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民眾動員與啟示

2024-04-29 08:12關多義
文史月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動員根據地抗日

關多義

所謂民眾動員,指的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國家或政治集團發動群眾力量的過程。群眾,包括了工人、農民、商人、知識分子等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的人。關于動員民眾的目的,鄧小平在1943年1月的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級干部會議上所作的《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一文中闡述道:“一個最基本的環節,就是看能否把大多數人民群眾發動起來實行對敵斗爭,大多數群眾發動起來了,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痹诳箲饡r期的太行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實施了有效的民眾動員,內容涉及民主政治教育、經濟發展政策、軍事動員策略、文化宣傳等多個方面,靈活高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地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讓廣大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高興,從而轉化為支持和參與抗戰的巨大熱情。

政治動員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共中央審時度勢,發出指示:“八路軍將成為全山西游擊戰爭之主體。應該在統一戰線之原則下放手發動群眾,擴大自己,征集給養,收編散兵。應照每師擴大三個團之方針,不靠國民黨發餉,而自己籌集供給之?!备鶕鲜鲋甘?,中共冀豫晉省委和地方黨組織從太行山地區的實際出發,采取了靈活機動的方法發動、組織群眾參與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為了壯大抗日力量,太行抗日根據地里黨政軍民合力,在改造舊政權的基礎上,按照“三三制”原則,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權。通過大規模的村選、民選運動,引導農民參與鄉村社會治理,加強了對各種民眾組織的管理。

通過開展村選、民選運動,吸納民眾參與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活動,提高參政民眾的政治地位,使根據地人民“認識了幾千年不曾認識的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華北敵后——晉察冀》,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150頁)就實際情況而言,在當時的中國,農民還處于社會最底層,他們自身文化水平較低,連最基本的話語權都無法得到保證。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在根據地建立以后,廣大農村實現了男女平等,打破了階層固化,使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不斷增強。選舉運動給了大量底層農民上升空間,培育了一批鄉村領袖,提高了根據地民眾的政治素質和戰斗力,擔負起組織民兵作戰、保護群眾安全、組織領導群眾生產的任務。經過村選運動建立的農村新政權,保障了廣大農民的言論、集會、結社、出版、遷徙、居住、信仰的自由。

經濟動員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動員,因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我們的第一個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東西,而是給人民以東西”。通過實施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保障了地主、富農的人權、地權和財權,調和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關系,擴大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福利,提高了群眾的生活水平,激發了農民參與抗戰的積極性。根據地還實施合理負擔和統一累進稅政策,竭力把稅收約束在合理范圍內。這種有定規、有定額的納稅制度,既保障了戰爭的供給,又使根據地的再生產得以順利進行,對提高群眾生產積極性,繁榮根據地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ブ献骱痛笊a運動,促進和保障了邊區生產,使得根據地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這些積極政策的出臺,滿足了太行抗日根據地在艱苦環境下經濟復蘇和軍事斗爭的需要,激發了人們生活和戰斗的熱情,增強了各社會群體之間的團結,并有效地使根據地群眾克服了各種迷信落后思想。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動員,是進行群眾動員的根本力量所在。黨通過采取一系列改善民生和兼顧各方利益的舉措,保障了農業的正常生產秩序,維護了工商業者的正當利益。相比于以往沒收土地分給農民的土地政策,減租減息政策團結了地主、農民,吸收了一切積極抗戰的力量,維護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于華北地區和全國抗戰勝利具有重要意義。實行合理負擔和統一累進稅政策,掀起互助合作和大生產運動,極大地改變了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緩和了地主與農民的矛盾,減輕了太行抗日根據地農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抗戰積極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最大程度地將普通民眾的力量凝聚起來,服務于抗戰。

軍事動員

毛澤東曾說:“兵民是勝利之本?!笨箲饡r期,太行抗日根據地的軍、地黨委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民眾加入到抗戰隊伍中,推行了一系列擁軍擁抗的政策,鼓勵參軍、參戰、支前。太行區民兵為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據不完全統計,1938年底,在建立太行抗日根據地之初,晉冀豫區團結起了各抗日救國組織中的群眾100多萬人,自衛隊員30多萬人。僅晉豫地區,就組織起12萬自衛隊員。這些隊員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從軍打仗。他們用奪取來的敵人的武器武裝自己,是群眾武裝斗爭的骨干。各地群眾在抗日民兵的保護下有序轉移,在戰爭中堅持生產,進一步夯實了群眾基礎。在抗戰中,太行民兵一邊利用手中簡陋的武器抵御來犯之敵,一邊利用當地地形地貌發明出伏擊戰、圍困戰、窯洞戰、麻雀戰、地雷戰等種種戰法,使日軍屢屢受挫。得益于根據地人民的支持,八路軍第129師才能由1937年進入太行山時的9000余人壯大到1945年9月的近30萬人。

