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困境及路徑

2024-05-02 21:02金青梅劉泉瑜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農場經濟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村民轉型數字化

金青梅 劉泉瑜(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一、引言

“三農”工作是現階段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鄉村文化是孕育中華文明的土壤和智慧源頭,鄉村文化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和關鍵支撐,不僅關系到鄉村的興衰,更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興衰。

數字鄉村建設是數字時代的新生事物,作為鄉村振興的途徑之一,數字鄉村建設與社會的信息化、數字化、現代化發展進程密切相關。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發展理念。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實施數字鄉村戰略”。2022年5月頒布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中提到“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梢钥闯?,數字鄉村建設已成為當前鄉村發展的推動力,是鄉村地區數字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的升級,是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現代化新發展契機。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作為鄉村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村民日常生產和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生活場域,直接關系到農村社會公共生活、公共輿論和公共秩序的生成,是國家進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鄉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場域。隨著社會的深入發展,鄉村居民已不單單局限于物質方面的滿足,開始轉向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的滿足,而鄉村公共文化空間面臨功能弱化、缺乏吸引力、數字化水平薄弱等困境,難以匹配鄉村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傳統公共文化空間弱化正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軟肋”。為此,鄉村亟需加快公共文化空間的數字化建設進程,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共富,實現公共文化空間的高質量發展。

二、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

(一)是數字鄉村戰略的重要組成

數字鄉村建設具有多重內涵,其中數字鄉村文化建設方面就是致力于將現代信息技術、鄉村傳統優秀文化及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加以融合,提升鄉村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通過數字技術在民生福利保障方面的運用,加快以人為本的數字化鄉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構建。[1]作為國家面向村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進行鄉村文化治理的重要載體,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即通過數字信息技術,使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更好地發揮文化傳承傳遞、教育教化等功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數字化轉型關系到村民文化生活的多樣化與智能化,以及整個鄉村的繁榮與進步,與數字鄉村建設目標趨同,是數字鄉村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

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力量源泉,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推進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既是發揚鄉風文明的重要措施,也是促進鄉村文化乃至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一環。一方面,數字技術為鄉村文化的傳播和弘揚提供了新的有利條件,通過數字化技術,能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實現對鄉村傳統文化的留存,在保留優秀鄉村本土文化的同時,可以憑借影視創作等現代化方式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價值再造,以通俗有趣的表現形式激活村民的文化意識,為鄉土文脈賡續提供不竭的活力。[2]另一方面,鄉村公共文化空間能服務于國家科教興農戰略,促進農業走向現代化,同時還具備教育教化的職能和條件,能在鄉村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人才培育工作,提升村民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提高其致富能力,[3]帶給村民就業增收的機會??偟膩碚f,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體現了鄉村發展的信息化與數字化轉變,不僅促進了鄉村的現代化轉型,催生出鄉村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新動能,創造就業機會,更是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環節。

(三)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鄉村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鄉村表現為鄉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生產生活更加便捷,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鄉村更加美麗宜居。就鄉村公共文化空間來講,其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就是要解決人民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同鄉村公共文化供給單一的矛盾,向村民提供功能更為豐富的公共文化場所,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質量,使村民的文化獲得感和滿足感得到提升,實現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體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內涵,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具有一致性。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數字化轉型不僅能提升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現代化水平,更能憑借其數字技術手段進行高效賦能,極大地促進人才、資源等要素在城鄉間實現聯動與互促,推動鄉村生產生活方式向智能化和信息化轉變,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向前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早日實現提供了不竭動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三、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現實困境

(一)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數字基礎設施是促成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條件,具有本底性、支撐性和決定性作用。[4]現階段,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我國城鄉發展仍不均衡,部分鄉村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鄉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之間無法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鄉村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受制于資金短缺、投融資渠道單一等因素,使鄉村地區在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設備的配置上面臨困難。鄉村現有數字基礎設施承載能力較低、覆蓋廣度深度有限等問題,更是限制了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應用的范圍與規模。同時,由于鄉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的養護與管理水平較低,設備折舊速度較快,數字硬件設備落后及維護與運營人才的匱乏更是使鄉村地區數字化轉型面臨重重障礙。[5]整體來說,我國鄉村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仍較落后,且存在各地區不均的狀況,嚴重制約著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目標的實現。

