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略如何落地: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互動與協同

2024-04-30 14:03孫淼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戰略目標協同戰略

孫淼

(山東中地進出口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300)

1 引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有效互動與協同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關系緊密相連,戰略的落地需要通過財務戰略來支撐和實現。因此,探討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互動與協同,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關系

2.1 企業戰略的內涵與目標

企業戰略是企業為實現長期發展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劃和行動方案。它涉及市場定位、產品研發、產能擴張、人力資源等方面,旨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戰略的目標主要包括市場份額、盈利能力、品牌價值和企業競爭力等方面。

2.2 財務戰略的內涵與目標

財務戰略是企業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在財務領域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資金籌集、投資決策、成本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旨在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財務資源來實現企業戰略,并實現財務效益的最大化。財務戰略的目標主要包括資本結構優化、投資回報提高、財務風險降低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方面。

2.3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關聯性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二者相互影響、相互支持。企業戰略為財務戰略提供了方向和目標,使財務戰略具有實際意義;而財務戰略為企業戰略提供了資金、成本、風險等方面的保障,助力企業戰略的實施。首先,企業戰略決定了財務戰略的目標和方向。企業戰略明確了企業在市場中的定位、發展目標和核心競爭力,這為財務戰略制定提供了依據。財務戰略要在確保企業擁有足夠資金支持的前提下,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其次,財務戰略為企業戰略提供了資源保障。通過資金籌集、投資決策和成本控制等手段,財務戰略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財務資源來支持企業戰略的實施。此外,財務戰略還可以通過對資本結構、投資回報和財務風險等方面的管理,為企業戰略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最后,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有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戰略關注市場份額、品牌價值等方面,而財務戰略關注資本結構、投資回報等方面。二者在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上,共同推動企業價值最大化。

3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協同的途徑

3.1 戰略目標的協同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首先體現在戰略目標的協同上。企業戰略目標是企業發展的長遠愿景和方向,而財務戰略目標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財務活動的總體目標。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需要在目標設定時就實現協同。具體而言,財務戰略目標應當與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以支持企業實現其長期發展目標。例如,如果企業戰略目標是提高市場占有率,那么財務戰略目標就應關注資金籌集、投資和收益分配等方面,以支持企業拓展市場、增強競爭力。

3.2 資源配置的協同

資源配置的協同是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協同的關鍵環節。企業戰略要求合理配置資源,以滿足不同業務領域的發展需求。財務戰略則需要確保企業具備足夠的資金、成本和風險管理能力,以支持戰略目標的實現。為實現資源配置的協同,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資源配置機制,確保財務資源能夠按照企業戰略的需求進行合理分配。此外,企業還需關注內部資源配置的優化,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1]。

3.3 績效評估的協同

績效評估是衡量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實施效果的重要手段。為實現績效評估的協同,企業需建立一套統一的績效評估體系,涵蓋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以全面評估企業戰略和財務戰略的實施成果。具體而言,企業應將財務指標(如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性等)與非財務指標(如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市場競爭力等)相結合,形成一套綜合性的績效評估體系。通過這一體系,企業可以更好地監測戰略實施進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

3.4 風險管理的協同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協同還需要關注風險管理的協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各種風險挑戰。為實現風險管理的協同,企業應建立一套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企業在面臨風險時能夠作出及時、有效的應對。具體而言,企業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風險識別,確保企業對潛在風險有充分的了解;二是風險評估,對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便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三是風險應對,根據風險性質和影響程度,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四是風險監控,定期對企業風險進行監測和評估,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4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協同的實施策略

4.1 建立健全戰略協同機制

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是實現企業整體目標的關鍵,為了確保戰略目標的實施,企業需建立健全的戰略協同機制。首先,企業應優化組織結構,確保戰略協同得以有效實施。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設立跨部門的戰略協同小組,推動財務戰略與業務戰略的融合。同時,企業還需強化內部溝通協調,確保各部門在戰略實施過程中能夠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其次,企業要制定滾動預算,確保財務戰略能夠根據企業戰略的調整進行實時調整。滾動預算能夠提高預算的靈活性,使企業能夠迅速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保證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的持續協同。再次,企業應強化績效考核,建立與戰略目標相掛鉤的績效考核體系,確保財務戰略的實施能夠對企業整體績效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對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綜合考核,激勵員工積極參與戰略實施,推動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發展。最后,企業應加強戰略監控與調整,定期對戰略實施情況進行監控,評估戰略協同的效果,發現并及時解決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在戰略監控的基礎上,企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對戰略進行調整,確保戰略始終與企業整體目標保持一致[2]。

