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審視與路徑優化

2024-05-08 19:55顧必成
江南論壇 2024年4期
關鍵詞:數字技術無錫文化產業

顧必成

摘 ?要 ?數字文化產業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動力。本文通過對數字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進行初步的界定,探索建立經濟效益和產業創新評價指標。分析了當前無錫數字文化產業的優勢和基礎,系統梳理了無錫數字文化產業的整體情況和存在問題,并從政策支持、人才培育、科技支撐、創新消費、版權保護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力爭推動無錫在數字文化的新賽道上率先發力、搶先領跑。

關鍵詞 ?數字技術;文化產業;大數據;無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號召,“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創造屬于新時代的新文化,需要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數字化戰略就是重要方式之一。數字文化產業是數字經濟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的新業態,是以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新應用、新消費。無錫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發展數字文化產業上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發展潛力。

一、無錫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的優勢

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無錫積極擁抱數字經濟,堅持打造智慧城市,加速工業互聯,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消費需求高

數字消費活力有效激發。在數字經濟浪潮下,電商網購、直播帶貨等數字消費快速發展,網上零售持續擴容。據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限額以上網絡零售額237.31億元,比2020年增加120.73億元,增幅103.6%,兩年平均增幅42.7%;占本地區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5.1%,比2020年提高5.4個百分點。文體類商品零售增長較快。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增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人民對文體生活的需求與日俱增。2022年,無錫市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為16.84億元和2.38億元,比2020年分別增加5.59億元和0.18億元,增幅分別為49.7%和8.1%,兩年平均增幅分別為22.4%和4.0%。

(二)產業基礎好

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無錫通過國家信息消費綜合示范城市建設評估,排名全省第一,全國第二(僅次于上海),成功入選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地方。2022年物聯網產業營收達到4011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規上企業347家,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915.14億元,同比增長11.3%,涵蓋智能硬件、信息通信、應用服務等產業鏈條。數字經濟產業逐步壯大。近年來,無錫堅持以數字化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化進程取得良好成效,成功入選2022年度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工作成效明顯市。2022年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1333家,實現營業收入6595.89億元,同比增長6.2%。文化產業總量不斷躍升。2022年,無錫市文化產業增加值653.44億元,規上文化產業單位1012家,實現營業收入1589.45億元。

(三)政策支持強

國家層面上,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明確主要目標、8項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組織實施等內容;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培育數字文化產業新型業態,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市級層面上,無錫市先后出臺《無錫市“十四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無錫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關于推動無錫市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形成一個涉及企業培育、項目招引、產業集聚、平臺載體建設、資金管理、稅收優惠、人才支持等內容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無錫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在現有良好產業發展基礎上,無錫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一條主線”,堅持數字和創新“雙輪驅動”,聚焦保護、傳承、發展等“三個方向”,全力推動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型、場景化應用、產業化發展。

(一) 以“數”為擎,系統謀劃數字文化“新圖景”

將數字文化與數字經濟、數字政府等統一謀劃、系統推進,不斷推動心中之“數”變成現實之“景”。一是高起點繪好規劃建設“一張圖”。出臺《無錫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無錫市文化事業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明確影視制作、數字內容等重點領域,制定了未來工作的路線圖。加快出臺無錫市貫徹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方案,著力推進數據底座、版權交易、主體培育、供給優化等系列工程。二是高標準織密服務保障“一張網”。制定出臺《關于推動無錫市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文化數字項目最高給予500萬元的獎勵補助,助力文化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出臺《助企紓困促消費“文旅十條”》等政策,下達紓困資金6000余萬元,惠及數字文化在內的150多家企業,有效緩解了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三是高質量布好差異發展“一盤棋”??茖W布局產業園區發展,無錫創新創意產業園等園區實現轉型升級,蘇南(惠山)數字文化中心、1969創意工場等園區開放運營。全市共建成國家級、省級掛牌園區18個,初步形成了以影視產業、互聯網廣告、數字出版、創意設計等為特色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不斷拉大數字文化發展的未來框架。

(二)加“數”前行,虛實融合滿足群眾“新期待”

