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2024-05-02 09:24李瓊
成才之路 2024年10期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鄉村振興

李瓊

摘要:農村幼兒教育是農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其綜合水平可為鄉村振興“打通經絡”,是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貫徹落實的重要推手。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情況是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的關鍵,與教育質量息息相關,其重要性不可忽視。高尚的師德師風、扎實的專業素養、堅定的鄉村教育信念、突出的能力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推動其專業發展可從以上四方面入手。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0-0065-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北海職業學院科研類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能力提升途徑研究”(項目編號:2023YKY03)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村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幼兒教育是農村教育的開端,重視、振興幼兒教育可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故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應重視農村幼兒園教育發展。眾多學者在調研中發現,幼兒園師資隊伍是影響農村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應大力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此,本文從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內涵與方向出發,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策略進行探究。

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幫助農村人民邁入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征途。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而人才的振興需依靠教育。幼兒教育是教育的開端,是各項人才培養工作的基礎?!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農村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發展的主要力量,在鄉村振興人才培養中肩負著基礎性教育任務,是推動人才成長的關鍵。國家為提高幼兒園師資隊伍水平采取了多項措施,如面向新入職教師開展崗前培訓,提升教師崗位適應能力,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在崗培訓活動,進一步夯實教師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提升其教育教學水平[1]。但農村幼兒園地處偏遠,教師師資水平整體較低,受教育資源匱乏、高學歷教師短缺等因素的影響,師資培訓差距相對明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動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可有效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推動農村幼兒園教育實現質的轉變,為鄉村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筑牢鄉村振興之基,這對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內涵與方向

1.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內涵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貫穿教師整個職業生涯,具有連續性的特點。與其相關的理論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圍繞其開展了普遍探討與研究。有研究指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更新與豐富專業結構的過程,需為其提供物質、文化、制度等層面的支持。關于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構成,部分學者從專業素養的視角開展研究,認為專業的幼兒園教師應具備教師必備特性與品質、教育信念、專業知識與能力、專業發展意識與行為等。2012年,教育部發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基本準則,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維度提出了具體要求[2]。因此,可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理解為幼兒園教師在物質、文化與制度等外部環境的支持下,通過不斷學習發展,完善自身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過程。

2.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方向

幼兒園教師應具有高尚師德、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既能夠引領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又具備較強實踐能力,敢于創新。受地理位置與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幼兒園教師不僅要具備以上特征,還需具備堅定的鄉村教育信念,能夠推動鄉村教育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提供重要支持。故此,農村幼兒園教師可從以下四方面發展。其一,高尚的師德。農村幼兒園教師應提高道德準則,加強自我約束,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為幼兒樹立學習榜樣,以自身高尚品德引領幼兒成長成才。其二,豐富的專業素養。扎實、精湛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農村幼兒園教師需具備的基礎素養。為保證幼兒園教育質量,教師還應具備跨學科知識,如自然科學、數學、物理等,確保能夠為幼兒答疑解惑,滿足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索欲與求知欲[3]。其三,堅定的鄉村教育信念。鄉村教育信念是農村幼兒園教師主動扎根農村、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的動力源泉,可推動其以強烈的責任心、進取心與耐心投入工作中,堅定地選擇農村幼兒園教育事業,并科學規劃職業發展,為農村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其四,突出的能力。農村幼兒園教師應具備優秀教育教學能力與自我學習、自我反思、自我研究能力。前者是保證教師開展優質幼兒教育活動的基礎,也是教師開發應用鄉土文化資源的基礎。后三者是推動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可促進教師不斷更新、完善自身。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1.強化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

第一,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理性分析,并及時矯正教學行為,以此提高教學能力的活動,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手段。故此,農村幼兒園教師應形成正確的反思意識,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立足幼兒視角、自身信念與價值觀視角、同事視角、理論研究視角、家長視角等,通過撰寫教學反思與教育案例、開展行動研究等進行全面性反思,將反思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反思之余,教師應借助“家園天地”、家長會、網絡社交平臺等深化與家長、其他教師、園長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幼兒實際情況,為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夯實基礎,切實提升自身專業水平[4]。

