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紅色文化資源如何涵養初心使命

2024-05-07 12:03瞿靜
秦智 2024年4期
關鍵詞:初心使命紅色文化

[摘要]結合相關工作和學習經驗,以文獻分析法和經驗分析法為基礎,以紅色文化與初心使命之間的概述為著力點,本文主要探討紅色文化資源如何涵養初心使命,以及實現涵養初心使命的具體途徑,包括營造良好的涵養氛圍、建設可靠的教育體驗環境、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準以及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以供參考。

[關鍵詞]紅色文化;初心使命;涵養

[中圖分類號]G122;D261?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17

初心使命是指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信仰、理想和價值取向。紅色文化作為我國獨特的文化寶庫,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資源。如何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涵養和深化初心使命,已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1]。因此,本文旨在探討紅色文化資源如何涵養初心使命,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探索。

一、紅色文化資源與初心使命概述

(一)紅色文化內涵

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革命先烈為核心,以中國革命史為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弘揚革命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的一種文化形態。結合其社會表征,紅色文化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指反對壓迫、追求自由、平等和正義的精神狀態和行動,紅色文化通過講述革命英雄的事跡、弘揚先烈們的精神風貌,激勵人們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2];二是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傳統。革命傳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光榮歷史和豐富經驗的總結,紅色文化通過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以及弘揚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典型的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風,使人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堅定信心、傳承紅色基因;三是紅色文化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追求,紅色文化通過弘揚革命英雄事跡、反面典型教育等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念、道德觀念和生活態度,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質;四是紅色文化提倡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華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寶貴財富,包括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紅色文化通過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及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使其更好地符合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推動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由此可見,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主義精神的有機結合,它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歷史沉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精神支撐。

(二)堅守初心使命的意義

堅守初心使命的意義是指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始終保持對正確方向和目標的執著追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于個人和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堅守初心使命有助于個人成長。一個人只有時刻保持著自己最初的信念和目標,才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始終保持前進的動力。當困難和挫折出現時,堅守初心使命能夠激發個人的毅力和決心,使其能夠克服困難,實現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其次,堅守初心使命對于組織和社會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組織或者一個國家只有每個成員都堅守初心、履行使命,才能形成統一的目標和合力。在政治上,我國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堅定信仰、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國家的繁榮和發展。

再次,堅守初心使命還有助于個人和社會的道德建設。一個人只有堅守初心、銘記使命,才能始終保持對道德的敬畏和約束。在道德層面上,堅守初心意味著始終秉持公正和正義的價值觀,遵守道德規范和道德準則。這不僅對于維護社會的公平和公正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形成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最后,堅守初心使命還要具有歷史的責任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者和維護者,每個人都有責任堅守初心、履行自己的使命,承擔起傳承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責任。只有每個人都時刻保持對黨的事業和人民的期望的認同和忠誠,才能夠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

(三)紅色文化與初心使命的關系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它源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和理論實踐,體現了黨的初心使命和價值追求,對于激勵和引領黨員干部堅守初心、擔當使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紅色文化通過歷史傳承的方式,使黨員干部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有更深刻的認知。紅色文化通過回顧黨的奮斗歷程、英勇事跡和英烈事跡,激勵黨員干部將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記于心。通過傳承紅色基因,黨員干部能夠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堅守信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奮進。

其次,紅色文化通過思想教育的途徑,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紅色文化通過宣傳和教育,使黨員干部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理論,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認同;同時也通過在教育體系中強調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培養黨員干部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價值追求,激勵他們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再次,紅色文化通過道德修養的方式,塑造黨員干部的正確行為規范。紅色文化強調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強化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行為規范;通過榜樣力量的示范,以及豐富多樣的道德教育活動,使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到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促使他們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廉潔奉公、勤勉工作,積極服務人民。

最后,紅色文化通過各種途徑激勵黨員干部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紅色文化的宣傳和弘揚,可以通過文藝作品、紀錄片、演講等形式,向黨員干部展示先進典型和英模人物的事跡,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奮斗動力,以更大的熱情和努力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4]。

