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似水于巧克力》廚房空間中的自然、感應與女性*

2024-05-07 23:53李宇舒
關鍵詞:佩德羅巧克力廚房

李宇舒

(復旦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 200433)

勞拉·埃斯基韋爾于1989年出版的代表作《恰似水于巧克力》在全世界享有盛譽,這篇富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小說被譽為“美食版《百年孤獨》”,被稱為開創了廚房文學的典范[1]64,同時由其改編的電影《巧克力情人》也獲獎頗豐。在書中,廚房由一個通常被忽視的邊緣空間變成了家庭和生活的中心?!肚∷扑谇煽肆Α返呐鹘堑偎趶N房里誕生、哺育、成長和戀愛。廚房中凝聚了水、風、火、土的基本元素,在廚房空間中人們與食物以及自然的神靈、亡者的魂靈相感應。生命依賴著廚房延續下去,廚房可以通向人們的生活、文化歷史與廣闊的自然。女性將廚房視為屬于自己的空間,表達著包含強烈能量的食物話語,廚房空間中能夠誕生回歸自然與本質的“新人類”。廚房空間是相對獨立的,它給被社會與家庭邊緣化的女性提供了一個避難所;但廚房同時也是開放的,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廚房空間就等同于世界本身,廚房包容萬物、創造萬物,通向外界與宇宙,甚至通向最神圣的伊甸園。

國內對于《恰似水于巧克力》的研究集中于其塑造的女性形象與體現的女性主體性,國外的研究除了女性角色與女性意識,還有部分關于食物隱喻、家庭權利與飲食文化的研究,但國內外研究皆較少分析該書中敘事、人際結構、文化習俗匯聚的地點自身——廚房空間。亨利·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中稱空間實踐、空間表象與表征性空間是三位一體的,其中表征性空間是“直接經歷的(或活生生的)空間”[2]59,列斐伏爾提到了廚房中“食物的種類、廚房的炊具與肉類的準備與加工”[2]169等屬于構成了表征性空間的日常生活,是意識形態、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作為廚房文學的典范之作,《恰似水于巧克力》塑造了一個表征性的廚房空間,這個空間不僅僅指廚房所在的實體空間,也是廚房精神的外延與抽象空間,是人際關系與文化形式的建構與體現。埃斯基韋爾對墨西哥傳統美食與風俗的描寫正是在編織、完善這一空間,以繽紛多彩的民俗特色裝點廚房的敘事,塑造角色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背景,進而展示蒂塔一家的家庭關系乃至所處的社會網絡結構。在這個空間中,小說中的主要角色成為其所以是的形象,在其中展開帶有廚房特色的敘述話語與事件。

一、開放與自然的廚房空間

女性主義作家伍爾夫曾說女性應該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這里的“房間”同樣不僅僅指女性獨自擁有的實體房間,更是指女性在精神與經濟上的獨立。女性常常被社會與家庭壓抑話語權,處于漫長黑暗的失語狀態,被市民生活與家庭權利雙重邊緣化的女性便占據了廚房,這里成為一個女性在其中能夠爭奪話語權的“自己的房間”。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廚房無疑成了一個蒂塔獲取自由與自我意識的空間,用以抵抗母親專制的權威,因為廚房只能被廚藝精湛的廚師所掌控,“在那里菜肴的味道、氣味、質地和這一切可以產生的效果均在埃倫娜媽媽的嚴格控制之外”[3]40。廚房中的女性以廚房為堡壘,以食物為武器傳遞著女性話語。在??碌臋嗔Φ乩韺W理論中,控制與規訓的實現需要劃分一個封閉空間,在界限分明的紀律和隔絕的空間中運行權威者的秩序,而《恰似水于巧克力》中的廚房并不是封閉的,反而是極為開放的,人們通過這個空間連通了廣闊的生活。女主人公蒂塔在廚房的桌子上出生,從小在廚房中生活,她的生活寄托在這個廚房的空間中,她以廚房為窗口連接與認識世界,通過廚房傾注感情與表達情緒。

