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異化:馬克思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的重要維度

2024-05-08 17:38
關鍵詞:編譯局規訓人民出版社

譚 勇

已廣為人們所熟知的是,意識形態、勞動異化、金錢異化、資本異化、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展開猛烈批判的重要維度。不過,關于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維度——時間異化,學界對此則尚缺乏深入探討。與此同時,在科技極大發展的當前時代,人們普遍感受到了時間危機?!皶r間匱乏”“時間加速”“時間失序”等,是人們最直觀的體驗。這種“時間危機”迫使我們回到馬克思,在他那里尋找解釋當代“時間危機”的答案。事實上,馬克思關于時間問題有比較多的論述,特別是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論及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資本周轉時間、生產時間和自由時間等。當下學術界對《資本論》中的時間問題有較多關注和研究,大致涵蓋三方面:其一,挖掘《資本論》中呈現出的時間內涵、時間哲學。例如有研究者認為“具體勞動時間、抽象—具體時間和抽象時間”①劉少明:《〈資本論〉的時間哲學體系》,《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21 年第6 期。構成了《資本論》中的時間哲學體系;其二,聚焦《資本論》中具體時間形態的研究。例如有論者比較了《資本論》中兩種不同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②朱鵬華:《〈資本論〉中兩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理論視野》2016 年第3 期。;其三,考察《資本論》中的時間批判。如有論者指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科學定制了資本主義剝削時間的批判原則③周露平:《〈資本論〉的時間批判及其新時代啟示》,《思想教育研究》2021 年第11 期。??梢?,盡管學術界對《資本論》中的時間問題進行了多角度、深層次地研究,但卻并未對《資本論》中涉及的多重時間異化問題加以系統性地把握。因此,本文嘗試揭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三重時間異化,一方面期望深化學術界關于馬克思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的研究,另一方面期望為理解當代的“時間危機”提供理論參考。

一、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

在具體論述時間異化之前,有必要對“時間異化”這一概念及其在馬克思哲學體系中的定位作一簡要的說明。人們并不陌生的是,馬克思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后文簡稱“《1844 手稿》”)中批判性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四重異化,即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人同自己的勞動相異化、人同人的類本質相異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相異化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3 頁。。對于馬克思異化理論,亞當·沙夫(Adam Schaff)認為其中既包含客觀的異化,也包含主觀的異化。前者指的是人創造的對象物,包括事物、制度、觀念等,最終發展為統治、奴役、束縛人的對象②[波]亞當·沙夫:《作為社會現象的異化》,衣俊卿,等譯,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5 年版,第115 頁。;后者則展示了主體的一種體驗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主體感覺和自己、他人乃至世界處于一種疏離的關系中,甚至于主體以物的方式來經驗自己和他人③[波]亞當·沙夫:《作為社會現象的異化》,衣俊卿,等譯,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5 年版,第193 頁。。按照沙夫作出的分類,時間異化當屬客觀異化,它展示出時間這一存在,在特定歷史環境(對于馬克思而言就是資本主義)之下,發展成為疏離于人,甚至束縛人的對象。時間異化從馬克思的哲學體系來看,是馬克思通過異化理論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看來,資本社會存在普遍的異化現象,包括勞動異化、貨幣異化、機器異化等,而時間異化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普遍異化現象之一。

