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兩江“數”重慶

2024-04-30 06:17龍宣辰許幼飛王婉玲
當代黨員 2024年8期
關鍵詞:重慶數字

龍宣辰 許幼飛 王婉玲

通過手機小程序,便能參與小區重大事項決策、查看街道大小事;液化氣瓶有了電子“身份證”,掃一掃二維碼,便能自動識別臨期超期液化氣瓶、自動推送臨期送檢信息;“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次辦”,實現足不出戶給孩子上戶口……如今,重慶人的生活,因數字建設而不同。

2023年4月,數字重慶建設拉開大幕。一年來,這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性變革,重塑著重慶的運行肌理?!?361”整體構架、“V模型”、數據倉已成為數字重慶的話語體系,全市各級各部門聚焦“一年形成重點能力”目標,不斷在數字浪潮中攻堅突破?!爱a業大腦+智能工廠”,打造智能制造新范式;“巴渝治水”系統,讓水環境污染無處遁形……一個個數據“煙囪”被拆除,一座座數字“孤島”被打通,一個個特色應用,將數字化改革的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經濟發展、民生實事等領域,朝著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現代化新重慶目標不斷前行。

潮起兩江“數”重慶。一個勇闖數字化浪潮的新重慶,正帶給人們無限驚喜。

數字黨建構建整體智治新格局

魯能星城八街區小區消防設備老化,曾是重慶市江北區寸灘街道的“老大難”問題。

從2018年江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區消防救援支隊發現該小區消防管道老化漏水,到2023年5月寸灘街道將此事列為緊急推動事項,5年時間里,街道、社區、物業管理公司前后出動100余人次反復推進此事,卻仍有92%的居民反對改造。

但自2023年7月面向所有轄區居民的小程序“寸灘家園”正式上線后,短短半年時間,項目方案便獲得高票通過。

“寸灘家園”究竟有何魔力?答案還得從2023年江北區貫徹落實數字重慶建設,以黨建統領探索整體智治說起。

江北區寸灘街道作為數字重慶建設首批試點鎮街,在2023年上半年便開始將全市“八張報表”“八張問題清單”等工作機制細化落實到街道、社區層面。但在最初的基層一體化智治平臺系統中,最低一級只到網格,在網格至群眾層面出現了“斷代”。

“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了滿足轄區群眾的需求,高效收集群眾意見、快速回應群眾訴求至關重要?!币虼?,寸灘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中舉主持開發了“寸灘家園”小程序,能實時收集群眾意見、公示街道事項。小程序的效果很快顯現。

2023年7月,魯能星城八街區小區新一版消防設備改造工程方案在“寸灘家園”小程序公示后,僅半個月時間,小程序便收集到88條群眾意見和建議。

與過去收集到的意見散亂無章不同,這次,所有意見建議都被全部記錄、公開展示、充分討論。街道、社區聯合物業管理公司將群眾的疑問梳理分析后一一回復、公示,還根據群眾意見成立了消防安全整改工作推進小組,其中不乏建筑行業從業者、律師等專業人士,而且80%都是黨員。

數字化,讓黨的政策得以迅速直達群眾,讓群眾意見得以被匯集、整理,實現“天線”與“地線”的高效對接。

在街道轄區居民的參與、監督下,2023年12月22日,方案正式通過。2024年3月底,消防設備老化管道已全部更換。

“ 一個小程序,就讓基層黨組織得以有效引導自治力量集結,為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找到了更高效的落腳點?!睆堉信e感慨,數字化為黨建統領基層智治覓得了新方案。

點開寸灘街道一體化智治平臺系統頁面,全街道工作皆按“八張報表”細分,各項任務負責人、進展情況一目了然。黨工委要了解基層情況、優化工作思路,不再需要等報告、做報表。

而這,僅僅是重慶數字黨建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一年來,重慶數字黨建呈現“政治領導能力全面躍升、黨組織智管能力持續增強、公權力監督能力加快重塑、參政議政能力顯著提升、聯系服務群眾能力逐步拓展、風險感知響應能力更具實效”等6類特點,建成多個發展服務治理的綜合場景。目前,“八張報表”“八張問題清單”“突發事件直報快響”3個重大應用已實現平穩運行、取得實戰實效。

數字政務開啟智能服務新篇章

3個80%,是重慶治水人對“巴渝治水”系統的最高評價——運用此系統,問題發現速度比過去快80%,問題溯源效率比過去高80%,問題處置效率比過去強80%。

3月6日早上9點,一條由市級“巴渝治水”系統發來的短信,讓永川區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張麟瞬間緊張起來:永川區臨江河茨壩斷面3月5日氟化物濃度超標,超過考核目標0.11倍,同時系統預測污染將在7天后的上午8點20分流入長江。