(二)數字化理念缺失

推動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需要參與主體樹立數字化發展理念。當前,在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數字化理念缺失,基層政府存在重實體輕虛擬的現象,過分注重實體空間的建設,忽視了數字虛擬空間的打造,公共文化活動多在線下進行,而對在線文娛活動的關注及組織力度不足,數字文化活動開展較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難以落到實處。同時,由于城鄉數字鴻溝的存在,鄉村地區的數字化普及程度較低,村民作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其數字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效果,[6]一些村民的文化素質較低,數字化理念缺失,接受新知識、使用新技術的能力不高的情況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民不能客觀地判斷并表述自己對文化的真實需求,進而難以進行文化自治。因此,提高全民對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認識,在整個鄉村推廣數字化理念、營造數字氛圍,至關重要。

(三)數字化人才不足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數字化轉型需要依靠數字人才的輔助,現階段鄉村人口流失嚴重,中青年勞動力匱乏,常住人口多為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相較于城市,鄉村地區的工作、生活環境較差,對高等學校畢業生、專業技術工人等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使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缺乏相應人才支撐,各項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面臨瓶頸。同時,部分基層政府領導干部和相關負責人自身的數字知識、數字技能、數字素養有限,在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建設過程中過度依賴外部力量,只是一味簡單地模仿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導致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建設千篇一律,并未結合鄉村實際狀況,沒有突出當地文化特色,甚至出現過度數字化的現象。實施方案和相關指令下達存在缺失和不足,相應制度建設和人員配置與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建設目標適配度不高。[7]可以說,由于目前鄉村建設中新型數字化人才的匱乏,制約了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助推數字鄉村建設的步伐。

四、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推進路徑

(一)補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需要強有力的數字技術作為支撐。鄉村地區建立健全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在鄉村推廣并普及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基礎設施,補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數字化建設水平。為此,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強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與此同時,基層政府應以公共文化空間為平臺,依托數字技術將公共文化供給與基礎教育、就業等民生保障相結合,打造全方位的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以智慧化場景實現鄉村居民文化生活智慧化的同時,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數字農業農技培訓、數字圖書館、數字基礎教育等公共服務在城鄉間實現互聯、互惠與共享,[8]使文化資源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惠及萬戶千門,帶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有效性與可及性,提升城鄉間的配置效率,滿足村民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二)樹立數字化發展理念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新的發展理念和思想作指引,這就要求各參與主體需要樹立“數字化”發展理念,提升對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認識?,F階段,鄉村基層工作人員乃至基層政府對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發展理念有所缺失,未能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對鄉村文化乃至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性。作為鄉村建設的領頭人,基層從業人員首先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政府部門應定期開展相關知識講座,進行工作教育培訓,促使其在思想層面深化對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的認識,深刻理解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對鄉村現代化的重要性,使其真正領會國家進行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刻內涵。對廣大鄉村居民來說,強化數字意識必須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地位。政府部門應積極搭建數字參與渠道,降低村民的參與成本,激發村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強化村民對數字化發展理念的認知,鼓勵村民主動學習數字技術,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和引導村民的主體意識,真正實現“志智雙扶”。使參與鄉村數字文化建設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營造良好的數字氛圍,從而提高村民對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認知,讓公共文化空間真正為民所用。

(三)引進并培育數字人才

數字信息人才是促進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人力資源基礎和競爭核心。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順利推進需要擴大數字人才規模,提升質量。首先,應建立人才引進機制,聘請一些兼備數字技術和治理技能的專業人才,注重引進、培養和使用。同時,通過完善的社會保障和激勵機制吸引外出的大學畢業生、企業家等人才回流,并加大政策補助力度,吸引其留在鄉村,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9]其次,需要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地方政府通過與相關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定期開展專題培訓活動,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數字素養及運用數字技術的能力,推動掌握數字技術的新型農民隊伍的壯大,加快形成人才集聚效應。[10]

五、結語

鄉村的全面振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向前發展,離不開鄉村公共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數字化轉型作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為中國鄉村的繁榮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11]為此,需要明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轉型的意義,了解當前的困境,提出推進路徑,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公共文化新發展格局,以期使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真正成為傳播知識、交流情感、傳授技能、培育鄉風文明的場所,助推鄉村文化的繁榮與振興。

猜你喜歡
村民轉型數字化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轉型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