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式·三成長:項目式科學課程開展策略

2024-05-08 04:54倪丹丹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升降臺滑輪國旗

倪丹丹

一、建構科學資源地圖,拓寬幼兒經驗廣度

(一)審議幼兒經驗,鏈接課程探究

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是創新之基,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要正確面對失敗,并發現新的教育契機,培養幼兒創新能力?!队變簣@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明確強調:“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完善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導向的學前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全面提高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庇纱丝梢?,開展幼兒園活動不但要傳授給幼兒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更要保護幼兒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逐步形成對于科學現象的熱愛與興趣,促進幼兒科學探索能力的成長。在項目式科學課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幼兒更多觀測、探索、實驗、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留意身邊發生的科學現象,并養成探索隱藏在科學現象背后奧秘的良好習慣。

場景一:

周一升旗儀式的時候,有個孩子提出:“國旗是怎么從下往上升到頂端的呢?”帶著這個疑問,小朋友們進行了探討,樂樂說:“是不是那根繩子把國旗送上去的?!逼嫫嬲f:“我覺得也是,因為護旗手一直在拉動繩子?!痹谝慌杂^察幼兒爭吵的我眼前一亮,小朋友對于國旗升降臺工作原理與運作方式產生探索的興趣,為何不借助國旗升降臺工作原理的問題組織一場科學探索課程呢?“既然你們都對國旗運動的原因感興趣,我們不妨改天組織場活動好好探索一下呢?”幼兒聽完我的話連連點頭,迫不及待想要參與到科學探索活動中。

幼兒對于世界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節點,組織能夠滿足幼兒探索欲望的科學課程。在組織項目式科學課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幼兒更多觀測、探索、實驗、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留意身邊發生的科學現象,并養成探索隱藏在科學現象背后奧秘的良好習慣。

(二)梳理生活資源,豐盈課程主題

挖掘失敗中的教育契機,發現生活中的“新鮮事”,在此環節我們應做好戶外游戲的引導工作。幼兒天生對周圍的各種事物具有濃烈的探索興趣,教師在設計項目式科學課程可選擇的題材同樣非常廣泛,無論是與氣象相關的雨雪雷電、日月星辰,以及與動植物相關的魚蟲鳥獸、花草樹木,都可以作為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對象,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道具為幼兒營造豐富的科學探究的環境。

場景二:

科學課程“國旗升降臺”探索活動開始后不久,幼兒便聚集在我身邊,滿懷期待地看向我??吹接變簩τ趪焐蹬_工作原理如此感興趣,我便鼓勵他們尋找生活中與國旗升降臺工作原理相關的設備?!凹热荒銈兌枷肓私鈬焐蹬_工作的原理,我們不妨帶入生活的場景,尋找與國旗升降臺相似的物品?!逼嫫嫘∨笥崖犕晡业脑捬矍耙涣?,快速跑到窗簾旁邊笑著問道:“老師,窗簾的結構好像跟國旗升降臺一模一樣!”其他小朋友聽到時也連連點頭,幼兒們依靠自身的努力嘗試尋找到與國旗升降臺相似的物品,這便是解密科學現象的第一步。

科學課程雖然蘊含復雜的規律,但是這些規律往往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存在相似之處,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利用生活元素,為幼兒打開探索科學的大門。通過對于生活資源的利用,不但能夠起到豐盈科學課程主題的目的,同時也是培養幼兒自主探索生活中科學奧秘意識的最佳渠道。

(三)鏈接指南實際,制定課程目標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中明確強調:“注重幼兒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潛移默化貫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項活動?!痹陂_展項目式科學課程時,教師同樣應當將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作為活動開展的主要目標,并通過合理規劃,將整體目標分散于各項科學活動中,讓幼兒綜合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場景三:

為進一步探索國旗升降臺的結構,我便向幼兒提出國旗升降臺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課程任務,并組織幼兒通過觀看視頻、參加幼兒園的升旗儀式,觀察國旗升降臺的組成部分,并在探討的時候表述出自己的發現。樂園小朋友首先舉手說道:“我知道有旗桿?!毙暮托∨笥丫o接著說道:“還有繩子,把國旗升上去的?!蹦列男∨笥呀又a充道:“我看過升國旗,上面裝著一個圓圓的輪子?!庇變和ㄟ^細致觀察所得出的結論,一致認為國旗升降臺是由升旗臺、旗桿、滑輪、國旗四部分組成。

