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化理念,構建新式地理課堂

2024-04-29 17:50徐婷
新課程·上旬 2024年2期
關鍵詞:生活化民族生活

徐婷

隨著《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生活化教學進入初中地理課堂。新課標中強調,要活化課程內容,優選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地理素材,根據學生的需要形成基礎性與時代性、學科性與生活性融于議題的地理課程內容體系,促使學生在做中學,獲得并積累學習經驗,關心并探究現實中的地理問題。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新課標的指導,牢牢結合地理學科與學生生活,讓地理的學習不再局限于知識的了解,而是形成生活常識,使學生運用到生活中。

【案例描述】

“民族”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的第三節,是主題認識中國,認識中國全貌的內容,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了解我國民族的構成和民族文化,了解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從而讓學生建立全民族團結統一,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民族觀,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本案例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看圖歸納能力,了解我國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特征,在此基礎上,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分析歸納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理解我國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特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數字資源,通過視頻、圖片、微課、動畫等形式展現我國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科普當前我國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民族觀。

本案例的教學過程主要安排課堂導入、新課講授(了解中華民族大家庭)、聯系展示(民族大賞)、作業布置四個環節構成。

(一)創設生活化導入

短視頻作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存在,經常因熱點話題爆紅學生生活。利用學生都熟悉的變裝視頻進行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及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詢問學生是否參與民族變裝視頻,迅速將本節課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緩解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畏懼心理,用生活經驗輔助理解相關知識。

導入時,教師要用符合學生生活認知的語言進行:隨著交通的發展,我們各民族的伙伴能夠相聚在一起上課,團結友愛、互相尊重。接下來,我們通過各民族的傳統服飾變裝視頻合集,共同感受祖國各民族的文化與豐富多樣的民族服飾。

(二)引導學生構建生活聯系

依據教材內容安排設計課程,堅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引導:每個變裝視頻的背后都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通過視頻,你們了解了我們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了嗎?結合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人口特點以及生活中聽到、看到、了解到的信息,你覺得這些民族的人口相同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習了解:我們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漢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比較少,所以被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他們多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刈?、蒙古族、維吾爾族的人口也相對比較多。這些人口不一的民族組成了我們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1.民族文化

教師出示民族文字、民族語言的圖片、視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發展。

本環節以游戲活動形式進行,出示民族節日的圖片,讓學生進行連線配對,并根據配對,說一說對民族的了解。隨后出示中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示少數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讓學生感受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2.民族分布

民族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簡單,通過生活中的多種渠道都能了解,通過提問,讓學生回想生活中的信息,再通過總結,進一步了解,通過民族節日連線、地圖觀察歸納,讓學生自主探究民族的分布特點,拓展知識面,形成地理學習與生活聯系密切的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出示我國疆域圖,讓學生感受國家疆域的遼闊,明確各民族的分布,嘗試歸納民族分布的特點。進而得出結論: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由此得出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特點。

(三)創建多元生活活動

教師可以引導班里不同民族的學生,用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祖籍,以及那里的民俗風情和近年來生活的變化。

結合今天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了解,讓學生說說最熟悉的民族,接下來展開一場民族大賞展示活動。每一位同學代表一個民族,展現民族文化的魅力。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完善展示交流的內容,從文字、語言、節日、風俗、非遺文化、居住地區等多角度進行展示。

以民族展示的形式來進行本節課知識的鞏固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結合民族大賞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到教學活動的新穎,又有生活的熟悉感,打破傳統練習一問一答的模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融會貫通,完成知識的吸收、轉化和輸出。

小組1:我代表漢族展示。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是我國人數最多的民族,約占全國人口的91%。我們使用的是國家通用語言,我們每年有很多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春節時我們除舊迎新,貼春聯;元宵節猜燈謎、吃湯圓等。

