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索

2024-05-08 19:56陳文靜
中國市場 2024年12期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降本增效預算管理

陳文靜

摘?要: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的不斷攀升,使得制造業企業在運營中面臨巨大壓力,并且競爭環境也更加激烈。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有助于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合理控制成本,優化配置資源,高效實現戰略目標,推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文章主要介紹了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的內涵和價值,分析了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的困境,并結合相關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制造業企業管理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降本增效

中圖分類號:F81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12-009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2.023

1?引言

預算管理對于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壓縮制造成本、進行資金合理配置等方面發揮作用,為企業降本增效帶來更多可能性。而實際上,很多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管理中還面臨諸多困境,存在諸多問題,難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效用。對此,需要制造業企業積極探索突破預算管理困境的對策,不斷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發揮預算管理價值,助力企業及制造業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的內涵和價值

2.1?內涵

在企業預算管理進程中,應結合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生產制造架構、產品市場占比、品牌影響等各類影響因素展開,從而合理分配企業資源。根據制造業企業的經濟活動,可進行預算管理細化、分化,落實到采購環節、生產制造環節、日常管理環節等,以此來凸顯預算管理的針對性。具體來說,制造業企業的預算管理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對企業中的人、物、材等資源實現預算管理,并對各項經營活動展開科學調控,以有效降低或規避發生各類風險或失誤;其二,通過預算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效果,在實現預算目標過程中,有效管控預算方案制定過程、預算細節明確、預算人員責任分配、資源規范利用等,讓預算目標等覆蓋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各個時期,體現全程性特征[1]。

2.2?價值

2.2.1?有助于整合管理企業各項資源

制造業企業經營發展過程其實就是優化配置并充分利用企業各類資源的過程,而預算管理在合理配置及利用企業各類資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企業可結合日常管理規范、運營體系、管理制度等落實預算管理條例,確定各部門、各崗位參與相關項目、經濟活動中的資金限額,提升各層級管理人員對此的重視程度,減少人為的資源無端浪費,最大化各類資源價值,減少資源冗余、浪費,在各類資源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基礎上,推進企業長遠發展。

2.2.2?有助于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制造業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會要求員工按照預算目標優化及調整工作內容及模式,使工作行動和企業整體發展以及戰略目標融于一體,并在人員間、部門間加強協調與監督過程中解決內部各部門、各崗位步調不一致、目標不統一等問題,同時在此過程中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向心力,自覺調整自身發展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保持一致,維護企業利益,達到雙贏目的。

2.2.3?有助于強化內部控制并防范經營風險

在制造業企業經營管理中,預算管理可納入內控管理體系中,是企業資金控制、戰略目標實現、提升整體效益不可或缺的關鍵手段,提升預算管理效果,能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并及時、全面的識別及分析企業運營風險,結合風險特征、原因、影響等,制定個性化風險解決預案,建設風險庫,在出現相關風險時直接從風險庫提前相關預案予以處理,降低其負面影響,減少額外成本開支[2]。

2.2.4?有助于優化企業績效評價機制

在預算管理時,結合企業各部門架構、崗位布置情況,進行預算管理目標的分化、細化,確保各崗位均能承擔對應的小目標,結合各崗位員工對小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其予以相應的績效考核,以此來保證績效評價結果更真實、客觀、有效。同時,企業可結合相關評價結果合理優化績效評價以及激勵機制,以更好的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促進企業整體效益提升。

3?制造業企業預算管理的困境

3.1?預算管理認識不足

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需科學制定管理流程,將預算管理滲透到所有企業業務中,并實現全員參與。而實際上,目前很多企業管理者對預算管理還缺乏深刻認識,對預算管理工作缺乏足夠重視,并且在各級管理者對預算管理認識不足情況下,導致很多基層員工不具備強烈的預算管理意識。同時,由于企業管理層缺乏預算管理意識,導致預算管理范圍未在企業產、供、銷等環節以及人、物、材等方面實現全面覆蓋。此外,在領導對預算管理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也未在預算管理實施中加強動態跟蹤與有效管控,時常出現預算編制缺乏準確性、預算執行力度弱以及預算考核如同虛設等問題,難以達到預算目標,影響預算管理效果。