二、紅色文化資源涵養初心使命的路徑分析

(一)營造良好的涵養氛圍

良好的涵養氛圍能夠以顯性和隱性的方式給予黨員、民眾初心使命積極的影響,如不斷加深對黨員初心使命的認知,形成具有時代特性的意識形態,從而促使其始終以較好的狀態面向工作和學習。

首先,豐富紅色文化宣傳內容。紅色文化是我黨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通過豐富宣傳內容,可以向人們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先烈英勇事跡和偉大成就,引導人們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堅定初心使命[5]。

其次,創新傳播方式。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媒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要想將紅色文化傳播到每個角落、涵養廣大黨員群體的初心使命,就必須創新傳播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紅色文化傳播活動。

最后,轉化傳播話語。紅色文化的傳播,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黨的事業歷程和人物故事,使其能夠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二)建設可靠教育體驗環境

良好的教育體驗環境,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保護紅色文化資源,讓其更好地不斷地傳承與發展;另一方面通過結合教育體驗環境,有助于增強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鞏固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讓黨員在精神文化感知環境下,更好的認知和理解初心使命。

首先,要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設。

其次,舉辦特色實踐活動,通過舉辦特色實踐活動增加人們對紅色文化的體驗和感受。

(三)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準

為提升紅色文化涵養初心使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相關主管部門要結合紅色文化資源的特點、教育價值、教育目標等要素,以初心使命時代需求為著力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區分教育對象,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紅色文化涵養初心使命的教育需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比如對于青年黨員來說,可以通過重溫黨史、革命烈士事跡等方式,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另一方面要堅持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統一。紅色文化涵養初心使命既需要理論支撐,又需要實踐引領。在理論教育方面,應加強對黨的思想理論、立場原則、精神風貌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持久,包括:在主題活動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各級黨組織開展專題學習活動,以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

(四)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機制

眾所周知,初心使命教育是指通過對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進行教育,使其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和黨的意識,增強奮斗精神和擔當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借助紅色文化資源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為更好的借助紅色文化資源涵養初心使命,需要設計相關教育制度。

1.加強學習教育制度建設

首先,要優化教育細則。在制定或修訂黨員學習教育細則時,要有納入紅色文化資源內容的要求,例如規定黨員應當學習黨的歷史、先進典型事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等。同時,在編寫學習教材和教輔資料時,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如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來展示紅色文化資源。

其次,要明確教育目標。要將紅色文化資源納入教育目標,使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能夠通過學習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理解和傳承黨的初心和使命,增強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仰。

2.加強教育聯動制度

首先,要加強黨校與單位聯系,要建立黨校與各級單位的教育聯動機制,通過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例如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紀念地、烈士陵園等,讓他們親身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

其次,黨員與干部學院要充分發揮作用,組織專題講座、研討會等,邀請紅色文化資源管理者、專家學者等分享紅色文化的精華內容,增強黨員干部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最后,要建立黨校與紅色文化資源管理者的合作機制,通過合作開展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初心使命教育的實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通過營造良好的涵養氛圍、建設可靠教育體驗環境、保障初心使命教育精準以及打造初心使命教育機制,可以有效地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涵養和弘揚初心使命,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時,也需要加強相關研究和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機制,為涵養和傳承初心使命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浩,楊富.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探究——以江蘇紅色名人資源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40):70-73.

[2]廖義軍,盧佳明.湘南紅色文化中共產黨人秉初心擔使命的內容和基礎[J].湘南學院學報,2021,42(4):1-4.

[3]張利.紅色文化記憶之于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價值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4):41-43.

[4]本報評論員.弘揚紅色文化 滋養初心使命[N].昆明日報,2021-4-16(4).

[5]王春霞,徐光輝.紅色文化在強化共產黨人初心使命中的重要功能及實踐路徑[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1,36(1):1-6.

基金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項目名稱:甘肅紅色文化文物資源涵養初心使命之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YB152)

作者簡介:瞿靜(1988.4-),女,漢族,甘肅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初心使命紅色文化
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時代意蘊
沂蒙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研究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解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氣何在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傳承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臨澤鎮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整理開發和利用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