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吉祥瓷器研究

2024-05-04 23:28黎晨璐李博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4年5期
關鍵詞:吉祥瓷器

黎晨璐 李博文

摘 要:吉祥瓷器泛指器物本身具有吉祥圖、文字、紋飾或器形具有美好寓意的瓷器,其紋飾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按照其題材劃分,主要分為祈祝幸福、繁衍生命、趨避邪祟三類內容;這些吉祥紋飾的構成法則主要運用了諧音、象征和文字等。

關鍵詞:濱州市博物館;吉祥;瓷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07

1 吉祥瓷器的歷史淵源

吉祥陶器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文化遺址中,便出土了帶有人面紋、魚紋、鳥魚紋等圖案的彩陶,考古學者推測,這些圖案化的紋飾可能是原始的“圖騰”,而這種“圖騰”在紋飾上反映出一種標志、一種崇拜的象征,這種崇拜的標志實際上是原始社會人們表達心中愿望的偶像和寄托物,即“吉祥圖案”。因此,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圖騰”是吉祥圖案的萌芽初期,這一時期的吉祥圖案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作,但在客觀上為傳統吉祥圖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后吉祥圖案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

瓷器在東漢時期燒制成功之后,吉祥紋飾便又出現于瓷器上,隨著制瓷業的不斷發展,其在工藝、造型、繪畫、燒成等方面的分工日趨細化,吉祥紋飾日趨精美和富有內涵,并在唐代出現了吉祥圖案的研究專著《稽瑞》,該書旁征博引,詳細記載并釋義了185條吉祥瑞征。明清時期,吉祥瓷器隨著制瓷業的發展不斷完善,不論是繪畫技藝,還是圖文組合,都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真可謂是吉祥圖案的頂峰時期,是歷代吉祥紋飾的集大成者。從總體上概括吉祥圖案的思想主題,大體可以分為祈祝幸福、繁衍生命、趨避邪祟三類,這三大主題皆是出自人性的基本需求。

2 吉祥瓷器的主要內容

2.1 祈祝幸福

祈祝幸福吉祥瓷器的出現,集中反映了人性中最現實的生存訴求,寄托著人們希冀物質充裕、生活美滿的渴望。實現這種期待的前提是社會安定,沒有天災人禍。因此,出現了“漁樵耕讀”“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式的稱頌現實社會的吉祥瓷器。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民國粉彩漁樵耕讀人物紋蓋罐(圖1),通高30厘米,底徑13.5厘米,腹徑21.7厘米,口徑9.7厘米,因器身形似冬瓜,又稱冬瓜罐,收口豐肩,呈高筒形。冬瓜罐造型在明代早期開始出現,至清代道光時期開始盛行并大量制作,成為當時一項主要的瓷器品種,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冬瓜罐一是用冬瓜比喻農民農作物豐收之象,二是用“罐”與“官”諧音,在我國一切美好都與“官”相掛鉤,家里陳設冬瓜罐就有了期盼豐收、升官、發財的寓意。此件冬瓜罐罐身正面繪有“漁樵耕讀”題材人物,畫面構圖嚴謹,紋飾布局緊湊,畫中漁夫手持魚竿,樵夫身背柴草,農人騎跨耕牛,書生手握書卷,山水、田野和民居自然相融,人物各施其業,表現了一派繁忙的景象。罐身背后賦有“持竿渭水一漁翁,務業樵夫是朱公,雨后有人耕綠野,當窗吟詠樂無窮”詩句?!皾O樵耕讀”是農耕國家具有的代表性職業,它代表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漁樵耕讀”四業中以漁為首,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陶瓷裝飾題材?!皾O耕”聯用最早見于《呂氏春秋》,唐代的“漁樵”聯用借指隱居或避世的情愫,民間則將“漁樵耕讀”聯用,意在頌揚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

清光緒太師少保紋雙耳瓶(圖2),通高51.2厘米,口徑17厘米,腹徑18.5厘米,底徑14厘米,保存完整,器形端莊。器身正面繪有“太師少?!眻D案,一只大獅子和兩只小獅子相互嬉戲;側面上端書有“其蓋作寶鼎,子孫永保之”兩行字,下端賦有“太師規模然際會,少保氣象吐風云”詩句。獅子作為紋飾出現在瓷器上,相對來說比較晚,獅子紋飾最早是從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在明清時期被大量使用。太師少保是古代的一個舊官職,以太師為尊,下面又有三少,也就是少傅、少保和少師。以獅取諧音“師”,體現了傳承和輔佐的意思,也就是大獅子帶著小獅子,老師帶著學生,寓意官路代代恒通,相互傳承輔佐。

2.2 繁衍生命

珍重生命不僅體現在對現存生命的捍衛與呵護,還體現在對永久生命的期盼。父系社會建立以來,尊崇祖靈、傳宗接代的觀念不斷發展傳承,這些觀念與繁衍后代的人類本性相適應,最終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文明渴求。

