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肩道義鐵嶺口

2024-04-29 08:12劉媛
文史月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晉察冀邊區阜平縣史家

劉媛

鐵嶺口是明長城真保鎮所轄的一個關口,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史家寨鄉與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下關鄉交界處。在這一帶,并不止有鐵嶺口這一個長城關口。大山深處遍布著多條晉冀間的古道,每條古道的路口都設有敵樓或關城。如今,鐵嶺口附近新修了寬闊平坦的公路,原來的崎嶇小路變成了寬闊大道。那些沒有被修成柏油公路的砂石長城古道,有的成了偏遠鄉村的水泥道,有的因無人養護,草木叢生、逐漸湮沒,成了只能供羊倌放羊走的小路。

鐵嶺口長城修筑于明朝中期。清代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第十四卷“阜平縣”條目下有記載:“落路口,縣東北百十五里,東北至倒馬關九十里。正統四年,筑城置戍……落路口以下凡九口皆倒馬關南路,為防御要地。自口而西二十余里為夾折腰口,又西十里為鐵嶺口、銅碌崖口。其相近者,又有漆林溝、柴皮嶺、六嶺兒等口,俱正統、弘治及嘉靖中,筑城置戍處也?!睆倪@段記載可以看出,鐵嶺口屬落路口所轄九個長城關口之一,而這組關口又被真保鎮的倒馬關南路所轄,修筑年代在明代正統、弘治及嘉靖中期(1436—1566)。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后,明廷加強了整個北部邊防以及京城周邊的長城防御體系建設。鐵嶺口不在明蒙的邊境線上,屬于京畿內圍,相當于是京城的“院墻”,所以也受到了重視。朝廷陸續在這一帶崇山峻嶺之間的關鍵路口修建敵樓、烽火臺等設施,因地制宜,因需而設。有的地方還修筑了長墻和城堡,派駐了不同數量的軍隊。從點到線到面,形成了拱衛京畿安全的整體防御體系。

落路口所在的位置,如今叫老路口。其他關口的名字在現當代也有變化,柴皮嶺改稱柴劈嶺,蒸餅石改稱征兵石,夾折腰改稱夾石窯,銅錄崖改稱銅碌崖,漆林溝改稱七里溝,六嶺兒改稱六嶺子,等等。有的口附著在長城墻體上,例如落路口、鐵嶺口。有的則以山險為依憑,路旁高處筑有敵臺,例如漆林溝口。如今這些地方多有同名村莊。

如今人們到達鐵嶺口頗為容易,京津冀晉蒙陜各省區市甚至更遠的地方前來游玩的人絡繹不絕。出了阜平后向北到達山腳,然后從海拔400多米一口氣升到海拔近1100米。從山腳到山頂僅僅5公里的路,卻要不停地翻山越嶺,形成了近百個彎道,因此這段路被稱為“72拐天路”。阜平一方的山腳下,已經有幾處農家搞起了旅游接待,加起來可以同時容納幾百人就餐。當地政府也在著力建設“72拐摩旅小鎮”,決心做大做強當地的文化旅游產業。

從山西省一側穿過山頂的鐵嶺口長城,就進入了河北省境內。沿著公路繼續往南走有七里溝村,即明長城文獻中的漆林溝口。這里有一座敵臺,為茨字六號臺。附近山溝里有鐵嶺洼村,顧名思義,村莊位于山頂鐵嶺口之下。順著路繼續走到段莊村,會遇到一個三岔路口,分別通往老路口、柴劈嶺、狼牙口方向。這一帶是河北省的阜平、淶源兩縣與山西省靈丘縣的交界處,大體也就是明長城狼牙十二口的防御范圍。

從段莊向南往阜平縣城方向繼續走,會路過一個較大型的村落——史家寨,是阜平縣史家寨鄉鄉治所在。如今這里人口聚集,有幾個大型社區,郵局、醫院、學校、商店等配套設施齊全,可以看出這里的人們生活條件很好。村南公路邊,正在修建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史家寨歷史陳列館。因為在史家寨鄉轄范圍內,有多處與晉察冀邊區相關的革命遺跡。在村北公路邊有一座元帥門,進去后是登山步道,山頂有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與這處遺址隔河相望的,還有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這里是晉察冀邊區的心臟所在。從1943年到1948年,這里發出過許多重要的指令。

