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作文銜接教學創新

2024-05-08 16:10陳海紅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作文語文教師

陳海紅

七年級是學生剛進入中學的一個學習階段,在最開始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不適應,如課堂教學方式、學習要求等。以語文作文教學為例,不少學生都感到很大的壓力,對寫作缺乏信心,導致學生作文水平無法得到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語文整體素養的發展。本文從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內涵出發,簡單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創新策略。

一、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內涵

作為體現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部分,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著語文成績是否理想,還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六年級的作文教學和七年級的作文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如六年級作文教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寫作興趣和習慣的培養,對學生作文水平的要求只是“文從字順”;而七年級作文教學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邏輯、寫作技巧的運用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然而對剛進入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很難快速適應這種轉變,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很難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教師正確認識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問題。

所謂“銜接”其實指的是將兩種事物進行有效連接。對于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而言,就是指教師可以根據對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作文水平和課程標準的了解,基于相關教學理論和指導方法,幫助學生快速適應中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促進學生作文水平不斷提升,并使其形成受用一生的寫作能力。

二、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及時調整學生寫作心態

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教師考慮到學生年齡較小,并且才開始接觸寫作,對學生的要求不是很高,同時出于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在作文教學中會經常表揚和鼓勵學生,因此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寫作中心態較為放松,課堂參與度也比較高。但是進入中學后,隨著教師對學生寫作要求的提高,導致很多學生出現明顯的不適應,這便會影響學生在寫作中的心態,如畏懼寫作、應付寫作等。而教師又沒有及時發現和引導學生,導致一些學生對寫作慢慢失去了興趣,更多是以應付的心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甚至個別學生會放棄寫作,這就無法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致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受到影響。

(二)不能有效轉化學生寫作思維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比較重視對學生敘述能力的培養,而中學語文教師則需要在學生現有基礎上轉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具備較強敘述能力的同時,可以寫出更具深度、更富情感的文章。從七年級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并沒有很好地轉化學生的寫作思維,導致學生在寫作時還是按照固定思維進行寫作,如此便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也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三)缺少對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

在促成中小學作文教學有效銜接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習慣于運用個人經驗,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既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無法滿足學生當下的成長需求,針對學生作文的評語,教師沒有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的評語過于嚴厲、簡單,導致作文評價的作用難以發揮出來,反而使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恐懼心理。

三、促進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創新策略

從七年級作文教學的現狀不難看出,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情況不容樂觀,而這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從長期來看,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相關教育者要重視對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創新,有效改善教學現狀。

(一)基于生本理念,關注學生寫作心態

與中學作為教學相比,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主要在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簡言之,無論學生寫得好與壞,大多數教師都會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以確保學生可以堅持寫作。但這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對寫作不重視,進入七年級的寫作之后,寫作難度和要求都有明顯的提升,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寫作心態發生變化,如畏懼心理、應付心理等。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降低,還會影響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在七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寫作心態,并結合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寫作思路要清晰》的作文教學中,由于剛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對中學語文寫作缺乏了解,不知道一般文章的結構及寫作順序是什么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早讀、班會或者其他時間為學生舉辦寫作知識專題講座,使學生可以清醒認識到中小學語文寫作的區別,并通過一些典型示例讓學生對一般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利予以了解。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隨后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愛好、遇到的趣事或近期思考的問題等,以此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輕松地進行寫作。

(二)培養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改掉陋習

從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多數教師都比較重視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但主要是保持書寫規范、多積累美詞佳句等,使得部分學生在寫作中形成了一些陋習,如喜歡套作、缺乏真情實感等。假如教師不能在七年級的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改掉陋習,將會使其作文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影響。首先,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不能以應試為寫作教學的根本目標,而是要鼓勵學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即便用詞不是很準確、語法不對,只要學生有這種意識,便能使其作文水平得到很快的提升。其次,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習慣,避免被自身思維束縛,比如在《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這一單元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寫景,而在此過程中便要改變學生慣性思維,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進行寫景,如從主客觀角度出發,用擬人手法進行寫景;從點與面的結合角度寫景;從自身的視覺、嗅覺和聽覺等角度寫景等。這樣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寫作思路,使語文寫作變得更加簡單和輕松。最后,要培養學生多讀、多寫的良好習慣,因為只有通過不斷地閱讀,才能使其了解別人是如何搭建文章結構的,又是如何運用寫作手法的,而多寫就是對所見所學的實踐運用,只有不斷地寫,才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待提高。但要強調的是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周到、有效的幫助,比如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要先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難度不高、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書籍,如《少年文藝》《兒童文學》《讀者》等,確保他們可以順利完成閱讀。隨后,根據作文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薄弱點,為學生推薦更具針對性的書籍或閱讀材料,并在學生閱讀之前進行簡單介紹,如屬于哪種文體、文章結構如何、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等,這既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閱讀,還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文體意識,為之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三)加強寫作訓練,解決學生寫作難點

