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思考

2024-04-30 13:49趙思雨
上海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海鹽縣農產品主體

趙思雨

(海鹽縣農業農村局,嘉興 31430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著國民經濟和人民幸福生活指數。海鹽縣位于杭嘉湖平原東緣,瀕臨杭州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海鹽縣以集群綠色融合發展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科技興農、質量興農、品牌興農戰略。近年來,圍繞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海鹽縣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全縣綠色優質農產品比率達58%,且多年無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事件發生,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并在2018年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為進一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工作,現筆者將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中采取的工作措施、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推進工作建議總結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 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現狀

1.1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類別全覆蓋

根據生產實際,海鹽縣每年制定《縣級農產品檢測年度計劃》,要求全縣畜禽瘦肉精、水產品、果蔬農殘快速檢測達到6 100 批次以上,鄉鎮開展的農產品快速檢測不少于400 批次,覆蓋全縣主要農產品類別和農產品規模生產主體,同時兼顧散戶。在2022年監督抽檢與風險抽檢工作中,海鹽縣對相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達到600 批次,其中風險監測300批次,監督抽查(含綠色優質農產品監督抽查和應急抽查)300批次,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在日常監測的基礎上,海鹽縣每年針對重點品種、重要時間節點及上級重點整治對象開展專項行動,對安全風險偏高的牛蛙、禽蛋、小龍蝦、葡萄等本地特色優勢品種開展專項抽檢,從而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類別全覆蓋。

1.2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主體全覆蓋

依托“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海鹽縣建立“農安海鹽”智慧監管平臺,制定了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工作制度,并建立規模以上農業生產主體信息庫,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強化監管責任、屬地責任、主體責任。目前,海鹽縣已將743 家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主體全部納入信息庫,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化、痕跡化、網格化管理[1]。

1.3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覆蓋

根據上級統一部署,海鹽縣全力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追溯體系、標準化體系,初步形成了智慧化監管模式,并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規范農藥、獸藥使用行為,落實實名制購買登記政策,確保農產品源頭生產安全、農資市場經營有序。2022年,海鹽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檢查3 700 家次,出動人員4 800 人次,開展相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指導培訓1 450 場次,受訓人員達425 人次,發放宣傳資料近1 000 份;同時,海鹽縣對可追溯食用農產品進行重點關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共288 批次,檢出不合格食用農產品12 批次,相關不合格情況均已立案調查。

2 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監管力量薄弱,日常管理困難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源頭在基層,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在基層。但是,目前村(社區)級協管員的年齡、學歷參差不齊,加上工作條線多且雜,導致其每天疲于應付,巡查工作流于形式,弱化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指導和警示作用[2]。另外,鎮級、村級基層管理人員沒有執法權,他們在巡查時發現違規現象,除了勸誡,只能上報上級部門,不能立即解決問題,這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即時性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2.2 經營主體質量安全意識薄弱,質量安全責任難落實

目前,海鹽縣農產品的種植方式仍以傳統種植為主,經營方式多以個體和家庭農場模式為主,很難實行規?;?、組織化、標準化生產[3];同時,部分主體受專業化生產水平和文化素質的限制,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公共安全意識,片面謀求利益最大化,使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難以落實,造成了監管工作推進困難[4]。

2.3 市場激勵機制弱,綠色食品發展突破難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高,且采用標準規定的肥料、農藥等投入品進行生產,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產品產量,加上綠色食品認證對環境、品種、包裝等要求較為嚴格,導致生產綠色食品需要生產主體投入更多勞動時間、現代化技術和產品成本;同時,綠色食品在海鹽縣的品牌效應不足、商品率低、銷售渠道不暢、信息和服務網絡尚未形成,導致其市場效益不明顯,故生產主體對綠色食品生產的積極性不高[5],影響了海鹽縣綠色食品的發展速度。

3 進一步推進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工作的建議

3.1 全面落實管理責任

3.1.1 加強組織領導

積極探索并建立長效監管模式,健全并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制度;健全清單化管理機制[6],制定下發《海鹽縣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措施;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完善監管隊伍建設,推進鄉鎮、村級監管服務機構的建設和規范化運行,各鎮(街道)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歸屬;加強考核督導,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將監管工作納入年度規劃和經費預算中。

3.1.2 明確監管責任

健全基層監管機構層級建設,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從各方面保障各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和檢測員的隊伍力量[7];將鎮級檢查和村級巡查列入食品安全年度考核,聚焦監管薄弱環節,壓實監管責任,堅持監管力量下沉,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精確度;對轄區內的生產主體,要求鎮級檢查到位率達到80%以上、村級巡查到位率達到100%。

3.1.3 發揮生產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深化落實生產主體的責任,建立并實施農產品生產經營和批發的責任承諾制度(海鹽縣的農資經營店、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規模種植(養殖)戶均公開承諾落實主體責任[8],屠宰企業落實質量控制制度,規模生產主體和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建立自檢制度);以信息系統建設和信息記錄共享為基礎,以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完善誠信信息記錄,實行誠信信息動態管理,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第一責任人意識,推動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順利前移。

3.2 健全監管體系機制

3.2.1 健全清單化管理機制

強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名錄的梳理,定期整理規?;a經營主體清單,確定年度主要監管對象,依托“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按照種養規模、品種等信息進行分類,建立基礎信息數據庫,形成監管名錄,實行監管清單共享;每年定期對生產主體信息進行核查和修改,以實現對海鹽縣農產品生產主體信息的動態管理(經梳理,目前海鹽縣已有743 戶生產主體被列入監管清單)。

