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政策建議

2024-04-30 11:15李慧靜
安徽農業科學 2024年7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摘要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關系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以6所部屬農林院校為例,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組成要素來分析農林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提出促進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建議,即要引導涉農林專業學子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將“論文”書寫在大地上;構建涉農林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機制,服務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構建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機制等。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鄉村振興戰略

中圖分類號S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4)07027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64

Study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Hui-jing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36)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s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service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Therefor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students.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of guiding students to set up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building a mechanism of 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al atmospher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mechanism of a university with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etc.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12]。農林高校作為行業特色院校,承擔著為農林行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農林高校如何培養出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促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題。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回信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強調農林高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對新時代農林高校的殷切囑托。在當前,我國推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實現鄉村振興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面對“兩個大局”,農林高校要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呢?筆者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構成要素來分析農林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探討農林高校如何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培育創新型人才。

1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邏輯意義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旨在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具備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平臺手段。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新時代,加快農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不論對于國家發展、鄉村振興、高校建設,還是對于大學生個人發展而言都具有內在的邏輯意義。

1.1創新型人才培養是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礎

我國經濟要實現創新發展,關鍵是要靠創新人才,要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規模,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承擔風險責任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也只有培養出具備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才能夠促進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3]。農林高校大學生肩負著服務國家和社會,促進農林業現代化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須要加快農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從而推進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

1.2創新型人才培養是促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智力支持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和國家對未來“三農”工作所做出的重要部署。農林高校作為行業特色院校,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光榮的使命,農林院校培養出一批真正能夠扎根基層,服務農業和林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是農林高校的職責所在。農林高校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好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更專業的、更具奉獻精神的、更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科技人才,才能為促進我國現代農林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因此,農林高校必須要開展好創新創業教育,為我國現代農業和林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1.3創新型人才培養是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使命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提升到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階段。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做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部署。一流的大學不僅需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校舍、一流的設施,更需要培育一流的人才,只有培育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夠促進高校的長遠發展,在“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國家明確提出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可見黨和政府對于創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視[4]。農林高校作為主要為農林行業培育人才的重要部門,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農林高校必須要將培育服務國家和社會,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作為首要責任,那么如何才能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成為擺在農林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務。

1.4創新型人才培養是促進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石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農林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也同樣面臨著就業壓力,因此,大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對于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實現大學生的充分就業將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可以說,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大學生的個人終身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涉農林專業的大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自覺承擔起服務“三農”責任和使命,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國家的夢想中,才能夠真正無悔青春,書寫人生壯麗華章。

2基于創新創業教育構成要素體系的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筆者認為農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要素體系包括培養目標體系、培養內容體系、培養支持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其中,培養目標體系是其他3個體系的頂層設計,其他三個體系均是為了實現培養目標體系而服務的,培養內容體系是核心,培養支持體系是保障,考核評價體系是反饋,從創新創業教育的構成要素體系來探討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

2.1創新型人才培養是農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

從培養目標體系上看,農林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得大學生不僅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更具備創新思維意識、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從目前來看,農林高校能夠根據國家和社會的需求,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設立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農林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致力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以6所部屬農林高校為例,例如中國農業大學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水平、具有農科院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加強應用型大學生的培養;華中農業大學將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作為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南京農業大學秉承“面向全體、深入專業、分類培養”的雙創教育理念,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東北林業大學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并在學校的章程中明確學校以培養社會發展需要,品德、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為目標等。

2.2農林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內容體系建設

培養內容體系既包括理論教學內容體系又包括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理論培養體系應當考慮學科人才的培養特點,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應當圍繞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一總體目標而進行,并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市場需求,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教學實踐實訓內容體系,高校要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實訓平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6]。農林高校紛紛根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積極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7]。例如,南京農業大學積極探索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構建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拓展教育”三層次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框架;華中農業大學重視課程育人的功效,充分發揮課程建設在創新型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對課程建設進行改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積極探索新媒體授課方式,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實現全校的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共享;中國農業大學推進“知農愛農”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用人才和科技保障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8]。

