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文學教學中的家國情懷傳承

2024-05-09 18:00任現品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現代文學家國情懷

任現品 田 明

(1.煙臺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2.山東單縣龍王廟鎮中心小學,山東 單縣 274326)

習近平同志在2012 年11 月29 日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復興之路》展覽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盵1]36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要求我們既要對接國際發展的時代節奏,又要以現代因子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潛隱價值。家國情懷作為中國最為突出的優秀文化傳統,注重個人由愛家向愛國的縱向情感提升,強調個人、家庭與社會、國家之間的良性互動,其本質是一種基于自然情感認同與文化價值認同的民族國家認同;2014 年3 月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強調,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著力完善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盵2]家國情懷是國人特有的人文信仰,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與現代國家認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近現代以來,中華兒女救亡圖存、渴望民族振興的艱難求索無不以家國情懷為內在情感依據,從洋務派的實業興國、維新派的變法改良到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推翻君主專制、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直至新中國的成立,民族復興是其不變的初心,并在與之同步的現代文學中留下了清晰的投影??讘c東曾說:“現代文學以其與國家民族的關系、與當代生活的關聯和在整個文學研究中承上啟下、左右勾連、內外交通的坐標位置更多地感召了我?!盵3]221現代文學用審美形式生動展現了民眾從眷戀家園到認同民族國家的情感提升,推動了家國情懷的現代轉換與歷史延續,因而它并不處于民族復興歷史之外,也不只是描繪其艱難歷程的語言工具,“它處在中國夢之中,是中國夢的主要精神內容和內在驅動力之一?!盵4]14現代文學本身即是民族復興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文學知識,“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的傳輸與培育,在思想教化的同時引導人們實現精神建構,在此基礎上實現個人、國家、社會的利益互動,這就需要從每一個組成要素出發,通過深入分析教育感受與表現而不斷調整教育策略?!盵5]89激發家國情懷的精神建構功能就是其一。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我們教研室的教師十分重視傳承課程內容的家國情懷內涵,以有效融入民族復興的歷程之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救亡圖存的民族需要:現代文學發生的根本動因

作為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現代文學既與古代文學保持著一定的歷史延續性,又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古代文學常借助崇高道德理想對社會現實邪惡的戰勝以禮贊人生美德,實現道德教化的目的;現代文學則以西方價值觀念為參照坐標審視、質疑文化傳統,其意重在啟蒙,“追求人的解放與使人成為‘順民’甚至奴隸是現代啟蒙文學與古代教化文學在價值目標上的主要分野;思想內容的多元化與道德說教的單一性是現代和古代文學的重要差別?!盵6]11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根源除中國社會、思想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外,還有西方文化強烈沖擊的外在契機,是內在要求與外在契機合力作用的結果;其轉型也是多層面的,主要包括人的觀念、文學觀念的轉型等。因此,講授現代文學,教師最先需要向學生闡釋清楚的就是其發生根源。

