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職學校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策略研究

2024-05-04 05:12張端民鄒佳煊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7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實施策略財務會計

張端民 鄒佳煊

摘要:課程思政是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中等職業學?!叭恕钡念}中之義。我國中職學校在實施課程思政時,還存在著許多困擾,這些困擾都抑制了中職教育的發展。本文以“課程思政”為切入點,對中職學校財務會計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旨在探索出一條新的、適用于中職職業教育的新途徑,從而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三全育人;課程思政;財務會計;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66

1相關概述

(1)三全育人的相關理論。所謂三全育人,即指全部成員、多個方位、完整過程育人。首先,全部成員不僅包括全體專業老師團隊而且包括全體教職員工,無論是道德與法治的老師,還是其他的專業課老師和行政管理者,都要積極地參與到對學生“立德樹人”教育中來,互相配合,互相探討,形成育人的合力,才能促進學生思想行為的健康成長。其次,“完整過程育人”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僅要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也要浸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里,從進入學校開始,一直到步入社會,在成長的各個階段,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思想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有方向性的思政課。最后,“全面育人”的內涵,即要建立多樣化的道德教育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實踐,擴大道德教育的覆蓋面?!叭恕笔且环N綜合性、可操作性和協同性的教育理念,它將成為我國大學思政工作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

(2)課程思政。所謂課程思政,就是將思政知識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在對專業知識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實現了學科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性和協同性。除此之外,專業課中還包含了很多道德教育的內容,例如,以本專業課中著名的科學家和研究者的愛國事跡為依據,來加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從專業課程的實際知識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動力。努力趕上先進的指導,為國家貢獻力量,為自己贏得榮譽,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與生俱來的優勢。此外,從實踐中可以看出,在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產生最深刻影響的就是班主任和專業教師。他們的言行舉止、素質修養和價值觀,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并深深地銘刻在學生的心中,并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將自己的課堂知識與思政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善于運用思政要素,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行思政教育,就能夠在“春風化雨”的熏陶下,收獲最好的德育成果。

(3)“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的概述。按照教育思政廳《關于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一教思政廳函〔2018〕15號)2018年15號中的“三全育人”要求,中職院校要建立具有較強內涵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實現“三全”育人模式。它是新時代大學“三全”育人理念的一種重要內涵,同時也是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一種“雙贏”。課程思政的范圍包括國家、學校、家庭及教師全員應該對各類課程進行充分理解。學校及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深入挖掘教學資源中的思政元素,熟練、準確地運用課堂教學和網絡平臺,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設計出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育人目的。

2中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1)全方位三全育人助力課程思政改革?!叭恕蹦苁箤W生形成其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其對共產主義的信念更加堅定,將其付諸實踐,使其能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又不可小覷了專業課的道德規范功能和價值導向。在大數據環境下,財務會計這門課,要培養學生在會計從業人員中建立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廉潔自律、認真負責等職業道德,所以通過中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學來育人是非常重要的。

(2)財務會計課程推動專業發展促進課程思政建設?,F代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重點是利用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幫助信息持有者的用戶做出有利決策。同時,還可以反映出管理部門的信任度,為用戶規避風險、恪守法律。會計信息是一種社會公開的信息,它已超出了會計自身的范疇。在某種程度上,會計從業人員是產生和提供會計信息的主體,必須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中職院校會計學專業是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主力,而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中最核心的一門課程,更應該與會計職業道德、國家的大政方針相結合,深度挖掘思政要素,對其進行培育和塑造,使其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品質。

(3)體現新時代中職學校教育價值?!叭恕笔墙逃c課程思政的協同效應,旨在對教師、教材和教法以及課程思政的挖掘,以立德樹人為主線,重視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不斷更新學科教材,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從課程育人觀來看,“三全育人”觀和課程思政觀在教學中的“同頻共振”,是對專業教育的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在目前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很容易忽視專業課的教育效用,而專業教學和思想政治教學卻是兩個獨立的領域,這將阻礙“三全育人”思想和課程思想的協調發展。

3中職學校財務會計課程思政落實情況

(1)會計專業教學與課程思政相分離 。在“工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中職學校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給予了很多的關注。傳統的看法是,工作是第一位,其它的都是第二位。這種專注技能培養忽視素質培養的模式,終將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也造成了中職教育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有些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會影響到他們的教學目的,放慢學生學習進度,阻礙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的培養,造成諸如就業率低的問題,從而導致教育和思政“兩張皮”的現象。在課堂的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思政而思政,并未將課程專長與思政教育有效結合,將課程思政視為愛國主義教育,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它還包含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專業素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多個層面。許多教師為了趕課時,抓進度,沒有將思政要素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對其進行恰當的設計,因此,思政教育顯得突兀而僵化,無法讓學生產生良好的認同,思政教育只是一種形式,無法實現其初衷。

