboration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deeply discusses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ethod, and from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reag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 testing 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ive levels,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better guarantee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Keywords: food testing;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technology

當前,微生物污染對于食品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加強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至關重要,也是加強現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就食品檢測過程而言,微生物種類較多,所需檢測時間長且步驟煩瑣,這不僅對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應用要求,還對食品質量控制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因此,本文提出了幾種檢測有效性較高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方法,并結合具體可操作的質量控制策略,進一步提升食品微生物檢測水平與有效性。

1 食品微生物檢測內容及特點

食品微生物包含以下3種類型:導致食品變質的微生物、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和可以用于發酵食品的微生物。針對食品微生物進行檢測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①檢測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菌落總數是衡量食品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即在對食品檢樣進行處理時,明確特定培養條件,檢測1 g或者1 mL檢樣中包含的細菌菌落。②檢測食品中的致病菌。我國食品微生物相關檢驗標準中對于微生物數量給出了明確要求,在進行食品微生物檢測過程中,不僅要檢測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還要檢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1]。

通過總結相關食品微生物檢測資料可以得知,食品微生物檢測具有兩大特征:①檢測范圍較廣,既可以用于檢測食品中含有的乳酸菌、雙歧桿菌,又能夠檢驗出致病的微生物;②檢測速度快且精準度較高,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可以在同一時間檢驗多種微生物,這樣極大地縮減了檢驗所需時間,提升了檢測效率,而且此種檢測技術可以確保微生物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2 不同類型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

2.1 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免疫傳感器技術

免疫學理論是免疫學檢測技術應用的基本原理,免疫學檢測技術主要應用于檢測食品微生物中包含的抗體、細菌抗原等,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具有較廣的適用范圍,可以檢測細菌、真菌、病毒、激素、霉素以及抗生素等。此種檢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不需要對食品微生物采取分離處理,可以直接對食品中包含的微生物實施定量、定性檢測[2]。免疫傳感器技術是對免疫檢測技術的深化與發展,是一種用于檢測食品微生物的新型技術,主要用于檢測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一般用于測定病原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還可以同時檢測出激素、農藥等物質。

2.2 ATP檢測技術

ATP檢測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應用較為普遍,是一種生物發光檢測技術,即在熒光素酶催化的作用下,熒光素被ATP激活后出現氧化還原反應,通過測定熒光強度和ATP濃度的線性關系,進而判定食品中包含的致病菌數量[3]。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應用ATP檢測技術時,通過熒光檢測食品活細胞中的ATP值,進而判斷微生物總數。ATP檢測技術較易操作,所需檢測時間較短,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能將食品活細胞中的ATP完全提取,那么無法保證檢測準確性。因此,如何將食品活細胞中的ATP完全提取將是后續研究的重點方向與內容。

2.3 基因探針技術

基因探針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較好的特異性,適用于檢測目標基因或序列,主要通過特異性的互補配對分析目標DNA或RNA,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以目標基因或序列的已知序列為基本依據,設計可與其互補配對的引物或寡核苷酸探針[4];②在引物或寡核苷酸探針上做好標記;③對提取出的目標DNA或RNA進行預處理,做好純化以及放大工作;④將目標DNA或RNA同標記的探針進行雜交反應,完成配對結合;⑤借助熒光分析器或者放射性計數器,進一步檢測探針同目標序列的結合情況,進而明確目標基因或序列的存在、數量以及特點。

2.4 PCR檢測技術及衍生檢測技術

PCR檢測技術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應用,將DNA作為模板,通過高溫變性、低溫退火以及適溫延伸等程序,測定特定基因核酸序列的復制擴增,旨在有效放大與擴增目標基因片段[5]。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應用PCR檢測技術時,檢測人員需要融合應用核酸分子、基因探針、核酸探針技術,重點分析食品基因鏈的特征,以此提升檢測準確度。與此同時,在應用過程中,以PCR檢測技術為原型,還衍生出多種具有先進檢測水平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如多重PCR技術、熒光定量PCR技術等。多重PCR技術在本質上是一種DNA擴增技術,即主要用于檢測同一反應體系中各個PCR單對引物增加的引物對數,促使其擴增為多個基因,可以同時檢測不同的致病菌,有效縮短了檢測時間;熒光定量PCR技術同基因探針技術一樣均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但熒光定量PCR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添加熒光染料或者熒光探針,并通過觀察與檢測熒光信號規律,進一步測定食品中的目標菌。

3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的質量控制策略

3.1 加強采樣與制備控制

加強采樣與制備管理,是做好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①在采樣前,選擇合理的取樣器件,并做好高溫殺菌處理,最大限度避免采樣被污染。②在采樣過程中明確采樣地點并選擇適宜的采樣方法。緊密結合采樣目標,采樣地點可選擇原材料生產地、食品生產線、食品儲存處,進而根據多個環節的食品現狀,判定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的環節;可以依據食品狀態、類型、包裝情況等確定采樣方法,并且要確保采樣具有隨機性和代表性。③采樣完成后做好密封處理,標明相關信息,做好記錄。尤其是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做好樣品保護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樣品檢測結果的有效性。

