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法律教育策略探賾

2024-05-02 19:04謝立志
成才之路 2024年10期
關鍵詞:法律教育教育技術社交媒體

謝立志

摘要:智能手機、社交媒體平臺和在線新聞等新事物的出現,使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速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法律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必須適應這一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新格局。高校應分析新媒體對法律教育的影響,注重教育技術的整合,重視社交媒體在法學教育中的應用,注重法律案例的研究,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數字環境,培養更具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法律專業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法律教育;教育技術;社交媒體;法律案例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0-0037-04

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信息傳播和社交互動的方式,數字媒體環境的新變化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數字時代的特征包括智能手機、社交媒體平臺、在線新聞和多媒體內容,為個人和組織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獲取和分享機會。新媒體對高校法律教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1]。本文旨在探討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法律教育應采取的策略,以滿足日益變化和多樣化的學生需求,提高法律教育的質量和有效性。

一、新媒體的特征

第一,新媒體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數字化。它使用數字技術來存儲、處理和傳播信息,包括互聯網、手機、電子郵件、博客等,使信息以數字形式存在,容易存儲和傳輸。第二,新媒體具有互動性。用戶可以更便捷地與他人進行信息互動,或發表評論、分享內容、參與討論等,這種互動性使新媒體成為信息傳播的雙向渠道,而不僅是單向傳遞信息的媒介。第三,新媒體不限于文本信息,還包括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元素,這種多媒體性使信息更具吸引力和生動性。第四,新媒體提供了即時的信息傳播和獲取機會。社交媒體和新聞網站可以實時發布新聞和事件,用戶可以隨時獲取這些信息。第五,新媒體的傳播是全球性的。信息可以輕松傳播到全球各地,允許跨國界的信息共享和互動。

二、新媒體對高校法律教育的影響

第一,新媒體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法律信息獲取途徑,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法律數據庫、社交媒體、電子書籍和法律新聞網站,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法律資訊,進行案例研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實踐和法律發展趨勢。第二,新媒體提供了在線進行法律課程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法律知識,為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學習選擇[2]。第三,新媒體工具和網絡社交媒體平臺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在線討論、博客、社交媒體上的法律專業群體等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第四,新媒體為高校法學院提供了創建模擬法庭和虛擬法律案例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虛擬平臺模擬法庭辯論,進行案例研究,提高法律技能[3]。第五,新媒體工具可以用于在線評估學生的作業和測驗,為教師提供更有效的學生績效跟蹤。而利用電子郵件和在線交流平臺,教師能夠更及時地提供反饋,促進學生的學術成長。第六,新媒體為高校法學院提供了更多與其他學科合作的機會,如信息技術、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等,而跨學科研究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

三、新媒體融入高校法律教育的策略

1.注重教育技術的整合

第一,在線課程設計。在線課程設計需要將傳統課程內容轉化為數字形式,包括課程大綱、講義、閱讀材料、案例研究等,這些材料需要以電子格式提供,以便學生能夠在線訪問。在線課程設計通常包括多媒體元素,如視頻講座、音頻文件、互動模擬和在線測驗,這些元素可以增加課程的吸引力和互動性。高??墒褂脤W習管理系統(LMS)來托管在線課程,使學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訪問課程內容、提交作業、與教師和同學互動,并根據自己的時間表學習,而無須來到傳統課堂。在線課程設計應包括各種互動元素,如在線討論板、實時聊天、團隊項目等,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在線課程設計應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管理學習進度,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線課程設計還應包括學生的表現追蹤和評估,使教師可以使用在線測驗、作業提交和討論板了解學生的學術進展。

第二,虛擬教室的運用。高??梢岳锰摂M教室讓學生和教師實時進行互動,通過視頻會議和在線聊天功能進行提問、討論、交流,模擬傳統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高??梢岳锰摂M教室開展遠程學習,使學生無須到校園就能通過網絡參與課程學習,為那些因地理位置或其他原因無法在校園上課的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習機會。虛擬教室通常集成了協作工具,如共享屏幕、實時編輯文檔、在線投票等功能,高??梢岳眠@些工具幫助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共同完成項目和任務。虛擬教室的課程通??梢员讳浿葡聛?,以供后續回放,高??梢岳眠@個功能使學生可以隨時訪問課程內容,增強學習的靈活性。高??刹捎锰摂M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來增強虛擬教室體驗,通過VR頭盔或AR應用程序使學生沉浸到虛擬教室中,實現更生動的學習體驗。虛擬教室通常具有一定安全性,能確保學生的數據和隱私得到保護,這在法律教育領域尤為重要,高校應利用這個功能為學生討論涉及的法律案例和敏感信息進行保護。高校應提供教育技術支持,幫助學生和教師充分利用虛擬教室,如技術培訓、在線幫助中心和技術支持熱線等。