(2)教師自身課程思政理念有待培養。我國一直以來都在倡導“課程思政”,并在大學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當前中等職業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職業老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叭恕敝鲝埫總€人都有教育的意識皆為教育之本,在學校里,需要大家都能達成一致,都能自覺行動起來。在實際工作中,卻有一些教職工認為育人工作應該由班主任、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等人員來完成,自己的工作與育人的范疇存在很大的隔閡,應該置身事外。近年來,各個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已經開始認識到思政的重要作用,并將思政教育積極地融入到他們的專業教學中。然而,一些專業教師并沒有對會計行業的熱點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他們也不會對社會上出現的會計典型案例進行收集,更不會對國家法律法規、會計政策和會計行業前沿動態進行關注。所以,他們不能對會計行業的當今發展狀況進行及時的了解,老師的政治素質不高,知識范圍較小,不能充分發掘出專業課中所蘊含的道德意義和思想價值,不能將思政要素運用到授課中的相關知識要點講解中,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與專業課的結合不夠。專業課與思政課的整合力度過大,協同效果不佳。既反映出高校實施“三全育人”的保障缺失,也反映出高校實施“三全育人”的實際意義。

(3)課程思政考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當前中職教育的課程評估中,沒有將思政課作為一項強制性的要求,而是以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對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沒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這對培養高素質的技工類人才不利,大部分中職學校未在考核體系中引入課程思政,不管是職稱評聘,還是工作業績評價,考核的重點是科研成果,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教師進行教學評估,目前還處于一種比較傳統的模式,缺乏一種較為完善的評估指標體系。導致了教師更注重與會計相關延伸專業知識的探索,但是由于缺乏對課程思政的關注,所以在改革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評價方式和標準較為片面,不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也沒有客觀地反映出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中后,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習慣形成的影響。

4中職學校財務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策略研究

4.1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加強合作與交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中職財會專業教師是財會專業課程思政課的設計者和執行者,他們的態度和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財會專業的教育效果。財務會計學是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其培養目標應以“專業知識”與“技能”相結合?;诖?,我們才能完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制作,才能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會計信息。其次,鼓勵教師們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以各種方式開展教育研究,組織教師團隊共同備課、互相指導、小組評課等,擴大教師間的信息交流,完善教學交流機制,從而提高教師們的課程思政研究發掘能力。最后,請名校的資深專家,對本校老師進行一系列的專業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的課程思政理解能力,從而讓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進行深層次的增強。

4.2整合教育方式,落實三全育人

在課堂中,教師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在我國中職學校財務會計教學中引入“思政”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課程的對象不僅包括學生也包括所有教職員工,如專任教師、后勤員工和輔導員等。然而,專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他們不只是課程思政課的設計者,也是它的實施者,對教學質量和水平起著決定作用。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對知識的理解也很有限。因此,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和重點知識分配應適當,選擇和安排教科書的內容要有合理性。因此,在教材的開發中,應該由專業教師作為主要角色,而思政教師作為輔助角色,雙方應該一起探討如何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專業教材,同時還應該在各個方面進行合作。

4.3優化課程思政育人的評價機制

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思政做到什么程度,方法落實到什么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課程思政評價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和指向性明確的工作,既要進行定量分析,也要進行定性評價。從整體上看,對課程思政進行評估,應當遵循“政治性”“整合性”“實效性”的原則。(1)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評價。在整個教學管理活動中,各環節的考核結果分為平時、中期和期末三部分。在平時的成績考核中,將學生的出勤、課堂積極度、課堂聽課狀態等方面作為重點,具體的方法包括:檢查出勤、課堂抽查、課堂互動、課堂討論等。期中成果以期中大作業、小組作業和作品展示為評價指標。期末成績是對整個科目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是以期末知識點綜合測試、期末營銷論文的寫作來考核的。(2)對教學方法落實效果評價。教學方法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課程思政順利函授的重要因素。所以,應該把教學方法作為一個單獨的指標來考核。 由于不同的課程內容,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有以下兩點:一是對教師在教室里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檢查,從教師上課的流利度,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元素的結合程度來看。二是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舉手回答問題頻率、答疑的次數、筆記的整理程度等方面來考察他們在課堂上的行為。 (3)學生思政內容吸收效果測評。在教學評價中,學生是主體,而學生的評價也是考核的關鍵,每章節知識結束,對學生知識思政內容進行考核,根據測評成績分析以及試卷內容分析進行總結。

5結語

在“三全育人”指導的大環境下,中職學校的財會教師要堅持思政育人的方向,突出其思想價值觀的引領,以“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己任。課程思政并不劃分于某門特定的專業課程,也不能由某位教師獨立設計完成。這就意味著,課程思政的目標任重道遠,教職工要對自己的責任進行深度規劃,強化頂層設計,并要求各個專業的教師自發地對課程思政的教學結合內容進行發散性思考研究。復盤教學方法,增加教學內容,把專業課教學和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同向同行的局面,確保思政走進教材、融入課堂、深入脊髓,形成“三全育人”的協作模式。

參考文獻

[1]周美容.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23,30(04):6870.

[2]陳英葵,孫國偉.“三教”改革視域下中職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3,39(05):1420.

[3]魏萌.課程思政視角下財務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05):163165.

[4]李桐,張麗靜.三全育人背景下會計信息化課程思政建設策略[J].黑河學院學報,2022,13(3):105106,135.

[5]張玉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開展的現狀及優化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2,(5):7274.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實施策略財務會計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策略探討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