第二,調動發展積極性。受工作壓力、職業倦怠感、社會地位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發展積極性不足。調動發展積極性可推動教師從被動發展轉化為主動追求,將提高專業水平作為發展目標。具體來說,農村幼兒園管理者應密切關注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良情緒,給予其尊重、信任與關愛,幫助其調解負面情緒,并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時間送上溫暖的關懷,如生日送上祝福、教師節進行慰問、遇到困難時攜手解決,推動教師始終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與飽滿的情緒投入工作中。同時,農村幼兒園管理者應帶領教師積極了解國家與學前教育有關的政策導向,認識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與自身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導其將《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依據,培養其責任感。

第三,樹立終身學習意識。農村幼兒園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優質、科學性自主學習活動,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農村幼兒園應開展學習沙龍,并提供物質與制度雙重保障。物質保障包括活動場所、學習資料、活動經費等;制度保障包括活動時間、活動組織形式、活動領導等,為教師自主學習提供便利與支持,促進終身學習事業的發展。

2.構建符合農村實際的教師培訓體系

第一,根據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制定培訓內容。根據幼兒園教育需求,教師應具備幼兒教育、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幼兒五大領域學科專門知識與教育教學實踐知識。同時,教師應能夠與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與互動,組織開展優質幼兒一日活動,并能夠根據幼兒發展需求與實際情況制定教育方案,靈活選擇教育內容與組織形式。故此,農村幼兒園應圍繞以上方面開發數字化培訓資源,并根據農村幼兒園教師實際情況適當添加自然、科學、人文、藝術、信息技術等通識性知識與學前教育前沿知識,為教師自主學習、開展集體培訓活動提供支撐。

第二,根據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開展差異化培訓。根據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開展差異化培訓可強化培訓效果。首先,以規范職業行為為目標開展新手教師培訓。新手教師通常指在崗時間低于三年的教師。農村幼兒園新手教師整體學歷水平有待提升,所學專業甚至與教育學無關,存在教學能力不足、職業信念薄弱、專業知識不完善等問題。對此,培訓應以職業規范性內容為主,如專業理念與幼兒園一日生活要求等專業知識與能力、相關教育法制法規等,幫助新手教師快速適應職業崗位[5]。其次,以組織職業反思活動為主開展熟手教師培訓。熟手教師通常指從教三年以上的教師,其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能夠獨立做好幼兒教育管理工作,職業發展趨于穩定,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實踐感悟,實踐能力較強,但易產生職業倦怠感,易受生活壓力的影響。故此,培訓應以職業反思為導向,既要通過理論性學習提升其專業水平與實踐指導能力,又要通過教育案例分析鍛煉其反思能力,還要引導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未來發展方向,緩解職業倦怠感。最后,以職業研究為導向開展專家型教師培訓。專家型教師在崗時間較長,經驗豐富,專業素養較高,是其他教師學習的榜樣。故此,在培訓中應以職業研究為導向,研究幼兒園典型教育實踐活動,總結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取之處與提升方法,并學習與教育科研有關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提升其科研能力與水平。

第三,強化鄉土性培訓。農村幼兒園應組織開展“鄉土性”培訓,融入農村自然與社會文化等知識。首先,做好鄉土知識培訓,開展以農村生產生活、風俗習慣、地理景觀、改革發展歷程與成就等為主的知識性培訓,為教師靈活應用鄉土知識夯實基礎。其次,開展以“鄉土資源開發利用”為主題的培訓活動。鄉土資源應用意識不足、不知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應用是阻礙教師開發利用鄉土資源的主要因素。故此,培訓應包含提升教師鄉土資開發應用意識、培養開發技能、在幼兒園一日生活與五大領域教學活動中應用鄉土資源的技巧等方面,全面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鄉土課程建設能力[6]。

3.強化鄉土情誼培育

教師只有從內心深處認同、認可自身身份,才能主動接納農村幼兒園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別,堅守崗位,主動探究自我成長路徑。農村幼兒園可通過以下三方面開展相關培育工作。首先,增強教師對農村文化的認同感。農村幼兒園應定期開展農村文化專題培訓,并組織教師走進田園,感受農村情懷,深化教師對農村文化的了解,認識到農村文化的特殊教育作用,樹立農村文化自信。其次,加大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特點與教師工作性質的宣傳,使村民正確認識幼兒教育,矯正教育期望,給予教師理解與尊重,滿足教師渴望得到認可與尊重的心理訴求。最后,做好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建設,吸引教師主動向農村流動。具體來說,應通過鄉村振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此優化農村幼兒園教師工作、生活環境,提高農村對教師的吸引力;借助社會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幼兒園優秀教師的光榮事跡,提升社會大眾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認可度,吸引更多學前教育優秀人才主動加入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并通過發揮優秀教師的榜樣引領作用鞭策教師主動為農村幼兒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7]。