馬克思在考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物質生產時,發現了在資本家的壓榨下,工人用以維持正常生活狀態的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而這正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揭示的第一重時間異化。要準確把握住這一點,需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何謂生命時間?第二,馬克思從哪些維度闡發了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生命時間指的是人用來成長、發育、維持健康等生理時間,以及用來發展自身、提升自我生命活動質量的自由時間。生命時間得以成立的前提是時間本身與人的生命活動、生命實踐存在著難以割裂的聯系。每一個人都在時間中開始,在時間中發展,在時間中綻放,在時間中消亡?!皶r間‘深嵌’(dwells)入我們的生命之中——制約我們的生物節律?!雹躘奧]赫爾嘉·諾沃特尼:《時間:現代與后現代經驗》,金夢蘭、張網成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1 頁。而關于時間與人生命活動或者說生存活動之間的深刻聯系,馬克思指出:“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532 頁。馬克思把時間看作人的“積極存在”“生命尺度”和“發展空間”,表明他將時間作為人的一種生命時間來看待,因為“積極存在”和“發展空間”突出了時間與人的生命質量的聯系,而“生命尺度”則突顯了時間與人的生命長度的聯系。海德格爾也看到了時間與人生命活動的深刻內在聯系,他堅持從時間性的維度闡釋此在的存在,認為“在隱而不彰地領會著解釋著存在這樣的東西之際,此在由之出發的視野就是時間”⑥[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年版,第21 頁。。此在“領會著解釋著存在”,是此在獨有的賦予世界以意義的方式,是此在的生命活動,而這種活動是在“時間視野”下出發的,所以,海德格爾由此也把時間與人的生命活動聯系了起來。最為關鍵的是,當海德格爾將此在視為“向死存在”的時候,一種“先將來”的時間維度也就被置于此在的存在之內部。此外,羅薩強調時間結構的改變會導致自我關系的改變,并且指出“人們往往是通過確定他們如何成為這個樣子的、過去是什么樣子的、應該成什么樣子的、將來是什么樣子的和想成為什么樣子的,從而來確定自己是誰”①[德]哈爾特穆特·羅薩:《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董璐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年版,第174 頁。,由此將時間結構視作主體自我身份確認的條件,從而也在一定意義上將時間與人的生命活動聯系了起來??傊?,不獨馬克思,包括海德格爾、羅薩等人在內的思想家,都在時間與人的生命活動之間建立了難以割裂的聯系。也正是在這一基礎之上,馬克思談到了生命時間。

馬克思在論述自由時間時,間接地闡述了生命時間。馬克思指出:“個人如果沒有自己處置的自由時間,一生中除睡眠飲食等純生理上必需的間斷以外,都是替資本家服務,那么,他就還不如一頭役畜?!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70 頁。在此,我們需要把握三點:第一,馬克思在這里聚焦個體一生中的時間,區分了三種時間形態:一是自由時間;二是睡眠飲食等生理時間;三是為資本家服務的時間,也就是為資本家勞動的時間。第二,自由時間在這里得到了特別的重視,因為在馬克思看來,如果一個人缺少了“自由時間”這一維度,那么這個人甚至不如牲畜。第三,生命時間在這里得以出場,它實際上就是生理時間與自由時間的統一體。生理時間典型地屬于生命時間,因為它是保證人的生命得以延續的根本。自由時間屬于生命時間原因在于,自由時間在馬克思看來,是人們用它來接受教育、發展智力、履行社會職能、進行社交活動等的時間,它是人的自我發展之基礎,關乎人的生命質量。

此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談到工作日的最高界限時,認為工作日的延長不能超過某個一定的界限,而這個最高界限包括兩點:一是勞動力的身體界限,即工人“每天必須有一部分時間休息、睡覺”,“還必須有一部分時間滿足身體的其他需要,如吃飯、盥洗、穿衣等等”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69 頁。;二是道德界限,即“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需要和社會需要,這些需要的范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69 頁。。由此可見,人要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必須有一定的睡眠、吃飯等生理時間,而人要提升自己生命活動的質量,則需要自由時間,或者說發展自身各方面技能的時間。因此,馬克思的生命時間即是指生理時間和發展自身的時間或者說自由時間。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馬克思從兩個維度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一是從生命時間的量上來論述,即資本盲目地、無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增殖,極大地吞噬了工人的生命時間,將工人更多的生命時間異化為資本增殖所需的生產時間(勞動時間)。對此,馬克思指出:“資本由于無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勞動,像狼一般地貪求剩余勞動,不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極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純粹身體的極限。它侵占人體的成長、發育和維持健康所需要的時間。它掠奪工人呼吸新鮮空氣和接觸陽光所需要的時間。它克扣吃飯時間,盡量把吃飯時間并入生產過程本身?!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6 頁。這一論述極為精彩地展示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由于資本的貪婪,工人的生命時間,無論是發展自身的時間,還是維持自身健康所需要的生理時間,均被異化為服務于資本增殖的生產時間?!袄且话愕刎澢笫S鄤趧印薄巴黄频赖聵O限”以及“突破身體極限”均展示出工人的生命時間遭到了資本的瘋狂“掠奪”,展示出工人的生命時間在量上不斷地被以增殖為目的的資本變異為生產時間。此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通過延長工作日,不僅使人的勞動力由于被奪去了道德上和身體上正常的發展和活動的條件而處于萎縮狀態,而且使勞動力本身未老先衰和過早死亡。它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一定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間?!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7 頁。此處,勞動力的“萎縮狀態”、勞動力本身“過早死亡”、“縮短工人的壽命”,描述的是工人的生命時間被不斷變異為生產時間之后,工人生命本身的悲慘境況。另外,“啃吃飯時間”也很形象地展示出工人的生理時間被資本變異為生產時間。對此,馬克思指出:“資本‘零敲碎打地偷竊’工人吃飯時間和休息時間的這種行為……工人中間流行的術語,叫做‘啃吃飯時間’?!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81 頁??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非常明晰地揭示出資本無限度的增殖,不斷地吞噬工人的生命時間,將更多的工人的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并由此導致工人的生命活動處于“萎縮狀態”,甚至使得工人“過早死亡”。

