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高沭陽縣西瓜主要病蟲害防治水平的思考

2024-04-30 13:49牟文雅朱阿秀胡婕龔偉榮
上海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沭陽縣枯萎病蚜蟲

牟文雅 朱阿秀 胡婕 龔偉榮*

(1 沭陽縣農業農村局植物保護站,宿遷 223600,2 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南京 210000)*為通信作者

宿遷市沭陽縣是江蘇省西瓜種植優勢產區之一,據2021年統計,全縣西瓜種植面積為2 333.33 hm2。其中,潼陽鎮大棚西瓜種植面積達1 000 hm2,種植戶約500 戶,年產西瓜55 000 t,產品銷往省內外各地。同時,“潼陽西瓜”于2019年成功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2020年4月30日農業農村部批準對“潼陽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然而,在“潼陽西瓜”生產上病蟲害問題一直是一個突出問題,影響了西瓜產量(輕則減產20%~30%,重則減產50%以上),降低了西瓜的品質和生產效益,制約了沭陽縣西瓜產業的健康發展。分析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可能是因為沭陽縣西瓜種植方式多樣(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均有),且蔬菜和瓜類混合種植的田塊較多,從而導致西瓜生產上的病蟲害發生復雜。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的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規律進行分析,并對相關綜合防控技術與措施進行總結介紹,以期為提高沭陽縣西瓜種植水平提供技術支持。

1 沭陽縣西瓜種植概況

沭陽縣位于江蘇省北部,處于沂沭泗水系下游地段,屬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沭陽縣土壤以崗黑土為主,質地疏松,透水性能好,土壤pH在7.0 左右,易耕作,利于作物根系向縱深發展,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且有“夜潮”現象,極有利于提高西瓜品質。沭陽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為918.0 mm,年平均氣溫為14.1 ℃,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 046.0 h。

沭陽縣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有溫室栽培、大(?。┕芭镌耘?、露地地膜栽培和麥套瓜栽培等方式。沭陽縣主要種植的西瓜品種有:(1)可應用于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栽培的小果型禮品西瓜,如‘特小蘭’‘特小鳳’‘小鳳’‘小蘭’等。(2)可應用于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以及小拱棚地膜栽培的中果型西瓜品種,如‘美都’‘抗病蘇蜜’‘早佳8424’等[1]。

2 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的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規律

目前,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的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和根結線蟲病、蚜蟲、紅蜘蛛、潛葉蠅、煙粉虱、甜菜夜蛾、菜粉蝶、小菜蛾等,局部地區的白粉病和蚜蟲發生較重。

2.1 白粉病

在西瓜生長中后期白粉病發生較重。白粉病主要危害西瓜葉片、葉柄和莖,一般不危害果實。在設施栽培中,若遇高溫、高濕,或植株生長茂密、通風不良時,西瓜容易發生白粉病。白粉病一般在5月中下旬發生,部分嫁接苗和重茬田在4月中下旬即可發生,6月上中旬病情上升,6月下旬進入發病高峰,一直持續至收獲。另外,白粉病對二茬西瓜的影響也較大,二茬西瓜的病株率達4.5%~55%,病葉率達5.6%~18.5%。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20%戊菌唑水乳劑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白粉病。

2.2 炭疽病

在西瓜生長中后期炭疽病發生也較重。炭疽病主要危害西瓜葉片、莖蔓和果實。氮肥用量過多、田間排水不良、通風不暢、種植密度過大、植株衰弱、重茬種植等均是導致西瓜炭疽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2月上中旬,大棚西瓜移栽定植后就開始見??;在生長后期如遇降雨,田間普遍會出現炭疽病初期病斑;在5月—6月,田間炭疽病發生程度加重,病斑擴大相互融合,引起西瓜葉片穿孔干枯,此時田間病株率可達2.3%~11.1%,平均病葉率為0.15%~0.7%。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嘧菌酯懸浮劑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炭疽病。

2.3 枯萎病

枯萎病主要危害西瓜幼苗和成株。在西瓜開花結果期枯萎病發生最重??菸≈饕亢寥纻鞑?,尤其是重茬種植,是導致西瓜枯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該病害的發生與蔓延。近年來,沭陽縣設施栽培西瓜快速發展,枯萎病的發生情況有所降低。在沭陽縣,大棚西瓜的枯萎病一般在3月下旬發生,在4月上中旬進入發病高峰;露地西瓜的枯萎病在5月上中旬出現發病高峰。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30%噁霉靈水劑、10%混合氨基酸銅水劑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枯萎病。

