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刺激歐洲軍工產業迎來“大繁榮”

2024-04-30 06:17何妨吟
當代黨員 2024年8期
關鍵詞:防務軍工烏克蘭

何妨吟

2022年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國軍工企業大發戰爭財,賺得盆滿缽滿。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的大批軍工企業營收也大幅增加、產能急劇擴張。如今,隨著歐盟內部發起“對俄備戰”的政治和輿論動員,歐洲軍工產業迎來新一輪長期擴張周期的跡象愈發明顯。整體來看,美西方“軍工復合體”在持續膨脹,對世界和平的長遠危害值得警惕。

歐洲軍工產業進入加速擴張軌道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后,烏克蘭持續涌現對西方軍援的巨大需求,歐盟多國防務開支顯著增加。歐洲軍工產業在地緣對抗的刺激下,迎來“大繁榮”周期。

不少歐洲軍火商股價大幅上漲。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統計顯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僅股價漲幅超過一倍的大型歐洲軍工集團就多達6家。其中,生產“豹”式坦克等知名裝甲車輛的德國萊茵金屬股價漲幅高達367%,位居首位,瑞典薩博、意大利萊昂納多、英國羅爾斯-羅伊斯、挪威康斯貝格、英國貝宜陸上和武器系統等5家企業股價漲幅均在120%以上。法國達索、賽峰,英國梅爾洛斯等老牌軍工企業漲幅均超過70%。

歐洲軍工企業營收廣泛增加。烏克蘭危機帶來大量軍工訂單,推動歐洲軍工企業營收普遍增長。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德國萊茵金屬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超12%,貝宜陸上和武器系統公司增長9%,法國泰雷茲集團增長4.9%。一些細分領域的歐洲軍工企業更是賺得盆滿缽滿。英國坦克履帶制造商威廉·庫克集團2023年因烏克蘭需求增加,收入同比增長20%,2024年預計將進一步增長40%。國際市場調查公司“莫爾多情報咨詢”預計,2024—2029年,歐洲防務市場規模將從104.5億美元增長到128億美元。

歐洲軍工產能擴張進入“快車道”。法國國防部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公開披露,2023年間,受到烏方歡迎的法國“凱撒”火炮系統月度產量已從2套增加到6套,交付時間縮減了一半——如今只需15個月。歐洲導彈集團生產的“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產量增加1倍,達到每月40枚。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挪威納姆集團等著手擴大155毫米炮彈產能,前者今年2月已開始在德國北部建設新廠,預計每年生產至少20萬枚炮彈,后者在芬蘭開設的工廠預計2024年產能將增長4倍。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還宣布將在烏克蘭設立至少4家工廠,用于生產炮彈、軍用車輛和防空武器。

歐洲軍工業新一輪擴張可能至少持續10年

綜合因素表明,歐洲軍工業的新一輪擴張將是一個長期現象,很可能要持續至少10年。

第一,歐盟內部已日益廣泛地圍繞“對俄備戰”興起政治和輿論動員,這為歐洲軍工業長期擴張提供了政治保障。

多種跡象顯示,歐盟內部正在營造“需防備與俄羅斯開戰”的共識。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日前公開聲稱,“為了爭取和平,歐洲要做好戰爭準備”。德國、比利時、丹麥等多國防長在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集中表示,未來10年內俄羅斯和北約可能發生直接對抗;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宣布,“不排除”北約國家未來向烏克蘭派兵;德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稱,無論俄烏沖突結局如何,歐盟在21世紀第3個10年都需要繼續提升軍力做好應戰準備。

第二,歐盟多國在加速增加防務開支,短期內難以逆轉這一勢頭,這將為歐洲軍工產業提供穩定營收來源。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披露,受俄烏沖突刺激,2023年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和加拿大的防務支出合計驟增11%,預計2024年北約組織內將有18個歐洲國家的防務支出達到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標準線,而2014年僅有3個歐洲國家達標。