聚焦青年群體、聚焦所需所盼,推出更多“數字+文化”的融合新體驗。一是打造更多服務為民的數字場景。完成館藏3萬多件套文物信息采集,實現全市464個文物單位數據檔案建設全覆蓋,初步形成無錫特色文化數據庫。運用數字技術,做好鐘書房、百宅百院、百匠千品等文化工程。推進鄉鎮企業博物館、鴻山遺址博物館等展陳數字化改造,讓群眾在互動體驗中收獲不一樣的“無錫故事”。二是搭建更多便捷高效的數字平臺。優化無錫文化云、靈錫APP等平臺功能,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美術館、網上劇院等“云端”場館建設,推出“云上學習、梁溪藝談、云上劇場”等云服務矩陣?!按呵飬峭趿艅Α睌底植仄吠瓿闪巳蚴装l,《初夏奇遇》《留青竹刻》和《惠山泥人——兩小無猜》等一批文化數字藏品加速面世。三是策劃更多精準投放的數字服務。依托城市智慧大腦,用“千里眼”聯結“順風耳”,保障太湖音樂節、中鷹黑森林音樂會等重大活動。利用數字化技術持續豐富太湖讀書月等文化活動品牌內涵,提高活動的精準度和參與度。

(三)乘“數”而上,精心滴灌激發產業“新動能”

順應文化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趨勢,以項目為抓手,做好招引和培育。一方面,靶向發力做好招引。首次組織無錫文化產業“走出去”,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文化產業專題招商,掛牌成立無錫(粵港澳)文化產業招商中心,建立文化招商“橋頭堡”。組建20多個小分隊,形成“1+8+N”的招商格局,對接華僑城、騰訊等80多家大灣區頭部文化企業。在深圳召開文化產業合作大會,集中簽約了牛耳商用機器人研發生產、ADK元宇宙/動漫示范中心等30個數字文化類項目,總金額超百億元。精心策劃成渝“1+1+8+100+N”的系列活動,既招人才,也引項目。另一方面,精準用力強化培育。探索優化數字文化產業分類標準,初步擬定40個行業代碼的數字文化行業體系。組織服務專班深入企業一線,不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協調解決發展中的痛點和難點,產業規模逐年擴大。2022年,全市規上數字文化產業單位300家,資產總計826.31億元。其中,數字文化核心產業單位232家,文化數字化效率提升業單位68家。

(四)全“數”進發,前瞻布局搶占產業“新賽道”

緊盯數字文化發展動態趨勢,圍繞數字創新鏈布局發展產業鏈。一是優化影視產業價值鏈。穩步推進華萊塢三期、四期等工程項目,建成全國首個“5G智慧虛擬攝影聯合實驗室”。成功舉辦太湖影視投資峰會、國際智能傳播力論壇等重大活動,吸引博納影業、貓眼文化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在錫集聚,《封神》《八角籠中》等無錫出品影片在暑期檔實現票房46.85億元,《封神》斬獲金雞獎三項大獎,創江蘇影視新紀錄。二是延伸數字文旅產業鏈。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歷史文化為支撐,為意向入駐項目提供“近在家門口”的市場端口和應用展示場景。當前,惠山古鎮、鴻山數字科創谷、大拈花灣“兩山一灣”重大項目已成功招引百度智能交通、商湯科技、阿里云(無錫)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等數字文化企業積極參與。三是拓展數字前沿創新鏈。以AV/VR等新硬件為切入口,招引落戶N-REAL等頭部企業,加快布局文化元宇宙賽道。推進數字文化版權交易建設,落戶落地中國(無錫)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紫砂版權交易中心通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無錫行業集聚效益初現。2022年數據顯示,全市數字文化企業中無論從業人員、資產總計、營業收入還是利潤總額,數字技術文化應用業、數字文化產品制造業均處于前列。

三、無錫數字文化產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對照上海、南京、蘇州等先進城市,無錫在文化數字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數字文化資源仍需進一步梳理