從史家寨沿著公路繼續往南偏西方向走30公里,就到了阜平縣的城南莊村。1948年3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領導機關從陜北楊家溝出發,東渡黃河到達山西,向晉察冀邊區轉移。4月13日晚,他們到達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在城南莊村,毛澤東同志召開了座談會,研究部署了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還和晉察冀、華東軍區負責同志研究了軍事形勢和作戰部署,提出了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由毛澤東同志主持,史稱“城南莊會議”。這次會議作出的重要決策,史稱“城南莊決策”,對解放戰爭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推動革命進程、建立新中國的重要歷史節點。如今這里建有一座大型的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紀念館分為展覽區、室外雕塑區、后山舊址區和生態休閑區。第一展廳主題為“模范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第二展廳主題為“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基地與指揮中心”。室外雕塑區位于展覽館的廣場,展區共有六組雕塑,包括聶榮臻和美穗子,鄧拓、沙飛與新聞戰士,李勇和爆破組,戎冠秀與受傷戰士,國際友人白求恩,狼牙山五壯士。這些雕塑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晉察冀根據地的特點,加深了觀眾的印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來此處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也帶動了整個城南莊村的文化旅游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1948年5月16日,毛澤東從城南莊村移居花山村,在花山村待了10天,后來又到了西柏坡。在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名為《毛主席在花山》的課文。該文記敘了毛主席住在花山村時的幾件事,通過生動豐富的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了毛主席熱愛群眾、關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ㄉ酱鍍鹊拿珴蓶|故居保存完好,課文里提到的院落門口的石碾等也都原樣保留。

花山村往西20公里處,有一個名叫馬蘭的村莊,這里是晉察冀日報社舊址所在地。1944年,晉察冀日報社印刷廠印刷出版了中國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上,來自馬蘭村的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兩度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頌》,用歌聲精彩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給全世界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馬蘭行政村共有22個自然村,其余21個都已整體搬遷。馬蘭自然村因晉察冀日報社舊址被整體保留了下來。村口立著一塊紅色的牌子,上面寫著“紅色馬蘭、音樂馬蘭、生態馬蘭”。這12個字也是馬蘭村的三張亮麗名片。在過去,因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馬蘭村里幾乎不見外人。如今村子發展起了旅游業,到馬蘭村旅游的外地人多了起來。村里的老百姓搞起了農家樂、民宿,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有烽火臺,信號既能傳遞給北面的狼牙口一帶,又能傳遞給西面的龍泉關一帶。從馬蘭村出發,往西北方向走50公里后即是龍泉關。這一帶的長城既有敵樓,也有墻體,更有關城,是北京經過河北到山西五臺山的必經之路。清朝幾位皇帝多次經龍泉關上五臺山拜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毛澤東經過山西來到城南莊、花山、西柏坡,最后到北京,走的也是龍泉關。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阜平縣龍泉關鎮的駱駝灣村,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因此,這里被稱為新時代脫貧攻堅動員令發出的地方。

據《河北省縣名考原》記載,“阜”為“興旺昌盛”之意,縣名寓“昌盛平安”之意。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既有壯美的長城文化遺址,又有深厚的紅色文化積淀,更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興盛平安之地。

猜你喜歡
晉察冀邊區阜平縣史家
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 打造多元解紛新格局——阜平縣人民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紀實
身邊雷鋒
襪子也瘋狂
——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學校襪子娃娃社團活動
河北省阜平縣脫貧成效及經驗淺析
“《明英宗實錄》誹謗景帝說”考釋——兼論明代史家史權意識的復蘇
論楊衒之的生平仕履與史家意識
阜平縣栗園莊金(銀)礦化帶地質特征及成因淺析
“全能”爸爸
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女性婚姻問題的考察
彭真的《關于晉察冀邊區黨的工作和具體政策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