2.4 蔓枯病

蔓枯病主要危害西瓜葉片、莖蔓、果實等,其中以莖蔓受害最重。蔓枯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在土壤中或棚室病株上越冬。沭陽縣多陰雨天氣,有利于蔓枯病的傳播,一般西瓜種植田塊的病株率為15%~30%,嚴重時病株率高達50%~80%[2],且病害重發時可使瓜田出現大量死藤,極大影響了西瓜的產量和品質[3]。蔓枯病在西瓜全生育期均可發病,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發生。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35%氟菌·戊唑醇懸浮劑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蔓枯病。

2.5 蚜 蟲

西瓜蚜蟲主要有瓜蚜和桃蚜兩種,全年均可發生。蚜蟲通過吸食葉片汁液,引起西瓜葉片枯萎和卷縮,嚴重時可導致植株干枯死亡,西瓜減產;同時,蚜蟲分泌的蜜露可誘發霉菌的寄生,阻礙葉片生長發育;此外,蚜蟲能傳播多種病毒,給西瓜生產造成嚴重危害。在沭陽縣大棚西瓜生產上,從定植至成熟都可查見蚜蟲,蚜蟲在4月上中旬零星發生,在5月上旬開始大量繁殖為害,平均百葉蚜量可達8.1%~187.2%。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7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蚜蟲。

2.6 紅蜘蛛

紅蜘蛛通過吸食西瓜的莖蔓部位,導致受侵害部位水分減少、變白卷曲,葉面呈白色小斑點,嚴重時導致植株落葉死亡,主要在西瓜生長后期發生,且高溫低濕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紅蜘蛛發生。紅蜘蛛主要靠爬行和風吹傳播,也可以靠流水和人畜傳播。在沭陽縣大棚西瓜生產上,紅蜘蛛在5月上中旬查見,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入危害高峰,平均百葉蟲量可達7.8%~103%。在沭陽縣西瓜生產上,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等藥劑兌水噴霧防治紅蜘蛛。

3 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的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3.1 農業防治技術

具體措施有:(1)對長期單一種植西瓜的田塊實行水旱輪作,通過與非瓜類、茄果類作物(如棉花、玉米、大豆等)實行輪作換茬,有效減少枯萎病、蔓枯病等土傳病害和根結線蟲的發生,并打破連作障礙。(2)在西瓜制種時,選擇無病瓜制種,將育苗基地與大棚分開,通過加強對育苗基質、嫁接器械等的管理[4],培育無病蟲健康種苗。(3)西瓜在生長期間,要增施有機肥,及時補充磷肥、鉀肥和微肥,合理灌溉,緩苗期要節制用水,伸蔓期不干旱不澆水,成熟期田塊以保持干燥為主,且溫室栽培和大棚栽培時要做好通風、溫度調節、濕度調控等工作。(4)在西瓜收獲后,要徹底清潔田園,清除溝邊雜草,拔除病株,夏季休茬期間要進行高溫悶棚,以降低枯萎病的發生,改良土壤理化性狀[5]。

3.2 物理防治技術

具體措施有:(1)利用昆蟲的趨向性,對害蟲進行驅趕和誘殺,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利用蚜蟲、白粉虱、潛葉蠅等小型害蟲對黃色的正趨性,通過懸掛黃板對其進行誘殺;利用薊馬對藍色的正趨性,通過懸掛藍板對其進行誘捕;利用蚜蟲對灰色的負趨性,通過鋪設銀灰色地膜對其進行趨避;利用瓜絹螟的趨光性,通過在田間安置黑光燈對其進行誘殺。(2)對于大棚栽培的西瓜,通過在大棚四周設置防蟲網,有效阻隔黃守瓜、斜紋夜蛾等害蟲的侵入為害及產卵繁殖,可切斷害蟲的傳播途徑[6]。

3.3 生物防治技術

隨著種植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農藥減量控害勢在必行,故越來越多的西瓜種植戶利用天敵、性誘劑、生物制劑、植物源農藥防治西瓜病蟲害。例如,釋放赤眼蜂、捕食螨等來防治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利用阿維菌素及其復配劑防控根結線蟲;在瓜田懸掛性誘劑誘殺瓜絹螟;利用多抗霉素防治西瓜蔓枯病、枯萎病等;利用苦瓜、艾葉、煙草、辣椒等的浸出液兌水噴霧防治紅蜘蛛、白粉虱、蚜蟲等[7]。

3.4 化學防治技術

化學防治是目前西瓜生產上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措施,防治方法主要有種子處理和葉面噴施兩種。其中,種子處理主要是采取溫湯浸種、藥劑處理、干熱處理等方法進行種子消毒,減少侵染源;化學防治主要是在西瓜生長過程中,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采取葉面噴施化學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