第三,歐盟機構已出臺相關戰略規劃,為歐洲軍工產業長期擴張提供所謂“戰爭經濟”模式下的明確參照目標。

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首份《歐洲防務產業戰略》,就推進歐盟國防采購本土化提出一系列具體指標,如實現到2030年各成員國采購軍事裝備的一半由歐洲自產,計劃到2035年歐盟成員國防務采購的六成在歐盟內部開展。

第四,歐盟軍工產能不足問題十分突出,只能通過長期擴張予以解決。

1992年至2022年,歐盟各國由于蘇聯解體以及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等原因,長期壓縮防務開支以優先保障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需求,軍工產能較上世紀“冷戰”時期大幅下滑。據外媒透露,歐盟甚至一度僅保留1條現代主戰坦克生產線。俄烏沖突升級以來,歐盟軍工產業雖有急劇擴張的勢頭,但規模提升的速度尚難滿足大規模戰事需求,至今連每年向烏克蘭交付100萬枚155毫米炮彈的承諾都無法兌現。

西方“軍工復合體”持續膨脹危及世界長遠和平

歐洲軍工產業加速擴張可能給美歐關系帶來一些矛盾。一方面,歐洲軍工產能提高勢必擠壓美國軍工企業在歐洲防務市場所占有的份額,美國軍火商不會甘心“割肉”;另一方面,長遠來看,歐洲軍工產業壯大后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歐洲對美國的防務依賴,美國對歐洲脫離美國“保護傘”的動向一向高度警惕。

不過,在俄烏沖突升級后,隨著美國極力渲染炒作“俄羅斯威脅論”以及歐洲多國自身“恐俄”“反俄”情緒顯著加劇,歐洲追求“戰略自主”的信心已基本破滅,歐洲在主觀上雖然對美國難以再像20世紀“冷戰”時期一樣信賴,但是在客觀上對于美國安全保障的依賴實則大大增強。在這種大背景下,歐洲軍工產業加速擴張,對美國來說利大于弊。

——有利于分擔美國對烏軍援壓力。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統計,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達743億美元,規模遠超正常水平,其中一半以上是軍事援助。在新一輪巴以沖突延宕不決的背景下,美方難以長期維持超大規模援烏行動。歐洲軍工產業擴張的重要意圖之一,就是提升歐盟援烏能力和效率,有利于緩解美國在北約東翼方向的資源投入壓力。

——有利于助力美國搶占軍備競賽先機。這一輪歐洲軍工產業擴張浪潮中,不少歐洲初創企業加速人工智能、無人機等前沿技術和新式軍事裝備的研發與改進。有歐洲初創企業負責人透露,該企業主要研發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處理戰場信息、形成實時戰場圖片,在烏克蘭戰場實際需求的推動下,相關產品更新周期縮短到3—6個月。歐洲企業的前沿軍事技術創新成果,極易通過共同研發、交易并購、官方交流等渠道被美國所用。

——有利于提高美盟體系軍工生產能力上限。美歐協作生產的“NASAMS”防空導彈系統等先進軍事裝備經過俄烏沖突戰事檢驗已充分證明其效能,深受歐、烏多方歡迎,但這類高端裝備往往結構復雜、產業鏈較長,美歐軍工系統的協作供應能力尚不足以滿足需求。歐洲軍工產業的新一輪擴張,客觀上有利于提高美歐軍工體系聯合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美國軍事實力。

長遠來看,歐洲軍工產業的新一輪擴張,是美西方“軍工復合體”勢力在當前地緣對抗氛圍加劇、重要沖突延宕不決的國際背景下不斷膨脹的縮影。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軍工復合體”勢力多次影響美國政府重要決策,是多場戰爭的“幕后黑手”。這一勢力繼續壯大,將加大美西方整體的好戰傾向,給世界長遠和平帶來更多威脅。

猜你喜歡
防務軍工烏克蘭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中國公民分批撤離烏克蘭
雄安新區 河北軍工新未來
歐盟推出“史無前例”的防務計劃
顧帥圻:將“軍工范兒”進行到底
軍工版“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軍工大檢閱
失控的烏克蘭
新摩登時代
中法戰爭對臺灣防務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