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的目標應當側重于為幼兒營造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實現綜合能力的成長。在本次科學課程中,我便為幼兒營造了自主探索的環境,讓幼兒通過觀察與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生成科學項目活動,助力幼兒深度學習

(一)群體式經驗交流——咬合并進

1.頭腦風暴,深入探索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大多具備較為旺盛的好奇心,對于身邊所有事物具有強烈的探索興趣,教師便可以針對幼兒的性格特性設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場景,利用幼兒天馬行空的構想,對科學現象進行頭腦風暴。

場景四:

在幼兒通過探索與討論得出國旗升降臺是由升旗臺、旗桿、滑輪、國旗四部分構成后,我便鼓勵幼兒嘗試制作出國旗升降臺的設計圖。馨寧小朋友舉手說道:“我來繪畫升旗臺,我想要畫一個大大的臺子?!辈ぬ}小朋友也附和道:“我想來畫國旗?!逼渌∨笥褌兟牭胶笠布娂婍憫?,參與到構建制作國旗升降臺設計圖的活動中,最終繪制出按比例還原的國旗升降臺作品。

作為教師,我會在這個過程對大家所說的、所喜歡的游戲內容進行總結,也體會到了大家面對失敗時的情緒,可以作為后續戶外游戲活動形式的有效參考。通過構建問題化的場景,調動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后,教師便可以邀請幼兒利用繪畫的方式嘗試還原國旗升降臺的結構,這便是后續制作國旗升降臺模型的基礎。

2.個人調查,共言主題

《評估指南》中明確強調:“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珍視生活和游戲的獨特教育價值?!弊灾鲗W習與探索是幼兒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能力。

場景五:

完成國旗升降臺設計圖制作后,我便鼓勵幼兒尋找身邊可以用于制作國旗升降臺模型的材料。在尋找制作國旗升降臺材料的過程中,孩子們找來了石頭、磚塊、泡沫板等多種道具,然而隨著多次嘗試,幼兒卻發現石頭都是各種各樣形狀的,與設計圖上不符合;磚塊大小合適但是不能鉆孔,沒法插入旗桿;泡沫雖然容易塑性,卻經不起風吹雨打。在多次嘗試后,幼兒終于得出利用木板制作國旗升降臺的結論。

幼兒以親自觀察、記錄與表征的方式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不但滿足其對于科學探索的興趣,同時還會收獲隱藏在科學現象中的知識,這種方式開展活動對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記錄與表征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二)分線式實踐探究——課程行動

1.計劃表征,初步設想

受限于幼兒的認知思維和行為能力,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缺少主觀能動性。任何科學研究活動的開展與實施必須依靠詳細規劃為基礎,在開展項目式科學探究活動中同樣需要由教師制定有效的計劃,確保幼兒在探索科學奧秘的過程中既能夠收獲足夠的知識,同時也能夠享受探索帶來的樂趣。

場景六:

在進一步探索如何將國旗升到頂端的問題時,有孩子提出,我看過吊機上面有一個輪子,上面有繩子繞著啟動開關,物體就能上升。其他孩子也紛紛表示滑輪是國旗能夠運動到頂端的主要工具。隨后幼兒便投入制作滑輪的活動中,并嘗試利用瓶蓋來制作,在兩個瓶蓋的中間粘上一小根吸管,瓶蓋中間留出一個空隙,繩子就能串在中間,實現讓國旗運動的效果。然而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發現吸管太細,而瓶蓋上的洞太大,難以實現滑輪的作用,不少幼兒在嘗試后都變得有些沮喪。觀察到幼兒陷入困境,我便提出在瓶蓋的中間放上一小塊搓成圓柱形的黏土替代吸管的建議,幼兒再次嘗試后終于完成利用瓶蓋制作滑輪的任務。

制定出清晰的科學課程任務后,幼兒在探索過程中難免出錯,此時我們應當不斷給予幼兒鼓勵,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幼兒在科學探究中收獲正確的答案。

2.實踐操作,分工合作

在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活動過程中,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問題,此類問題會演變成影響主觀能動性的“障礙”,導致失敗。在活動中應為幼兒解決此類問題提供有效的支撐,讓他們走出失敗的困境。在開展項目式科學課程中,向幼兒傳授觀察、記錄與表征的科學現象方法與技巧,是教育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此外為確保幼兒在探索過程中不會喪失探索興趣,保障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在合作交往中體驗集體探索帶來的快樂,在此過程中逐漸實現幼兒合作意識向合作精神的轉化,這便是增強科學探索課程實踐價值的最佳途徑。