二是從生命時間的質上維度來論述,即通過揭示生產時間的確為工人的生命活動帶來身心的摧殘,從而進一步論證工人生命時間向生產時間的轉化乃是一種異化。如果說前述“時間異化”過程,僅僅是因為工人生命時間在量上的無限縮短才導致工人生命活動的糟糕境況,那么此時的“時間異化”過程則是從質的維度上表明,由于工人在“生產時間”中所進行的勞動本質上是摧殘他身心的勞動,是一種異化勞動,所以生命時間向生產時間的轉化就是一種徹底的異化。馬克思明確表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工人在這種勞動中“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9 頁。。這種異化勞動在《資本論》中沒有消失,因為在馬克思看來,機器勞動就是一種異化勞動,“機器勞動極度地損害了神經系統,同時它又壓抑肌肉的多方面運動,奪去身體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動。甚至減輕勞動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為機器不是使工人擺脫勞動,而是使工人的勞動毫無內容”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86-487 頁。。盧卡奇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他指出:“如果我們縱觀勞動過程從手工業經過協作、手工工場到機器工業的發展所走過的道路,那么就可以看出合理化不斷增加,工人的質的特性、即人的——個體的特性越來越被消除?!雹輀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商務印書館1996 年版,第149 頁。也就是說,勞動過程發展到機器大工業時代時,工人的異化勞動是愈發凸顯的,因為他們的個體特性在勞動中都被逐漸消除了。由此可見,由于工人在生產時間之中所進行的勞動是一種對人的精神和肉體進行雙重摧殘的異化勞動,因而生產時間對于工人來說是一種完全與自己相異的時間。在生命時間中,人身體健康與人的發展均得到有效保障,而在生產時間中,人的身心以及人的生活活動的質量都受到摧殘。因此,生命時間向生產時間的轉化當屬異化。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確闡述了這樣一種時間異化,即工人用以維持身體健康和發展自身能力的生命時間異化為資本增殖所需的勞動時間。

二、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

馬克思在《1844 手稿》中論述其異化理論時曾指出過這樣一點:“異化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手段,也就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3 頁。這一論述展示出勞動異化所帶來的另一重異化,即人的自由活動本來是人所追求的目的,但卻在異化勞動的裹挾下異化為維持人肉體生存的手段。遵循這一邏輯,可以發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揭示的第二重時間異化是,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直言之,社會時間原本作為實現人的本質的一種積極存在,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要把握這一點,我們需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何謂社會時間?第二,何謂“規訓”?第三,馬克思從哪些維度論述了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

