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交流輪崗機制 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

2024-05-01 15:41凌德政
管理學家 2024年8期
關鍵詞:干部

凌德政

[摘 要]干部交流輪崗意在推動干部合理流動,促進干部隊伍擁有適度活力和彈性空間,發揮“舒筋活血”的張力作用,形成育人用人合力,將好干部培養起來、發現出來、使用起來。因此,健全常態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干部交流輪崗機制,必須遵循培養“好干部”標準,明確交流對象、范圍、規模,堅持“大對應”“大后備”“大交流”原則,做到精準察評、精準配備、精準培育,確保干部流向與崗位需要匹配,確保人才在部門行業之間的相對平衡與合理流動。

[關鍵詞]干部;交流輪崗;合理流動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8-0082-03

★基金項目: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新時代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安徽實踐研究》(AHSKY2021D06)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擁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 1 ]。

干部交流輪崗意在促進干部隊伍擁有適度活力和彈性空間,有利于干部結構優化,盤活干部存量資源,形成育人用人合力,發揮“舒筋活血”的張力作用,為全面實現黨的中心任務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奠定堅實基礎。

干部交流輪崗政策持續推動發揮的效應已成共識,為推進新時代干部培養工程,不僅要回答“輪不輪”“輪哪里”,而且要回答“為什么輪”“輪什么”“怎樣輪更好”等問題,更要搞清楚用什么樣的制度機制、方針政策保障交流輪崗合理有序有效,指導基層開展常態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干部交流輪崗工作。

一、做到“三個明確”,完善干部交流輪崗機制

(一)明確交流對象

堅持“一盤棋”的思想,明確什么樣的干部必須交流輪崗。傳統的規定是根據工作需要、崗位年限、職務年限、回避需要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交流輪崗的。

現階段,要強調的重點是三類群體:強化能崗不適、專業浪費的干部交流輪崗制,合適的干部放到適合的崗位,考量專業與崗位匹配度;強化年輕的、優秀的、后備干部在現有崗位已有歷練成效的交流輪崗制度,讓其多崗位多部門鍛煉淬煉,讓交流輪崗成為干部成長的“練兵場”;要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對專業性強的崗位上的領導干部限時啟動對口異地交流工程,交流中注重解決專業結構雷同、趨利流動等問題。

(二)明確交流范圍

在摸清哪些干部需要交流輪崗的前提下,研判哪些干部適合單位內部、系統內部輪崗,哪些干部適合在全域范圍內交流,哪些干部適合跨區域、跨行業交流,解決傳統交流規模性不足、覆蓋面不廣、推動力度不夠,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干部交流較少,機關、事業、企業三類干部條塊分割的問題。

以市為例,市直、各縣(市)區之間交流對象適合正科級領導干部(公務員、參公);專業性較強的如政法、教育、衛生、建設、財政金融等系統實行大系統內交流;各縣(市)區內部交流適合正股級干部;確因工作需要可以破除身份界限交流輪崗,市直限定在正科級(副高職稱)以上、各縣(市)區限定在副科級(副高職稱)以上。

(三)明確交流規模

要使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干部交流工作按照各自程序方案和方法有條不紊地開展,保證常態化交流工作有章可循,做到有序有效。

精準確定交流人選和定期交流規模,統籌考慮組織需要、工作要求、崗位需求、干部訴求和專業化能力提升復合型人才打造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叫醒式”“保護式”“關懷式”“培養式”交流,把事業發展與干部成長有機貫穿起來,解決好“重交流輕管理”、重交流形式輕專業化能力履職本領培養問題,做到合理有效。

以市為例,細化規范,確定交流基數,明確市直部門之間以及各縣(市)區科級干部交流占本級別干部的比例、各縣(市)區股級干部交流占本級干部交流的比例、專業性強的干部在系統內交流占本級干部的比例,以及破除身份限制交流的干部在本系統交流的比例,推動形成“交流一個人、激活一池水”的連鎖效應。