2.3農林高校與政府、行業與企業共同構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支持體系

農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絕不僅僅是一個部門或者一個組織的事情,而是農林高校內部各部門乃至社會整合資源和力量,共同協同協作的結果,因此,培養支持體系不僅包括農林高校,也包括行業、企業和政府部門。農林高校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搖籃,理應起到內部主體性作用,農林高校要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的營建,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也需要各方的支持體系,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為農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指導提供了師資保障和實習實訓基地,它們與高校積極頻繁互動,是促進高校創新創業項目孵化、高??萍汲晒D化和創新型人才輸送的重要部門,起到互動轉化的平臺搭建作用;政府部門則是政策法律制定和創新創業政策保障的重要部門,起到外部支持保障作用。因此,三者都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培養支持保障體系,三者之間緊密互動,缺一不可,具體見圖1。

從農林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現狀來看,各高校都十分重視高校與政府、行業、企業之間的協同協作。例如南京農業大學深化開展校企合作,重視產業行業的市場需求,將人才培養充分融入現代農業的發展中去,形成人才的比較優勢,以“雙導師制”使學生在用人單位開展實習實踐,增強學生的運營管理能力和專業動手能力等;中國農業大學重視推進大學生的基層就業和在重點領域行業的就業,在選調生的培養上,實施校地合作,共同辦好定向選調生人才培養實驗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積極為學生搭建實習實踐平臺,實施“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和“精英培養計劃”,聯合企業為學生搭建“精益創業”訓練營等。

2.4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考核評價體系為后續教育的開展起到了評價反饋作用

考核評價體系是檢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無論是高校內部自身對其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核,還是外界對高校創新型人才的評價都是檢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評價參考。評價考核體系為后續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參考反饋,為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監督和促進改進的作用,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后續發展完善至關重要。而從當前農林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總體情況來看,農林高校畢業生赴基層創業就業的比例仍然偏低,基層就業仍然是農林高校今后就業創業工作關注的重點之一,盡管農林高校大學生創業人數的比例較低,但可以肯定的是農林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在不斷的探索中,并卓有成效[9]。從理論上講,農林高校具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它面向農林行業,因此,畢業生就業行業流向應當偏向農林牧漁業,但部分農林高校選擇農林牧漁業這一行業就業的比重相對較低,從6所部屬農林高校近年發布的就業質量報告顯示,總體上農林高校選擇農林牧漁業的比例偏低,有部分原因可能與統計數據范圍界定有關,因為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系統庫中將畢業生就業行業根據“就業數據庫結構及代碼標準”界定劃分為21個行業,但一些就業行業數據在統計上可能存在行業交叉,農林行業可能在統計時被劃歸入到其他行業中去,因此出現統計數據偏差,但從總體上看,這一數據無疑為農林高校在為農林行業培養人才方面提供了反饋參考,農林行業如何才能吸引人才赴基層就業?農林高校畢業生又如何樹立服務“三農”意識扎根基層,在基層創新創業,建功立業呢?

3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農林院校作為行業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農村戰略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農林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命題。

3.1引導農林學子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將“論文”書寫在大地上

培養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首要方面,只有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才能夠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因此,農林高校提高創新創業意識是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要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強化學生服務“三農”的使命精神,引導大學生樹立服務基層的意識,在基層中增長才干、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首先,農林高校要利用各種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積極引導涉農林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通過在大學生中開展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擔當服務“三農”的使命,樹立創新創業意識,例如中國農業大學著力推進知農愛農人才培養模式,在校園積極宣傳引導赴基層就業的畢業生先進典型,東北林業大學在校園中舉行鸚哥嶺青年團隊事跡報告會,學校的優秀校友扎根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優秀事跡在校園廣泛傳播,感染著學子們,這種服務基層的“鸚哥嶺精神”,也形成了一種校園文化,在農林高校不斷傳遞。高校也要將黨史教育、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在思政課堂上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在校園中形成大學生崇尚創新創業的氛圍,如北京林業大學利用新媒體平臺在校園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學百年黨史·講百個故事”中就推送了《李保國:用科技之手“點石成金”》的優秀事跡,講述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將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之中,用自身的模范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其次,要做好涉農林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上往往存在著給從事涉農林基層就業工作的大學生貼上“沒出息”標簽的現象,高校要開展好相應的職業規劃,讓大學生知農、愛農、興農,畢業后真正走上服務“三農”的工作崗位。農林高??梢蚤_設相關的職業規劃講座或課程,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類別指導其作好職業規劃,針對農林專業特色為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邀請專家對學生進行指導咨詢,激發他們的赴基層創新創業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