首先,社會時間是一種區別于個人時間的時間,它本質上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恰恰是依靠社會時間,人們之間行動的整合、協調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才是有序而高效的。盡管列維納斯是從時間本體論的維度,將時間視為“主體和他人的關系本身”②[法]伊曼努爾·列維納斯:《時間與他者》,王嘉軍譯,長江文藝出版社2020 年版,第5 頁。,但他的這一觀點一定意義上體現出社會時間的意思。芭芭拉·亞當甚至認為,“所有時間都是社會時間,從根本上講,時間蘊含在社會生活形式之中,這些社會生活形式構成了時間,同時也由時間構成”③[英]芭芭拉·亞當:《時間與社會理論》,金夢蘭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第52 頁。。粗看起來,亞當的社會時間似乎僅僅涉及“社會生活形式”,但細細琢磨就會發現,社會生活本質上還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的,因而本質上說,亞當所理解的社會時間也表征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此外,諾沃特尼指出:“時間是人類在深層次上集體形塑和刻畫的符號產品,服務于人類的協調與意義賦予的需要?!雹躘奧]赫爾嘉·諾沃特尼:《時間:現代與后現代經驗》,金夢蘭、張網成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3 頁。在這里,諾沃特尼雖然沒有特意強調“社會時間”,但當他將時間看作“集體形塑的產品”“服務于人類協調”的對象時,也就表明了他所理解的時間乃是一種社會時間,因為它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社會時間的意思已經很明晰了,它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是一種在人與人之間起作用的時間。由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只要一種時間它不是在單獨的一個人身上起作用,那么它就是一種社會時間。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自然也論及了許多具體的社會時間。其一,工作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用了較大篇幅論述了工作日,包括“工作日的界限”“爭取正常工作日的斗爭”等。而工作日是一種典型的社會時間,因為無論是具體到某一工廠設定的工作日,還是通過國家立法所規定的工作日,它們都是在社會之中形成的,并且是作用于多個人之間的時間。其二,資本周轉時間。馬克思指出,資本的循環被當作周期性的過程時,“叫作資本的周轉”,“這種周轉的持續時間,由資本的生產時間和資本的流通時間之和決定。這個時間之和形成資本的周轉時間”。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74 頁。資本周轉時間顯然也屬于社會時間,因為資本不可能自行周轉,它的背后涉及的是人,因而這一時間體現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及多種具體的社會時間形態,除列舉的兩種時間以外,還包括“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工廠時間”“商品生產時間”“商品流通時間”等。

其次,“規訓”是米歇爾·??略凇兑幱柵c懲罰》中提出來的,它是用以揭示社會中權力微觀作用機制的核心概念。??轮赋?,“規訓”是“一種權力類型,一種行使權力的軌道。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術、程序、應用層次、目標”①[法]米歇爾·??拢骸兑幱柵c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版,第242 頁。。在此,??掳选耙幱枴币暈橐环N行使權力的軌道。事實上,在??卵劾?,我們所處的社會早已是“規訓社會”,其中遍布著權力以之控制人的一系列機構、技術、程序等等?!斑@些規訓機構包括宗教團體、慈善組織、公教學校、醫院、工廠,甚至于家庭等等”②譚勇:《關于馬克思文化理論的三個追問及其解答》,《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 年第2 期。,而其“規訓”技術則包括:分配藝術、對活動的控制、創生的籌劃以及力量的編排等。正是在這里,??轮赋隽藭r間也是一種權力“規訓”技術,它可以而且已經被權力用作“規訓”人的手段。對此,??轮饕劶傲巳缦聝牲c:其一是通過制定時間表來嚴格控制人的行動,包括“規定節奏、安排活動、調節重復周期”③[法]米歇爾·??拢骸兑幱柵c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版,第169 頁。三種方法。學校、工廠典型地體現出時間表被用于控制人的活動。例如學校要求,“8:45,班長進入,8:52,班長會,8:56,學生進入和禱告,9:00,學生就座,9:04,聽寫第一塊石塊,9:08,聽寫結束,9:12,聽寫第二塊石塊,等等?!雹躘法]米歇爾·??拢骸兑幱柵c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版,第170 頁??梢?,學生的活動是被這細分的時間表所嚴格控制。其二是通過給人的活動增加時間的規定性,例如軍隊中整齊劃一、前后相繼的規定性動作,這些動作體現了“肉體適應時間要求的方式”⑤[法]米歇爾·??拢骸兑幱柵c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版,第171 頁。。在??驴磥?,正是通過“時間”這一控制技術,“時間滲透進肉體之中,各種精心的力量控制也隨之滲透進去”⑥[法]米歇爾·??拢骸兑幱柵c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版,第172 頁。。以上分析中,我們需要把握的關鍵一點是,時間可以作為權力“規訓”人之手段、技術,而這就意味著時間向“規訓”手段的異化是可能的。