3.2?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管理中要將這項工作滲透到生產經營各環節全過程,并要制定覆蓋企業所有部門、崗位的預算管理體系,凸顯整體性、一體化特征,實現預算數據在各個部門間的流轉、分享,提升對預算管理的掌握力度,使各部門通過預算管理加強相互監督與相互促進。目前很多制造業在此方面并未做到位,預算管理體系缺漏,預算工作由財務人員完成,在增加財務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使得其難以分配較多的時間、精力去制定預算管理方案、篩選預算指標、關注預算執行結果,從而使得預算管理過程浮于表面,即便出現業務活動預算超支的情況,亦難以及時反應,影響業務開展效能。而且在缺乏預算管理體系支持情況下,難以保證業務部門全面參與與支持預算管理,由于業務、財務相關部門屬于平級關系,難以只依靠財務部門貫徹執行預算,從而影響預算管理效果。

3.3?預算編制不合理

進行預算管理,其不單單關乎到財務部門、預算部門,更應考慮到企業所有的相關資金活動、經營環境等,編制科學預算方案,覆蓋各職能部門。具體來說,企業的財務計劃、投資計劃、生產經營計劃等規劃以及產、供、銷等環節還有人、物、材等方面都要滲透預算管理,并在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基礎上合理編制預算,逐步形成財務預算、籌資預算、投資預算、業務預算等綜合預算體系。但實際上,目前很多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編制中并未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立足整體層面編制中長期預算規劃和方案,大多是在年終時結合各部門上年度所支出費用,同步參考本年度生產銷量及下年度生產銷售規劃等,經平分與分配獲得次年費用預算、成本預算以及銷售預算等,并主要由財務部門按照預算方案進行審核和執行[3]。這種預算編制模式嚴重脫離企業戰略規劃,難以充分發揮預算在戰略規劃方面的服務作用。且很多企業在預算編制時缺乏側重性,針對制造企業在生產制造、營銷活動、重大投資中涉及的大額資金活動未能細化編制條例,使得其對的監管力度有限,可能讓企業生產制造、投資等表現出隨意性、盲目性等特征,進一步加劇資金緊張現狀,不利于預算管理的穩定展開,且會帶來更多的資金風險問題。

3.4?預算和業務相脫離

預算與業務之間息息相關,預算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業務展開方式,業務則會影響到預算編制過程,但部分制造企業卻會出現預算、業務相脫離的問題,究其根本,在于其忽視了預算對企業整體化發展所帶來的重要影響,只關注到企業的業務量、現階段效益,未能充分發揮預算在業務實施中的指導及控制作用。

3.5?預算執行力度弱

一方面,是所編制預算缺乏可執行性。大部分制造企業雖然能認知到預算編制的重要性,但缺乏對應的人才支撐,技術、經驗匱乏,使得其即便能完成預算編制,但在預算執行、完善等方面仍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企業對預算執行缺乏重視度,導致預算執行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此外也有部分企業會集合各方面力量組織預算編制,但卻存在重編制、輕執行的情況,很多部門的預算執行工作主要是應付檢查,導致此項工作流于形式。

3.6?預算控制效能低

制造業企業在預算執行中,需要結合多變的市場環境動態分析預算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調整及應對方案。而實際上,目前很多制造業企業相關部門在預算執行中都對預算過程缺乏控制管理,直到年底才會關注預算執行情況,并采取預算調整措施。但按照有關規則,年度預算一經批準不可隨意調整,除非企業內外戰略出現重大改變或有重大的突發事件才能調整預算,并要嚴格的走調整程序。而實際上,很多部門會在年底才分析預算執行情況,若此時發現結余較多,就會大量采購物資,影響預算執行力度及準確性。

另外,在企業預算執行中,應利用現場調研、面對面溝通交流、定期+不定期檢查、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尋找預算執行中產生差異化結果的具體原因,采取針對性的對策。但實際上,很多制造業企業不會每月都對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方案展開差異分析,難以體現預算的指導作用。而出現這一問題,主要原因還是企業在預算執行中缺乏有效控制及監督。

3.7?預算考核不到位

制造業企業在進行年終考核時,會將預算執行結果納入到考核體系中,才能凸顯預算管理作用,但部分企業該項工作未做到位,并出現以下問題:其一,企業預算編制方案是直接從外部引入,未能結合企業真實情況展開,使得其預算考核結果與各部門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預算考核效果較差。其二,預算執行與業務脫離,對業務考核不具備參考性。其三,企業未能結合預算管理要求增減、優化相關制度條例,在預算執行時面臨突發事故,難以作出反饋,造成預算執行中途夭折,不具備納入年度考核的資格[4]。還有部分企業在預算管理時仍保持粗放性風格,未細化至各道工序,導致工時標準以及殘、次、廢品等損耗率缺乏預算指標,進而使年終預算考核中無法對個人進行預算考核。

