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語境下深圳市醫院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2024-05-06 13:19王櫟
中國工程咨詢 2024年3期
關鍵詞:用房床位深圳市

文/王櫟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以來,這一新要求已成為牽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牛鼻子,貫穿著經濟、教育、醫療等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的各領域和全過程。高質量發展正式被引入醫療衛生領域政策文件,是以《關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衛醫發〔2018〕29號)的印發為標志,該文件從醫療服務、醫務人員基本權益、工作環境等維度對推動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重點進行論述。后續在關鍵發展節點出臺的高質量發展增量政策均聚焦“醫教研防”四位一體協同發展,兼顧建設與發展“優化軟環境、改善硬環境”,為全面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頂層設計支撐。

醫院作為協同推進“醫教研防”、打造軟硬雙維環境的主載體,其床位規模、建設內容、建筑面積等核心內容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直接關系到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本研究以深圳市為例,選取42家已投入運營醫院的基本情況及“線上+線下”座談調研資料,結合《深圳市醫院建設標準指引》(2016年版)(以下簡稱2016版深標),圍繞“醫教研防”等四方面內容,深入分析42家醫院的基本情況、七項基本設施用房面積及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等數據信息,剖析深圳市醫院建設和發展中的不足,并從實際發展的角度提出調整完善意見,為更好推進深圳市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依據。

一、調研資料

(一)資料性質

以定量和定性“雙重調研機制”作為貫穿本研究的主線,采用“收集、統計、研析、結論、建議”五步工作法,分析建設現狀、2016版深標落實情況、存在不足、發展趨勢、意見建議五大核心內容。定量資料收集和分析是為摸清醫院整體建設現狀,集中系統地反映包括但不限于建設內容、建筑面積、科研人數、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等情況。定性資料收集和分析主要是用于了解醫院建設發展趨勢和復核2016版深標落實情況與成效、實施存在的不足及意見建議等。

(二)資料來源

定量資料主要來源于問卷調研。調研小組依據邊界條件,從抽樣框(≥200床的60家醫院)中選取42家已投入運營醫院,將其作為重點調研對象,其中包括1家一級醫院、10家二級醫院及31家三級醫院,類型涉及綜合、??萍爸嗅t醫院和婦幼保健院,調研范圍覆蓋全市除鹽田區以外的8個區,實際獲得有效樣本35份,有效率達83%。

定性資料收集主要是通過焦點小組訪談法和征詢專家意見法,圍繞醫院建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和新趨勢新發展要求,聽取深圳市、區兩級衛健系統、醫院建設相關部門及醫院組織管理、醫療工藝設計等領域專家對醫院建設的意見,同時,注重收集衛生健康領域發展規劃、專項規劃、標準規范等文件,以期拓展本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二、資料處理

鑒于定量數據與定性資料屬性及特征差異,在做數據分析處理前需對其進行匯總、篩選、分類、排序,并插入嵌套的分類分項。

(一)定量數據分析

將35份調查問卷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拆分計算,輸出得到分類分項數據,通過描述性統計計算出與有效樣本相關的重要參數,對數據的分布狀態、數字特征、數據關聯性進行估計和描述。整個處理流程可概括為三步:一是系統梳理“醫院基本情況表、特殊用房情況表、大型醫療設備數量及服務能力統計表、臨床科室工作量及醫療服務能力統計表”等問卷調研數據;二是以2016年為時間分界點,對調研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得出床位規模、床均面積、七項基本設施用房面積及用房面積等指標值;三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指標進行橫向對比,確定差值,再緊密結合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新趨勢新要求,對標各項差值進行總結。

(二)定性資料分析

采取政策性文件收集、小組訪談、意見征詢三條線并行,在研究分析高質量發展戰略對醫院建設提出新要求的同時,注重縱向收集國家、省市三級政策文件,橫向匯總各類醫院建設標準。該部分資料的處理流程可分為四步:一是依據國家、省市現行標準規范、專項規劃等頂層文件,結合政策出發點和實際需求落腳點,從中解讀醫院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標準及新趨勢新要求;二是梳理市區兩級衛健系統、醫院建設相關部門及專家對醫院建設的意見和新要求,分類、分項研究思考,提煉出亟待解決的共性不足和醫院建設新要求;三是對共性不足進行分類、編碼;四是將定量研究指標與定性研究結果相互關聯,梳理不足之處,并提出解決思路。

三、結果分析

(一) 2016版深標重點指標體系的構成分析

2016版深標聚焦醫療、教學、科研三大業務模塊,以床位數作為規模測算基數,提出1+N模式,包括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七項基本設施用房,以及科研用房、教學用房、健康體檢用房、夜間值班宿舍、停車和人防醫療工程等建設內容及規模。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規劃布局與選址、建筑標準及信息化系統等方面相關要求,對深圳市公立醫院的規劃建設和前期工作起到規范指導作用。

(二)醫院建設存在的主要不足

1.床位配置分檔有待優化

醫院作為醫療服務實體,其醫療服務能力直接關系到病患對醫療服務可及性、可得性的滿足程度,而床位資源的規劃與配置對醫療服務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調研結果顯示,深圳市醫療衛生機構由2017年的3492家增長至2023年7月的6598家,其中醫院165家(三級醫院55家,通過三甲評審的醫院32家),社康機構891家。全市床位6.91萬張,千人床位數3.91張,低于北京5.9張、上海6.4張和廣東省4.6張。目前在運營三級醫院床位數主要集中于500床以上,并且500床以上醫院總床位數占醫院床位數達82%,共計7家醫院的實際開放床位超過編制床位。此外,在深圳市人口密度高達8791人/km2背景下,醫院容積率多數集中在3-4.6之間。

