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頸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伴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一例

2024-05-07 21:01趙雅琴吳珍珍鄭長才孫健豪劉青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補鈉低鈉血癥泵入

趙雅琴,吳珍珍,鄭長才,孫健豪,劉青

宮頸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種臨床罕見的低分化神經內分泌腫瘤[1],約占宮頸惡性腫瘤的0.087%~0.6%[2]。與鱗癌、腺癌相比,宮頸LCNEC 更容易發生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結受累,易早期局部擴散、復發及遠處轉移[3-4],惡性程度高、預后差。其臨床表現與其他類型宮頸癌相似,主要為宮頸腫物及異常陰道出血、流液,僅極少數患者可出現神經內分泌癥狀[2,5],如低血糖、庫欣綜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等,多為個案報道。SIADH 是指內源性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過多或活性增加,使體內水排泄障礙,導致出現水潴留、尿鈉排泄增加及稀釋性低鈉血癥等表現的綜合征[6],多見于肺部疾病,尤其是小細胞肺癌[7],較少發生于婦科腫瘤,且其臨床表現多樣,易被臨床忽視或診治不當而導致嚴重的不良結局,一方面,重度低鈉血癥可導致認知障礙、癲癇、昏迷甚至死亡;另一方面,補鈉過快可導致滲透性脫髓鞘綜合征、進行性加重的意識障礙及不可逆的腦損傷?;仡櫺苑治龈拭C省婦幼保健院(我院)收治的1 例妊娠合并宮頸LCNEC 伴SIADH 患者的診治經過,為臨床診療提供思路。

1 病例報告

患者 女,30 歲,因停經35+1周,間斷陰道出血半個月余,于2021 年9 月9 日收住我院。孕2 產0,2018 年因計劃外妊娠人工流產1 次。既往無相關病史及內外科合并癥。入院行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檢測回報:HPV18陽性。宮頸活檢病理回報:LCNEC。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宮頸占位(7.9 cm×5.6 cm×4.2 cm),考慮宮頸癌;雙側宮旁脂肪間隙及陰道穹窿壁受侵,雙側髂內外血管旁多發轉移性增大淋巴結,較大者3.4 cm×2.5 cm。血生化檢查示:Na+129 mmol/L(參考值:135~145 mmol/L),Cl-100 mmol/L(參考值:96~110 mmol/L),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1.3 mmol/L(參考值:2.14~7.14 mmol/L),肌酐(creatinine,Cr)26 μmol/L(參考值:44~106 μmol/L),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177 μmol/L(參考值:89~357 μmol/L)。腫瘤標志物檢查示:鱗狀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1.46 μg/L,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15.47 U/mL,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263.5 μg/L。入院診斷:①妊娠合并宮頸LCNEC ⅢC1(r)期;②妊娠35+1周,孕2 產0;③低鈉血癥(輕度)。經多學科討論,制定治療方案為:剖宮產終止妊娠后行PE 方案(順鉑100 mg,D1+依托泊苷150 mg,D1~D3,每3 周為1 個周期)靜脈化療3 個周期,待子宮切口愈合后行同步放化療。