4?制造業企業加強預算管理的對策

4.1?對預算管理加深認識

制造業企業要加強預算管理,必須強調全員參與,無論是企業高層負責人抑或基層崗位員工均要參與并配合預算編制及執行。為進一步提升預算管理效果,要求企業管理層能改變傳統發展理念,提升對預算管理的正確、客觀認識,通過資料搜集、案例分析等方法把握預算管理在企業各個方面的主導性作用,樹立正確的預算管理理念,增強管理意識。同時,企業要對各部門員工加強預算管理培訓,使所有員工都對預算管理有全面、深刻的認識,自覺參與預算管理,不斷增強預算管理積極性。

4.2?完善地建立預算管理體系

制造業企業全員在統一思想認識后,還要完善地建立預算管理體系。企業要合理建立預算管理組織架構,確定預算管理崗位,配置專業管理人員專一負責預算管理事項,且預算人員直接對最高領導人負責,并在總經理之下專門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總經理擔任會長,其他各部門負責人作為會員,共同負責預算編制與執行。在預算管理委員會運行期間,會員要按照企業戰略目標逐層分解預算目標,并考慮制造企業生產制造部門、營銷部門、業務部門等不同部門的基本狀況,設置差異化預算指標;在預算執行中若遇各類突發狀況,如預算方案與實際問題間存在偏差、預算超支、預算執行失當等,由相關責任人反饋到預算部門,組織相關會議,闡述問題形成的具體原因,從不同角度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如面臨因生產制造材料漲價而引發的成本飆升,應結合企業的生產制造規劃,及時聯系供貨商,共同協商出可行的解決方法,降低損失。

此外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執行的日常審核,結合預算方案,整合各部門對應的預算指標,納入到年度預算體系中;對預算執行過程展開動態審核,利用信息化平臺完成對預算數據的提取、篩選、分類、利用,若發現預算沖突問題,或者出現預算不完善情況,應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至預算管理委員會,經多方討論后制定解決方案。

4.3?科學編制預算

制造業企業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對企業規劃、發展起到重大影響,故而需企業能整體化分析其生產制造、經營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對比各類預算編制方法,擇優選取。此外需設定明確目標,總結各部門的反饋預算信息,并要預測預算執行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項及影響情況,預先制定應對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不可控因素對預算實施的影響。企業還要不斷提升預算編制精細化水平,預算應包含企業各方面、各部門、各環節的所有資金活動;執行年度、月度預算體制,利用智能化技術動態呈現企業不同時期現金流波動狀況,預測下一階段資金資源需求,發揮預算體系對各類經濟、經營活動的指導、規范作用,并能對比預算方案、預算實際執行情況間的差異點,若差異較大,需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整改措施,保證年終如期完成預算指標[5]。企業在預算編制中要遵循重點性、準確性、真實性等原則,并要結合實際嚴控收支成本,進行預算結構體系優化,嚴厲打擊造假、違規、謊報等惡劣行徑,提升預算結果的真實性、準確度,若目標利潤未能達到預期,可作為下一階段預算編制的重要參考。

4.4?促進預算和業務相融合

其一,要合理設置預算科目,提升預算、業務工作關聯度。結合不同業務特征、涉及資金情況,設定預算科目、細化預算條例,讓預算方案、業務工作進行有效融合。而且各部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結合資源需求以及業務實際情況,按照對應科目提交預算。其二,要促進預算和部門職能有機融合。針對同類成本費用,需要由主管職能部門集中管控,像差旅費、會議費、業務招待費、辦公費等,并要由總經辦負責管理,不過要細分至各部門。各部門在相關費用預算編制之后,需先提交給總經辦,由其綜合平衡之后再向上報。其三,發揮預算系統的業務控制作用。在業務工作開展前,要求業務人員將業務方案、申請資金遞交上級部門,審核其是否達到預算編制要求,必須在有預算情況下再生成訂單或合同,之后才能進行付款或者是報銷。通過預算系統使預算、業務緊密相連,可有效規避以往預算、業務兩張皮情況,由此更合理的安排企業經營業務,優化配置企業資源。