小組2:我代表蒙古族展示。我們多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位于中國的北部。蒙古族是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多的民族,超過500萬人。我們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同時也會用自己的語言(出示蒙古文),在每年的七八月間,我們會舉行非常盛大的那達慕大會,牧民們聚集在草原上,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賽,以表達豐收的喜悅。我們還是擅長歌舞的民族。蒙古族的呼麥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中。我們民族的男女老少都善于騎馬;男戴帽子,女纏頭巾,身著長袍,束腰帶,腳蹬長筒皮靴;飲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為主;馬奶節等民族傳統節日都與畜牧生活相關。

教師及時進行思政滲透:在我們的班級中,各民族的同學都是燦爛的花朵,我們共同成長。在我們國家,各民族文化也綻放著自己的璀璨光芒,各民族和諧發展,對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四)布置個性化生活作業

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減量提質成為當前地理課堂作業設計的重要目標。教師在設計本節課的生活化作業時要立足學生發展,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差異性,多途徑、多形式地設計個性化的分層作業?;A性作業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要求,因此以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為核心,設計以下作業。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讀下圖,完成1、2題。

① ②③④

1.以上區域中,民族種類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圖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說法與實際相符的是

()

A.①—我們住竹樓,過潑水節

B.②—我們喜歡吃泡菜和冷面

C.③—我們在草原賽馬

D.④—我們在河谷放牧牦牛

3.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A.東南、西南、西北 B.東北、東南、西南

C.東北、西北、東南 D.西北、西南、東北

發展性作業要滿足班級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認知,區別于基礎性作業的形式,用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我們采用繪制民族卡片的形式布置作業,趣味性強,同時也是本節課知識的再鞏固。具體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民族眾多,文化浩瀚,課后請同學們利用網絡、圖書館等查閱相關材料,制作民族卡片,介紹一個民族,最后將這些卡片掛到班級展示角落,展現中華民族的多元與融合。

此外,教師也要考慮到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為其設計與現實息息相關的實踐性作業,促進學生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比如,通過今天所學的知識確定本地的民族分布特點,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社會問卷調查、資料搜集等進行驗證,并分析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

【案例反思】

(一)利用生活話題,導入地理課堂

地理課堂中,學生能否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學習動力等都與課堂導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根據首因效應,教師在導入環節應該為學生展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提示,用新奇的方式誘使學生沉浸地理課堂?;谏罨砟畹牡乩碚n堂導入,能很好地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采用多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如當前爆火的民族變裝視頻,一掃傳統課堂的沉悶,學生的熱情一下就被點燃,民族認同感隨著視頻的播放達到高潮。在服飾文化的帶動下,學生愿意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的其他內容,從而引出本節課對民族構成、民族文化、民族分布的學習。

(二)創造生活環境,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除了在常規課程中的學習,隱性課程在地理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除了關注顯性課程的生活化活動設計,與本節課相關的生活化課堂環境的搭建對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化課堂環境能增強學習的真實性,引導學生更好地調動生活經驗理解地理知識。此外,教育具有滯后性,當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見到或者感受到類似的環境時,便能回憶起本節課知識,更好地做到了教育生活化,從生活中學習知識。

(三)創新地理教學,發展核心素養

生活化理論下的課堂練習與小結應該打破傳統的死板做題,以真實、生動的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知識探究、學習、建構、轉化、提取、輸出的過程。以民族展示活動的形式展開,用生活中常常聽說的大賞形式搭建生活與課堂的聯系,創新了地理教學活動。在這個環節,結合學生的展示,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出示相關的圖片、場景,讓學生仿佛置身民族的聚居地,作為民族的代言人,向所有人驕傲地展示自己民族的燦爛文化,情緒價值拉滿,助力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在地理課堂的生活化環境中逐漸提高核心素養。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為當前的地理課堂生活化提供了理論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教材知識,立足學生的發展,結合學生的生活構建地理課堂,創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發展,創新地理教學活動,改變傳統教學的枯燥與被動,用生動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生活經驗與地理知識的碰撞與融合,最終將知識內化為常識,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柳洲東路分校)

編輯:常超波

猜你喜歡
生活化民族生活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我們的民族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多元民族
漫生活?閱快樂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生活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