“氟化物致癌,會影響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繁殖能力,若不及時恢復,甚至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找到污染源刻不容緩?!睉浧疬^往,張麟仍然會面露難色,“若是在過去,就要對891家排污企業進行排查,即便馬上派人去現場排查、加密監測,也至少需要一周方能得到結果……”而在6日當天,他很快又收到一條短信,解了燃眉之急——“巴渝治水”系統通過感知點溯源功能,篩除了874家企業,將僅剩的17家排污企業名單發給了張麟,并按疑似度順次排序。

“整個分析過程只用了10秒?!笔猩鷳B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激動地說,“這正是‘巴渝治水系統匯集大量的污染源數據及AI算法,建立‘污染源—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鏈式閉環關系所帶來的便利?!?/p>

兩天后,問題得以排除。3月9日,臨江河斷面指標恢復正常,下游斷面數據自始至終未出現氟化物濃度超標。

一場風波,就此消除。而這不過是“巴渝治水”小試牛刀。

“目前‘巴渝治水整合了全市22個部門、693項數據,將原70個流程環節減少到26個?!笔猩鷳B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地表水水質監測異常問題處置” 這一高頻水環境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已與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等部門實現協同處置,以數字賦能實現水污染聯動治理。

同時,系統智能監測1.5萬余個感知點,實現了對全市510條河流水環境狀況的智慧監管?!耙郧按罅啃枰斯z測、巡視的工作,都被‘自動化替代?!睆堶雽Υ松钣懈杏|,“以前氟、錳等污染元素需要每月人工檢測,現在每4小時系統自動檢測一次。河道漂浮物垃圾等問題智能攝像頭也能自動預警?!?/p>

依托“巴渝治水”數字賦能,2023年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穩定保持為Ⅱ類,74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十四五”以來首次實現100%,連續17年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確保了一江碧水向東流。

自啟動數字重慶建設以來,重慶數字政務應用系統加速迭代升級。

圍繞“發展一件事”和“治理一件事”,重慶推進“經濟運行監測”“財政智管”“高樓消防”“危巖地災風險管控”“九小場所安全智管”“長江治漁”“渝耕?!钡鹊湫蛻?。2023年,“高樓消防”建立“一樓一碼一策”閉環整改機制,已整改火災隱患1.7萬余處;“長江治漁”在渝中、江北、南岸、江津等地試點,涉漁違法線索核查處置時間平均縮短18%。

圍繞“服務一件事”,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民呼我為”典型應用。截至2023年底,重慶“一件事一次辦”已上線形成75項“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辦件總量超過80萬件。

“一攬子事”,逐步變成了“一件事”,這背后是治理效能的有效增強,是惠民有感的不斷顯現,更是市委、市政府推動數字重慶建設的堅強決心的真實寫照。

數字經濟激發產業發展新速度

早春時節,春意盎然。

重慶市渝北區前沿科技城內,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銅線車間一派繁忙——一輛輛智能運輸小車正把電纜軸送到指定位置,機械臂卡好線軸后,工人啟動設備,線纜便開始自動纏繞,一盤整齊的電纜線逐漸成型。

“別看現在輕松,在以前,排線工作可是個粗活、累活,工人需要‘三班倒才能干好,還存在安全隱患?!碧┥诫娎|副總工程師、制造部主任畢遠明稱。

原來,在排線過程中,當電纜線到了收線盤末端,需要專人來推線。如果干預不及時,可能導致線纜疊繞,嚴重時還會造成交聯工序停機,單點損失達數十萬元。

效率低、成本高,還伴隨著一定風險,這道工序曾嚴重制約著泰山電纜的發展,也是電纜行業普遍存在的痛點。

聚焦痛點,打通堵點。2023年,在渝北區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下,泰山電纜與國器智眸(重慶)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探討智能化轉型升級方案。

“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套智能排線系統,是基于機器視覺等技術創新打造的?!?畢遠明解釋道,機器視覺技術能夠充當設備的“眼睛”和“大腦”,設備有了“眼睛”就可以感知周圍環境,有了“大腦”就可以智能化地進行生產作業,“這一項目實施推廣后,可以統籌調配20人至30人補充到生產線其他重要崗位,同時生產質量也更有保障”。

得益于數字化賦能,泰山電纜發展勢頭強勁:公司的先進過程控制智能制造場景,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產品暢銷全國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到近40億元。

以數字化轉型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泰山電纜并非個例。

在位于重慶市涪陵區的華峰重慶氨綸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很難尋到工人的身影,僅有頭發絲四分之一粗細的氨綸絲在生產線上“忙碌”著。