最后,沿著??聦r間視為一種“規訓”手段的思路,可以發現馬克思主要從三個層面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第一個層面是,“機器時間”異化為“規訓”工人的手段。馬克思精辟地指出,在資本主義現代機器大工業生產中,“自動機本身是主體”⑦《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83 頁。,工人成了機器的附屬物,“終身專門服侍一臺局部機器”⑧《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86 頁。。也就是說,工人在大機器面前成了完全被動的“客體”。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機器本身有它自己的時間節奏。馬克思說過,資本家要通過機器在同一時間內榨取更多的勞動,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提高機器的速度,另一種是擴大同一個工人看管的機器數量”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74 頁。。此處,“提高機器的速度”再明顯不過地體現出機器本身擁有它自己的時間模式,并且這種時間模式還可以根據資本家的需求進行快慢調節。所以,當馬克思說工人完全從屬于機器的時候,就相當于是說工人完全受“機器時間”的控制。顯明的是,機器單位時間運轉越慢,工人的勞動相對就會輕松些,而機器單位時間運轉越快,工人的勞動就會越累;而當機器要在夜晚工作,那么相應的工人就不得不在晚上勞動。馬克思就此說道:“工人要服從機器的連續的、劃一的運動,早已造成了最嚴格的紀律?!雹狻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73 頁。諾沃特尼甚至發出感嘆:“對于勞工階層來說,委身于機器的時間秩序之下則是難以想象的苦難?!?[奧]赫爾嘉·諾沃特尼:《時間:現代與后現代經驗》,金夢蘭、張網成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72 頁。韓炳哲也指出:“作為機械化的工業化使人的時間接近于機械時間?!?[德]韓炳哲:《時間的味道》,包向飛、徐基太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 年版,第189 頁。因此,“機器時間”嚴格控制了工人的勞動,因而可以認為,“機器時間”異化為控制工人的手段。此外,還需要指明的一點是,“機器時間”看似是一種機器客體的時間,但它本質上乃是社會時間,因為它一方面受資本家掌控,另一方面它被用于控制工人的勞動,所以它體現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第二個層面是,“工廠時間”異化為“規訓”工人的手段。所謂“工廠時間”,指的是資本家為工人的勞動所制定的時間表,對工人的上班時間、吃飯時間、休息時間和下班時間等作了細致規定。在《資本論》中論述“爭取正常工作日的斗爭”時,馬克思指出:“工廠主必須在工廠張貼大字印刷的時間表,說明上工、下工、休息的時間……受法律保護的全體工人都要有小時的吃飯時間,并應在同一時間吃飯,其中至少有1 小時應在下午3 點以前。兒童或少年至少應有半小時的吃飯時間,否則不得讓他們在下午1 點以前做工5 小時以上?!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26 頁。此處列舉出來的時間,并不是工廠主們自己制定的時間,而是經過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斗爭以后,工廠法所規定的時間。不過,即便從這經過法律保護、經過優化的時間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存在“工廠時間”,它對工人“上工、下工、休息”以及吃飯等活動作了詳細的時間規定。此外,這一論述中提到的吃飯時間“至少有1 小時應在下午3 點以前”,實際上暴露出在法律未作出正式規定以前,工人的吃飯時間是極不規律的。而這也可以從馬克思的如下論述中看出:“在委員懷特1863 年詢問過的證人當中,有270 人不滿18 歲……5 人只有6 歲。工作日從12 到14 或15 小時不等,此外還有夜間勞動,沒有固定的吃飯時間?!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86 頁?!皼]有固定的吃飯時間”這種“工廠時間”中的無序時間,實際上比明確規定了吃飯時間的“工廠時間”對工人造成的危害更大,對工人活動的“規訓”作用更強。另外,馬克思強調:“這些按照軍隊方式一律用鐘聲來指揮勞動的期間、界限和休息的細致的規定,決不是議會設想出來的?!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26 頁。此處,“按照軍隊方式”“用鐘聲來指揮勞動的期間、界限和休息”等均表明時間確實對工人的勞動進行了“規訓”??傊?,“工廠時間”作為社會時間的一種,被資本家用來控制工人勞動、吃飯以及休息等的時間,由此成為“規訓”工人勞動的技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廠時間”異化為“規訓”工人的手段。

