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家族過趕年

2024-04-30 04:58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庫網
湖南農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團年飯永順縣炒米

土家族過趕年,在永順縣首車鎮、澤家鎮、高坪鄉、長官鎮、永茂鎮、石堤鎮、塔臥鎮、萬坪鎮、靈溪鎮等鄉鎮廣為流傳,形成了一個50萬人過趕年的習俗。同時,聚居在湘、鄂、渝、黔地區的土家族均流傳過趕年的習俗。

過年,土家語叫“起卡”;過趕年(過大年),土家語叫“起老嘎卡”。所謂過趕年,就是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大年。清光緒《永順府龍山縣志》有載:“土人度歲,月大以二十九日為歲,月小則以二十八。相傳前土司出軍值除日(夕),令民先期度歲,后遂以為常?!边^趕年是土家族最大的節日,凡在外地謀生的土家族人,都必須回到家里過趕年,叫團年。土家族過趕年,具體分三步進行。

1.準備階段臘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為過趕年準備階段,即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開始貼對聯、年畫,二十五日做豆腐,二十六日炒炒米、炸團馓,二十七日打糍粑,二十八日殺雞宰鴨,臘月二十九,過年樣樣有。

2.敬神階段臘月二十九日這一天,家家戶戶紅燈高照,在堂屋神龕下的四方大桌上擺上豬頭、雞肉、魚、糍粑、團馓、酒、板栗、花生、水果等祭品,并點燃香和蠟燭。堂屋兩根中柱間掛上一丈高的麻布圍帳。柱頭上插松枝、梅花。下午約3點鐘時,家主引領著兒孫給祖先敬酒、磕頭、作揖、燒紙,三拜九叩首。土家族除敬祖先外,還要敬八部大神、灶神、土地神等神靈。

3.正式過趕年敬神完畢,燃放鞭炮后,全家男女老少共吃團年飯。這一餐是相當豐盛的,飯是用甑子蒸的,甑子中下層蒸的是大米飯,上層蒸的是用小米或米粉裹著的、切成四方的坨坨豬肉。菜是合菜,就是把肉絲、豬雜、蘿卜、白菜、青菜、雞肉、魚等煮在一起。全家都蹲在火床上吃團年飯,祝酒歡歌,紅紅火火,喜氣洋洋。

土家族過趕年的習俗傳承至今,為語言學、民俗等研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材料。一是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教育。過趕年這天,家主引領著子孫在堂屋里給歷代祖先磕頭、作揖、敬酒,老人坐什么位置,小孩坐在什么位置,老人講什么話,小孩講什么話,這些都有嚴格的講究和規定。二是飲食文化的大展示。過趕年所需的物資,諸如臘肉、豆腐、炒米、團馓、糍粑、坨坨肉等,全是土家人精心制作出來的。三是農耕文化的慶賀。從過趕年的豐盛飯菜到鞭炮聲,從張燈結彩到給豬圈、牛欄、農具等貼紙錢,以及敬土地菩薩后搬一根大柴回家,這些都是全家在慶賀當年平安幸福,以及對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勝意的美好期盼。

2006年,土家族過趕年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永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該項目的保護主體。

猜你喜歡
團年飯永順縣炒米
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圓滿舉行“喜迎2022”團年飯
湖南省永順縣老年大學校歌
紅紅的中國年
永順縣:政企聯動 安全度汛有保障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鄉的食物
永順縣漁業生產發展的思考
湘西永順大學生支教模式創新調研
臘月里的炒米香
一小包炒米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