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屬于文學的部分

2024-05-09 02:00薛舒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 2024年4期
關鍵詞:圍觀者窗臺謊言

先說《北窗》的靈感起源,在我的兒子還是一名小學生時,偶爾發現他對我撒謊,是否要當場揭穿并及時教育他,我總會猶豫不決。大多時候,我一邊擔憂著,一邊質問自己:你小時候有沒有對父母撒過謊?有!你有沒有因此而變成一個壞人?當然沒有!好吧,那就放過兒子,就像當年我的父母放過我。雖然他們只是因為忙于生計而無暇考證我是否撒謊,抑或沒有多余的精力來管教我,甚至,他們早已發現我撒謊的端倪,只是大心臟讓他們習慣于放過我。

多年以后的今天,那個小時候也許撒過很多次謊的孩子,已經大學本碩畢業,成為一名央企科技工程師。他沒有變成壞孩子,這當然不能歸功于當年我替他縫合了幾次謊言。但我愿意相信,有時候謊言不被揭穿,很有可能是一次對尊嚴的救贖。當然,這么說的時候,我的內心依然充滿了僥幸與后怕。

自古以來,謊言總是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我們說謊,為了保護他人,保護自己,或是為了隱藏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當謊言從我們嘴里說出,我們是不是該質疑自己的德行?事實上,這早已是千百年來哲學家們最普遍的思考,《理想國》中,柏拉圖就通過蘇格拉底的嘴,雄辯地說出了關于“高貴的謊言”的理論:我們必須把真實看得高于一切,虛假對于神明毫無用處,但對于凡人,作為一種藥物,還是有用的,那么顯然,我們應該把藥物留給醫生,一般人一概不準碰它。

好吧,有生活,就有哲學。問題在于,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那個有能力掌握“虛假”這種藥物的醫生。這才是真正的難題,用評論家汪政先生的話說:人類自古就有兩種傳統,也有兩種言說方式,一是誠實的,一是虛偽的,一是真話,一是謊言,一是揭明,一是隱藏……抽象地看,這兩種傳統與方式都非關善惡,它們都可能緣于良善,也都可以帶來惡果。

說一則網上讀到的八卦新聞:一女子欲跳樓,在窗臺外懸掛多時,樓下圍觀者無數。正當人們朝“輕生者”高喊勸阻時,對街小區某棟高層突然躍下一人,當場死亡。圍觀者迅速集體移至對街,二十分鐘后,有人再次想起適才的“輕生”女子,轉身過街,抬頭,發現窗臺外已無人懸掛。八卦新聞至此結束,沒有后續。

有時候,赴死之人并非真的想死,他(她)只是在尋求一條能夠自洽的生路。這個故事,與謊言、緘默,抑或德行的關系并不直接,而我愿意認為,它是生活中更屬于文學的那一部分。

薛舒,小說家。著有小說集《成人記》,長篇小說《殘鎮》,長篇非虛構《遠去的人》等近二十部書籍。作品曾獲《人民文學》獎、《中國作家》獎、《上海文學》獎、《北京文學》優秀作品獎、《長江文藝》雙年獎等,多次入選《收獲》文學榜、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年度排行榜、城市文學排行榜等。部分小說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波蘭文、葡萄牙文、丹麥文發表或出版?,F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猜你喜歡
圍觀者窗臺謊言
現實(外一首)
創意謊言
空椅子
爬窗臺
今夜窗臺月光晶瑩
《窗臺》油畫 史華璐
圍觀者與行動派
真實的謊言
謊言
窗臺下的紫羅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