第三個層面是,在更宏大的視角下,資本主義整個時間體系作為一種“規訓”手段與人相對立。詹姆遜說:“任何生產方式的時間,更不用說像資本主義這樣復雜的生產時間,必然是由幾種不同的時間性的疊加構成的?!雹躘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重讀〈資本論〉》(增訂本),胡志國、陳清貴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年版,第92 頁。的確,資本主義整個時間體系是由多種不同的時間性疊加構成的。此外,也確如阿爾都塞所總結的那樣,“經濟生產時代作為特殊的時代……是復雜的、非線性的時代,是時代中的時代,是不能在生活和時鐘的時間連續性中讀出來的復雜的時代”⑤[法]路易·阿爾都塞、艾蒂安·巴里巴爾:《讀〈資本論〉》,李其慶、馮文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9 頁。。如果說詹姆遜對資本主義時間體系特點的判定是“不同的時間性的疊加”,而阿爾都塞對資本主義時間體系特點的判定是“非線性”,那么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時間體系特點的概括則是“加速”和“無序”。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道出了如下精辟論斷:“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于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雹蕖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4 頁。此處提及的“不斷變革”“不停的動蕩”“永遠的變動”充分地揭示出資本主義時代的時間特點是“加速”和“無序”。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資本主義時間體系的這種“加速”和“無序”的特點,類似于商品形式、貨幣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作為具有“社會效力的、因而是客觀的思維形式”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93 頁。對人的活動進行形塑,將作為一種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客觀存在的“規律”對人的活動進行“規訓”和控制。當代理論家羅薩就精準地揭示了“時間加速”對于主體的行動和主體存在方式所帶來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速通過增加每個單位時間中的行為速度和體驗速度,而改變了主體的行為和體驗。因此,這些必然會導致,現代的加速動力不只是改變了主體的舉動,而且也改變了主體的存在”②[德]哈爾特穆特·羅薩:《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董璐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年版,第173 頁。。一句話,既然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主體逃脫不了“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關系構成的世界”③[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商務印書館1996 年版,第147 頁。的規律之束縛,那么也就逃脫不了其中存在的“加速”“無序”時間形式的“規訓”和“控制”。因此,可以認為,以“加速”和“無序”為特點的資本主義時間體系作為一種“規訓”手段與人相對立。

綜上所述,馬克思通過揭示“機器時間”“工廠時間”,以“加速”和“無序”為特征的“資本主義整個時間體系”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從而論述了第二重時間異化,即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

三、“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揭示的第三重時間異化是,“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要把握這一點,我們需要闡明三點:其一,馬克思所認肯的時間乃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其二,“點狀”時間的內涵;其三,馬克思論述“三維”時間向“點狀”時間異化的具體維度。

關于第一點,可從三方面來加以認識。其一,馬克思所推崇的辯證法中體現出的時間,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2 頁。??梢钥吹?,“現存事物”其實就是“現在”,“既成的形式”體現著“過去”,“必然滅亡”和“不斷的運動”則標示著“將來”,所以,“過去”“現在”和“將來”構成了馬克思辯證法的內在時間機理。韓炳哲也看到了辯證法內在的時間結構,他認為,“辯證法自身是一種深刻的時間發生。辯證運動歸由為時間視域的一種復雜的交疊,即已然之未然……辯證的推動力產生于一個已然和一個未然、一個過去和一個將來之間的時間張力”⑤[德]韓炳哲:《時間的味道》,包向飛、徐基太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 年版,第17 頁。。也就是說,在韓炳哲看來,辯證運動能夠發生的前提條件是它本身具有內在的時間結構,并且它依靠的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三者之間的時間張力?!斑^去”“現在”和“將來”三者之間存在張力,恰恰意味著它們是時間的三個不同維度。因此,透過馬克思的辯證法可以發現,他所認可的時間乃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

其二,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具體的生產現實時,也體現出他所認肯的時間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馬克思在考察商品中價值的形成過程時,強調“只要使用價值是有目的地用來生產新的使用價值,制造被用掉的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就成為制造新的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部分勞動時間從被用掉的生產資料轉移到新產品上去”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33 頁。。在生產資料被消耗,從而制造出新的商品過程中,馬克思認為那凝結在“生產資料”中的“過去”的必要勞動時間會轉移到“新商品”中,并構成“新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的一部分。恰是在這一過程中,屬于“過去”的必要勞動時間經過資本主義“當前”的生產轉移到代表“將來”的“新商品”中,由此,資本主義生產現實所具有的“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便清晰地呈現出來:進行商品制造的生產當然是“現在”的;其“消費”的生產資料則既是“現在”的,又是“過去”的,因為就它作為工人的勞作對象來說,它是當前在場的,而就它里面凝結的“過去”人類勞動來說,它是過去的;作為生產過程結果的“新商品”則是“將來”的??傊?,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生產現實作為一種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現實來考察,表明了他所理解的時間乃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