3.2.2 完善分類管理機制

根據海鹽縣的實際情況,篩選有規模、重安全、管理規范的生產主體,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主體名單(白名單),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開展追溯體系建設、綠色食品申報以及標準化生產;定期梳理重點監管農產品品種的規?;a經營主體清單并進行監測,將監測中發現農(獸)藥殘留超標及違法使用違禁藥物的生產主體列入重點監管名單,并采用加大日常巡查頻度、專項檢查力度和樣品抽檢幅度等手段,營造高壓態勢,震懾違法行為;鎮(街道)監管員負責區域內生產主體的用藥指導及監督,技術指導員負責生產技術指導,采取“一個問題品種、一張整治清單、一套攻堅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個一”精準治理模式,穩步推進對重點農產品品種的安全用藥整治。

3.2.3 提升智慧化管理機制

建立從縣到鎮(街道)、村(社區)、生產企業(基地)的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實現監管網格化的全域覆蓋[9];依托“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聚焦監管效率,創新推出“農安海鹽”智慧監管模式,并開發與平臺對接的“農安海鹽”手機APP,實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智慧化、痕跡化、網格化管理;創新巡查方式,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規?;a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風險隱患排查,通過建立風險評估體系的第二通道,充實基層管理的薄弱環節,完善風險評估體系。

3.3 強化監測預警,排查風險隱患

3.3.1 加強監督抽檢,強化閉環管理

根據海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形勢和要求,各鎮(街道)、部門開展并落實摸底調查工作,通過巡查、抽檢、平臺監測,對全域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進行排查,明確主要問題和治理措施;積極推進快檢技術的迭代優化應用,提升基層公益性快檢服務能力,探索 “購買服務”等形式,將部分快速檢測任務委托給專業檢測機構,提高檢查效率;加強檢測“靶向性”,根據重點時段、重點品種以及病蟲害用藥情況,增加對毒死蜱、氟苯尼考、恩諾沙星、氧氟沙星等重點檢測參數的檢測力度,并向社會提供免費檢測服務,以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閉環。

3.3.2 及時查處不合格產品,提高監管效率

加強對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會商,提升預警功能;對檢測不合格的樣品,要及時移交線索,切實提高檢打聯動實效,規范程序,及時處置,要求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置率達到100%;強化部門聯動執法,增強與縣食藥安辦、公安部門的業務交流和溝通聯系,對有本地可追溯源的食用農產品進行重點關注,組織實施重點監管品種的專項隱患治理行動,形成監管合力,提升監管效率。

3.3.3 實行安全隱患“吹哨人”機制

常年開展合格證制度、藥物禁限用制度、標準化生產規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升生產主體及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在進入生產用藥高峰期和農產品集中上市期后,重點檢查生產主體的生產記錄、藥物規范使用情況,及時掌握網格內生產主體的用藥、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情況,以投入品、生產記錄、合格證、生產環境等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查找監管薄弱環節,找到問題及時通報并要求生產主體進行整改。

3.4 推進透明化追溯體系

3.4.1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不斷完善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10];依托“浙農碼”“浙農優品”等平臺,實現由“主體追溯”向“全程追溯”邁進,在“源頭、過程、流向”上做深做細,將投入品管理、生產記錄、產品抽檢等信息與市場流通、綠色優質農產品、信用體系等環節深度融合;將農產品產地的土地質量信息加載到農產品追溯信息中,實現土地質量追溯體系的跨部門平臺應用;創新開發“農業企業”APP,設置生產主體信息管理、執法巡查反饋、產品批次管理、生產過程信息采集、檢驗檢測管理、銷售去向管理以及追溯碼和合格證打印等模塊,實現追溯體系與智慧監管的簡便快速融合。

3.4.2 完善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機制

深入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管理,強化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監管;將智慧監管工作與合格證制度相結合,協力推進“浙土碼”“浙農碼”“浙食鏈”信息共享,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進行數據共享和進行不同場景應用協同建設;基層監管員與協管員要加強對農業生產投入品的監管,深入參與食用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技術指導工作,認真指導和監督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生產記錄、產品檢測、質量追溯等管理制度;加大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廣大農產品生產者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自覺意識;監督生產者建立、健全生產記錄檔案。

3.4.3 全域推進“浙食鏈”應用

以“重點先行,輻射擴面”的方式在海鹽縣全域推廣應用“浙食鏈”,持續推動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貨查驗記錄全程電子化、追溯鏈條清晰化,要求海鹽縣23家農貿市場及生鮮豬肉經營主體全部激活應用“浙食鏈”,及時做好信息采集、進貨報備和交易信息的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溯源倒查;大力推進豬肉無紙化應用,實現無紙化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合格證與公司信息化系統、浙食鏈系統、浙江省智慧畜牧業云平臺數據實時共享、無縫對接、一碼流轉,同時實現生鮮豬肉自屠宰檢疫到分割零售的證書、交易數據全鏈條無紙化流轉追溯。

3.5 加大推廣與宣傳力度

利用各級媒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廣泛宣傳[11],如通過廣播及電視專題節目、電信傳媒廣告、微信專題、線下宣傳板等,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通過開展綠色優質農產品展銷會、公益助農直播帶貨、農民豐收節、蔬菜銷售“郵樂購”等活動,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實現全民參與、共享農安碩果。同時,要積極發揮媒體和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推動農業生產經營者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和誠信生產經營意識,通過創新培訓機制,開設空中課堂,結合線下培訓、走訪指導等方式,進行安全生產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的培訓。另外,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舉報獎勵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營造“學標準、用標準、重安全、講誠信”的“農安”氛圍。

4 結束語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為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海鹽縣需進一步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力度,為消費者能買到放心的農產品提供保障。

猜你喜歡
海鹽縣農產品主體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愛吐皮的爸爸
頑強的落地生根
吃晚飯
嘉興市海鹽縣美術教師作品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