可以說,太行山是八路軍堅持華北抗戰的重要基地。首先,根據地民眾踴躍參軍參戰,為軍隊補充了大量兵源。其次,根據地民眾還參加了為抗日部隊輸送情報和政治瓦解敵軍的工作。1943年,全區展開幾次大規模的政治攻勢,利用日語進行宣傳、喊話,執行俘虜政策,對敵占區群眾發動了“中國人大團結,反對奴化”的運動。有的武工隊和敵工站還創造了給偽軍記“黑紅點”,建立“善惡錄”的對敵工作新方法,促使他們多做對抗日有利的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根據地民眾承擔起了運送物資、搶救傷員、挖溝塹等后勤保障工作。參與各個戰役的自衛隊員和民兵,除了直接參與破擊作戰,更多的是承擔挖溝塹,阻擊、圍困敵人,捉俘虜和滅逃竄之敵,搶救傷病員,運送糧食、彈藥等工作。

文化動員

為了充分發動群眾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實行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政策,認真對人民群眾開展思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保證根據地的群眾都能清楚地了解當時中國的處境,有力地推動黨的各項工作。根據地初期的文化工作主要是對民眾進行宣傳動員,啟發民眾的抗戰意識,動員和組織廣大民眾參加抗日斗爭。中后期的文化工作是提高干部軍事、理論水平和民眾的基本素質。首先,太行抗日根據地以自編自演的形式開展了戲劇創作和文藝創作,提高了群眾的思想覺悟,發揮了強大的教育功能。其次,太行抗日根據地加強了干部教育、社會義務教育,恢復建立小學教育。通過開展“冬學”運動,帶領民眾了解時事政治,豐富其文化生活,學習讀書識字。據統計,在抗戰形勢最嚴峻的1942年、1943年,僅太行區就辦起了4836所“冬學”。這些學校講授新科學技術,開展時事教育,揭露反共頑固派散布的謠言,表彰英雄模范,樹立榜樣。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對廣大民眾的動員,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相應變化,體現出了長期性、動態性的特點。在確立階級話語之后,通過嚴密高效的組織網絡將黨的領導機構與農民組織協作配合起來??梢哉f,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冬學”運動,對根據地農民的思想轉變有著深遠影響。作為一種大規模的社會教育實踐,在對廣大農民的落后意識進行改造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農民的整體社會地位,使文化教育成為動員群眾、支持抗戰的重要途徑。通過結合其他廣泛而具體的媒介宣傳,提高了根據地民眾的文化水平,使其思想觀念得到改變。通過對各類英模人物的表彰和頌揚,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帶動效應,如授予光榮稱號、嘉獎、召開英模表彰大會、開展學習英模運動等,鼓勵人民群眾參軍、參戰、支前。這種在文化建設上的上下聯動,拓展了黨的群眾基礎,促進了民眾生活和思想觀念的更新,加強了中國共產黨與民眾間的聯結。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民主政府愛人民呀,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呀呼嗨嗨一個呀嗨……”中國共產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實施的政治動員和民主政策,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滿足了精神層面的需要,得到了廣大民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使廣大民眾變成支持抗戰的強大力量。在這一民眾運動中,共產黨員做到了“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這對于中國共產黨堅持敵后抗戰并爭取最后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正如毛澤東所言:“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彼€說:“如此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沒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是不能勝利的?!敝袊伯a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民眾動員工作,有效地拉近了黨與民眾之間的關系,體現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既增強了黨的號召力,又爭取了億萬民眾的政治認同。

總之,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民眾動員工作做得十分成功。它回應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成為教育、組織和武裝群眾為實現自身利益而奮斗的強大武器。黨通過組織型動員、新聞媒體型動員及文學藝術型動員等形式,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動員緊密結合起來,調動根據地民眾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新民主主義的政治體系中。今天,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民眾動員經驗,仍然可以成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開展群眾工作的有益借鑒。比如,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宣傳工作,就是我們黨最直接、最有效的動員方式。那時,太行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機關齊心協力、因地制宜,開辟了黨校、劇團、報紙、電臺等多種宣傳陣地,開創了政治口號、標語、傳單、板報、版畫等多種宣傳形式。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通過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出來,并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滲透和系統化的宣傳教育,將具有斗爭性、群眾性和理想性的革命話語及其蘊含的情感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對根據地民眾的愛國熱情、抗戰決心、抗戰信心等起到了良好的引導和激發作用,提高了民眾參與抗戰、服務邊區建設的熱情。

當下,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以空前的速度、規模、深度和力度,改變著新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沖擊著民眾的思想并對社會穩定產生了復雜的影響。一些西方政治勢力也利用新媒體搞思想演變,對我國的安全形勢、政治穩定等發出了挑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碑斍耙爸訌婞h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時代變化了,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變?!弊龊眯聲r代的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凝聚人心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學會利用新媒體平臺、社交平臺,擴大宣傳的覆蓋面,提升傳播效果。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基層文化設施和資源的作用,主動地在各項工作中聯系群眾、了解群眾、服務群眾、造福群眾,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猜你喜歡
動員根據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楊楊
彭明治馳騁抗日戰場
海底總動員
閩北革命根據地從這里走來
國防動員歌
抗日英烈馬威龍
爺爺的抗日
中共根據地反纏足依據的演變(1928—1949)
國防動員
徐向前重視川陜根據地有線電通信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