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氣血-絡脈-玄府軸”新視角探討視網膜血管性疾病的治療

2024-05-03 07:23張偉道陳杰馮俊楊桂萍楊二雙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玄府絡脈學說

張偉道,陳杰,馮俊,楊桂萍,楊二雙

視網膜血管性疾?。╮etinal vascular disease,RVD)是眼底病中一類重要的疾病,也是臨床研究的熱點,西醫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激光、手術等,但治療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皻庋獙W說”“絡病學說”與“玄府學說”作為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眼科學的重要內容,被廣泛應用于RVD 的治療;但大部分學者多從這3 個學說的單一角度論述其與疾病的關系,缺乏對其內涵及相互關系的闡述。結合歷代醫家對“氣血學說”“絡病學說”“玄府學說”的認識,特別是在葉天士的“絡病理論”、國醫大師唐由之對“氣血學說”“玄府學說”認識的啟發下,馮俊老師結合數10年的臨證經驗,運用剔絡化瘀法和剔絡養血法治療RVD并進行一系列相關研究[1-6],得到臨床療效驗證與數據支撐,由此,基于“氣血-絡脈-玄府軸”創新性地提出RVD 的治療思路,現對相關理論進行詳細探討。

1 “氣血-絡脈-玄府軸”與RVD

氣血、絡脈、玄府在生理和病理方面聯系緊密,具體體現在生理上相輔相成、病理改變上交互為患,從中醫的整體觀念出發,三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同軸一體,任何一者生理功能失常,都會引起另外兩者的功能紊亂,造成相應的病理變化。在整體觀念的視角下,“氣血-絡脈-玄府軸”是臟腑與目聯系的樞紐;在局部觀念的基礎上,“氣血-絡脈-玄府軸”與西醫視網膜血管系統相對應,“氣血-絡脈-玄府軸”的穩態失衡是RVD在眼底證候的微觀體現。

RVD 主要包括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多見于中老年人,是致盲的主要眼病,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視網膜靜脈阻塞排在前兩位,其發病機制復雜,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視網膜血管出現硬化、滲出、出血、擴張、阻塞等,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等繼發病理改變。RVD 歸屬于中醫學“暴盲”“視瞻昏渺”的范疇,其病機可概括為:在臟腑功能失常的基礎上,痰、火、濕、毒等病理產物上犯目竅,造成氣血失調、絡脈瘀阻或血溢絡外,最終導致目失清明。RVD 的發生與氣血-絡脈-玄府的承制調平密切相關,氣血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絡脈是目中氣血運行、流動的載體,玄府是氣血通過絡脈進一步滲灌、敷布的門戶,任何一方面的功能紊亂,RVD 由此發生;臟腑通過氣血、絡脈、玄府與目相聯系,在RVD中,臟腑和目聯系的樞紐是“氣血-絡脈-玄府軸”,臟腑功能失常,影響“氣血-絡脈-玄府軸”的承制調平造成目中疾病的產生。

2 “氣血-絡脈-玄府軸”的理論內涵

2.1 氣血-絡脈-玄府同軸,氣血為基

“氣血學說”被臨床各科通用,是機體生長發育、維持臟腑功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其起源在中醫古籍中可追溯至春秋戰國,在《周易》[7]中多有論述,認為氣血是陰陽的分支,氣是一種活動能力很強的精微物質,氣的升降出入維持著臟腑和生命的活動,血是流動在體內的紅色液體?!皻庋獙W說”形成于《黃帝內經》[8],對氣血的概念、來源、生理功能進行了詳細闡述,《黃帝內經·靈樞·決氣》[8]載:“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8]曰:“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認為氣血是循行于脈中的精微物質,具有營養四肢九竅、灌溉五臟六腑之功?!皻庋獙W說”的發展始于隋朝,以《諸病源候論》[9]《太平圣惠方》[10]《原機啟微》[11]等為代表的古籍中記載了氣血病變的病因病機、證候、治法和方藥?!皻庋獙W說”在現代的研究中多有涉及,最具代表性的是國醫大師唐由之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12]中述:“凡能往來出入于眼之經絡脈道,具有生養作用之氣,特名之為真氣,有別于體內的一般之氣。目之所以能視萬物,別五色,精明微巧,真氣的濡養是重要的條件之一”“血為養目之源,在眼內經脈中往來運行之輕清精微者,特名之為真血”。