導致出現上述高人口密度、高容積率、高規?!叭摺爆F象的主要原因為近年來,深圳市在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實現“病有良醫”總目標過程中,囿于土地資源緊缺的客觀條件,難以轉化為實現既定目標的執行力,再疊加突破常規發展路徑,引進一批名校名院集聚深圳辦醫辦院。

2.床均面積有待合理調整

以2016年為分界點,從七項基本設施用房床均面積及大型醫療設備數量兩個方面考量:一是分界點前建成的醫院,其七項基本設施用房床均面積主要集中在70-100 m2/床,分界點后建成醫院的七項基本設施用房床均面積基本約在120 m2/床,床均面積呈明顯上升態勢;二是分界點前大型醫療設備數量配置均值為0.6臺/百床,分界點后均值為0.9臺/百床,大型醫療設備配置量也呈現上升態勢,其對面積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隨著醫院床均面積的增加,醫院總體規模不斷擴張,當醫院床位規模在一定的范圍內時,面積增長有利于院內資源共享和規模效益;但超過一定范圍之后,醫院總規模的同比增加將導致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投資效益出現反差,需對床均面積進行適當調整。此外,床位數較少的醫院相較床位數較多的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面積占比高,床均面積亦需相應調整。

3.科研教學用房資源不足

科研教學用房作為醫院的重要資源,其優化配置和使用是適應醫院科研、教學及各項事業發展需求,更是加速推動深圳市打造醫療科研高地的內核。深圳市醫院現有醫療業務用房較為緊張,一些科研、教學用房被擠占,規模大小不一,難以滿足醫療技術及質量提升和醫學人才培養的切實需求。目前科研用房人均3-80 m2/人不等,中位數為18 m2/人,平均值為22 m2/人,其僅為2016版深標中規定指標的68%。此外,科研用房床均中位數為4 m2/床,平均數為5.5 m2/床。部分醫院教學用房生均指標(包含教學、宿舍)則為11-14 m2/人。

4.各醫院的發熱門診建設標準不一

為進一步落實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范化建設,樣本醫院均設置了發熱門診,基本實現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全天候開放。同時,按要求擴充的發熱門診區域,增加了診室數量,并配備了醫務力量,用以增強發熱門診服務能力。但由于過去三年疫情防控時間緊迫,深圳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部分中醫、婦幼保健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注重建設實效性,未嚴格對照文件建設要求,導致各醫院的發熱門診建設參差不齊。其中,500床以上醫院的發熱門診建筑面積主要集中在300 m2-4000 m2之間,個別醫院發熱門診設置的區域、規模、流程及防護分區劃分不合理,預檢分診不完善。

5.信息化建設有待提升

信息化建設是提高醫院管理水平,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度珖t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從軟硬件建設、安全保障、新興技術應用等多方面明確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建設要求,具體涉及業務應用、信息平臺、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新型技術。對標文件要求,目前深圳市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幾點不足:一是各類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二是信息化建設與醫院戰略定位、管理創新不協同;三是部分醫院基礎設施不健全。

四、解決思路

(一)優化醫院床位配置分檔設置

在公立醫院“三主導、三轉變、三提高”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下,各醫院須順應醫改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和配置醫療資源。近幾年,深圳市醫院床位設置總體偏向于500床以上,部分醫院實際床位數超編,每千人擁有床位比相對較低。因而,建議在控制床位需求總量前提下,根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年),結合服務半徑、分級診療及實際設置等要求,疊加對標《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建標110-2021),對應公立醫院單體床位規模的劃定標準,調整床位規模分檔,縮小檔位間距,提升檔位起點。

(二)調整床均面積

建議將便民服務用房、文化活動用房及中醫特色診療用房納入七項用房范疇。并根據醫院實際情況、??颇芰ㄔO發展要求及就醫環境服務水平雙提升需求,適量增加床均面積,同時在實際運營中,充分考慮醫院運營成本與醫院規模的相關性,合理控制醫院床位規模和床均面積分配,實現規模效益、資源共享和運營成本的最佳匹配,在適量調增低檔位床均面積的同時,合理調減高檔位的床均面積。

(三)調整科研教學用房面積

科研教學是提升醫院醫療水平的動力引擎,也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渡钲谑行l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高水平醫院全部建成研究型醫院,布局一批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基本建成高效運作、資源共享的臨床研究協同創新網絡。目前,深圳市僅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兩家醫院被列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議結合上述床位規模分檔,考慮對新建醫院的科研、教學用房按照不同醫院等級進行分類設置,基數按照單位面積階梯式或調整科研、教學人員配置比例進行設置。

(四)單獨增設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作為醫院落實防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分層分級分流重大傳染病救治體系中承擔“前哨”功能,其屬性已由“應急”轉為“常設”?!栋l熱門診設置管理規范》著重強調了相關醫療機構要按照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求,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不得自行取消設置或擅自關閉發熱門診。因而,建議根據《發熱門診設置管理規范》《廣東省公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規范化建設方案》(粵衛規劃函〔2020〕32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深圳市醫院發熱門診醫療流程實際使用需求以及發熱門診診療量,將發熱門診作為單列項增加相應面積,并強調以平疫結合為原則,制定一站式閉環建設流程。

(五)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

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主抓手的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持續發展的系統工程,需要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進行。因而,為進一步促進醫院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明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建議補充及提升信息化建設要求,將《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及《醫院智慧管理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國衛辦醫函〔2021〕86號)等信息化建設文件中的要求納入醫院建設標準,用以指導新建醫院信息化建設。

猜你喜歡
用房床位深圳市
深圳市鑫鉆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劇場擴聲技術用房建筑技術條件的研究
河南黃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設計
甘肅蘭州市新區人民法院審判法庭項目
上海市醫療機構床位分類研究:基于德爾菲專家咨詢法
醫院何以床位論英雄?
區域養老床位預測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