近年來,無錫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相關部署,各地各部門推動文化數據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對全市500多處文保單位完成了數字歸集,對全市歷史建筑完成了2批次100多次影像數據采集,對全市4.4萬件可移動文物進行了數據采集。但是,對照先進城市還有差距,如蘇州開展了古城細胞解剖工程,投入400多萬元對十大重點文物進行3D數據采集,采用全新的手段,對絲綢紋樣進行重新的采集、標識。無錫大量的數據采集工作于2020年前完成,存在要素不全、標準不高的客觀問題,且部分有損毀遺失風險,難以對數據進行合理的轉化利用。

(二)數字文化平臺仍需進一步整合

近年來,無錫在數字文化平臺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經費。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工作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但相比于南京建設“1+N+X”城市空間網絡計劃以及ABCD(AI、Blockchain、CloudComputing、Big-Data)四大

核心技術的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無錫仍然存在孤島化、碎片化的問題。各個系統缺少互聯互通,信息采集、信息維護重復開展,數據標準不一、數據分布散亂的情況,導致各個平臺資源之間知曉率不高、活躍度不高。對數據缺少深度的分析,在政府管理、市民服務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信息差,難以形成活躍度高的城市文化數字化平臺。

(三)文化市場主體仍需進一步壯大

近年來,無錫加大了對市場主體的孵化培育力度,數字文化規上企業300家,占全市總量的28.2%,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存在差距,與成都、青島等相比在總量上也有所不足。影響市場主體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產業扶持政策力度有待提升。領先城市也在加大對數字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上海制定出臺《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沉浸式技術、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數字人生成技術等專門設置了扶持條款。深圳市龍華區針對數字文化產業制定出臺了專門的實施方案和扶持措施,真金白銀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無錫文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中對于數字文化的專項條款僅2條,在扶持力度、政策精度上相比于先進城市都存在差距。

(四)數字文化人才仍需進一步引育

當下企業發展過程中普遍面臨人才缺乏問題,具體表現在對復合型人才、高端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的緊缺。多家企業表示,無錫相較于上海、蘇州等周邊城市對于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有待提高,非中心城市明顯處于人才競爭劣勢;現有人才匹配與公司需求有脫節,專業對口領域的人才數量少;企業周邊交通和生活配套較差、薪酬缺乏競爭力也影響人才流入。

四、促進無錫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抓住產業重構的機遇,將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除了加大龍頭企業招引、優化營商環境、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等普適性措施,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強化數字賦能,夯實產業發展底座

文化數據是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發展最為底層的“原礦”和“基石”,持續完善無錫文化數據庫體系。一要常態化開展數據采集。將文化資源數據采集、加工、挖掘與數據服務納入經常性工作,實現對已有文化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推動圖書、報刊、演藝、廣播電視、電影等傳統業態升級。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系統摸清無錫文化資源底數清單,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后續的活化利用提供數據支撐。二要規范化做好數據歸集。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立足無錫文化資源稟賦及文化數字化發展現狀,持續完善文保單位、歷史建筑、館藏文物等專題數據庫,持續完善錫劇、無錫精微繡、惠山泥人、無錫道教音樂等非遺文化影像資料庫,探索建立工業遺產、歷史文化名人、農耕文明遺址、古籍與傳統知識保護等特色數據庫。三要系統化整合數據平臺。依托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和靈錫APP等現有基礎,匯集大運河、智慧文旅、文物安全管理、文明實踐、理論宣講等資源數據,鏈接文物保護、場館運營、安全管理、熱點分析等綜合數據,打造深度分析、智能應用、輔助決策等為一體的宣傳思想文化“智慧駕駛艙”,探索開發“在線游覽”模塊,通過手機即可游覽無錫公共文化場所、實現看實時文化演出直播、定制精品文化路線、識別文物展品等“訂單化”“菜單式”“預約制”文化服務。