2.2 氣血-絡脈-玄府同軸,絡脈為體

絡脈是目中氣血運行、流動的載體和通道,具有內涵豐富、分布廣泛、以通為順的特性。絡脈一詞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詳細地闡述了絡脈的概念、分布和生理特點。如《黃帝內經·靈樞·脈度》[8]言:“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為孫絡”;《黃帝內經·靈樞·癰疽》[8]載:“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于絡脈,皆盈,乃注于經脈”;《黃帝內經·靈樞·本臟》[8]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絡包括經脈和絡脈,廣義絡脈包括從經脈支橫別出、運行氣血的所有絡脈,絡脈由經脈支橫別出的細小分支,聯絡臟腑、體表、五官九竅,無處不在,逐級細化形成網狀結構遍布全身,具有貫通營衛、化生津血、滲灌氣血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氣、血、津液生成、運行、輸布的場所。東漢時期以張仲景為代表的《傷寒雜病論》[13]設立了絡脈病證治專篇,提出了“經絡受邪,血脈相傳”的論點,并開創了辛溫通絡、蟲類通絡的治療先河。清代葉天士[14]在繼承前人學術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的絡病傳變規律,創新性提出了“通補絡脈”的治療原則,完善了絡病理論的病機基礎和治法用藥。絡病理論在以吳以嶺、王永炎為首的現代學者[15-16]的深入研究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吳以嶺對“絡病學說”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了“脈絡-血管系統的承制調平”“三維立體網絡系統”,認為絡脈與現代醫學的血管系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將其用于血管性疾病的防治。

2.3 氣血-絡脈-玄府同軸,玄府為戶

玄府是氣血通過絡脈進一步滲灌、敷布的門戶,與絡脈緊密聯系,兩者在生理、結構、內涵、分布具有同一性和差異性。玄府一詞最早出自《黃帝內經》[8],跟“汗空”“氣門”“鬼門”“腠理”等同義。金代劉河間在繼承《黃帝內經》中對玄府認識的基礎上,在《素問玄機原病式》[13]中詳細闡述了玄府的內涵:“玄府者,謂玄微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人之眼耳口鼻舌身,意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極大地豐富和延伸了玄府的內涵,認為玄府是分布廣泛的微細通道,是氣、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道路和門戶。后世醫家對“玄府學說”不斷繼承和發展,在眼科中應用廣泛。眼科“玄府學說”的定義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12]中作出了論述:“玄府,又稱元府。眼中之玄府為精、氣、血等升運出入之通路門戶,若玄府郁滯,則目失滋養而減明;若玄府閉塞,目無滋養而光絕”。大量的近現代醫家[18-20]對“玄府學說”進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探討,王明杰、常富業等人提出并論證了玄府的現代生物學實質假說,如“玄府-細胞膜假說”“玄府-細胞間隙假說”“玄府-離子通道假說”等。玄府和絡脈都是遍布人體內外的微小結構,玄府由絡脈進一步分化而來,具有更微觀的概念,在生理功能上密切聯系、相互協調,構成氣血運行、滲灌的通道。

3 “氣血-絡脈-玄府軸”新視角下RVD的病機

3.1 臟腑功能失常為發病之本

臟腑通過“氣血-絡脈-玄府軸”與目相聯系,臟腑功能失調通過影響“氣血-絡脈-玄府軸”的承制調平造成RVD 在眼底的改變。臟腑功能失調的病性包括虛證、實證,亦有虛實夾雜證,病位多責之肝、腎、脾、心?!饵S帝內經》[8]謂:“諸脈者皆屬于目,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竅,其精氣上走于目而為睛”,說明目需要臟腑精氣的濡養,并通過氣、血、經絡相互聯系,氣、血、津液通過絡脈和玄府的滲灌才能發揮睛明作用。虛證方面: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脾失健運,后天精微生化乏源;心氣虧虛,血行無力,這些都會導致“氣血-絡脈-玄府軸”失衡,目失濡養?!短绞セ莘健ぱ壅摗穂21]載:“明孔遍通五臟,臟氣若亂,目患即生;諸臟既安,何輒有損”;實證方面:臟腑功能失常形成的病理產物,如肝氣郁結、肝陽上亢、嗜食肥甘、脾失健運形成痰、濕、瘀、火、毒等,這些病理因素向上侵犯“氣血-絡脈-玄府軸”,造成視網膜血管病變。臟腑功能失調的虛證和實證也可夾雜致病、相互為患。

3.2 “氣血-絡脈-玄府軸”失調為發病之標

3.2.1 玄府郁閉是RVD 發病的始動因素 王明杰[22]認為,玄府郁閉乃百病之根,玄府是機體單位中最小的層次,氣、血、津液的輸布、代謝和神機的轉運都得益于玄府功能的正常開闔。玄府的功能失常包括開闔太過和開闔不及,根據RVD 的臨床特點,玄府郁閉是其發病的的起始環節?!缎紊庠\簡摩》[23]載:“細絡即玄府也”,認為玄府為絡脈逐級細分的細絡系統,表明玄府參與了絡脈調控的血液循環系統。實際上,玄府作為氣、血、津液敷布和轉運的最小功能單位,遍布于人體各個組織機構,包括絡脈系統,是氣血運行的微循環系統和組織聯系的樞紐,成為絡脈滲灌精微、化生津血的門戶,具有雙向轉運津血的功能。因此,玄府郁閉導致氣、血、津液升降出入障礙,一方面,絡脈中氣血運行失調,出現絡脈絀急、氣血瘀滯的病理變化,進一步造成津血不循脈道、溢出脈外;另一方面,玄府郁閉日久,造成化瘀、生痰等病理變化,出現瘀、痰、火、毒等病理產物,導致氣血-絡脈-玄府軸功能進一步失調的惡性循環,加重RVD的眼底損傷。