場景七:

在幼兒初步完成國旗升降臺模型的制作后,幼兒們卻沮喪地發現自己所制作的國旗升降臺模型總是會出現滑輪卡住、繩子過長、國旗太小等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在于幼兒制作的國旗升降臺設計圖不夠細致,導致最終成品出現不能運作的狀況。發現問題后,我便鼓勵幼兒嘗試制作更加精準的國旗升降臺設計圖,并要求幼兒以分組合作的方式,按照優化后的設計圖完成升旗臺、旗桿、滑輪、國旗的制作。國旗組的孩子分工明確,根據前期對國旗了解的經驗,快速制作出國旗上的四顆小星星和一顆大星星,并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四顆小星星圍繞在大星星周圍;升旗臺組的孩子們先將自己的設計和想法繪制在素描紙上,隨后挑選制作國旗升降臺的各種材料,最終在多次嘗試后完成升降臺的搭建;滑輪組的小朋友們最終發現紙板制作的滑輪材質更輕巧、牢固,利用更加穩定的材料制作出完美的滑輪。

在開展科學課程的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能持續調動幼兒對于科學現象探究的興趣,同時幼兒通過小組溝通互動,能夠收獲更多科學知識。

3.總結經驗,分享感受

科學現象頻繁出現在幼兒生活之中,教師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除了應當善于挖掘身邊科學現象背后的奧秘之外,還應當注重鼓勵幼兒利用繪畫、影像、照片等方式記錄下探索科學活動的過程,這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于探索科學現象經歷的印象,同時也是交流與分享自身對于探索科學現象感悟的最佳時期。

場景八:

在幼兒完成國旗升降臺模型制作活動后,我便邀請幼兒依據參與本次科學課程的經歷,總結各自參與探索國旗升降臺工作原理的感悟。馨寧小朋友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參與國旗升降臺活動的全部過程,繪聲繪色的圖像映射出本次科學課程的全部歷程;樂園小朋友則是用相機拍攝下升旗臺、旗桿、滑輪、國旗四部分結構,并在照片中添加上不同結構所選用的材料。在幼兒們紛紛總結出自身參與科學課程的感悟后,我便邀請幼兒上臺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分享經驗,通過互動與交流,幫助幼兒對探索科學現象產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認知與理解。

在本次科學課程結束后,幼兒通過總結經驗,終于掌握制作國旗升降臺模型的規律,并在制作國旗升降臺模型的過程中總結出國旗升降臺運作的規律。

(三)聯結式交流評價——經驗形成

1.展示作品,多維度評價

教師可以收集每位幼兒在項目式科學課程中的作品,引導幼兒分享科學活動中的真實感受,通過構建多途徑、多視角評價體系的方式,綜合評估項目式科學課程的實施效果。

2.聯結反思,審議共進

針對當前幼兒園科學課程開展標準與方式單一、評價系統存在漏洞的問題,本文以實踐研究的方式探索優化幼兒園科學課程實施的策略與方向,尋找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活動興趣與愛好的技巧,不斷推動項目式科學課程的發展與完善。

三、巧思科學課程實施,鏈接幼兒多維成長

總之,面對失敗的苦惱、創新的“誘惑”,我們及時挖掘教育契機,在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應從材料、流程、形式、內容以及表征等多個層面為幼兒提供支持。

(一)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引發幼兒對科學課程探索的興趣,拓寬幼兒的綜合能力,活躍了小朋友們思考問題的路徑。

(二)結合科學課程中的互動環節,引導幼兒進行語言交流、社會交往,提升幼兒科學探索能力的同時,強化幼兒溝通交流能力。

(三)結合科學活動后的評價過程,鏈接幼兒的發展狀況,提出優化項目式科學課程開展的實踐策略,為幼兒探索更深層次的科學現象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升降臺滑輪國旗
一輛滑輪車
觸摸國旗的那一刻
無極差動臺階升降臺的結構設計
一種可擴展的多升降臺協同控制系統
國旗升起
國旗國旗我愛您
尊重國旗
爸爸教我滑輪滑
一種基于補償的多水下升降臺精確定位方法
基于ANSYS銅包裝線升降臺的有限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