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項目學習,建構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2024-05-08 16:10謝穎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知識點素養內容

謝穎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項目學習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項目,學生一邊感受學科魅力,一邊在循序漸進的探索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實現知識點的應用、遷移。

一、以學生為主體,優化項目設計

(一)結合生活情境,設計項目內容

項目學習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實現知識點的應用、遷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轉換角色定位,基于項目學習的服務本能搭建項目背景、提煉項目主題。除了發揮教學經驗,圍繞教學重難點提煉主題內容,教師還可以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高效的生生互動,學生嘗試著將自己的理解、自然興趣點融入主題提煉和項目內容的設計。雖然初中生已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但他們的知識積累還有所欠缺。針對形形色色的設計理念,教師應及時跟進學生的討論進程,并適時地予以引導。

在研究“如何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時,教師并沒有直接輸出理論知識,告知學生如何操作,而是以問題為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坝姓l自己安裝過操作系統?有誰自己安裝過應用軟件?”從后續的反饋來看,安裝應用軟件較為簡單,大部分同學擁有“自己安裝應用軟件”的經驗。與此同時,針對“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一事,學生紛紛表示沒有相關的操作經歷。接下來,教師將項目設計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引導他們自主提煉項目主題?;谡J知沖突,學生逐步明確:自己想要知曉如何安裝操作系統以及安裝操作系統有哪些注意事項?結合學生提煉的項目主題,教師適當地進行延伸,并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內容、互聯網信息摸索大致的安裝方法。

只有當學生對項目內容感興趣時,他們才能調動參與積極性,積極參與項目學習。為了確保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完成項目探索,教師要重構教學理念,并引入豐富的生活情境。結合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學生一邊探索信息知識,一邊實現知識點的應用、遷移。

(二)秉承因材施教,豐富項目設計

從前文的論述中不難發現,項目設計講求以學生為主體。所謂的“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針對某一些學生,而是針對所有同學。一般來說每一名同學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信息素養均是不同的,教師在設計項目內容、規劃項目流程時要充分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按照不同的學生學情,教師擬定差異化、個性化的項目目標、項目內容、項目評價標準?;诓煌捻椖磕繕?,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明確大致的學習方向。

在研究圖表時,教師圍繞“統計數據”設計了主題為“研究生活現象”的學習項目。根據要求,學生將以小組為單位調研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借助柱形圖、折線圖、餅圖展示出來??紤]到項目的展示成果,教師要求各小組在討論研究主題后將大致的思路以及探索流程上傳至指定郵箱。根據各小組的反饋,教師一邊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一邊調整具體的項目流程。從后續的效果來看,大部分同學在設計項目內容、項目目標時充分考慮了“自己想要探索什么”“自己的探索能力”。結合差異化的項目目標、內容,每一名同學均能從中鍛煉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以及圖表制作能力。

因材施教的前提在于了解學生學情,全面且客觀地把握學情變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調查問卷“一對一”交流等多種方式獲取差異化的學情。此外,考慮到溝通的便利性,教師還可以設計形式新穎的測試題。通過直觀的數據,教師逐步構建起動態化的學情檔案。

二、引入多元策略,創新項目設計

(一)引入跨學科融合,培養綜合素養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跨學科融合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在日常的課程講解中,教師基于該理念并優化項目設計。首先,從項目目標層面來看,教師將“綜合素養的培養”融入項目目標。其次,從項目內容來看,教師將多個學科的內容、視角融入項目情境、項目背景?;谡Z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等多個學科的結合,學生一邊學習、探索具體的知識點,一邊從多個角度看待、理解知識的應用。值得一提的是跨學科要素的引入要確保信息技術的主體性。通過適時、合理的多學科互動,學生逐步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在研究“制作演示文稿”時,教師圍繞“戲劇節”設計學習項目。根據項目要求,學生要將語文、音樂、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并從戲劇介紹的角度宣傳即將進行的校園戲劇節。是由于本次項目學習包含多個學科,學生在設計項目內容時需要利用互聯網信息搜集相關的音樂作品,利用語文能力設計演示文稿的文字內容,此外,考慮到項目成果,學生還要基于美術審美安排圖片、文字、視頻間的關系。從后續的反饋效果來看,大部分小組可以有邏輯、有順序地分享自己查閱的信息。比如有的小組圍繞戲劇節的內容依次介紹多個劇種的起源、發展和流傳地點。再比如有的小組圍繞戲劇劇種的出現時間,依次介紹不同戲種的實際情況。針對形形色色的項目成果,教師予以充分地肯定,并鼓勵他們結合項目目標進行自我糾錯。一般來說,初中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他們可以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

項目學習的兼容性較強,跨學科融合不僅賦予了學習項目以新的內涵,還能讓學習項目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渠道。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習項目的效用,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項目學習、跨學科融合的理解。