其三,馬克思堅持將資本主義社會看作歷史的結果,同時也將其看作必然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暫時性社會階段,這同樣體現出馬克思所認可的時間是一種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社會看作人類歷史發展結果這一點,甚至是連結構主義者阿爾都塞都不得不承認的,他說,“馬克思的研究對象是被思考為歷史結果的現實資產階級社會”②[法]路易·阿爾都塞、[法]艾蒂安·巴里巴爾:《讀〈資本論〉》(增訂本),李其慶、馮文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 年版,第65 頁。。馬克思本人亦有如下簡明論述:“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分析卻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產方式一樣,把社會生產力及其發展形式的一個既定的階段作為自己的歷史條件,而這個條件又是一個先行過程的歷史結果和產物”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994 頁。??梢?,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社會看作歷史結果。對于資本主義社會具有的必然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階段性、歷史性、暫時性性質,馬克思同樣作了說明。事實上,馬克思經過科學論證,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具有的多重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從而斷定,“資本主義生產不是絕對的生產方式,而只是一種歷史的、和物質生產條件的某個有限的發展時期相適應的生產方式”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89 頁。??梢?,在馬克思的眼中,資本主義社會是暫時性的,它是面向“將來”不斷發展的,并且它的“將來”就是共產主義,因為共產主義“是人的解放和復原的一個現實的、對下一段歷史發展來說是必然的環節”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7 頁。。因此,從歷史維度來看,馬克思是將資本主義社會置于“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之中來看待的,而這也就表明他所理解的時間是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的“三維”時間。

關于第二點,“點狀”時間也稱“原子化時間”,它其實是德勒茲“縮合式”時間的形象化表達,反映的是時間所具有的“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被摧毀了,被壓縮成了一個“點”。對于“縮合式”時間,德勒茲指出:“過去與未來歸屬于當前:就先前的諸當前被持留在縮合中而言,過去是歸屬于當前的;由于等待是同一縮合中的預測,未來是歸屬于當前的。過去與未來指的不是那些與一個被假定為當前的時刻截然不同的時刻,而是縮合了諸時刻的當前自身的維度?!雹轠法]吉爾·德勒茲:《差異與重復》,安靖、張子岳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年版,第130 頁。也就是說,“過去”和“將來”被壓縮到“現在”這一個點上,沒有了“過去”“將來”這兩個維度,而只有“現在”這個維度。在韓炳哲看來,“只有在一個處于指向性的時間性張力關系內部,真正的時間或者真正的時間點才得以形成”⑦[德]韓炳哲:《時間的味道》,包向飛、徐基太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 年版,第10-11 頁。,而“點狀”時間則不再具有這種張力性關系,因而它其實已經是一種“非時間”形式。

關于第三點,可以從三個維度來把握馬克思所論及的“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一是馬克思在論述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重復問題時,體現了“三維”時間向“點狀”時間的異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至少論及了四重重復:其一是貨幣循環過程的重復,即“G—W—G”這一循環,馬克思認為“貨幣流通表示同一個過程的不斷的、單調的重復?!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34 頁。其二是商品循環過程的重復,即“W—G—W”這一循環。其三是勞動者勞動過程的循環,馬克思認為,“勞動力所有者今天進行了勞動,他必須明天也能夠在同樣的精力和健康條件下重復同樣的過程”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9 頁。。其四是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過程的重復。在馬克思看來,“簡單再生產只是生產過程在原來規模上的重復”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54 頁。。以上各種重復當然是在時間中進行的,但它同時將“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了。何以如此呢?事實上,“重復在對象中既不顯現也不引生任何東西,而只是憑其所產生的那種習慣性的推移對心靈有一種影響”④[英]大衛·休謨:《人性論》(上冊),關文運譯,商務印書館1996 年版,第191 頁。。也就是說,重復會給主體的心靈帶來改變。這種改變,在德勒茲看來是一種主體對時間體驗、感知的改變。主體所感知到的時間將不再是一種具有“過去—現在—將來”時間結構張力的“三維”時間,而是一種“縮合式”時間,這種時間將“過去”和“未來”統統縮合進“當前”時刻,以至于“過去與未來指的不是那些與一個被假定為當前的時刻截然不同的時刻,而是縮合了諸時刻的當前自身的維度”⑤[法]吉爾·德勒茲:《差異與重復》,安靖、張子岳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年版,第130 頁。。需要指出的是,前述分析并非我們對于馬克思有關“重復”問題論述的過度解讀,因為馬克思自己也說過,“現在執行職能的資本,不管它經過的周期的再生產和先行積累的系列多么長,總是保持著它本來的處女性”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77 頁。??梢?,資本的周期性重復會使它遺忘自己的“過去”,它總是保持著“處女性”,也就是總是保持著“開端”,保持著當前在場的狀態,而這也同時意味著它吞噬掉了“將來”。所以,馬克思提示出資本的周期性重復中所涉及的,資本的“過去”、資本的“將來”都“消失”于資本的“當前”,與德勒茲總結的“過去”“未來”縮合進“當前”是不謀而合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大量存在的重復的論述,揭示了“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