現代文學的發生與中國社會、制度及文化的轉型同步互動,其之所以發生的根本動因乃是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在傳統社會,家族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個人只是家族的一員,沒有自我身份和主體性,“在中國文化中,個體只是社會網絡中的一分子,女性臣服于丈夫,丈夫臣服于王權,同樣無獨立的主體性?!盵7]77宗法家族不僅直接造成了民主、科學意識的匱乏與個人權益觀念的闕如,而且家族群體之間互相排斥,致使社會大群體的凝聚力不足,因而相對于強固的家國觀念,民族意識比較淡薄。西方列強與日本的武裝入侵使中華民族被動生成現代民族意識,空前的生存危機需要打破家族壁壘以凝聚全部社會力量一致抗敵;新的民族理念既調整著民眾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構成為現代文學生發的現實依據;趙京華曾說:“中國現代民族國家意識的出現是以反帝反封建為契機的,一方面現代國家要求國民凝聚共識,形成一致對外的國家認同;另一方面,傳統的臣民轉變為現代意義上的國民,家國一體的觀念不再以儒家天地君親師為終極目標,不再以效忠帝王為旨歸,而是以主權在民的民族國家為認同對象。這給傳統中國文化里的家國一體理念和家國情懷注入了新的要素?!盵8]“五四”文學的興起標志著現代文學的發生,它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以白話代替文言,在積極引進西方個人價值觀念、社會進步理論的同時,激烈批判家族禮教對個人獨立性的壓抑;“文學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卻比第一步更為重要?!盵9]9在此,教師不能局限于講授“五四”文學的具體主張,更要將闡釋的重心聚焦在何以會提出這些主張,以剖析其深層動機:正是為了救亡,“五四”文學才承續晚清白話文運動對文言文的激烈批判,進一步推廣白話文,因要“立國”必先“立人”,而要“立人”則必先啟迪民智,文言文業已成為開啟民智的最大障礙。由此使學生領悟其內在邏輯:現代文學的生發動因是有志之士對家國命運的擔憂和民族復興的殷切期望,傳統家國情懷作為內在驅動力獲得了新的現代形態。

在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家國情懷注入現代內涵方面,文學敘事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功能,“現代文學的語言實踐是民族國家的自主性的體現,或者反過來說,現代文學的語言實踐,是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部分?!盵10]6現代文學和現代民族主義、中國現代啟蒙運動同時興起并非偶然,從魯迅的《祝?!?、巴金的《家》到路翎的《財主的兒女們》等,都意在打破傳統家族觀念的思想束縛而喚醒人們的個人權益觀念和民族國家意識,恰如樊星所言:“家國情懷在歷史上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分野,那就是從古代到近代,基本上是以集體主義為主的家國情懷書寫,而從現代到當代,家國情懷書寫中開始顯現人的個體覺醒與個性解放的因素?!盵8]這與西方現代文學的生成機制有著明顯不同。任課教師抓住家國情懷這根隱藏其中的金線,向學生闡釋清楚無論是五四時期的“文白”之爭、1930 年代的“文藝自由”論爭,還是抗戰時期“民族形式”之爭,都意在民族救亡,都以家國情懷為內在價值依據,讓學生在歷史脈動中捕捉到家國情懷的精神支撐功能,并從內心深處激發出對祖國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課堂教學對現代文學發生根源的剖析,既使教師充分利用優秀文化傳統的最佳材料,依據現代文學的發展脈絡,揭示出家國情懷的不同表現形態;也使學生在深刻理解現代文學內在機制的同時,將自身對家園的道德情感凝聚為愛國主義情感,將家國情懷根植到自我心靈中去。

二、離家找尋民族出路:現代經典作家的人生選擇

在現代性開啟的轉型時代,家國情懷表現為救亡圖存意識,落實在有志之士的行為上便是出走尋找民族出路,離家出走成為當時作家的流行行為;因而講授現代文學,教師還要向學生強調經典作家的人生選擇與民族需要之間的深層關聯?,F代作家的家國情懷早已超越迷惘憤懣的階段,而積極投入到救國救民的實踐行動之中,他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甚至走出國門,懷著“別求新聲于異邦”的心愿,到國外去尋找振興民族的藥方,希望從歐美、日本的發達中找尋到中國落后的原因,從而展現出文化轉型期知識分子不斷將對故土的倫理情感提升為對民族國家的歷史使命感的心路歷程。

出走找尋民族出路并非個別作家的行為選擇,而是一種富有時代性的集體行動:魯迅先在南京礦路學堂學地質,后進日本仙臺學醫學,幻燈片事件使他最終決定棄醫從文,從解除民眾的身體病痛轉向救治國民的精神麻木,尋找到了以精神啟蒙來救國的道路;“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盵11]439魯迅人生選擇的最大意義在于體現出了真正愛國者對民族命運的深沉憂慮,其冷峻外表下跳動著療救病態國民的熾熱之心。