二、堅持“三大原則”,增強干部履職能力

(一)堅持“大對應”原則

秉持用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人崗匹配,工作上才能更駕輕就熟更適應時代需要。交流工作要著眼于專業對應、背景對應、層次對應、崗位對應等“大對應”原則,要根據干部個人的綜合能力素質、工作經歷及其特長等,數據比對選擇適合的崗位交流。結合尊重交流干部本人及單位的意愿,按照地域接近、人崗相適、部門相近、專業接近的要求,科學調配,合理安排。一般干部交流避免跨大專業大領域交流,尤其是專業性要求強的崗位。

(二)堅持“大后備”原則

在交流輪崗中儲備選拔干部,對審核通過的年輕的、優秀的、后備干部進行輪崗交流,逐步形成在基層、管理部門、企業、事業、政府業務對口部門與艱難險阻、關鍵吃緊崗位之間的干部縱橫交流“良性循環”,豐富其工作經歷,拓寬其視野,使其在實踐中扛起重擔,砥礪品行,經歷風浪,獲得成長。

(三)堅持“大交流”原則

建立公開、綜合、立體的交流輪崗平臺制度,推動以體制內交流為主體、內外雙向交流相互促進,不斷完善干部跨地區、跨條塊、跨領域的交流機制。破解部門、地域、條塊的界限、歸屬、分割等阻力難題,促進干部在部門間、行業間、地域間的“大循環”式交流。妥善拆解黨政領導干部、國企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間的交流壁壘,科學制定規則底線設置交流“安全門”,健全調任聘任機制和操作細則,讓專業化人才轉變為專家型干部,發揮企事業單位為黨政機關培養專業化干部的搖籃作用。暢通園區、開發區等專業型人才到政府部門任職機制。暢通園區、開發區與縣市區干部交流渠道。設立“產業鏈推進辦公室”,爭取選派干部到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交流學習,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口部門體驗學習,到經濟發達地區交流學習,探索建立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交流機制,例如“探索建立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干部交流機制”[ 2 ]。加大體制內部一些專業性強的領導干部進行跨區域交流的力度。破解“干部調不進、派不出”的難題。

三、把握“三個精準”,加強干部隊伍專業化能力建設

(一)做到精準察評

1.干部交流輪崗前,開展大調研,摸清“家底”

開展不預設規模、不限定名額、不受身份限制、突破體制障礙的干部大調研,建立交流輪崗干部“信息庫”,全方位比選適合交流輪崗干部人選。要力求交流對象的崗位專業對口或相近,看是否具有相對系統的專業學習經歷,是否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相應的專業背景和專業素養。

對不同區域、領域、行業、部門、崗位職責性能大調研,掌握地方發展對干部需求具有哪些差異性的特點,建立流向備忘錄。

積極探索健全組織調配與干部個人意愿相結合的干部交流雙向互選機制。

一是建立干部交流意向登記制度、交流任職的崗位意愿申報制度,便于組織隨時掌握愿意交流的干部和需要交流的干部的崗位情況,做到合理調節,有的放矢。

二是建立空缺崗位公示制度,通過干部交流、公開招考、公推公選等方式調節干部流向,讓“輸血”與“造血”功能有機結合。

三是建立關鍵、重點、特殊崗位競爭上崗機制,提高被交流輪崗的干部與用人單位的實際崗位需求配合度,保證干部交流工作高質量推進。

2.干部交流上崗后,要跟進持續科學的考察評價

要注意干部交流過程中新老工作的銜接性和延續性,既要確保被交流干部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快速適應發揮才干,又要確保不影響其原單位工作的持續開展。

建立交流輪崗后采用實效評價機制。要查看干部對新崗位工作是否熱愛和尊重,在新崗位上是否具有把自己擺進去,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刻苦鉆研的專業態度、堅忍不拔的敬業精神。作為領導干部的備選對象,交流后還要考察其在盡職履責中的政治力、凝聚力和組織力,以及打開工作局面的宏觀思路,考察其政治素養、共事水平和成事本領等。

建立干部交流的關懷管理機制。要有針對性地做好交流干部的黨性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加強與交流單位黨組織之間的信息聯系,把控交流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做到跟進對位管理,進行有效引導。對年輕的、優秀的、后備培養型干部,要講明組織培養意圖;對回避型交流的,要講明制度原則;對任職年限到期實行交流的,要說明情況,努力營造良好的干部交流環境。