除了加強采樣控制之外,還需要做好制備控制工作,嚴格按照制備要求以及實驗室無菌操作標準進行制備處理。其中,結合樣品性質、類型選擇科學的制備方法尤為重要。例如,當制備樣品為液體時,可以采用搖動液體的方式確保微生物均勻分布,盡量選擇密封的液體樣品,如是非密封狀態的液體樣品,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當制備樣品為半固體時,需要在樣品溶化后第一時間做好檢驗處理,從樣品稀釋至接種將時間限制在15 min之內。固體樣品的制備處理相對較為復雜,可以采用整粒振搖法、搗碎均質法等。此外,特殊樣品的制備需要明確其特點,以酸性或者堿性樣品為例,需要先將樣品pH值調整為中性再開展后續檢驗工作。

3.2 加強儀器設備與試劑控制

為了確保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需要做好儀器設備與試劑控制工作。①加強儀器設備管理,確保儀器設備處于正常運轉狀態,做好定期清潔與檢查工作,尤其是控制好培養箱溫度的穩定和均勻,以及保證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使用。②加強培養基管理。在食品微生物檢測過程中,培養基的應用貫穿于全過程,從樣品制備到鑒定計數,均需要控制培養基質量。在第一次使用培養基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密閉性檢查,仔細觀察培養基粉末的均勻性、流動樣態、色澤轉變等情況,做好開封時間記錄。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當溫度在25 ℃下,培養基的用水導電率需要控制在25 μS·cm-1以下,確保生物污染≤

1 000 CFU·mL-1,并做好培養皿的無菌檢查與處理。在完成培養基配制后,加強滅菌處理,可以采用過濾、煮沸、濕熱滅菌等方式,確保滅菌后培養基的pH值偏差控制在0.2之內,最大限度避免因pH值控制不達標而影響檢測效果的問題。③加強試劑管理,明確標準培養物的使用過程,對菌株的基本信息進行查驗與接收,而且在檢測過程中不可重復解凍使用。

3.3 加強檢測技術與方法控制

檢測技術與方法是衡量食品微生物檢測信度的關鍵手段,在對食品微生物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緊密結合食品生產所執行的標準選擇檢測技術與方法。①在第一次選用檢測技術與方法時,需要驗證人員、儀器設備、試劑、特性參數等信息,以此確保實驗室條件滿足檢測技術與方法的要求。②檢測人員需要熟悉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與方法,熟練掌握檢測步驟、關鍵點以及注意事項。③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同時檢測多種微生物,這就需要檢測人員熟悉不同項目檢驗流程中的異同點,進而提升檢測效率。

3.4 加強檢測實驗環境控制

為了滿足食品微生物檢測對實驗室無菌操作的要求,需要加強檢測實驗環境控制,做好實驗室消毒殺菌工作。同時,實驗室需要構建樣品存儲與處理系統,確保樣品在檢測過程中得到妥善保管,有效避免微生物污染導致變質。部分樣品需要長時間保存,可以采用低溫冷藏或者冷凍的方式,確保檢測樣品的穩定性以及新鮮程度。為了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及時處理檢測樣品及其廢棄物。此外,檢測人員需要按照無菌規范進行操作,做好手部消毒并佩戴好手套。對于需要無菌操作的檢測環節,如制備培養基、接種菌液等,均應在無菌箱或者無菌操作平臺中完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外界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3.5 加強質量管理體系控制

為了提升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成效,急需加強構建與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一套同實驗室條件相匹配的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控制體系。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管理體系需要涵蓋食品檢測全過程,進而保證食品從生產至銷售的各個環節均可以受到質量控制。除了需要制定與完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控制預防、檢驗以及監控等多個流程,還應該設置專門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部門,由專業質量監管人才負責,并定期組織開展有關質量管理的系統化培訓,增強質量管理人員與檢測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促使其掌握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檢測方法,這樣才能從多個方面把控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更好地保證食品安全。

4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微生物檢測技術深入發展,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與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并在應用過程中逐漸呈現出自動化、快速化、精準化、簡易化、靈敏化、可重復的發展趨勢。本文詳述了4種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方法,并提出了質量控制策略,但每種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均存在著獨特優勢與不足,為了提升食品微生物檢測質量,還需要緊密結合食品檢測現實情況選擇適宜的檢測技術,進而提高食品微生物檢測的精準性。因此,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研究,不僅可以提升微生物防治的有效性,還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以此確保食品衛生與安全。

參考文獻

[1]周秀娟,竇永明,張金磊,等.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的重要性[J].食品安全導刊,2022(1):66-69.

[2]陸榮榮,徐婭雯,周麗萍,等.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的要點分析[J].食品界,2021(7):130-131.

[3]白俊花,吳賢,李艷梅,等.食品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探究[J].現代食品,2023,29(22):156-158.

[4]馮琦,王婷,楊利,等.試析食品檢驗中的微生物標準化檢測技術[J].中國標準化,2023(16):154-157.

[5]姚春華,洪敏,王麗萍,等.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的重要性[J].現代食品,2020(22):66-68.

猜你喜歡
食品檢測檢測技術質量控制
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的應用探究
溶劑殘留量檢驗結果影響的重要因素分析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煤礦機電產品檢測技術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