1.開放的廚房

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廚房中的食物成為人們生活的象征和寄托,濃縮了時光與回憶,正如赫爾特魯蒂絲在離開家的時候用一個瓶子裝著奶油蛋酥,“這就等于把她的童年留在那里面,帶在了身邊?!盵3]171就像蒂塔在教育埃斯佩蘭薩時一樣,“教會她一些同樣有價值的東西:通過廚房學到生活與愛情的秘密?!盵3]201她通過廚房中的飯菜表達對佩德羅的愛情,佩德羅也通過廚房來接觸蒂塔,蒂塔與佩德羅的關系通過廚房與食物建立起來。蒂塔在廚房中學會了愛與關懷,因此在照料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時呈現出飽滿的母性和慈愛。

日常用品是表征性空間的構成部分,是活生生的空間。蒂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巧妙運用著廚房中的原料:她用甜杏仁油洗凈新生兒的身體、用萵苣水給孩子洗澡讓孩子晚上睡得安穩;她自制的刷牙牙粉是用酒石、糖、墨斗魚骨粉、蘭福羅倫百合花、龍血樹的樹汁制成的;她用烘焙可可粒時溢出的油加上甜杏仁油做成極佳的潤唇膏;她給佩德羅治療燒傷的藥是用油、雞蛋清、生馬鈴薯調制成的。對于蒂塔來說,“就好像一個詩人調動詞匯一樣,她隨她自己的意愿調動原料和數量,獲得極佳的效果?!盵3]59廚房與食物的氣味也與男性的愛欲相聯系,佩德羅在夜中偶遇時他沉醉于蒂塔身上有著素馨花和廚房氣味混合的特有清香,在聞到蒂塔手中烤扁杏仁的氣味時被激起性欲。

廚房空間中映射了蒂塔一家的家庭關系,書中常以廚房用語、食物與菜譜來表達情緒,映射人際關系。蒂塔與埃斯佩蘭薩在遇到所愛之人時感覺自己是油煎餅的面團碰到滾開的油,以象征他們如干柴烈火般的熱烈愛情。而水油不融的蒂塔和羅紹拉之間,則被形容為“冷水潑到滾油的關系”[3]144。蒂塔在孤單無助時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核桃泥青椒或無用的小石子,“宴會后被丟棄在托盤里的一只核桃泥青椒的感覺也不會比她的感覺更糟?!盵3]49“他們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把她清除出去,方便得就像洗菜豆時揀出去一小塊石子一樣?!盵3]181蒂塔生氣時感覺自己是放在小器皿里發酵的面包,心中的怒氣就像做發酵面團一樣鼓脹。蒂塔對生命孕育繁衍的認識同樣來自廚房的蔬菜和植物,當蒂塔以為自己懷孕時,她聯想到小麥、菜豆、苜蓿等植物種子的發芽,感覺自己是一顆將要孕育生命的植物種子。佩德羅在燒傷事故后感到惱火和嫉妒的時候,“他的頭腦里充滿了他身體灼傷時冒出的煙,就好像一塊烤焦了的面包”[3]176。而佩德羅在嫉妒蒂塔要與約翰結婚的時候,文中描寫道“好像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玉米糊糊”[3]193。在廚房空間中的人與食材、食物共在,被賦予了食材的特性與狀態。

2.與自然相連的廚房

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廚房作為家庭單位中的社會實踐空間,不僅不與自然空間割裂與對立,反而呈現出女性在廚房空間中與自然互感相連的和諧圖景。生態女性主義是生態哲學與女性主義的融合產物,認為父權制視女性與自然為客體與他者,對女性與自然的壓迫有著同質性,而女性與自然有著天生的聯系,女性的本質更加接近于自然。當女性被父權制驅逐出公共空間與市民生活后,她們便會更傾向于駐守廚房空間以表達自己的話語,并尋求自然的慰藉。蒂塔與廚房聯系緊密,她懷著愛心對待廚房中的事物,感知廚房里飽滿新鮮的生命力,蒂塔對廚房的一切心懷珍惜和尊敬之情,她在掐死鵪鶉時心懷憐憫,給公雞做閹割時差點暈過去,帶著愛心給煮不熟的菜豆唱歌。