建立糾正調控機制,結合單位日常、年度考評、組織常規的巡視巡察,對于交流輪崗后表現不理想的,要查清原委,及時糾正處理。

3.建立交流輪崗督察機制

組織部門牽頭建立巡視巡察、紀檢、督察、審計等上下聯動的交流輪崗督導機制,保證交流工作高質量完成。建立干部交流問責機制,采用交流輪崗后問題追責制度。如果干部在上一任期內的工作在交流后出現問題,也要對其酌情追責。減少政績和決策任性,增強責任擔當。

(二)做到精準配備

1.交流干部專業化能力要與流向的崗位需求相適應

建立干部交流的調控機制。組織人事部門要對干部流向進行宏觀調控,既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也要注意根據地域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單位的崗位實際通盤考量。

按照專業化的要求,精準交流輪崗干部。預備交流人選與申報空缺職位在專業上要有一定的匹配度,保證崗位性質與干部自身政治素質、專業特質、崗位經歷磨煉之間相匹配。專業化要求是每一位干部履行崗位職責的基本條件。

2.交流干部個體專業優勢要與流向的單位效能有機結合

通過交流輪崗杠桿調節,實現一定范圍內部門、單位、行業領域干部隊伍的優化組合,保持合理結構和梯次配備,達到專業結構合理、整體團隊效能躍升,實現用鮮明的交流輪崗導向引領干部持續提升干事敬業精神、專業能力和履職本領。

3.領導干部在交流中要考量班子成員之間綜合素養的優勢互補效應

在領導班子配備上,明確角色定位和職責分工,將具備不同的專業知識結構、崗位工作經歷及能力特長的領導干部進行科學配置。綜合考慮交流領導的能力、專長、性格、氣質、經驗及思維方式及其班子成員,以達到優勢互補、協調高效。一把手最好是具有專業才干、會“多把刷子”、領導力強的復合型干部,其班子成員最好是精通管理業務領域的專才專家型干部。

(三)做到精準培育

1.制定專業化能力、履職能力提升計劃,精心實施交流輪崗干部培育工程

建立健全專業素質提升關注機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對各項工作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必須注重對輪崗后干部培養歷練,可以通過培訓輪訓、指向性的傳幫帶等方式,增加其必要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質,克服“本領恐慌”,讓他們盡快成為“新工作”的行家里手,以防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建立干部交流的激勵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優化激勵舉措,增強激勵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實施分類激勵,加強精神激勵,啟動政治激勵,要將干部交流工作與識人選人、提拔任用有機結合起來,對在同等條件下,因崗位、組織需要在多個部門、多個工作崗位間進行過交流或輪換的,特別是對主動申請交流到待遇差、工作難度大的單位,在工作中業績突出的干部,應優先考慮提拔使用,同時,在物質上給予相應的職級待遇、交通補助、創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針對交流輪崗干部制定相關制度

在督促交流輪崗干部進行自我學習的同時,采用組織分級分類教育培訓法,幫助其盡快適應駕馭新領域、新崗位的能力。精心設計和組織好各類專題專業崗位培訓,明確時間表,科學設置培訓內容和形式,設計實施方案,為交流輪崗干部提供具有前瞻性、實踐性和崗位適配性的個性化專業能力綜合性培訓。

3.制訂針對年輕、優秀、后備干部交流后專項培養計劃

對年輕、優秀、后備干部要抓住其成長的黃金期,要為其搭建“成才平臺”,統攬制定職業事業規劃,確定培養方向,落實培養舉措。需要及時加大輪崗交流力度,創新交流培養機制,夯實年輕干部的成長鏈,培養他們應對和駕馭各種復雜險阻情況處變不驚的能力,把交流的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績。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2.

[2]習近平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強調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抓好重點工作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N].人民日報,2020-08-23(01).

猜你喜歡
干部
“五拍”干部的破解之道
當干部切忌“打官腔”
臨渭干部的成長攻略
“五拍”干部
有的在“懸浮”,有的在“游走” 掛職干部如何擺脫“掛職的煩惱”
組工干部要“C位出道”
干部要常懷
不能讓扶貧干部濫竽充數
公開招考干部應解好六個“不等式
干部任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