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路藍碳智匯溫州市打造紅樹林保護數字化場景

2024-05-07 03:10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郭為人李曉麗
浙江國土資源 2024年2期
關鍵詞:碳匯樂清紅樹林

□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郭為人 黃 艷 鄧 亮 李曉麗

溫州市樂清紅樹林被學界公認為中國(成規模)最北紅樹林。近日,溫州首個“藍色海灣”數字化項目——樂清藍色海灣生態智治(紅樹林保護)應用上線試運行。該項目依托天空地態勢感知綜合場景,以紅樹林保護和監測為切入口,設置紅樹林藍碳智匯、修復項目智管、生態安全智控、野生動物智保四大子場景,構建天空地一體、上下協同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讓生態監管和保護更加智能化。

一、動態化感知監測

通過“天空地”一體化實時監測,改變以往管理靠人工查找、決策靠對照圖表的粗放管理模式,提高生態領域監測能力。

一方面實現項目動態監測。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對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進度、紅樹林種植成效、互花米草治理情況等進行監管監測。利用高位監控視頻,通過視頻解譯技術,對生態修復項目過程進行監控監督、抓拍留痕,實現對西門島、勝利塘、樂海塘、樂清灣等4 個“藍色海灣”生態修復項目的立體化、實時化監管,項目監控覆蓋率93%以上,紅樹林監控覆蓋率90%以上,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進度偏差,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另一方面實現生態動態監測。建設3套生態因子監測設備,對空氣、水、噪聲等環境要素進行及時全面的監測分析。建立3座碳通量監測塔,評價分析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構建195 種樂清灣鳥類樣本庫,將鳥類數據電子化。通過9 臺野生動物保護紅外相機,實現鳥類自動識別抓拍,建立紅樹林生態系統鳥類圖鑒。生態因子監測設備、碳通量監測塔、野保紅外相機等共同構成物聯網傳感器組網,實時監測區域生態指標變化情況,實現對生態保護和修復區域全覆蓋多類型監測。

二、全景化展示信息

以“一張圖+一本賬”的方式展現紅樹林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各類信息,直觀呈現“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成果成效。

一方面建立碳匯指標“一張圖”。以專題圖、報表等各類可視化形式展現紅樹林相關碳匯指標,分類型重點展示紅樹林碳匯相關物種監測、土壤監測、水質監測、外來入侵物種監測指標、以及植被碳匯、土壤碳匯等指標,生成“藍碳地圖”,整體把握各類固碳工程開展情況和碳匯增匯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碳匯數據“一本賬”。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服務接口,實現各類天空地多源監測數據實時匯集。利用智能解譯、自動識別、數值計算等手段摸清紅樹林家底,細化固碳增匯調查,建立紅樹林碳匯數據“一本賬”,為分析生態修復綜合效益評價提供基礎信息。目前,已歸集、處理、入庫全部樂清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數據12 類、天空地影像數據20 余期、野生動物樣本圖片4 萬多張。

三、智能化分析決策

推進紅樹林碳匯數據集成和深度利用,依托固碳碳匯指標成果分析數據,指導紅樹林保護和修復。

一方面建立碳匯模型。根據繪制的“藍碳地圖”,充分利用航空遙感、無人機激光點云、地面監測站點和普適性設備的特點,綜合運用遙感解譯、機器學習、生長模型構建等技術手段,構建碳儲量和碳匯能力評估模型,開展碳庫現存量與容量、固碳速率、碳固持、碳匯潛力計量技術分析,估算碳匯能力,實現碳儲量和碳匯能力統計調查與監測。

另一方面實現智能評估。通過調查分析、現場觀測和模型模擬等手段,分析整治修復區濕地碳儲量的變化,預估生態修復項目紅樹林10 年、20 年、30 年的碳匯能力。同時將事前模擬、事中預警與事后評估相結合,切實發揮紅樹林藍碳交易固碳儲碳經濟價值,為績效指標計算、固碳能力計算、生態價值核算、生態補償、成效評估等提供決策支撐。

猜你喜歡
碳匯樂清紅樹林
藏著寶藏的紅樹林
四川桑園歷史碳匯的評估工作完成
山西省碳匯造林及碳匯交易發展研究
第二十屆樂清模具設備塑機工業自動化展圓滿落幕
神奇的紅樹林
走過紅樹林
不忘初心 新聞為民——樂清日報深度融合的實踐
青陽林場不同林分類型碳匯計量及碳匯價值評價
對內蒙古發展森林碳匯的思考
周樂清戲曲活動及交游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