2021 年9 月10 日行子宮下段剖宮產助娩一男嬰,體質量2 520 g,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評分分別為9 分和10分。2021 年9 月18—20 日行第1 周期PE 方案靜脈化療(順鉑100 mg,D1;依托泊苷150 mg,D1~D3)?;颊哂?021 年9月20 日22 時靜脈輸注水化液時突發口吐白沫伴煩躁不安,繼而出現四肢抽搐、意識不清。生命體征:體溫36.8 ℃,心率99 次/min,呼吸28 次/min,血壓137/6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飽和度0.97(鼻導管吸氧,氧流量3 L/min);查體見雙側瞳孔對光反射減弱。動脈血氣分析示:pH 7.18,二氧化碳分壓[p(CO2)]22 mmHg,氧分壓[p(O2)]108 mmHg,乳酸(Lactic acid,Lac)8.1 mmol/L,HCO3-8.2 mmol/L,堿剩余(BE)-20.2 mmol/L。血生化檢查示:Na+101 mmol/L,Cl-70 mmol/L,K+3.54 mmol/L,血糖(blood glucose,Glu)6.77 mmol/L,BUN 1.1 mmol/L,BUA 161 μmol/L,Cr 15 μmol/L。診斷:重度低鈉血癥;低氯血癥;失代償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給予鎮靜鎮痛(安定10 mg 肌內注射、丙泊酚60 mL 以15 mL/h 深靜脈泵入)、補鈉(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00 mL 靜脈滴注,3%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以300 mL/h 深靜脈泵入)、補鉀(氯化鉀注射液1 g/h 深靜脈泵入)、降顱壓(甘露醇80 mL靜脈滴注)、糾正酸堿失衡(5%碳酸氫鈉注射液100 mL 靜脈滴注)、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搶救措施。共計補鈉5.9 g(氯化鈉11.75 g、碳酸氫鈉5 g)。2 h 后復測血氣分析示:Na+106 mmol/L,顱腦CT 平掃未見異常。繼續深靜脈泵入3%氯化鈉,每小時復測血氣分析并調整補液速度,以血清Na+升高0.5~1 mmol/L/h,24 h 血清Na+升高≤10 mmol/L 為原則進行補鈉。2021 年9 月21 日血漿皮質醇、血清生長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正常,24 h 尿Na+243 mmol,2021年9 月22 日拔管恢復自主呼吸,患者神志清楚。治療過程中血Na+水平波動范圍如下:2021 年9 月21 日為101~112 mmol/L,2021 年9 月22 日為113~120 mmol/L,2021 年9 月23 日為117~124 mmol/L,2021 年9 月24 日為122~131 mmol/L。

此后患者長期高鈉飲食,每日口服10%氯化鈉15 mL。于2021 年10 月12 日行第2 周期PE 方案靜脈化療,血Na+波動于121~130 mmol/L。2021 年11 月10 日復查盆腔MRI:宮頸病灶較前縮小,大小4.1 cm×3.4 cm×3.7 cm,雙側髂內外血管旁多發轉移性增大淋巴結部分較前縮小,較大者2.7 cm×2.8 cm×4.8 cm。于2021 年11 月10 日行第3 周期PE 方案靜脈化療,2021 年11 月12 日再次出現乏力、惡心、嘔吐,無意識喪失、抽搐,血Na+119 mmol/L,再次復查甲狀腺功能、血漿皮質醇、血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顱腦和垂體MRI 檢查均未見異常,給予口服托伐普坦片15 mg/d 聯合靜脈補鈉治療(方案同前),2021 年11 月15 日開始血Na+恢復正常水平(138~144 mmol/L)。于2021 年11 月17 日—12 月31 日行同步放化療,放療采用容積弧形調強放射技術,95%等劑量曲線包繞計劃靶區(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6MV-X 線,PTV 處方劑量為DT 5 040 cGy,共放療28 次,對于盆腔MRI 提示有轉移性增大淋巴結的部位,額外增大處方劑量5 680 cGy。2022年1 月18—28 日行三維腔內后裝放療4 次,高危臨床靶區(HR-CTV)600 cGy/f,中危臨床靶區(IR-CTV)500 cGy/f。同期予以PE 方案化療3 個周期,期間血清Na+水平正常。