(二)設計微項目,搭建高效課堂

從定義來看,微項目是項目學習的延伸與發展。從具體的應用方法來看,教師基于課程標準、教學核心為中心設計較為分散的多個小項目。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嘗試著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相比于單純的“教師教”,以微項目為載體的“學生學”往往更能活躍課堂氛圍。微項目的設計包含微內容、微問題、微任務、微評價等環節。通過循序漸進的微任務,學生既能達到最近發展區,又能逐步搭建完整的知識架構、學習架構。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學習項目,微項目的設計講求邏輯性。憑借多個微項目的練習,學生逐步明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在研究“音視頻”的制作時,教師從“制作音視頻”這一實踐活動的流程出發提煉出獲取音視頻、編輯音視頻、創新音視頻等多個關鍵點,并將其轉化為微項目。其中在創新音視頻中,教師再次根據項目內容歸納出:如何設計片頭、如何添加字幕、如何設計片尾等關鍵問題。接下來學生或以個體為單位,或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互動??紤]到互動的效率,教師提前展示一則視頻并鼓勵學生按照教材內容尋找“解決關鍵問題”的方法。由于初中生已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可以明晰如何添加片頭、如何添加字幕、如何添加片尾。結合學生的探索成果,教師從創新片頭、片尾處等維度予以補充。比如教師播放諸多影視劇的片頭和片尾,邀請學生分析資料的特點?!捌^設計要包含情境、主題、基本信息等要素,與此同時片頭還要體現作品的風格。相比于片頭,片尾設計強調‘給觀眾留下印象,我們可以采用反轉和總結等方法”。

科學、合理的微項目不僅能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復盤知識的產生流程,還能讓他們在自主分析問題中搭建知識框架。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微項目的效用,教師緊扣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微內容,并借助微任務和微評價引導學生實現知識點的創新應用與遷移。

三、結合項目學習,優化多元互動

(一)優化評價體系,加強師生互動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性地以自己為主體并輸出大量的觀點,雖然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錯誤之處,但單調的評價方法經常會讓學生缺乏參與感和反饋的積極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圍繞教學評一體化優化評價體系,加強師生互動。一方面針對學生的探索成果,教師不再囿于“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具體知識點”,而是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從“學生是否達成教學目標”的角度分析具體的成果。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探索過程,教師積極跟進他們的討論、實踐、分析、復盤。通過適時地介入,學生一邊加強對具體知識點的理解,一邊形成科學的探索方法。

在研究“網絡生活”時,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主題為“正確上網”的學習項目。根據項目要求,學生將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宣傳視頻。為了提高視頻的質量,教師既明確項目目標,又提前公布項目的評價標準。從項目成果來看,學生要確保視頻包含“正確使用網絡”“正確應對網絡亂象”“踐行網絡道德”等關鍵詞。從項目流程來看,學生要按照“設計視頻框架”“搜集互聯網信息”“編輯視頻內容”“整體優化”等順序展開設計。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巡視并了解每一個小組的問題所在。比如其中一個小組圍繞“文明上網”設計視頻內容。然而從具體的視頻文案來看,該小組設計的視頻以文字為主。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及時干預并引導其擴充視頻資源的形式。再比如其中一個小組圍繞“網絡亂象”設計視頻內容,該小組的視頻集中闡述“如何文明上網”?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及時介入并予以相應的引導。

在新時期的教學評價中,評價不再是教師向學生的單向輸出,而是基于教師、學生等主體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自由、寬松的討論氛圍,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觀點。一般來說每一名同學的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均是不同的,所以教師要予以個性化、差異化的引導。

(二)優化成果展示,促進生生互動

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間的互動尚停留在小組討論。為了踐行項目學習,優化項目學習的效率與質量,教師需要優化互動教學,并加強生生互動。所謂的生生互動并不是簡單的觀點交換,還包含合作與互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基于項目特點、內容匹配,以不同的成果展示活動提供互評的空間與機會。比如針對理論性較強的學習項目,教師可以設計演講、交流會等分享活動。與此同時,針對實踐性較強的學習項目,教師引入“小老師”這一先進的教學策略,并轉換教師與學生間的角色。通過形式不同的展示方式,學生不僅能輸出自己的觀點,還能在后續的觀點交換中完善對項目內容的理解。

為了復盤條件語句的應用,教師擬定了主題為“設計成績評價的程序”。在此過程中,學生復盤If語句的一般格式,并羅列出完整的步驟。區別于以往的評價方式,教師任選一名同學的作品并設計互評任務。根據任務要求,學生將從準確度的角度進行評價。比如其中一名同學的答案為:

A=val(text1.text)

If a>60 then

Label2.caption=“合格”

Else

Label2.caption“不合格”

End if

針對上述答案,其他同學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俺煽兒细竦姆秶鷳谴笥诘扔?0,所以‘If a>60 then這一部分的內容應為If a>=60 then”。當所有同學復盤條件用語的使用方法后,教師增加項目難度:如果大于等于60視為成績合格,大于等于80視為成績優秀,我們可以用怎樣的語句表達上述條件?接下來,學生重新設計條件語句并展開互評。

生生互動建立在深度掌握項目要求、評價標準的基礎上。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可以將評價標準前置,將項目目標轉化為評價標準。借助直觀的項目目標,學生積極、有序地指明其他同學存在的問題?;ピu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重視最終的項目總結,并基于學生反饋和項目成果展開延伸和拓展。

總之,在新時期的初中信息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將他們培養成具有信息素養、能夠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引入項目學習這一新穎的教學策略,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項目學習以豐富的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主要參考。在日常的課程設計中,教師積極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匹配以形式各異的學習項目。項目學習的貫徹落實是一個長期且系統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經驗,并借助高效的師生、生生互動,促進項目的貫徹落實。

猜你喜歡
知識點素養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主要內容
關于G20 的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