家族生產能力的高下與氏族傳承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口的多寡與繁衍周期的緩急。名門望族的成立必須具備人丁興旺的前提,生產能力的提高和物質文化的改善則需依賴眾多的人力。因此,希冀子孫昌盛、后繼有人的愿望,就成為受到社會認可的正當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資源的豐約和疆土面積的大小通常被視為評估基本國力的依據,多子的觀念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從而也進一步刺激了多子多福愿望的傳播和傳承。

繁衍生命的前提是婚姻,因此出現了大量贊美婚姻愛情的圖案。例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百年好合”等圖案的瓷器,大多出現在新婚儀禮的場合;“鳳戲牡丹”“鴛鴦戲荷”“麒麟送子”等圖案的瓷器,大多出現在洞房或夫妻的臥室,暗示著對繁衍生命的贊美。盡管圖案不可能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卻為民眾喜聞樂見、久傳不衰,這一切都是對永久生命的祈盼。

“二龍戲珠”圖案最為常見,以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清代二龍戲珠開片鐵龍瓶(圖3)為代表,瓶身上飛龍騰云駕霧,兩龍上下對視,體態飽滿,身體矯健,兩龍龍須之間有一寶珠?!皩氈椤庇髦浮褒埪选?,“二龍戲珠”圖案體現出對生命的呵護和尊重,反映出古人對新生命的期盼和渴望家族興旺的愿望。除此之外,“麒麟送子”圖案也常見于瓷器之上。麒麟為上古神獸,自古便是吉祥的代表,漢代王充的《論衡》中曾記載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這是“麒麟送子”典故的由來?!镑梓胨妥印鳖}材多繪一孩童坐于麒麟之上,旁邊有一懷抱嬰孩的婦女與之攀談,前側繪有舉旗童子,旗上寫“麒麟送子”,引駕向前。體現了古人對子孫滿堂、多子多福的期盼。

2.3 趨避邪祟

雖然早已進入文明社會,但是自然界對人類的威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安全性,并未得到根本解除。災難與禍患時刻向人們發起挑戰,這些潛在的危險給全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緩解這些壓力的辦法很多,信仰便是其中之一。

古人相信神佛具有超人的能力與力量,希望通過尋求神佛的保護與解釋,尋求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吉祥圖案應該是信仰習俗的延伸,間接地應用了信仰元素祈祝幸福,很多都以辟邪為主題,將老虎、獅子等猛獸作為趨避邪祟的主力,甚至綜合了獅、虎、龍的特點創作除了“辟邪”的形象。鐘馗、關羽、神荼、郁壘等神祇的主要功能也趨避邪祟,除了象征的意義之外,更多的則是祈禱和敬祀之意。如“虎鎮五毒”“威震八荒”等圖案一向為民眾所敬重,祈祀它們各顯神通、造福人間。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民國大肚瓷坐佛(圖4),通高26厘米,通寬26厘米,底徑24厘米,保存完整,底部有“江西朱茂記造”印記。瓷佛笑口常開,蹙額大腹,身披花衣,一手拿一布袋,一手拿一串珠,就地而臥,隨遇而安。大肚佛就是通常所說的彌勒佛,彌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常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可將供應者的各種煩惱、憂愁、災禍通通放在囊袋中,為人們帶來福報。除了佛造像以外,菩薩造像也較為常見。菩薩在民眾心中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凡遇災難均可以向其祈禱,故民間信仰極廣。濱州市博物館還藏有民國瓷觀音,通高31.5厘米,通寬15厘米,保存完整。菩薩雙目修長,櫻桃小口,發髻高聳,頂戴寶冠,頸戴瓔珞,體態豐潤,十指纖細,一手持凈瓶,一手拿柳枝,端坐于竹石上,給人一種安靜慈祥之感。

3 吉祥瓷器的構成法則

3.1 諧音

字詞的聲韻相同或相近,謂之諧音。吉祥圖案的諧音充分調動了漢字的語音特點,將同音或者近音的字詞相互轉借,寄托特定的含義,從而構成圖案。在民間,諧音俗稱“討口彩”,是將描述一般行為事物的話語諧音為吉祥用語,寓意美好的祝福和贊頌。例如,過年時吃年糕,諧音“年年高(糕)升”;不小心打破杯盤時,會說“歲歲(碎碎)平安”;最多見的是將“?!弊诸嵉固麙?,諧音“福到(倒)了”。

吉祥圖案的諧音法則更便利于表現那些抽象的概念。例如“連生貴子”,若是如實繪出圖案,顯然不易畫好,于是尋找與之諧音的具體物品,最終表現為“蓮、笙、桂、石榴”;又如“室上大吉”,也很抽象,于是表現為“石上大雞”;“必定如意”,諧音表現為毛筆、金錠、如意等。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清五彩河蟹圖小碗(圖5),通高3.4厘米,口徑6.6厘米,底徑2.3厘米,保存完整。碗外側繪有兩只河蟹在蘆草之間嬉戲。古代的科舉時代,獲二甲第一名者為傳臚,大比之年,有“金殿唱名”儀式,宰臣在御前讀畢試卷后,拆視姓名,閣內則相承傳之于殿外,衛士六七人齊呼,因名“傳臚”,二甲傳臚寓意科考高中,學業有成。因螃蟹負甲殼,故以“二蟹”象征“二甲”,“蘆”與“臚”諧音,構成二甲傳臚。又因河蟹總是尋找水質清澈、陽光充足、水草茂盛的水域棲息,寓意盛世和諧。