4.做好師德建設工作

第一,提高教師修養。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規范自身言行舉止,時刻反思自身行為是否符合教師身份,能否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及時糾正錯誤行為,提高個人修養。農村幼兒園可邀請幼兒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以“師德建設”“思想道德修養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意義”等為主題的講座活動,在講座結束后組織教師以小組形式互相分享心得,促進教師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內化。還可與當地優秀幼兒園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教師前往旁聽、參觀,使其感受優秀幼兒園教學環境與氛圍,并通過觀摩學習明晰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提升教師修養。

第二,構建完善的教師評價機制。在師德建設中,應打造完善的教師評價機制,在規范行為的基礎上調動教師主動提升自身素養的積極性。師德評價應對教師師德養成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評價,并根據新時代特征與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守則明確評價的價值取向、標準、內容等。同時,評價內容應彰顯時代特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評價教師是否履行崗位職責、是否完成工作任期目標、是否關心熱愛學生等的基礎上,增加以“立德樹人”為任務導向的評價內容。在評價過程中,幼兒園可將家長、幼兒納入評價主體,通過組織家長定期與教師溝通交流、旁聽公開課等方式幫助家長全面、客觀了解教師,并對教師師德表現進行評價;通過與幼兒交流、聽幼兒講“老師的故事”等方式聽取幼兒對教師日常行為的評價,或組織幼兒評選最喜歡的教師,為教師更好地完善自身行為、滿足幼兒需求夯實基礎[8]。

第三,營造積極向上的幼兒園文化氛圍。積極向上的幼兒園文化氛圍可對教師進行熏陶與感染,是教師賴以成長與發展的沃土,有助于良好師德的形成。一方面,農村幼兒園可強化硬件設施建設,在醒目位置放置以幼兒園園訓、學風建設、道德規范、師德標語等為主要內容的橫幅或展板,時刻提醒教師自省自律,通過環境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師德。另一方面,定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以“展才藝·促成長”“鑄師魂·展師德”“遵守師德·廉潔從教”等為主題的才藝展示或文化展示活動,可營造開放自由的文化氛圍,使教師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中不斷進步[9]。

四、結語

振興鄉村必須振興教育,而幼兒園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振興幼兒園教育能夠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實施提供重要支撐。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直接關系到能否開展優質農村幼兒園教育,應通過強化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構建符合農村實際的教師培訓體系、強化鄉土情誼培育、做好師德建設工作等促進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為高質量開展農村幼兒園教育活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宮靜.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林區教學,2023(10):121-124.

[2]鄒曉青,李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政策訴求與實踐選擇[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6(02):50-59.

[3]單翠萍.鄉村振興背景下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價值與路徑探析[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2,38(05):71-77.

[4]楊雄,楊曉萍.鄉村振興戰略下幼有優育的實踐邏輯[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2,23(04):31-36.

[5]劉強,白鴿.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幼兒教師隊伍質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20):24-28.

[6]高鈺霞,王海英.幼兒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可為、應為與何為[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24):70-76.

[7]高曉敏,張潔,劉崗.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現狀及提升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20(06):63-71.

[8]龔欣,牛彩星,王鶄.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壓力現狀、來源及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20(02):18-31.

[9]胡美玲,袁鳳琴.鄉村幼兒園教師的精準培養策略探析:共生理論的視角[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3,39(07):76-83.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Qiong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eihai 536000, China)

Abstract: Rur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ural education system. Improving its comprehensive level can "open up the meridian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cannot be ignored. High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nduct, soli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firm beliefs in rural education, and outstanding abilities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moting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be approached from the above four aspects.

Key words: ruralrevitalization;ruralareas; earlychildhood education;kindergarten 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

猜你喜歡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微格教研視域下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探索
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現狀研究報告
優化管理,過渡也精彩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幼兒園教師培養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