2.重視社交媒體在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第一,在線辯論和討論。教師可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組織學生提出論點、交換證據和進行辯論,讓學生練習法庭辯論技巧,包括陳述事實、法規解釋和辯護。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在線課堂討論,提出問題或話題,鼓勵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并分享法律案例、法規和相關證據,以支持自己的觀點,還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看法,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辯論技巧,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法律知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與法學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學者互動,就法律問題進行意見交流,提出問題并接受專業意見,或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與全球范圍內的學生辯論和討論,促進學生國際視野的拓寬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媒體記錄辯論和討論,使學生能夠回顧和評估辯論的質量和進展,為學生提供學習和改進的機會。

第二,案例研究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各種類型的法律案例,涵蓋刑法、民法、商法、國際法等多個領域,使學生了解不同領域的法律問題,培養學生跨領域的法律素養。教師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法律案例,案例可涉及真實或虛構的法律爭議,讓學生閱讀并分析這些案例,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可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案例,了解案例的復雜性,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并提供證據和法律解釋來支持觀點,培養學生的法律推理和論證技能,還可以提供一些法學專家和學者的案例分析,使學生通過專家的評論進行深入的理解。教師應利用社交媒體實時更新案例,確保案例研究與法律實踐保持同步,為學生提供最新的法律知識。

第三,虛擬模擬法庭。教師可利用虛擬模擬法庭模擬現實法庭程序,讓學生在虛擬模擬法庭上提交法律文件、提出論點,進行證人質詢和辯論。教師應選擇與當前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并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包括律師、法官、陪審團成員等,讓學生根據案件事實和法律原則模擬現實法庭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扮演律師的學生必須準備和提交法律文件,為自己的論點提供證據,并對對方提出的論點進行反駁,而扮演法官和陪審團成員的學生應根據案件證據和辯論進行裁決。教師還可以使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模擬法庭案件的總結,促使學生在案件審理結束后繼續學習和深化理解。虛擬模擬法庭還應包括反饋環節,教師和學生可以提供評價和建議,使學生了解辯論表現的優點和應改進之處。

第四,法學博客和專業社區。法學院應開通法學博客,鼓勵學生在博客上發布法學論文、評論、法律分析和研究成果,培養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而教師和同學可以提供反饋和評論,促進學術互動。學院還可建立專業的法學社區和在線論壇,涵蓋多個法律領域,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討論話題,提供最新的法律新聞和趨勢分析,使他們隨時了解法律領域的最新動態,可以在社區和論壇上提出問題、分享資源、參與辯論,獲得法律問題的建議,也可以訪問其他成員上傳的資源,擴展學術視野。

第五,實習和職業發展。社交媒體平臺,尤其是專業社交媒體如LinkedIn,為法學生提供了建立和擴展職業網絡的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這些社交媒體平臺與律師、法學教師、同學和雇主建立聯系,與同學和專業人士一起探討法律問題和職業發展話題,從法律領域的專業人士那里獲得職業指導和建議,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了解所需的技能。許多律師事務所和法律部門會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招聘信息,包括實習崗位、法律職位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了解實習和工作機會的最新信息,了解潛在雇主的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并提前做好準備和申請,還可以通過與雇主進行互動,表達自身的求職興趣,展示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利用社交媒體分享法律領域的文章、觀點、項目經驗等,展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興趣,增加自身在職業市場上的吸引力。

3.注重法律案例的研究

第一,實際案例的應用。法學課程通常涵蓋廣泛的法律理論和概念,學生需要了解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法律情境中。法律案例研究為那些希望成為律師、法官或其他法律專業人士的學生提供了法律實踐的準備[4]。通過法律案例研究,學生能夠熟悉法律研究方法、案件分析技巧以及法庭程序,通過探討案件的具體情境、爭議點以及法律原則的應用,將抽象的法律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從而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實際應用和運作方式。教師應利用法律案例研究搭建法律學習和職業實踐之間的橋梁,使學生通過深入研究案例,掌握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技能,樹立職業自信心,做好職業準備。為此,教師選擇的每個法律案例都應涉及特定的法律問題和爭議,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識別問題,找出相關的法律規則和判例,并提出解決方案,以加深學生法律思維的深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通過新媒體給學生演示法律案例研究的過程,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法院是如何做出決策的,研究法院對案件中的事實、證據和法律規則的權衡,以及他們是如何解釋法律原則的,從而理解法院的決策過程,包括法官的思考方式和判決的基礎,以更好地預測法院的決策,并提供合理的法律分析。