埃斯基韋爾稱家中的女性在廚房中“成為煉金術師,擺弄著水、風、火、土這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4]1。廚房空間是生命力的孕育與誕生之處,蘊含、消耗與運作著巨大的能量。蒂塔在廚房中熟練而自然地調動食材和調料,掌握火候和水分,如同施展魔法般創造食物與日用品,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對于蒂塔來說,廚房即世界、世界即廚房。廚房包含世界一切實體與真理。古希臘“四元素說”稱一切物質——由土、火、水、氣構成,而這分別對應了廚房中的必備物品:食物、鍋爐、水槽與氧氣,它們是從自然的物質空間中獲取的原材料,是人們延續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土孕育植物、喂養家畜;火焰在爐中燃燒,做熟食物、給人取暖;水供人飲用、澆灌植物;氧氣是火焰燃燒的必備要素,氣也是廚房的香氣和溫暖的空氣。最原初的四元素構成了生命的能量之源,如同原始時期的人類的棲居地中心時常是用于取暖與烹飪的火堆,這構成一個抽象的、早期的廚房空間,維持人們最基礎的生活所需。蒂塔對自然和生命有非同尋常的敏銳,在她生氣時菜豆煮不熟、雞群狂躁不安。蒂塔曾幻聽到了雞蛋中的小雞在鳴叫,然而埃倫娜媽媽打開雞蛋時發現那只是普通的新鮮雞蛋,雞蛋具備孕育生命的可能性,而蒂塔從這可能性中甚至感知到了尚未誕生的雛雞的生命力。

書中的女性獲取了廚藝知識,便是獲取了與自然空間相感相連的渠道。約翰醫生的曾祖父彼得哮喘發作時,曾祖母瑪麗按照西方現代醫學的方式給彼得放血,卻導致他血流不止,而約翰醫生的祖母是基卡普印第安人,精通基卡普的本土巫術醫學,她把手放在傷口上時就立即止住了血,之后她燃起線香和柯巴脂、唱起奇異的小曲,用草藥糊給彼得治病,最終使其完全康復。草藥蘊含著大自然本身具有的治愈、恢復和循環的力量,奇異的小曲和香霧等建立起與自然的聯系。約翰醫生繼承了祖母的巫醫學,致力于從科學上證實基卡普的巫醫,這讓中國讀者看到了與中醫類似的對于自然空間的崇拜與親近。約翰的祖母是廚藝的高手,她碾磨、煎煮草藥以治病的方式與在廚房中碾磨烹飪食材的方式如出一轍。蒂塔與她在煮著雜燴湯的小爐子旁初次相遇,老婦人將陶鍋中的煮茶遞給了蒂塔,“沒必要說什么,從一開頭她倆就建立了一種超越話語的關系”[3]92-93,無論是祖母研究草藥的小屋或煮食物的小爐子邊,都構成一個想象的、概念化的廚房空間,而經過調制的食物或草藥便是這個抽象廚房空間中建立聯系的媒介與話語,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書中的人不僅與自然緊密相連,更是由自然物構成。作者借約翰大夫之口表達道:“我們的身體內部都有產生磷所需的成分?!盵3]97,人體中能產生磷的成分象征著愛的本能,從所愛之人的氣息中得來的氧氣象征著被愛的本能,點燃火柴用的蠟燭是食品、音樂、撫摸等等,氧氣則是愛的氣氛,火柴點燃時會產生強烈的感情和熾熱的愉快?;鹗巧εc激情的象征,失去生命力的靈魂如同行尸走肉。這把火是靈魂的養料,如果火柴被浸濕便再也無法點燃了,肉體將失去靈魂而變得冰冷。當佩德羅看蒂塔洗澡時,熾熱而帶情欲的目光讓冷水都變得發燙,佩德羅的眼睛“好像藏在草叢中很不起眼的兩滴露珠”[3]130,將眼神比做露珠同樣暗示著人體與自然物的互通性。約翰大夫稱如果有一股異常強烈的激情將內心的火柴全部點燃,靈魂就會被召喚到出生以來就忘記的道路、曾經失去的神圣根源,靈魂將重返他來的地方——即死亡。在書的結尾,蒂塔和佩德羅終于突破重重阻礙幸福地結合之后,佩德羅便在激情的狂喜中死去,而蒂塔為了再次照亮靈魂回歸的道路,吞著火柴回憶與佩德羅度過的時光。蒂塔的身體中的愛與磷火燃燒起來,眼前出現了一條光明道路,她與佩德羅一起走入了伊甸園。作者將構想的、精神上的愛情之火寫成現實的物理之火,讓佩德羅和蒂塔的軀體將整個莊園燃為灰燼。這如同廚房火爐里的火焰,他們最終如食材般相互融合與轉化,通向靈魂的神圣歸處。

