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旅游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2024-05-06 10:30焦榮
當代縣域經濟 2024年5期
關鍵詞:農業農村現代化縣域經濟鄉村旅游

焦榮

[摘要]?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完善縣鄉村產業空間布局,提升縣城產業承載和配套服務功能”??h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共興重要物質基礎,而產業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要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縣域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引領縣域經濟提質增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關鍵詞]? 鄉村旅游;縣域經濟;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者單位]? 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及鄉村旅游相關內容,要求大力發展鄉村餐飲購物、文化體育、旅游休閑等生活服務;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和安全管理,推動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鄉村旅游是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重要路徑,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縣域經濟提速增效、助力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建設縣域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的強力引擎。

鄉村旅游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豐富旅游業態,帶動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居民增收致富。比如有的地方舉辦民俗文化節、采摘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吸引外地游客,帶動本地區農業觀光園、采摘園、精品民宿等預訂量提升,不僅給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增加了經營性收入。另外,打造當地特色農產品,企業直接向農戶收購農產品,在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農民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參與農村集體經濟的分紅來增加收入。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就能刺激消費,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提質增速。

促進縣域產業融合發展。旅游是關聯度高、融合性強的綜合性產業,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旅游+”的模式,對原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以便加強各行業之間的合作或是形成新的業態,來推動鄉村產業的深度融合。鄉村旅游的發展需求使得農業、工業、服務業、文體、貿易、旅游之間交叉結合,使產業鏈得到延長。旅游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才能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旅游體驗需求,也使得不同的企業和行業之間進行新的合作,從而創造出更大規模的經濟效益。產業融合創造出的新的產品功能和經濟價值又為不同業態跨界合作提供了新平臺。

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環境。良好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鄉村旅游的產業合作不僅能夠實現不同產業優勢資源的整合,而且能夠以鄉村旅游產業的合作為契機,加強各區域間縣域經濟的協作,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促進鄉村旅游的繁榮發展。依靠鄉村旅游改變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使圍繞鄉村旅游的周邊產品生產銷售,以及文化、信息、商業、運輸等資源得到激活,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加快縣域經濟的多元化轉型進程。通過鄉村旅游激發縣域經濟新的內生動力,營造良好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

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模式

近郊農業園區模式。近郊農業園區是通過土地流轉,在城市周邊形成規?;?、產業化種植養殖產業特色園區,同時融入休閑娛樂元素,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了解農業技術知識的觀光農業園區。利用縣域自然土地優勢發展近郊農業園區,可以滿足現代都市人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城市游客,帶動鄉鎮區域經濟發展,有效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

農業綜合體模式。農業綜合體是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游、創意、研發、商貿、儲運、地產、娛樂、會展、博覽等一二三產業,形成的多功能、復合型、創新性產業綜合體。讓游客能夠深刻體驗到農業生產過程、農耕文化和特殊的鄉土氣息。這種模式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趨勢,不僅有助于傳播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促進農業向產業化、規?;D變,還有助于形成產業集聚、功能互補的良好農業產業鏈條,有力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效解決“三農”問題。

城市田園模式。城市田園一般是選擇在一個鄰近大城市的鄉村地區,規劃滿足城市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功能區,同時把農業作為提升城市景觀、美化城市環境的一個板塊,在保留農業田園元素的前提下,開發出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城市功能。城市田園模式是解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把城市和農村的優點集合在一起,有助于打破城鄉壁壘,推動生產力在城鄉之間的合理布局,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經濟可持續發展。使人們既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現代文明,又能體驗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溝域經濟模式。溝域經濟是利用山區地理特點打造“一溝一品,一域一景”的特色農業景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其區域內的自然景觀、文化歷史遺跡和產業資源為基礎,通過對溝域內部的環境、景觀、村莊、產業統一規劃,建成內容多樣、形式不同、產業融合、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的溝域產業帶。但是在發展產業經濟的同時,要落實好水土治理措施,保護水土資源,抓好河道治理,打造良好水生態。最終通過特色農業旅游觀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養身休閑、健身娛樂等產業以點帶線串聯起一個功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的區域經濟體,推動溝域內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打造溝域循環經濟。

鄉村旅游發展優化措施

做好統籌規劃,強化政策保障。首先,要做好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整體規劃,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規劃過程中利用各種資源優勢,充分考慮地理、區位、文化資源、產業結構等因素,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選擇適宜本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建立健全鄉村生態旅游管理體系,明確相關部門對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市場監管、公共服務、文化遺產保護等職能,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必定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單純依靠村集體和農戶個人無法補齊資金短板,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支持為農戶降低貸款門檻,同時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投資開發鄉村旅游新業態。再次,要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鄉村文化遺產的保護,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增強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找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平衡點。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延長旅游產業鏈。在如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品牌形象已經成為吸引游客的關鍵,當地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特色產品、歷史人文都是可以提煉為品牌核心價值的元素。首先要利用好生態環境資源。當地不可替代的生態環境,就是鄉村旅游最直接的品牌形象。游客可以在綠水青山的天然氧吧中盡情地去親近自然、放松身心、賞花爬山、體驗農耕文化,現代人也可以體驗古人的愜意生活。其次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打造品牌農產品,如陜西秦嶺山區山溝里的小木耳做成了大產業。同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產業集群,比如產業新村、產業莊園,把生態田園、農業產業園變身成為旅游景區。此外,要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科普教育、自然探險、實景劇本殺等趣味性項目吸引青年游客,提升游客多元化旅游體驗。構建鄉村旅游品牌最重要的是體現本地區的獨特性,深入挖掘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才能在游客心中留下品牌印象。以鄉村旅游為中心畫出輻射其他產業的同心圓,拓寬鄉鎮產業集群,拉長鄉村旅游產業鏈,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優勢。

優化體制機制,匯聚人才合力。人才是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要依靠獨特的自然環境、區位優勢,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懂業務、會經營、善管理、愛農村的高質量人才參與進來。首先,要加強政府主導,引導旅游企業建立完善的薪酬、保障、評價和獎懲機制。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挖掘、培育本土人才,把他們培養成為有文化、精技藝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同時,要通過人才引進、人才支援等手段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吸引人才,防止人才外流和人才資源的浪費,促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其次,要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價值,培養以非遺技藝、手工藝以及民間藝術的傳承和創新相融合的人才為重點,圍繞“互聯網+”“旅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立多級人才培養聯動機制,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鄉村旅游鑄魂。此外,要搭建平臺,依托旅游專業院校、企業等機構,培養和儲備鄉村旅游人才后備軍,帶動鄉村旅游良性循環發展,以人才支撐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農業農村現代化縣域經濟鄉村旅游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 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以鄉村振興戰略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思維
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仙居湫山鄉方宅村鄉村旅游規劃構想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