第二,分析法律問題。法律案例通常涉及多個法律問題和爭議,在深入研究案例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識別和確定案件中的各種法律問題,這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識別問題的能力,在法律實踐中至關重要。學生需要分析案件中的事實、證據和相關法律原則,以理解法律規則的實際運作方式,并將它們應用到具體案件中,這培養了學生的法律應用技能。深入研究案例要求學生查找相關法律文獻、先例法和法院判決,以支持他們的法律分析,這促使學生積極進行法律研究和調查,培養了他們的信息檢索和研究技能。學生需要根據他們的法律分析提出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案,這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技能,使他們能夠提供明智的法律建議,這是律師、法官和法律專業人士所必需的技能。分析法律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法律推理,即通過合理推斷來得出法律結論,這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技能,使他們能夠清晰、有力地表達他們的法律觀點。深入研究法律案例時,學生常常會遇到不同的法律觀點和解釋,這激發了學生的討論和辯論熱情,能幫助他們了解多種法律觀點,并能夠分析其優劣之處。通過分析實際案例,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聯系起來,能加深對法律原則的理解,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實際運作方式。

第三,理解法律決策。通過深入研究法律案例,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法官的角色和職責,知道法官是法院中的主要決策者,負責解釋法律、權衡證據和判斷案件的結果,需要考慮各種法律原則、權威案例、證據和相關事實,以確定最佳的法律決策,理解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成和法官在其中的地位。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法官思考方式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預測法院的決策。此外,法官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的法律觀點和解釋方式,這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法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5]。在案件中,法官通常需要權衡不同的法律原則和權威案例。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深入研究案例,了解法官如何進行權衡并確定最終的法律決策,理解法官的決策過程和法律原則之間的復雜關系。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找出法官決策的依據,包括法律規則、案件事實和證據,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法官決策的基礎,并通過討論法官決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決策方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教師還應通過案例研究,讓學生了解法庭如何運作,包括證人證詞、律師辯論和證據呈報,理解法庭程序和法庭決策之間的關系,理解法律決策是法律案例研究中的關鍵要素,培養學生的法律分析能力和法律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做好法律實踐準備。

第四,強化論證和表達。在法律案例研究中,學生通常需要參與討論、辯論和分析案件。他們必須能夠清晰、有力地陳述他們的法律觀點,以便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因此,法律案例研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在課堂和法律實踐中自信地表達意見。在法律案例研究中,學生還需要書面表達他們的法律觀點,通常通過撰寫論文、研究報告或案例分析進行,這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寫作和編輯技能,以確保觀點清晰、邏輯合理。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法律案例研究成果,使學生清楚地呈現法律觀點、解釋法律原則,以提高學生的法律寫作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思維能力。

四、結語

新媒體的普及和數字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法律信息的廣泛傳播和獲取,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獲取法律新聞、案例研究等信息,這為學生和法律從業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和研究資源,也增加了他們進行法律實踐的機會。新媒體還為法律專業人員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機會,有助于跨界合作和多樣化的法律實踐。因此,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開展法律教育時應深入研究新媒體的特點、法律教育的需求和學生的期望,以制定適合的教育策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建立更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法律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敏.“大思政”背景下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多維提升[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03):31-33.

[2]袁黎佳.立德樹人理念下大學生法律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2023(07):31-33.

[3]徐航.我國高校法學教育中的法律倫理教育探索———評《中國法律職業倫理教育考察》[J].中國高??萍?,2023(04):112.

[4]李國強.論個案全過程式診所法律教育模式———診所法律教育與高校法律援助的結合[J].北方論叢,2022(04):103-113.

[5]王宇航.如何借助輔導員工作促進學生法律意識提升[J].法制博覽,2022(15):163-165.

Exploration of Legal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Xie Lizhi

(Open Education College of Yueyang Open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smartphone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online news has brought about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the way and speed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e field of leg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no exception and must adapt to this new patter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media. Universities should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legal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mphasize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media in legal education, focus on the study of legal cases, adapt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more innovative and adaptable legal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new media; universities;legaleducation; educationaltechnology; socialmedia;legalcases

猜你喜歡
法律教育教育技術社交媒體
應用型法律人才分層培養的困境與對策
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培養研究
試論高職法律教學的模式和目標定位
知識零售變現模式的問題與思考
基于社交媒體的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大學生社交媒體的使用特征、傳播趨向及其對高校傳播生態的挑戰
“雙微時代”的危機傳播趨勢和影響因素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在體育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從《ET&S》與《電化教育研究》對比分析中管窺教育技術發展
從教育技術的視角看數字化教育出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