4.2 加強信息溝通與協同決策

通過建立協同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效率和準確性。首先,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暢通,以便更好地實現戰略協同;其次,企業應通過定期召開管理層會議、業務部門溝通會等,及時分享企業戰略及財務戰略的相關信息,提高員工對戰略目標的認知度和執行力;再次,企業應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的實時共享,提高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最后,企業需強化外部溝通,與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等外部利益相關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市場動態,為企業戰略調整提供依據。

4.3 優化資源配置

企業應根據戰略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合理分配資源,促進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效應。企業在實施戰略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協同是關鍵環節。為了實現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互動與協同,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關注和重點考慮的。

4.3.1 整合內部資源

企業需要對內部資源進行整合,確保各類資源能夠在企業戰略和財務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發揮最大效益。首先,企業應明確各部門、各業務單元的戰略目標和職責,確保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其次,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提高企業內部信息的流通效率,降低內部溝通成本;最后,企業還需重視人力資源的配置,合理調整員工崗位,激發員工潛能,提高整體執行力。

4.3.2 優化融資結構

融資結構的優化是企業財務戰略的關鍵內容之一。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和財務狀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渠道和方式,確保資金成本最低、資金使用效率最高。在融資過程中,企業要充分考慮市場利率、政策導向等因素,靈活調整融資策略。同時,企業還應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融資渠道,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4.3.3 加強投資決策與執行

投資決策是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協同的重要環節。企業應根據戰略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分析,確保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和風險可控。在投資執行過程中,企業要建立健全的投資管理體系,加強對投資項目的跟蹤和監控,確保投資目標的實現。此外,企業還需注重投資風險管理,通過多元化投資降低單一項目的風險,確保企業整體投資收益的穩定。

4.4 強化績效評估與激勵機制

企業應建立全面的績效評估體系,確保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績效評估相互補充。同時,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積極參與戰略協同。

4.4.1 建立全面的績效評估體系

企業戰略與戰略協同的實施離不開全面的績效評估體系。企業應建立包括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在內的績效評估體系,以全面、客觀地評估企業戰略和財務戰略的執行情況。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效率等,非財務指標包括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創新能力等。通過綜合評估,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戰略執行的進度和效果,為調整戰略提供依據[3]。

4.4.2 設立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推動員工積極參與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企業應設立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將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激勵機制可以包括薪酬、晉升、榮譽等多種形式。同時,企業應根據戰略目標和績效評估結果,合理調整激勵力度,確保激勵機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4.4.3 強化戰略培訓

為了確保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實施,企業需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溝通。企業應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提高員工的戰略意識和執行力。此外,企業還需加強內部溝通,確保員工對戰略目標有清晰的認識,以便更好地投身于戰略實施過程中。

4.4.4 善于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應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手段,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財務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同時,企業還應注重財務管理與其他業務模塊的融合,搭建統一的信息平臺,為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實施提供數據支持。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實施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強化績效評估與激勵機制、建立全面的績效評估體系、設立激勵機制、強化戰略培訓與溝通、加強監控與調整、創新財務管理手段等措施,企業可以實現戰略與財務戰略的有效協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4]。

4.5 加強風險管理,確保戰略穩健實施

加強風險管理有助于企業確保戰略的穩健實施,從而實現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的協同。以下是加強風險管理的幾個方面。

①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企業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等環節。通過這一體系,企業能更好地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確保戰略的順利實施。

②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企業應根據風險的性質和影響程度,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這包括風險規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和風險接受等。通過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企業能有效地降低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影響。

③加強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資產的安全性和經營效率。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可以降低錯誤、舞弊和違規行為的風險。

④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企業應提高管理水平,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溝通與監督、提高員工素質等。通過提高管理水平,企業可以降低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決策失誤和道德風險。

⑤建立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企業應建立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定期對風險進行評估和監控。通過這一機制,企業能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采取相應措施予以防范,確保戰略的穩健實施。

⑥培養全員風險意識。企業應加強對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培訓,使其充分了解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通過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企業可以形成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格局,共同保障戰略目標的實現。

5 結論

總之,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互動與協同是戰略落地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明確戰略目標、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績效評估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協同,企業可以實現戰略目標的順利推進,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結合行業特點,制定針對性的企業戰略與財務戰略的協同策略,以提高戰略實施效果,增加企業價值。

猜你喜歡
戰略目標協同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煤炭洗選技術的發展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京東方大學堂:提升組織業績 推動戰略目標實現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戰略
戰略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第一生產力”是實現“四個全面”戰略目標的內在動力
推行綜合平衡記分卡的戰略目標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