二、廚房空間中的神靈感應

魔幻現實主義是在拉美文學中興起的文學類型,以夸張變形的藝術加工來展現“魔幻現實”。雖然其中具備神話、后現代、超自然、感應、神靈等極富想象力的非現實色彩,但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始終是關注與直面現實的,其表現手法甚至使展現的現實生活更為深刻而真實。就如同魔幻現實主義知名作家馬爾克斯多次強調他所描述的是拉丁美洲的現實,埃斯基韋爾也稱;“有人說《恰似水于巧克力》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我不這樣看。有時描寫是夸張的,但是我講述的是真實的事情?!盵4]193這表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始終是立足于現實、反映真實生活的?!肚∷扑谇煽肆Α返淖g者之一段若川也曾援引智利作家巴爾蒂維耶索,表示魔幻現實主義是在集體感知與居民精神的土壤上生長出來的,并非單純個人的幻想[5]26?!肚∷扑谇煽肆Α反罅棵鑼懥巳伺c食物神靈、與亡者魂靈的感應,而這一切都與墨西哥富有民族特色與宗教文化的社會歷史有關。

弗雷澤的《金枝》中記載了墨西哥每年9月重要的玉米神祭祀[6]528-530,即由最漂亮的女孩扮演玉米神,人們用自己的血祭拜女孩,然后用女孩的血澆灌植物保佑其繁榮生長,示意著植物與作物通過祭祀活動被賦予靈性和神性。埃斯基韋爾稱自己小時候曾踩在一顆谷物上感受玉米神,《恰似水于巧克力》中大量體現了人物對神靈的感應與崇拜。在廚房空間中,蒂塔感覺萬物皆有靈,玉米、柴火、菜豆、水壺等等都棲居著自然神靈,能與她相互感知。當蒂塔和佩德羅在廚房吵架時,菜豆無法被煮熟,蒂塔只好給菜豆唱起了歌,像母親在哄自己的孩子。人們用廚房中的火、水、土、氣將食材制成食物,為身體的新陳代謝與精神補充養分,并得以和自然、萬物與神靈聯系。

蒂塔通過廚房中的食物神靈傳遞情緒,表達著自己的食物話語,這種表達具有極強的能量與影響力,做食物的人融入了食物,食物又融入食客的身體,化為食客的一部分。蒂塔滿懷愛意地用佩德羅送的玫瑰做出的玫瑰鵪鶉對食客有強烈的催情效果,被佩德羅撩撥起性欲后蒂塔做的辣燒火雞讓食客們都進入興奮狀態,在蒂塔成功舉辦了埃斯佩蘭薩和阿萊克斯的婚禮時,她帶著幸福做出的核桃泥青椒再次喚起了人們的愛情和欲望。食物成為傳達蒂塔情感的媒介,成為一種隱秘的“新的通訊電碼”[3]45,在做玫瑰鵪鶉時,“她的這個人已經融入玫瑰汁中了,融進鵪鶉的身體里了,融進酒和食物的每一種味道里了。用這樣的方法,她進入了佩德羅的身體里,歡暢、芬芳、熾烈,充滿肉欲?!盵3]44-45書中將蒂塔和佩德羅比做發報人和接收人,當蒂塔通過食物向佩德羅傳達愛意和欲望時,“佩德羅并不抗拒,他讓蒂塔一直鉆進他身體里的最后一個角落?!盵3]45玫瑰鵪鶉使赫爾特魯蒂絲產生了愛情和性欲,她想起了健碩的戰士胡安,身上的玫瑰芳香甚至傳到了小鎮外,讓那位她愛上的戰士策馬奔向農莊帶走了她。反之,蒂塔心情不好時做的油煎玉米夾層餅不如以往可口,當佩德羅要與自己的姐姐結婚時,她抑郁憤懣的眼淚掉入了做結婚蛋糕的糖漿中,讓參加婚禮的所有賓客都陷入憂郁和失落之中并在院子中集體嘔吐,讓廚娘娜恰想起自己孤獨的一生甚至悲傷致死。食物傳達著廚師與食客的情感,蒂塔在熟悉的濃湯味道中感受到廚師注入其中的溫暖情感,從而治愈了自己心中的陰霾和創傷,而埃倫娜媽媽對蒂塔心懷恨意,因此在品嘗蒂塔做的牛尾湯時嘗出了苦味并且肚子劇痛。