“這是業內首座立體倉庫,從噴碼、落筒、搬運到上絲,再到檢測、分揀碼垛、入庫,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高度智能化?!痹摴揪C合管理部負責人陳召杰頗為自豪,“如果所有生產線同時開工,我們20秒生產出來的氨綸絲可以繞地球一圈?!?/p>

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新增17個智能工廠、224個數字化車間;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投用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全市算力規模超過1000P;圍繞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超過34萬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近20%……

一年來,重慶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數字社會開辟智慧便民新路徑

3月28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驛站社區養老服務站,87歲的居民宋仕蓉如往常一般來這里做檢查——她戴上智能檢測設備,不一會兒相關身體數據便顯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這些數據還會上傳至“智慧養老云平臺”,生成一份專屬于宋仕蓉的電子健康檔案,以前的檢測數據也能隨時查看。宋仕蓉點贊道:“這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特別方便?!?/p>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做好精細化養老服務已然成為大勢所趨。

白市驛鎮通過和重慶明灝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微芯通(重慶)智能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智慧養老云平臺”,以“互聯網+”為基礎,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到養老領域,實現智能化養老。

“即便老人沒到養老服務站,通過佩戴智能穿戴設備,也可以隨時監測老人的健康數據,并將數據同步到平臺上?!斌A站社區黨委書記曾靜稱,“這有助于我們及時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p>

此外,“智慧養老云平臺”還為老人配備了智能煙霧報警器、“一鍵呼”等安防硬件。老人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通過“一鍵呼”將情況反映到“智慧養老云平臺”,社區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收到信息。

2月26日,社區工作人員就通過“智慧養老云平臺”收到了渝水坊二期小區獨居老人曹亞潔的求助。老人反映家中冰箱不能正常關門,工作人員立即上門檢查,發現是因為冰箱內冰霜較多導致的,并幫助老人進行除霜和清潔工作。

“目前已有484人注冊了‘智慧養老云平臺,該平臺服務了376名老人?!痹o稱。

建設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必然要求。一年來,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等多個涉及社會民生的市級部門共同建設了8條“跑道”,各區縣不斷發力,形成了“宜居宜業、就醫就學、扶弱濟困、為生活增色添彩”4項重點能力:

在數字醫療方面,重慶將“醫檢互認”作為突破口,橫向打通各大醫院、縱向貫通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了全市多跨融合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患者不用耗費時間、金錢做重復的檢查。截至目前,“醫檢互認”應用已在全市1151家醫療機構上線,累計跨機構調閱76萬人次。

在數字監管方面,3月16日,兩江新區上線了預付消費監管“一件事”應用,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渝付碼”,查詢商家的經營和風險狀況,購買預付卡,在享受預付消費帶來的便利與優惠的同時,獲得更加安全、透明的消費環境……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彰顯著,數字讓城市運行更智慧,也讓群眾生活更舒心。

數字文化滿足精神生活新需要

打開“渝快辦”App,進入首頁“文化·文明進步”應用,重慶市大渡口區堰興社區居民陳維東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出了“上一堂垃圾分類課”的需求。

“社區在推行垃圾分類,但我們都搞不懂咋分類,還是希望有老師來指導指導?!弊詮闹劳ㄟ^“文化·文明進步”應用可以“召喚”各類文化服務,陳維東已提出了解法律知識、看文藝表演等多項需求。

“過去我們也會組織開展各式文化活動,但是不少活動反饋不佳?!毖吲d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坦言,“其實就是活動內容或形式沒能把準群眾需求?!?/p>

為解決文明實踐活動需求端與供給端失衡問題,2023年以來,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與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聯合打造“文化·文明進步”應用,通過數字化手段收集群眾意見,還對接了涉及基層理論宣講、法律知識科普、文藝匯演的市級部門及單位,實現全市優質文化資源的共通、共享。

群眾“點單”,文明實踐陣地“派單”,志愿者或志愿服務組織“接單”,群眾“評單”?!艾F在應用已在全市1.9萬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級陣地全面鋪開。截至1月底,該應用累計收到14萬余條群眾‘點單,累計發布活動達177萬余場,累計服務時長達兩億小時?!笔形拿鲗嵺`指導中心主任黃坦介紹,“文化·文明進步”應用的功能還遠不止“點派接評”。

1月19日,重慶市首屆和美鄉村才藝大賽(重慶村晚)“我要上春晚”總決賽在涪陵區舉行。45個參賽節目精彩紛呈,而且不少節目都是群眾在“文化·文明進步”應用上自主報名參加,并由全市群眾一票一票“投”出來的。