4.5?提升預算執行力

其一,制造業企業要確保所制定預算具有較高可執行性,并要從時間、空間等維度細分預算指標,空間上主要細化到各區域等,而時間上則要細化到季度、月、周等,此外要細化至各職能部門、各崗位、各環節等,使預算全面滲透到企業經營流程當中。其二,企業要在現代信息化技術利用下,進行預算管理平臺、EPR等管理系統的對接、融合,提供更加豐富的預算管理功能,包括智能化生成預算方案、監督預算執行過程、圖表化呈現預算數據、預算超支提醒等,利用系統優勢自動化的對比和分析細分預算數據以及實際業務情況,促進預算執行效能提升[6]。其三,要在預算執行中加強動態化管理,在預算執行中遇特殊情況、重大變化時,組織預算人員、管理層對其加以科學評估,動態采取預算調整措施,保證預算始終和企業發展目標相統一。

4.6?加大預算控制力

制造業企業結合當前的信息化軟硬件配置狀況,針對性的引入相關管理系統,如資金管理系統、預算控制系統、合同訂單系統等,將其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平臺上,體現一體化特征,結合企業內控制度,加大預算控制力。關注以下要點:其一,進行預算實施過程控制,主要集中在采購環節、資金支出環節,在采購時,需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整理各類采購物資、設備的資金波動狀況,結合企業生產制造能力、計劃等,制定采購方案,確定不同物資、設備的采購量、采購時間,確保在滿足企業生產制造所需的同時,以最低的資本采購性價比最高的材料、設備,并能減少因材料、設備冗余、損壞等帶來的損失;嚴格規范資金支出過程,要求各部門在申請項目資金時,在信息化平臺詳細注明資金支出條目,監控資金支出過程,針對因人員因素而出現的資金支出情況增加的狀況,追究其相關責任,并需其承擔部分損失,以此來提升其重視程度。其二,進行預算調整控制,利用預算管理系統實時把握成本預算發生狀況,在出現預算超支時,以短信或者信息的形式提醒資金使用人員、預算管理人員,采取合理手段予以規避;若無法規避,相關工作人員需提交超預算申請,申請經審批通過后申請采購,嚴控預算超支。其三,優化審批流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則梳理審批流程,生成規范審批表格,要求審批人員在審批表格中詳細注明審批人員、日期、審批資金、用途等各類信息,針對審批表格信息不完整、不合理等情況,結合預算管理條例,拒絕審批通過,并要求其重新調整審批參數,直至達到審批標準。

4.7?建立預算考評機制

企業要針對預算管理建立考評獎懲機制,考核結果應注意和員工薪酬掛鉤,以有效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在預算考核中,一方面要加強預算指標考核,橫向對比同類型制造企業的預算指標設定情況,將其引入到企業指標體系中,并結合企業真實情況進行各指標的調整、增補,讓預算指標能契合企業的預算管理進程;而對投資中心,主要進行投資報酬率等的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強預算工作考核,主要評價各預算管理環節其工作質量,像預算編制是否準確與合理、預算執行是否規范、預算分析是否全面與及時、預算工作組織是否周密等。

5?結論

預算管理屬于一種有效的管理工具,制造業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有助于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提升利潤空間,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所以,制造業企業要對預算管理加深認識,明確這項工作的價值,分析目前企業在預算管理中的困境和不足,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不斷提升預算管理成效,高效實現企業經營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俞金球.制造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10):99,101.

[2]王巧衡.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20(8):177-178.

[3]劉靜.制造業全面預算管理控制實施關鍵與應對[J].財會學習,2021(10):69-71.

[4]郭云飛.制造業企業基于財務內控下的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J].當代會計,2020(4):100-102.

[5]關象麟.全面預算管理在制造業企業財務內控中的運用[J].財會學習,2020(8):113-114.

[6]鄧宇.制造業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研究[J].商訊,2021(5):31-32.

猜你喜歡
制造業企業降本增效預算管理
這個無抗聯盟大有來頭!120家企業奔赴萬里來參加,形成采供聯合體,共同降本增效
豬場降本增效 聚焦五個重點
HSN半空心自沖鉚接的降本增效
EPC總承包項目采購降本增效的探討
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建立與技術創新同步發展的管理創新體系 打造企業軟實力
食品行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機制的構建與完善
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