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人能與亡者的魂靈相感應。死者魂靈的力量可以影響到現實:娜恰的魂靈為他們布置婚房,約翰祖母的魂靈給蒂塔煮茶,埃倫娜媽媽的魂靈打碎油燈以燒傷佩德羅。善良的娜恰一生沒有得到愛情,卻即便死后都為自己掛念的蒂塔盡力:在羅紹拉難產的緊急時刻,娜恰的魂靈指導蒂塔順利接生下羅紹拉的孩子;在最后蒂塔與佩德羅終于掃除了一切障礙、幸福地結合時,娜恰的魂靈將洗澡房精心布置成浪漫的房間。蒂塔在約翰家中見到了已去世的約翰祖母的魂靈,并且得到心靈的慰藉。埃倫娜媽媽死后仍然專制且惡毒,她的魂靈不時譴責蒂塔,令蒂塔被不安和自責的陰霾籠罩。隨著蒂塔的自由意志逐漸堅定,她愈加維護自己戀愛與自由的權利,在最后一次蒂塔反抗并駁斥了母親的魂靈后,母親的魂靈落敗了,然而充滿仇恨的魂靈在消失之際還要盡最后一絲余力打碎油燈,讓佩德羅被燒傷。

三、廚房空間中的女性與新人類

《恰似水于巧克力》展現了同樣熱愛廚房的兩位女性的不同選擇,蒂塔留在廚房中滋養與支持全家人,赫爾特魯蒂絲走上戰場成為女將軍,作者以同樣崇敬與尊重的方式描述這兩種生活與命運,她們皆為自己作出了恰當的人生選擇。初期的女性主義潮流曾認為女性應摒棄被社會與傳統塑造的女性身份,應掙脫家庭生活的束縛,拋棄負責家庭事務的妻子、母親的身份,以在社會上爭取與男性相同的地位。而在之后,人們更為重視女性在生理與本質上的特質,選擇女性能獲得自身價值與獨立人格的道路。只有當女性了解與認識了自己,充分展現了自己的主體性,才是實現了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上的平等,而非對男性主體的復制與機械式模仿。

蒂塔在廚房空間中實現了自己的生存價值與存在方式,她的溫柔細膩、愛與母性在廚房空間中有所歸處。在女性群體的共性特征之上,具體女性的個性差異是千差萬別的。與蒂塔不同,姐姐赫爾特魯蒂絲性格奔放、豪放勇敢,她喜愛廚房但仍然選擇走出家門、征戰沙場。赫爾特魯蒂絲在吃了蒂塔的玫瑰鵪鶉后,身體散發情欲之熱,被胡安帶走,盡情享受幸福,展現了人體生命力與欲望的鮮活、本性的不羈與自由,因此見到此景的蒂塔和佩德羅被感動得流淚。蒂塔與赫爾特魯蒂絲向往與追求著自由,而埃倫娜媽媽與羅紹拉、廚娘娜恰則是書中被束縛的女性形象:埃倫娜媽媽與黑人男子胡賽之間的愛情被父母禁止,因此她也同樣禁止自己的小女兒蒂塔結婚,要求蒂塔遵從家中的傳統,在母親去世之前都應服侍母親,不許出嫁。而對母親盲從的羅紹拉也打算讓女兒埃斯佩蘭薩服侍自己到死為止。在這個家長專制的體系中,母親壓迫女兒,女兒們成為母親后又壓迫自己的女兒,將壓抑的枷鎖一代代傳承。廚娘娜恰的所有求婚者被埃倫娜媽媽趕走,到了八十五歲也沒有結婚,她在吃了蒂塔的飯菜后回想自己孤單的一生,悲傷哭泣而死去。