在促進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過程中,加強寫作訓練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現實需求,還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快的成長和進步。從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可以發現,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中都會有獨特的發展特征。所以為處理好銜接問題,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合理開展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寫作難點。從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七年級學生在語文寫作中時常感到題目抽象、寫作難度大,為此教師在寫作訓練中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寫作效率和質量。在《寫作學習抒情》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人和事的習慣,并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寫下來,然后通過傳授一些抒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使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寫這類文章。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網上的一些寫作資源,并與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行對比,使其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這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四)改善銜接困境,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關于改善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困境,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作文教學目標方面。從課程標準內容來看,針對六年級學生和七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明顯不同,如前者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良好習慣,而后者則是側重于寫作技巧、手法的積累和運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七年級語文教師直接要求學生按照這一要求和標準進行寫作,學生很難適應,也就無法促成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銜接。對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剛剛進入中學的學生而言,要盡可能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合理制定作文教學目標。學生剛進入中學,在語文寫作時通常還是會沿用單一化的作文結構,此時教師不能直接否定和批評學生,而是要耐心指導他們了解其他的作文結構,鼓勵在寫作時嘗試使用這些新穎的作文結構,并且不對他們的寫作質量提出明顯要求,主要讓學生了解和體會其他的作文結構,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中學階段的語文寫作。

其次,作文教學內容方面。一些教師在七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比較喜歡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知識,如記敘文的六要素等。這些文體知識對七年級學生而言已經非常熟悉,如果還是在這上面花費時間,就會影響整個作文教學的進度和效果。教師在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中應避免對學生熟知的知識進行反復回顧,以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此外,在選擇作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以教科書為依據,還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尤其是他們在小學階段的一些生活經歷,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加強中小學作文教學的銜接。隨后,教師才可以由淺入深,慢慢豐富教學內容,提高知識難度,最終使得學生的作文水平實現螺旋式上升。

再次,作文教學方法方面。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主要是以“放”為主,這是因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可以積極參與寫作,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但是進入中學之后,根據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掌握和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技巧;語言表達具有邏輯性;寫出真情實感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就不能從激趣的角度出發,而是要從傳授技能、技法入手。比如在《寫作抓住細節》的作文教學中,可以從本單元或其他經典文學作品中選出一段內容,然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其演繹出來,之后要求學生根據所看的內容進行寫作。通過這種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抓住細節,如人物的情緒變化、肢體動作等,從而在寫作中刻畫出更加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

最后,作文教學評價方面。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和能力,如果教師還是按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改,很難發揮它的價值效用。所以在促進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銜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教學評價,最初可以先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情況進行評價,如是否存在跑題、文章結構是否合理、寫作手法的運用是否正確等。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漸漸具有自評的意識,隨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評、互評,并說一說如何進行改正。

(五)樹立對話意識,有序推進教學銜接

在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與學生的對話,這樣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作文水平、寫作心態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如此便會影響這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在此情況下,語文教師應樹立對話意識,利用各種機會與學生進行對話,但要注意在對話中要做到平等、真誠對待學生,這樣才可以為促成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完美銜接奠定基礎。在具體對話中,首先要給學生足夠的尊重,讓他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教師不能隨便打斷學生的發言,并耐心傾聽。其次,要仔細記錄學生所說的內容,尤其是他們對于中學語文寫作的一些感受、問題等,以便為之后的教學調整提供重要依據。最后,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打造線上交流平臺,讓師生對話可以延伸到課堂之外,這既能突破時空限制,增加師生對話次數,還可以提升對話效率和廣度。

在義務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中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就是其中關注度比較高的一項內容。從現階段七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情況來看,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仍舊存在很多問題,這就要求相關教育者能夠立足實際,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創新優化策略,確保學生可以盡快適應中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和寫作要求,使其可以快速提高寫作能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規劃課題“中小銜接視角下七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3〕GHB0340?!?/p>

猜你喜歡
作文語文教師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圓我教師夢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