3.2 象征

運用特定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近或相似的抽象概念,這種方法就是象征。象征的實現主要依賴于聯想和意會。很多事物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形態,運用二者之間的這種聯系,就可以表達不同的含義。例如,自然界的鴛鴦廝守不離,與人間的夫妻相似,即以鴛鴦象征美滿的婚姻或愛情,鴛鴦形象在圖案中就具有了象征的意義;石榴的果實籽粒很多,以此象征家族的子孫眾多。

象征手法的應用起源歷史悠久,《詩經》中“比”與“興”修辭方法的運用就已經具有象征意義。此法進入圖案構成法則后,被廣泛應用,并得到了普遍認同。象征手法構成的吉祥圖案十分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松梅竹歲寒三友”“梅竹蘭菊四君子”“佛教八寶吉祥圖”等。象征手法的運用增強了圖案的表現能力,使圖案更具內涵。

牡丹自古就是富貴榮華的象征,唐代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更是讓牡丹受到世人的追捧,故而牡丹一直是富貴和吉祥的代表,所以現在國人都用帶有牡丹的國畫寓意美好、吉祥、富貴之意。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清青花纏枝牡丹天球瓶(圖6),通高43厘米,口徑9厘米,腹徑25.5厘米,底徑13厘米,保存完整。器身表面繪有纏枝牡丹花卉,寓意“富貴榮華”,富貴是富裕而顯貴,榮華是榮耀顯赫,富貴榮華即指有財有勢、聲名顯赫的人或家族,比喻社會地位和財富達到了極致,多用于對富貴人家的贊美或對親友的祝福。

3.3 文字

將文字化為裝飾元素的起源很早,在西漢的織錦中已經出現了多種圖案文字,如“王侯合婚千秋萬代宜子孫”織錦,以相互顛倒的相同文字組成了一排排裝飾紋樣。兩漢時期的瓦當上都有吉祥文字,如“長樂未央”“萬壽無疆”“大宜子孫”等都反復出現在瓦當上。這些文字吉祥用語均被組織在圓形的適當紋樣中,文字的筆畫經過美化處理,從而形成圖案。

最富變化的文字圖案當屬“壽”字,在繁體字的基礎上進行結構變化,力求達到左右或上下均衡;筆畫也經過了美化處理,使每一個“壽”字都成為一個圖案。由于結構的變化,出現了多種筆畫不同的“壽”字,組合在一起,就是著名的“百壽圖”,另外“五福捧壽”“萬壽無疆”等吉祥紋飾同樣常見。此外,“?!弊值膱D案也不少,以一百個“?!弊謽嫵傻陌俑D也常出現。

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民國福祿壽瓷香爐(圖7),通高9.2厘米,口徑13.4厘米,底徑10.5厘米,保存完整。香爐通體施灑藍釉,爐外有草書“?!薄暗摗薄皦邸比?,表達了人們對幸福、財富、長壽的追求與期盼。

除單個字的圖案以外,若干個字組成的吉祥紋飾也很流行,如常見的“唯吾知足”,巧妙地利用四個字都有口字的特點,讓四個字共用一個口字,周邊加圓圈,于是成為錢幣造型,其次是“黃金萬兩”,四個字的筆畫相互借用、套用,形成了吉祥的長形符號圖案。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民國瓜果紋肥皂盒,通高2.2厘米,通長11.8厘米,通寬8.9厘米,保存完整。在皂蓋兩側繪有“榴開百子”“瓜瓞綿綿”的圖案,中間書寫“黃金萬兩”吉祥字,表達了人們對多子多福、財源滾滾、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結語

祈福禳災、趨吉避禍,是人類社會特定歷史階段的精神需求。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人們積累了對自然事物屬性的認識和理解,并信奉“吉事有祥,象事知器”的觀念,將他們認為吉利、祥瑞的事物以各種生動的形式表現在生活用器和裝飾品上,吉祥用器應運而生,它們成了先民慰藉精神、改善命運、向往美好的重要途徑。分析吉祥瓷器的紋飾寓意,探析吉祥瓷器的藝術創作和表現方式,為我們探析古代社會思想意識、了解古代社會生活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當代藝術設計領域來說,吉祥圖案仍具有借鑒意義,具有一定的實用美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玉,李博文.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求子類吉祥瓷器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3):28-29.

[2]陳年彬.歷代陶瓷與吉祥圖案的聯系與發展[J].景德鎮陶瓷,2003(2):14-17.

[3]閔潔.傳統文化資源激活品牌構建研究[D].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19.

[4]李夢佳.吉祥圖案在易水石雕刻藝術中的應用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吉祥瓷器
同敲吉祥鼓 共度歡樂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歡樂年
與人為善 一路吉祥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清三代 中國瓷器的黃金時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紅瓷器和鈞窯瓷器
吉祥鳥
富貴吉祥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類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窯”瓷器賞與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