埃斯基韋爾在《恰似水于巧克力》的引言中倡導建立一套適于“新人類”的體制,這種“新人類”將在廚房的內在空間中誕生。她稱70年代的女人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我們內在的私人領域而積極投身到公共空間中去,帶著良好的意愿,想要進行重大的社會變革,直到‘新人類’的出現?!盵4]2埃斯基韋爾意識到現代社會運動倡導的變革不過是被經濟利益驅使的:“對這樣的社會而言,為了獲取利益,摧毀星球與人類都無關緊要?!盵4]3人們生產食物的同時也生產戰爭工具,為了利益去創造或毀滅一切,女性離開家庭,獲取了公共領域的權利與地位,卻如同所有在利益導向的社會中被異化扭曲的人一般,沒有創造應有的價值。埃斯基韋爾稱新人類的價值“在于建立一種新的聯系——同地球、同宇宙、同神靈。這一切只有在內在空間中才具備可能性。在那里,爐火旁,將會出現‘新人類’,仿佛一件愛的結晶?!盵4]4埃斯基韋爾提倡一種由內向外的革命,讓人們能在廚房中回歸最本初的自然,在這個原始的空間中回歸內心的人性與和諧,感受同食物、自然、地球、神靈乃至宇宙的聯系。所以她的書中蒂塔回到廚房,約翰的祖母回到小木屋,她們在廚房的爐火和草藥的鍋爐旁傾聽自然和萬物的聲音,觸碰到了神圣的魂靈,回歸了最本真的自己,蒂塔和約翰的祖母便是作者塑造的“新人類”形象。

結語

廚房常常被認為是缺乏價值與意義的空間,掌控這個空間的家庭主婦也同樣是狹隘的、邊緣的。而在《恰似水于巧克力》中,作者以廚房為中心,向讀者們展示了表征的廚房空間的開放性、溝通性與包容性。廚房是活生生的空間,是蒂塔出生、成長、哺育、勞作的地方,廚房賦予蒂塔生命、愛情和信仰。蒂塔在廚房中支持家庭、撫育生命,這些被忽視的家庭勞作是和社會勞動具備同等重要性的活動,是社會生活維持運作的基礎。

埃斯基韋爾稱:“在大多數家庭中,廚房是社會的中心”[4]192,她將廚房作為家庭與社會結構的核心以展現故事。老子的《道德經》曾道:“治大國,若烹小鮮”?!肚∷扑谇煽肆Α分忻鑼懙偎龀龅暮颂夷嗲嘟氛宫F出墨西哥國旗的顏色:“青椒的綠色、核桃泥的白色和石榴的紅色”[3]202。食物是萬千家庭的日常經驗與生活的核心要素,萬千家庭與人民又組成了國家。在宏大的歷史背景或深遠的社會意義之下,即便從一盤尋常的墨西哥家常的核桃泥青椒,也可以還原出人們的生活樣貌,展現出墨西哥本土風情與民族情感,如列斐伏爾所說:“從‘烹飪’這眾所周知的社會實踐中,從加熱、制冷、煮沸、貯藏和燒烤的技藝里,顯現出一個現實,它被賦予了一種意義,一種被體面地稱為‘人文’的意義?!盵2]293書中描述醒餡的氣味“帶有聲味俱全地再現過去時光的功能”[3]7,在日常的空間實踐中,人們常常通過氣味來感知廚房,因此熟悉的菜肴香氣往往讓人們回溯往日的記憶。赫爾特魯蒂絲感嘆只有蒂塔會做家中的菜譜,“蒂塔死的時候,她們家的過去將和她一道死去?!盵3]152故事的結尾,莊園被燒成一片廢墟,而菜譜卻奇跡般留下了,作者寫道:“只要有人按她(蒂塔)的菜譜做食品,她就仍然活著?!盵3]208食譜是廚房空間的知識與力量所在,具備著儲備人們歷史記憶的功能。小說每章節標題是蒂塔留下的菜譜,也是墨西哥的傳統菜肴,蒂塔的食譜引導著人們去追溯蒂塔家的故事,乃至重現墨西哥的豐富多彩的文化與歷史。

猜你喜歡
佩德羅巧克力廚房
廚房里打電話會引發爆炸?
共有多少巧克力
吃不完的巧克力
廚房真熱鬧
廚房跑出黏黏怪
“巧克力”吃醋了
分發巧克力
一扇受夠了的門
萌萌兔在哪里
愛心面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