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河南博物院龍文物及其文化內涵

2024-05-07 13:31王新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4年4期
關鍵詞:盤龍龍紋博物院

王新

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獸,自古以來就備受尊崇。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征,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同時,龍也是祥瑞之獸,常常與鳳凰、麒麟等神獸一起出現,寓意著吉祥、和平和繁榮。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龍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歷史時間跨度長,從早期的蚌塑龍到商周時期的龍紋玉石器、青銅器,從漢代的龍形象藝術品到唐代的盤龍石座,再到明清時期的龍紋瓷器等。這些龍文物不僅展示了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也為我們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F擇其精品與讀者一同分享。

濮陽西水坡M45號大墓中的蚌塑龍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 45 號墓,墓室上部為圓形,下部為方形,體現出中華民族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墓主人頭南足北,東西兩側分別用蚌殼堆塑龍、虎圖案,腳下有人體脛骨與蚌殼組成的三角形圖案。蚌塑龍是目前發現的與現代龍圖案最接近的龍形。

蚌塑龍作為早期龍文化的代表,是濮陽西水坡M45號大墓中的一件重要文物,其形態簡單而神秘,為我們揭示了早期龍文化的神秘面紗。龍的形象在此時期尚未定型,但通過巧妙的蚌殼排列和組合,展現出了龍的基本形態,包括龍頭、龍身和龍尾。這種表現方式不僅體現了古人對龍的原始崇拜和信仰,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龍文化起源和發展的重要線索。

這一時期的龍文化尚處于萌芽階段,龍的形象尚未完全形成。各種龍的形象和表現形式都還在探索和發展中。蚌塑龍作為其中的一種形式,雖然形態簡單,但卻充滿了神秘感和原始魅力。同時,蚌塑龍為我們揭示了龍文化在萌芽階段的一些特點,為后來龍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了解和研究早期龍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商周時期的蟠龍紋銅盉

商周時期的龍主要出現在玉石與青銅上,這一時期青銅器紋飾中,龍紋是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圖像,龍身飾有復雜的裝飾圖案,與當時流行的云紋、雷紋組合在一起。盉是盛裝酒水的酒器。河南博物院藏的這件西周晚期蟠龍紋銅盉,蓋為盤龍狀,器身扁圓,最為突出的是一側獸首狀長頸流,器腹前后兩面中心裝飾蟠龍紋,下部是四個人形足。

商周時期的龍文化確實展現了一種威嚴而神秘的氛圍,這一點在蟠龍紋銅盉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件文物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龍紋的設計也極具匠心。龍身的復雜裝飾圖案與云紋、雷紋的組合,既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也展示了商周時期龍文化的獨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蟠龍紋銅盉上的龍形象,已經具備了較為完整的形態,這反映出商周時期龍文化的逐漸成熟。龍的形象開始趨于穩定,并在各種器物上廣泛出現,這無疑進一步鞏固了龍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蟠龍紋銅盉上的龍形象威嚴而神秘,龍紋體現了皇權與神權的結合,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和文化特點。龍作為皇家的象征,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而龍紋的出現,則是對這種權力和威嚴的一種藝術化再現。通過對這一時期龍文物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和審美觀念,以及龍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漢代《四神云氣圖》壁畫

秦漢時期的龍文化豐富多彩,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如畫像磚、石雕、彩繪、漆器、壁畫、瓦當等得到了充分展現。這些作品中的龍形象纖細精致,充滿動感和浪漫色彩,特別是四神造型的龍,其昂頭翹尾的身姿更是引人注目?!端纳裨茪鈭D》壁畫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其畫面上的青龍、白虎、朱雀、魚龍怪獸四種神獸各具神態,其中青龍在畫面中氣勢恢宏,線條流暢,極具動感,充分展現了漢代藝術的浪漫之美。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四神云氣圖》壁畫中的龍與鳳、龜、麟并列為四神,寓意著天地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將龍與其他三種神獸并列的做法,不僅豐富了龍文化的內涵,也進一步鞏固了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漢代《四神云氣圖》壁畫的出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漢代龍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通過對這一文物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漢代社會的政治、文化和審美觀念,以及龍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偟膩碚f,這一時期的龍文化已經相當成熟,龍的形象在此時期已經完全定型,并成為皇家的專屬符號。龍文化在漢代達到了巔峰,龍的形象在各種藝術作品中得到了廣泛的展現。

盤龍石座

唐代是一個龍文化繁榮的時代,唐代的龍從皇家到民間都屢見不鮮,是龍造型演變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龍形象吸收了外來文明元素,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塑造出翼龍、團龍、行龍、臥龍、盤龍、騰龍、蹲龍、云龍、戲波龍等,每一種都獨具特色。唐代的龍軀干粗壯豐滿,眼睛炯炯有神,剛勁有力、動態十足。河南博物院藏的這件盤龍石座,四面雕刻盤龍,龍身呈飛躍之勢,龍首龍爪各盡其態,技藝精湛,展現出唐代龍矯健雄強的藝術特色,寓意著皇家的威嚴和尊貴。同時,龍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和追求。盤龍石座的出現標志著龍文化在建筑藝術中的廣泛應用,不僅體現了龍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彰顯著唐代開放自信的時代風貌,

總的來說,盤龍石座不僅是唐代龍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一件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文物。唐代龍文化的繁榮和多樣化,既豐富了龍文化的內涵,又為我們了解唐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

北宋以后,龍的形象在藝術表現上經歷了一定的轉變。剛勁有力的風格逐漸被煩瑣華麗、張牙舞爪的形象所替代。這種變化在明清時期的服飾和裝飾中得到了延續和保留,龍成了神權和皇權的專屬象征,彰顯了其威嚴和尊貴。河南博物院藏的這件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侈口,細頸,溜肩,垂腹,器身繪云龍紋圖案,龍首高昂,與尾相應,纏繞器身,展現出一種動態的美感。龍的雙目圓睜,爪呈抓狀,形象兇猛威武,充滿了力量感。而如意狀云紋則巧妙地分布于器口、頸部、圈足及器腹,與騰龍相互映襯,龍仿佛騰云駕霧自空中撲面而來,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更增添了整件作品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這種轉變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風尚和文化氛圍,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賞龍文化的視角。

明清時期,龍文化在瓷器上得到了廣泛的展現,成了瓷器裝飾的重要元素,通過這件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明清時期龍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此外,這件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還體現了明清時期龍文化的獨特魅力。龍作為神權和皇權的專屬象征,其形象在瓷器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這種將龍文化與瓷器工藝相結合的做法,不僅豐富了瓷器的裝飾內容,也提升了瓷器的文化價值。

綜上所述,河南博物院的龍文物不僅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觀念,而且反映了古人對龍的崇敬和信仰。從早期的蚌塑龍到明清時期的龍紋瓷器,龍的形象經歷了從萌芽到成熟的歷史演變。這些珍貴的文物為我們研究和欣賞中國龍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因此,我們要珍視和傳承這份獨特的文化遺產,讓龍文化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作者單位 河南博物院)

猜你喜歡
盤龍龍紋博物院
博物院尋兔記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五(5)螢火蟲中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武漢盤龍廣場銀興影城
霽藍釉留白龍紋梅瓶
參觀河南博物院
盤龍糕
與時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創新使命
西夏裝飾紋樣中的龍紋及特點
小白兔采蘑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