治療結束后定期隨訪,2022 年8 月盆腔MRI 提示右側髂內外血管旁多發增大淋巴結,考慮腫瘤復發,較大者大小約1.0 cm×1.3 cm,給予局部放療。2022 年10 月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提示全身廣泛轉移,行腹股溝淋巴結穿刺活檢明確為腫瘤復發。給予免疫治療(信迪利單抗0.2 g,D0)+靶向治療(第1 周期為貝伐珠單抗300 mg,D0;第2、3 周期為安羅替尼12 mg,1 次/d,口服2 周停1 周)+TP 方案(白蛋白紫杉醇300 mg,D1+順鉑D1 40 mg,D2~D3 30 mg)靜脈化療3 個療程,化療3 個周期后因Ⅳ度骨髓抑制、體能狀況差,無法耐受抗腫瘤治療而終止治療,期間血Na+正常。2023年5 月出現嗜睡、意識不清,繼發分布性休克、低鈉血癥(血Na+125 mmol/L)、代謝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因放棄治療于家中病故。

2 討論

SIADH 是低鈉血癥最常見的原因,可見于中樞神經系統及肺部疾病等,亦可作為副腫瘤綜合征而發生于腫瘤患者[7]。在腫瘤合并低鈉血癥的患者中,約60%為SIADH[8],其低鈉血癥可通過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抗腫瘤治療而得到改善[9]。若腫瘤化療期間持續存在低鈉血癥,需謹慎分析其原因:最常見于化療效果不佳,腫瘤進展導致ADH 分泌增加;也可見于化療效果良好,腫瘤組織短期內大量壞死而導致ADH 釋放增加[7]。需要注意的是,有研究顯示低鈉血癥是腫瘤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10-11],及時治療低鈉血癥可能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后[7]。

2.1 SIADH 的診斷SIADH 是在1957 年由Schwartz等[6]首次報道,其臨床表現與低鈉血癥的程度及發病速度有關,早期表現缺乏特異性,嚴重者可出現認知障礙、癲癇、昏迷,甚至死亡[12]。SIADH 的診斷是一個排除性診斷,主要診斷標準如下[13]:①血Na+降低(<135 mmol/L)伴相應的低血漿滲透壓;②尿鈉自發性升高(不使用利尿劑的情況下>40 mmol/L)伴尿滲透壓升高;③存在相關病史,如惡性腫瘤、特殊用藥史和肺部疾病等;④排除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腎病綜合征等疾病,甲狀腺、腎上腺和垂體功能正常;⑤其他輔助指標如BUA <200 μmol/L,BUN <4.5 mmol/L,Cr<80 μmol/L;⑥輸入0.9%氯化鈉注射液不能糾正低鈉血癥,限水治療可改善低鈉血癥。

本例患者診斷為宮頸LCNEC,化療期間出現重度低鈉血癥(血Na+101 mmol/L),伴血漿滲透壓降低[根據血漿滲透壓=2×(Na++K+)+Glu+BUN,算得血漿滲透壓為216.95 mmol/L],血容量正常[中心靜脈壓8~10 cmH2O(1 cmH2O=0.009 8 kPa)],無心力衰竭、肝硬化、腎病綜合征及甲狀腺、腎上腺功能異常等病史,顱腦及垂體MRI 未見明顯異常,尿鈉升高、BUA<200 μmol/L、BUN<4.5 mmol/L、Cr<80 μmol/L,SIADH 診斷明確。

2.2 SIADH 的發生原因目前已知的SIADH 的致病因素包括惡性腫瘤、肺部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順鉑等特殊用藥史等[12,14]。本例患者入院時即存在輕度低鈉血癥,考慮系宮頸LCNEC 分泌ADH 導致的副腫瘤綜合征,而化療期間出現的重度低鈉血癥可能與以下4 個方面原因有關:①化療期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組織大量壞死釋放ADH;②順鉑有腎毒性,化療期間大量補液、水化加重了低鈉血癥;③順鉑本身可能導致低鈉血癥[15],據文獻報道,順鉑化療后出現低鈉血癥的比例高達4%~10%[16],其原發腫瘤有尿路上皮癌[17]、食管癌[18]、妊娠滋養細胞腫瘤[16]和宮頸癌[8]等;④化療期間惡心、嘔吐誘發ADH 分泌增加[9]。