“依托該平臺,我們為全市各地帶來了一場持續數月、深入鄉村社區、直達群眾‘屏端‘指尖的文化盛宴?!秉S坦感慨,這是以往的社會文化活動難以達到的效果。大賽期間,“文化·文明進步”應用收到群眾作品逾萬部,所有作品都在平臺上展播,作品播放量超過1600萬次,近200萬人次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比賽盛況,獲得網絡點贊300萬余次。

參與決賽的涪陵區居民雷濟睿感嘆:“這個平臺為我們普通人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北荣惤Y束后有不少群眾邀請她擔任老師。如今,雷濟睿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越來越多。

“文化·文明進步”應用成為推動全市文化資源流動、匯集乃至不斷豐富的有效助力。

而這,僅僅是重慶推動數字文化建設的一個例證。一年來,重慶通過數字文化建設推動工作體系重構、流程再造、能力重塑,文化發展治理服務方式實現“定性向定量、抽象向具象、模糊向可視”的三類轉變。

市文化旅游委打造“巴渝文物”應用,開展文物安全巡查檢查12萬余次,整治文物安全隱患3400余個;巫溪縣直擊文明創建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打造“文化·文明創建”應用,貫通20個業務數據系統,將問題處置時間由3天縮短到2小時,整改率達97%,群眾滿意度達98.7%……擁抱數字,一個與現代化新重慶相適應、與新時代文化強市相匹配的數字文化系統,正逐步形成。

數字法治提升社會治理新效能

3月22日,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景區人群熙攘,叫賣聲、談笑聲夾雜著縷縷花香,浸透古鎮的每一處角落。

磁器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劉洋、相潛正在古鎮的小巷里巡查,發現人行道上堆放著幾大袋附近火鍋店扔出的垃圾,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

“這樣做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相關規定,須盡快解決?!?/p>

劉洋和相潛走進火鍋店,在責令店主立即整改的同時拿出專用終端設備,登錄重慶市“執法+監督”一體化數字集成應用,點擊幾下,輸入相關信息,便開出了處罰單。

整個流程快速高效,不過幾分鐘,人行道便恢復了原本模樣。

劉洋感嘆:“以前出現類似情況,我們還得與責任方去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辦公室才能完成處理。有了‘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后,執法辦案效率提高好幾倍?!?/p>

“執法+監督”數字應用的“多跨智查”模塊也備受好評。

“以前各部門會分頭前來巡查,整改要求也分別開具,實在有點麻煩?!备舯诼糜渭o念品商店老板回憶說,但前段時間,由磁器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牽頭,聯合沙坪壩區消防救援支隊、磁器口派出所、磁器口街道市場監督管理所3家單位,直接組團開展“綜合查一次”行政檢查,“所有整改要求當場開出,清晰明了”。

磁器口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趙家平表示,通過“多跨智查”模塊,能讓多個部門的行政檢查行動高效協同,實現“綜合查一次”,破解困擾群眾多年的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

“一個應用”提效能。作為重慶市司法局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所打造的全市統一的數字應用,“執法+監督”數字應用在1月至3月期間開展行政執法2.4萬余件次,實現全程網辦率100%、裁量基準匹配率100%,辦案時間平均壓縮50%。

“接下來,我們將在建立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數字應用、全面融入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創新智慧執法監管模式等方面多點發力,加速推進執法監管數字賦能?!笔兴痉ň止卜煞展芾硖幪庨L唐振宇說。

“數字法治建設是數字重慶建設的關鍵一環,也是推動全市法治領域改革的主引擎?!笔形ㄎㄖ翁幐碧庨L陳奎銘表示。我市執法、司法、普法、平安“4條跑道”同步推進應用建設,編制形成22個市級重大應用“三張清單”,同步推進6項重點改革項目,在維護平安穩定、促進公平正義、強化便民利民這3個方面,逐步形成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法治“重慶名片”——

涪陵區政法機關創新建立“遺忘者”智能聯動守護平臺,可通過智能手環鏈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對該群體異常出行進行監測預警,變被動的事后找人為主動預警,有效降低老人發生意外的幾率,為尋回走失老人提供技術支撐。

法院建在家門口是怎樣的體驗?近期,具備電子質證、電子簽名、5G直播等智能庭審功能,能實現現場調解、現場裁判、現場制作裁判文書的5G版“車載便民法庭”已駛進重慶市的田間地頭、社區集鎮,開展巡回審判,現場定分止爭。目前,全市共落地40臺以上5G版“車載便民法庭”,基層法院已全部配備。

以“數”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以“智”提高平安重慶建設水平。未來,重慶還將持續推進“一件事”應用開發,抓緊謀劃綜合場景,推進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融合對接,促進數字賦能平安重慶建設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重慶數字
重慶客APP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逗樂坊”:徜徉相聲里的重慶味
數字
答數字
重慶非遺
在這里看重慶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