3.2.2 氣血失和是RVD 發病的病理基礎 氣血是機體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絡脈和玄府是氣血運行、敷布的載體,同時,絡脈和玄府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氣血的滲灌和濡養。氣血失和是RVD 病理改變的基礎,一方面,絡脈、玄府失于濡養、功能失常,氣血不循脈道,造成視網膜血管出血;另一方面,氣血失和可形成瘀、痰、水等病理產物,造成視網膜積血、硬性滲出、水腫、棉絨斑等病理改變。在RVD 中,氣的功能失常包括氣虛和氣滯,血的功能失常包括血虛、血瘀,血熱,氣血之間密切聯系,在生理上同源互化,在病理上交互為患。氣虛、氣滯會導致血虛、血瘀,反之亦然;氣滯日久,郁而化火,煎熬血液,進而生痰化毒;血不利則為水,氣和血任何一方面的功能失常都會導致水液代謝障礙,發為視網膜水腫,水腫同樣會導致氣、血、津液的代謝障礙。

3.2.3 絡脈失調是RVD 發病的病機核心 絡脈是氣血運行的載體,玄府作為絡脈上滲灌氣血的通道和門戶,絡脈失調勢必影響氣血的流通和玄府的開闔?!秾徱曔b函·目為至寶論》[24]載:“目形類丸,瞳神居中而獨前,內有大絡者五……中絡者六……外有旁枝細絡,莫知其數,皆懸灌與腦下達臟腑,通乎血氣往來以滋于目?!睂⒛拷j細分為大絡、中絡、細絡3種,這與視網膜血管系統逐級細分的解剖結構類似,指出目絡具有聯絡臟腑、運行氣血津液、充養目體的功用。吳以嶺[15]認為,絡脈與血管系統具有同一性,提出了絡脈-血管系統,眼底視網膜血管是通過肉眼可直接觀察到的循環系統,所以,RVD 的病機核心為絡脈失調。結合RVD 的臨床特點,絡脈失調包括絡脈絀急、絡脈瘀阻、絡息乘積、目絡閉阻和絡虛不榮等。絡脈絀急特征性的眼底表現為:視網膜靜脈血管迂曲、擴張,視網膜動脈痙攣;絡脈瘀阻特征性的眼底表現為視網膜血管出血、滲出;絡息乘積特征性的眼底表現為視網膜動脈硬化,視網膜可見硬性滲出及棉絮斑;目絡閉阻特征性的眼底表現為:視網膜血管呈白線狀或白鞘;絡虛不榮特征性的眼底表現為視網膜見無灌注區或新生血管,視網膜及脈絡膜萎縮。

4 “氣血-絡脈-玄府軸”新視角下辨治RVD

4.1 早期治標,重在調節“氣血-絡脈-玄府軸”

4.1.1 和氣血 《血證論》[25]載:“人之一身,不外陰陽,而陰陽二字即為水火,水火二字即為氣血。水即化氣,火即化血?!辈粌H為失血治療提供理論基礎,而治血理氣者必先知陰陽、水火、氣血的關系,方可調氣和血、左右逢源。RVD 中,氣血病變主要包括氣虛、氣滯、血虛、血瘀和血熱。氣虛當以補氣,治療藥物有黃芪、黨參、人參等;氣滯當以調氣,治療藥物有木香、沉香、香附、青皮、枳殼、砂仁等;血虛當以補血,治療藥物有熟地黃、當歸、肉蓯蓉、鹿角膠、龍眼肉等;血熱當以清血,治療藥物有牡丹皮、生地黃、赤芍、茜草、玄參等;血瘀輕者當以活血化瘀,治療藥物有當歸、紅花、桃仁、郁金等,血瘀日久當以破血逐瘀,治療藥物有乳香、沒藥、三棱、土鱉蟲。氣血沖和是目視清明的物質基礎,氣血病變治療當以理氣調血為法則,和氣血必先分清證候的標、本、虛、實,然后結合氣血的生理、病理關系論治,如氣虛、氣滯,不僅僅補氣、調氣,還要注重補血和活血化瘀;同樣,血虛和血瘀也要注重補氣和調氣。