(二)強化創新驅動,搶占數字發展賽道

市場主體是創新的主要驅動力,是發展的關鍵所在。一要提升數字文化市場主體能級。依托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企業鏈,前沿布局文化元宇宙賽道,強化與騰訊、字節跳動等應用體驗層龍頭企業對接,積極招引數字虛擬人、AIGC等研發型企業,支持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推動形成“研發+制作+內容+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二要壯大數字文化產業集群。推動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電子競技產業基地建設,引入國內外電競領先企業,加快培育國內一流時尚電競產業集群,鼓勵支持無錫創新創意產業園提檔升級,引導宜興紫砂抖音直播基地、藍寶庫等園區載體優化質效,支持吳越數字科創谷、惠山古鎮二三期、運河之光文化科技產業園區、蘇南(惠山)數字文化中心等園區載體建設,力爭在中央、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上取得新突破。三要優化數字內容創作土壤。支持建設沉浸內容開源軟件社區和數字文化資源共建平臺,鼓勵PGC(專業生產內容)開展精品創作,推出立體式、沉浸式、可交互的新一代數字內容產品。鼓勵內容平臺和數字企業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研發面向UGC(用戶生產內容)的內容生產工具,降低創作門檻,推動構建文學、視聽、動漫、游戲等多元內容融合的數字IP產業鏈條,打造多點創新、接續發力的數字內容創作生態。

(三)強化融合發展,構建數字文化內核

文化是數字化的“核心”,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元素。一方面,要豐富數字文化品牌IP內涵。發揮文博單位資源稟賦,基于館藏資源提取具有傳播和收藏價值的文化元素、符號、標識,加大二次創作力度。如大運河數字博物館、惠山泥人非遺數字文化展廳等,以數字賦能宜興紫砂、錫繡等非遺文化品牌,培育標桿示范,推動建設智慧媒體、智慧文化場館等一系列數字化應用場景,實現文化數字化場景等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切實融合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創新推進數字文化資源版權交易。探索“專網交易、互聯網分發”的模式,實現文化大數據交易。發行數字藏品,用虛實結合的潮流玩法,將傳統文化向年輕群體推廣,有利于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探索制定靈錫“數字藏品”計劃,盤活文化數字化資源,通過“數字藏品”的數字產品銷售,實現虛擬物品的數字資產化和流通交易,帶動文博類數字資產的價值增量,真正以市場化手段,推動文化資源在新時代實現資源向資產的轉換。

(四)強化隊伍建設,凝聚產業發展合力

人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一要著力構建人才雁陣。搭建無錫常態化文化數字化領域線上線下供需對接平臺,拓寬企業招聘渠道,舉辦高端文化數字化領域人才招聘活動。在全面引進和培養動漫、電競、直播平臺、影視、MCN(多渠道網絡服務)等垂直應用行業人才的同時,重點引聚兩類數字文化專業人才,主要包括精通數字文化創意、數字藝術,兼具深厚文化視野、傳統美學修養和數字技術素養的跨界復合型人才。二要著力挖掘專家資源。充分挖掘現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資源優勢,結合江南大學、江南影視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高校人才基地,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融入文化產業學科設置、科研機構設立等各個環節中,打造“數智人文”視野下的人才培養體系。三要提升數字文化素養。將數字素養納入各級教育教學,強化個人數據價值的意識教育,完善職業群體數字技能的線上線下再培訓和就業轉型再指導,培育面向智能時代的數字人才。推進“錫元元”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服務二期建設,持續辦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活動月等活動,以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推動文化數字化戰略開啟新篇章、開創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肖宇,夏杰長.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國際比較研究[J].全球化,2018(08):70-86+134.

[2]陳知然,龐亞君,周雪,等.數字賦能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策略選擇[J].宏觀經濟管理,2022(10):70-76+90.

[3]趙鳳群,張樹旗.數字經濟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化路徑[J].產業創新研究,2023(16):27-29.

[4]魏和清,周慶岸.文化產業數字化水平測度及時空演化特征分析[J].統計與決策,2023(01):23-28.

(作者系無錫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副局長)

【責任編輯:易玉潔】

猜你喜歡
數字技術無錫文化產業
無錫一棉
無錫一棉
無錫確定11月1日為“無錫企業家日”
無錫公交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研究應用
工業自動化中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