4 沭陽縣西瓜生產的保障措施

近年來,隨著對西瓜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規律的深入研究,沭陽縣西瓜栽培技術水平和病蟲害防治水平不斷提升,有效保障了沭陽縣的西瓜安全生產,但是,沭陽縣的西瓜生產上仍然存在優良抗病蟲品種數量有待增加、綠色防控技術水平有待提升、種植戶的科學安全用藥理念有待增強等問題。為此,沭陽縣需積極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大優良抗病蟲、高產品種的引種,加快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進一步完善西瓜生產上的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4.1 引種優良抗性品種

西瓜抗性品種選育難度大、周期長,且目前市場上優良的抗性西瓜品種難以滿足沭陽縣西瓜生產的實際需要(如缺少細菌性果斑病的高抗品種)。在此背景下,通過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實施,沭陽縣積極引進優質西瓜品種,試驗篩選出了性狀穩定、品質優良、市場認可高的品種進行推廣種植,帶動了全縣西瓜產業的健康發展。

4.2 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在西瓜生產過程中,要著力研究與推廣適合沭陽縣的西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例如,加強對種苗繁育基地的產地檢疫,加強對引種和種苗調運的審批;充分發揮農業措施的基礎作用,科學合理安排茬口、輪作換茬,做好田園清潔等田間管理工作;加強對西瓜栽培設施的溫度、光照、肥水等的生態調控,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充分利用黃板、藍板、銀灰色地膜、防蟲網等物理措施,降低蟲口發生密度;充分發揮天敵、性誘劑、生物制劑等的生物防治作用,加大對微生物生防菌制劑、天然植物源藥劑、誘抗劑等非化學農藥的研發與推廣[4],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防治,推進西瓜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

4.3 培訓安全用藥技術

對瓜農加強西瓜栽培技術和科學安全用藥技術的宣傳培訓力度,采取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田間課堂、文字和視頻宣傳等措施,充分利用短信、微信公眾號、電視、印發科普宣傳冊等方式,向瓜農普及西瓜生產上的主要病蟲害的識別知識及安全用藥技術等。尤其是在西瓜生產關鍵時期,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到大棚和田間地頭指導瓜農進行病蟲害防控,轉變瓜農過量用藥、頻繁用藥、隨意用藥、打保險藥等的觀念和做法,提高其科學、安全用藥水平。

4.4 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

綠色防控技術要求高、針對性強,在推廣過程中必須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綠色防控技術的到位率。根據上級相關部門的要求,沭陽縣建立了西瓜綠色防控示范區,示范區核心面積為35.53 hm2,輻射面積為1 333.33 hm2,主要種植的西瓜品種有‘臺灣小蘭’‘特小鳳’‘早佳8424’,主要采取安裝殺蟲燈、懸掛黃板、釋放捕食螨、使用生物農藥(春雷霉素)等方式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沭陽縣西瓜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為:(1)切實提高了病蟲害防治效果。示范區病蟲害綠色防控的總體防效達到91.3%,總體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9.7%。(2)節約了農藥成本和人工成本。與常規防治區相比,示范區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42.3%,平均每667 m2節約農藥成本和人工成本合計25 元,示范區共節約13 325 元,用藥次數減少1~2 次,減少了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對確保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3)提升了西瓜產量和質量。通過推行綠色防控技術模式,有效避免了因病蟲危害造成的西瓜嚴重減產,保護了西瓜生產環境,實現了西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檢測,沭陽縣西瓜的化學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為100%,有效提升了西瓜質量和產品價格,為農戶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5 結束語

與傳統化學防治相比,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見效慢、成本高,故一些瓜農不愿意增加成本,習慣性地選擇化學防治,導致沭陽縣西瓜生產上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應用較少,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較難。鑒于此,沭陽縣政府應增加財政補貼,先爭取帶動一小部分群體,然后再示范帶動全縣西瓜種植大戶,最后帶動全縣西瓜種植戶,穩步推進西瓜生產上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同時,沭陽縣要積極組織種植大戶定期赴周邊西瓜產業優勢地區學習先進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模式,積極參加相關單位組織的新技術、新產品觀摩活動,以進一步提升沭陽縣的西瓜栽培技術水平,從而確保沭陽縣西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沭陽縣枯萎病蚜蟲
沭陽縣開展聯保聯防聯勤聯控保安全活動
沭陽縣扎實開展加油站安全風險集中治理
蚜蟲婆婆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愛吃蚜蟲的“花大姐”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沭陽縣中醫院“做負責任的醫院”
傳承與發展——記江蘇省沭陽縣中醫院
銅、鋅元素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顯著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