二是馬克思在揭示資本主義生產中時間與空間的辯證法時,同樣展現了“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關于資本主義生產中存在的“時空”辯證法,馬克思是這樣說的,一方面是“空間消滅時間”,即“不同的階段過程由時間上的順序進行轉化為空間上的并存”⑦《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99 頁。,例如針條制作的一般過程是要在時間順序上依次經過拉直、切斷、磨尖等階段,才能最終形成產品,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針條制作的各個階段就成了同時性地、在空間上并存的階段,由此還能“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⑧《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99 頁。;另一方面是“時間消滅空間”,即資本“力求用時間去消滅空間,就是說,把商品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所花費的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38 頁。。問題的關鍵就是,在時間與空間的辯證關系中,時間被空間化了。時間與空間有著本質的不同,時間體現的是連續性,而空間體現的則是廣延性。因此,當時間降格為空間時,就意味著“時間就失去了它的質的、可變的、流動的性質:它凝固成一個精確劃定界限的、在量上可測定的、由在量上可測定的一些‘物’”①[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商務印書館1996 年版,第151 頁。,同時也就意味著“三維”時間被降格為空間上的一個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中存在的時間與空間辯證法的揭示,同樣展示了“三維”時間向“點狀”時間的異化。

三是馬克思通過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中成為無歷史、無將來的存在,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的現象。馬克思在《資本論》的一個腳注中引述了他在《哲學的貧困》里闡述的如下觀點:經濟學家們宣稱“封建制度是人為的,資產階級制度是天然的……以前是有歷史的,現在再也沒有歷史了”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 卷,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99 頁腳注。?!敖洕鷮W家們”將資產階級制度美化為“天然的”“永恒的”,由此就宣布了資本主義社會是非歷史性的,它沒有“歷史”,而這就意味著原本處于“過去—現在—將來”歷史性維度中的資本主義社會僅僅只有“現在”和“當前”了??傊?,對于資本主義社會而言,一方面,“資本擦拭了自己的前歷史的痕跡”③[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重讀〈資本論〉》,胡志國、陳清貴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年版,第103 頁。,也就是“過去”消失了;另一方面,“未來這個范疇正無情地消逝”④[奧]赫爾嘉·諾沃特尼:《時間:現代與后現代經驗》,金夢蘭、張網成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3 頁。,取而代之的是擴張了的現在,也就是說“將來”這個維度也消失了。因此,當“經濟學家們”宣稱資本主義制度是“永恒的”“天然的”之時,其中就蘊含著“三維”時間向“點狀”時間的異化,因為“過去”和“將來”這樣的時間維度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擴張了的“當前”、永恒的“現在”。

綜合來看,馬克思透過對“重復問題”“時空辯證法”以及“資本主義永恒性”的分析,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三維”時間向“點狀”時間的異化。

四、結語

事實上,無論是生命時間異化為生產時間,還是社會時間異化為“規訓”人的手段,抑或是“三維”時間異化為“點狀”時間,它們的根源都在于資本主義特有的生產方式,因此,徹底解決這三重“時間異化”的唯一辦法自然是推翻資本主義現存制度,推動共產主義社會早日實現。因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于時間異化的揭示,實際上打開了資本主義批判的重要維度。也就是說,從時間維度來看,資本主義由于必然存在著馬克思所勾勒的三重時間異化,而必然是需要被超越的對象??傊?,深入解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于三重時間異化的論述,不僅對理解當代人遭遇的“時間危機”具有重要理論參考價值,而且對于更全面地把握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也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編譯局規訓人民出版社
規訓與懲罰:雍正尊孔的帝王心術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關于實現規訓的發展性價值的思考
規訓與政治:儒家性別體系探論
后現代語境下科學話語在廣告身體規訓中的轉向
抉擇
人民出版社
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簡介
中共中央編譯局江蘇師范大學發展理論研究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