2.3 本例患者治療經驗及不足根據《歐洲低鈉血癥診療臨床實踐指南》,SIADH 的一線治療是限制液體攝入,二線治療包括尿素攝入(0.25~0.50 g/d)、低劑量袢利尿劑和口服氯化鈉[19]。近年來有研究證實選擇性血管加壓素V2 受體拮抗劑治療SIADH 亦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而積極治療原發病是治療SIADH 的根本。在臨床工作中,需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及發病時間來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19]。對于有癲癇發作、驚厥、昏迷等嚴重癥狀的患者,推薦立即靜脈輸注3%氯化鈉注射液,每20 min監測血Na+濃度,直到血Na+濃度增加5 mmol/L,同時給予呋塞米利尿治療,此后根據血Na+程度及癥狀改善情況,緩慢補鈉至安全范圍,使血鈉升高0.5~1.0 mmol/(L·h),前24 h 升高不超過10~12 mmol/L,將血Na+控制在125~130 mmol/L,同時注重限制水攝入、適當增加鹽的攝入,也可口服選擇性血管加壓素V2 受體拮抗劑(托伐普坦)[20]。

本例患者化療期間出現重度低鈉血癥,給予3%氯化鈉深靜脈泵入,2 h 后血Na+升高5 mmol/L,癥狀迅速改善,后繼續深靜脈泵入3%氯化鈉注射液,每小時復查血氣分析,使血Na+升高0.5~1 mmol/(L·h),24 h 后血Na+升高至113 mmol/L,前24 h 共上升12 mmol/L,后血Na+逐漸升高并控制在122~131 mmol/L,未出現滲透性脫髓鞘綜合征。診療過程存在的不足之處:①臨床醫生對于宮頸神經內分泌癌分泌激素的功能認識不足,回顧該患者,腫瘤期別已進展至Ⅲ期,若能針對妊娠期低鈉血癥進行詳細的問診、查體、化驗,可能有助于更早期發現腫瘤,改善預后;②對于懷疑SIADH 的患者,應查抗利尿激素水平以協助診斷;③SIADH 患者的水鈉調節能力較差,化療期間大量補液增加了糾正低鈉血癥的難度。2023 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推薦宮頸神經內分泌癌首選PE 方案化療,若順鉑不耐受,可使用卡鉑[21]。因此,對于PE 方案靜脈化療期間出現SIADH 的宮頸LCNEC 患者,可考慮采用依托泊苷+卡鉑方案化療[22]。

綜上,宮頸LCNEC 是一種低分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因分泌ADH 而導致SIADH,部分患者以低鈉血癥引起的倦怠乏力、厭食惡心為首要表現,在整個治療期間須充分關注其血濃度。對于宮頸LCNEC 合并低鈉血癥者,應首先考慮SIADH 可能,及時根據血漿滲透壓、循環血量作出初步診斷,并盡快完善ADH 水平、肝腎功能、尿滲透壓、心功能、甲狀腺、腎上腺和垂體功能等檢查以明確診斷,給予規范化治療。對于宮頸LCNEC 合并SIADH 患者,絕大多數低鈉血癥會在腫瘤消失后完全緩解,但可能隨著腫瘤的復發而再次復發,因此在其治療后的隨訪過程中,可將血Na+濃度作為隨訪指標之一,若腫瘤復發,應警惕低鈉血癥復發的可能。

猜你喜歡
補鈉低鈉血癥泵入
奧曲肽持續皮下泵入給藥在惡性腸梗阻姑息性治療中的作用
失代償期肝硬化并發低鈉血癥的靜脈補鈉方法及效果探討
護理干預對垂體后葉素治療肺結核咯血致低鈉血癥的影響
持續泵入刀口沖洗對于預防封閉負壓引流堵管的應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續泵入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改善作用
96例老年輕中度低鈉血癥患者的飲食干預
托伐普坦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的效果觀察
尼莫地平靜脈泵入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20例
顱腦損傷并發低鈉血癥42例臨床護理
微量泵補鈉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釋性低鈉血癥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