3.2構建農林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機制,服務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家精神非人格特質,而是一種行動,它的基礎不是直覺,而是要依靠觀念和理論,意思是說企業家精神是可以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自身的努力培養出來的[10]。培養涉農林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是農林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而農林學科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密不可分,因此,要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必須要構建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機制,在人才培養的各環節各方面貫穿創新創業教育。當前,一些農林高校在人才專業培養環節存在與服務鄉村振興人才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例如專業課知識結構滯后陳舊、實踐技能與現代農業生產脫節,一些涉農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上仍存在不足等[11]。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要與涉農林專業教育相結合,融入專業教育中,銜接入課程體系中,才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專業人才培養中,要將農林產業和行業的前沿理論知識、技術技能等融入和更新到教學內容中去,此外,農林高校在人才培養計劃中,要包涵能夠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培養的課程,包括創新創業課程和講座,在課程建設上也要促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互通。此外,要重視實踐教學。農林高校要在涉農林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環節上下功夫,要組織大學生深入到農村、林區中去,使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技能,提高創新意識,增強主動服務“三農”意識,助力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建設。

3.3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構建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機制

農林高校要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共同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農林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不僅關乎著學校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也關乎著國家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當結合農林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特點等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具創新思維、就業創業能力和具有服務“三農”擔當精神的創新型人才。首先,農林高校應形成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局面,理順關系,各部門應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探索農林行業與相關企業、科研院所、農業合作社、農戶協同育人機制,成立涉農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積極構建“高?!袠I—企業”協同育人機制模式,開展校企合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在職培訓等,形成訂單式培養,實現高校與農林行業的良性互動、循環發展。再次,要建立校內和校外雙導師制。創新創業導師庫可以由校內導師團和基層創業的優秀企業家組建的校外導師團共同構成,高校要定期邀請校外導師來校開設專題講座,進行創業培訓指導,構建“雙師制”有效溝通、協同培養的合力育人機制,共同做好了農林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最后,農林高校要鼓勵農林高校大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的涉農林創新創業項目,并使之成為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重要載體,構建 “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訓練支持體系,即由國家、省級、校級、院級以及科研訓練項目共同支撐支持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訓練項目、創新實驗、學科競賽等,鼓勵涉農林專業學生積極參加,促進農業科技項目成果的培育轉化。

農林高校作為行業特色院校,承擔著促進國家農林行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農林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政府、行業、企業等各利益相關主體的共同努力,而高校作為服務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要開展好創新創業教育,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許瑩瑩.新時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提升路徑探析:基于浙江省34所普通高校示范性創業學院的調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4):29-35.

[2] 張廷,楊雁飛.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與實施路徑[J].科技創業月刊,2018,31(1):57-60.

[3] 王志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N].人民日報,20171207(07).

[4] 張寶君.“精準供給”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反思與應對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1):33-39.

[5] 劉曄.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機制改革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163-166.

[6] 張曉芬,史憲睿.“內外協同”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8(3):47-51.

[7] 李威.農學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4,52(2):279-282.

[8] 孫其信.知農愛農強農興農 農林高校,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業[N].光明日報,20200922(13).

[9] 王家源.6所部屬農林類高校農林畢業生民營企業就業比例高[N].中國教育報,20180213(4).

[10] 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M].蔡文燕,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8.

[11] 馮超,孟憲生.涉農人才培養短板在哪[J].人民論壇,2019(21):66-67.

基金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高職院校產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22WTSCX287); 2022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從碎片分立到互聯互通:高校黨建引領整合思政實踐教學資源研究(2022WTSCX285);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20232024年度科研規劃課題:“大思政”格局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機制研究(202212G261);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20212022年度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黨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研究(2022JYYB012)。

作者簡介李慧靜(1980—),女,山東膠州人,講師,博士,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創新探索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有效模式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