4.1.2 通絡脈 東漢時期絡脈理論的發展奠定了絡病證治的基礎,張仲景[13]認為,絡脈具有以辛為泄的生理特性,并開創了辛溫通絡、蟲類通絡的治療先河。直到清代,絡病理論在內傷疑難雜病的治療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葉天士[10]提出了“久病入絡”的觀點,創新性提出了“通補絡脈”的治療原則,完善了絡病理論的病機基礎和治法用藥。在繼承發揚和歸納總結前人對絡病證治的基礎上,RVD 的通絡方法可概括為3個方面:首先,根據絡脈的生理特性直接通絡,如辛味通絡和蟲類通絡法,辛味通絡常用藥物有桂枝、細辛、干姜、雞血藤、絡石藤等,蟲類通絡常用藥物有地龍、土鱉蟲、蜈蚣、全蝎等;其次,根據絡脈病變的病理基礎,去除病因以通絡,如和氣血以通絡、開府通絡法,和氣血以通絡具體包括補氣通絡、調氣暢絡、養血通絡、化瘀通絡等;最后,通過修復氣血、玄府功能失常導致的繼發病理改變以通絡,如化痰通絡、散結通絡、解毒通絡、養榮通絡等。

4.1.3 開玄府 玄府是絡脈的門戶,兩者在生理和病理表現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玄府和絡脈病變的治療也具有一致性,不同的地方在于玄府是比絡脈還微小的功能單位。玄府幽微,具有易滯易瘀的特性,蟲類藥功善攻逐走竄、搜風逐瘀剔絡,臨床中常重用蟲類藥以達搜剔通絡、開府之功,常用蟲類藥有土鱉蟲、蜈蚣、全蝎等。根據玄府的生理特性,在蟲藥開府的基礎上,還要考慮風藥開府,風藥輕靈、善行性動、無處不到,具有疏散、開泄、透達的作用,善用風藥可達到增效的目的。風藥開府的常用藥物有蟬蛻、川芎、麝香、石菖蒲、細辛等。其次,根據玄府病變的病理基礎,去除病因以開府,如和氣血以開府、通絡開府法;最后,通過修復繼發病理產物以開府,如解毒開府、補虛開府、清火開府等。

4.2 中晚期治本,重在調臟腑

從中醫學整體觀念出發,臟腑為本,目為標,氣血-絡脈-玄府軸是臟腑與目聯系的樞紐,RVD 早期以視網膜血管的迂曲、出血、滲出等為主要表現,急著治其標,早期以調節“氣血-絡脈-玄府軸”的承制調平為主要方面;RVD 發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臟腑功能的失常,緩則治其本,中晚期以調理臟腑功能為主要方面,尤重肝、脾。RVD 病位多在肝、腎、脾、心,肝主疏泄,調節全身及目內氣、血、津液的運行和代謝,肝開竅于目,肝功能失常,氣、血郁滯化火生痰,上犯于目;腎主精,肝腎同源,常相伴致病,精血不足導致目失濡養;脾主運化,升清降濁,脾運不及,痰濕上犯,目失清明;心主血脈,脾統血,心、脾功能失常,血不循經、溢出脈外。肝郁氣滯,治以逍遙散,達疏肝解郁之功;肝腎陰虛,治以知柏地黃丸加減,達滋陰益腎之功;肝陽上亢,治以天麻鉤藤飲,達平肝潛陽之功;肝腎不足,治以駐景丸加減,達補益肝腎之功;痰濁上犯,治以滌痰湯,達祛痰化濁之功;濕熱上蘊,治以三仁湯,達利濕清熱之功;心脾兩虛,治以歸脾湯,達補益心脾之功。

5 小結

RVD 是臨床的常見病和研究熱點,“氣血學說”“絡病學說”“玄府學說”得到越來越多臨床醫生的關注,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章從氣血、絡脈和玄府中一個角度論述其治療。氣血、絡脈、玄府在生理和病理上同軸一體、密不可分,共同參與了RVD 的眼底病變,玄府郁閉是發病的始動因素,氣血失和是發病的病理基礎,絡脈失調是發病的病機核心。RVD 的基本治療原則為和氣血、通絡脈、開玄府,其貫穿疾病治療的始終,早期治標,重在調節“氣血-絡脈-玄府軸”;中晚期治本,重在調臟腑功能。以“氣血-絡脈-玄府軸”新視角探討RVD的治療,為中醫臨床診療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歡
玄府絡脈學說
關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新思考
胰在臟象學說中的歸屬
舌下絡脈診法研究?
看小兒絡脈識寶寶病變
玄府理論與應用研究?
劉完素玄府學說初探※
愛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與“五輪學說”
開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腦白質病治療中的應用
基于“開玄府,通絡脈”理論探討風藥泄濁化瘀在痛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
望“紋”知病,“掌”握小兒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