此外,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也都曾東渡日本學習醫學,胡適十九歲時則考取清華大學留學獎金、進入美國的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徐志摩曾先后在美國、英國學習銀行學、政治經濟學,聞一多于1922 年7 月赴美國留學專攻美術,巴金先從成都到上海、南京求學,后去法國留學;茅盾先從浙江到北京、上海求學,后又去日本學習等等。異國的學習、生活一方面使他們掌握了相關的科學知識,更新了自身的知識譜系,為今后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仿吾認為,研究文學沒有進文科的必要,我們也在談文學,但我們和別人不同的地方是在有科學上的基礎知識?!盵12]82另一方面,也使他們跨入了一個開闊嶄新的精神原野,為其完成自我文化上的重構提供了契機;更為重要的是,異國的生活體驗使他們深切品味到了弱國子民的屈辱與憤恨,個體遭際與祖國命運實現了有機對接,他們最終走上了改造社會、重塑國民性的文學道路,“至于他們在異域文化的環境中,體味到‘弱國子民’的無限擠壓時,又促成了他們把獨特人生體驗,升華為獨特的民族體驗,孕育生成了超越個人恩怨的宏大社會情懷,為其創建五四文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石?!盵13]14可以說,沒有在日本所經歷的幻燈片事件,也就沒有魯迅改造國民性的創作;沒有赴美留學期間對祖國的熱切期望,聞一多也就無法創作出主題深沉、情感濃烈復雜的愛國詩作《死水》;至于老舍,留英經歷對其創作至少有兩方面影響:“(一)走上文學道路,確立了反帝愛國主義和批判國民性中落后面的創作主題。(二)英國文學溫和寬容,幽默諷刺的風格深深影響了他,而現實主義文學則是他主要吸取的對象?!盵14]103出走探尋是現代作家的人生選擇,也體現了他們內在而熾熱的家國情懷;而無論尋找的艱難過程如何不同,他們都尋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報效祖國、振興民族的方式。

其實,在大多數現代作家身上都能看到民族需要對其人生選擇的影響,正是內心深處的深厚民族情感,才使他們遠走異鄉積極尋找個人與民族的出路,上文所舉的只是其中有限的幾個。教師對經典作家出走動因的介紹,不僅是傳授知識、傳遞文化,更是通過揭示作家們的內在情感結構,來觀照人的精神生活,指向人的心靈支撐與意義世界,“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其自由天性?!盵15]3讓學生認識到作家的文學創作道路與家國情懷的深層關聯,體會到民族復興的實現離不開個人創造性的發揮,將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具體生活追求和實現民族復興融為一體,從而在家國情懷的鏈條內凸顯人的意義、人的價值,最終實現個人、家庭、國家三位一體的價值同構。

三、家國休戚與共的生命體驗:代表性文本的內在意蘊

現代文學課程的主要內容,除文學運動的演化機制、經典作家的創作歷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懸掛在文學史之樹上的作品,它們猶如自然孕育、逐漸長大成熟的果實,既汲取著社會時代的精神風雨,又蘊含著作家個人的情感傾向與價值訴求,更承載著民族共同體的獨特記憶與審美心理;可以說,它們是現代作家以強烈的身份認同,從自身感性生活出發,將個人生命遭際與民族苦難體驗、自我精神追尋與國家前途道路凝聚為一體的結晶,因而在描繪作家自身感觸最深的生活細節的同時,揭示廣大民眾的艱難困苦及其對民族復興的渴盼之情,其中家國休戚與共的生命體驗得到了多維度、多層面的展現。

家與國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已構成為國人的精神根基,因而,不同于西方社會的宗教式外在超越,中國社會更多依靠的是人文信仰——家國情懷,其核心是家與國之間情感與責任的貫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文本解讀的審美方式將家國休戚與共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通過鑒賞、領悟式的情感激發,引導學生認同、內化這種思想觀念與文化精髓。魯迅的七言絕句《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即表達了憐民憂國的深切關懷,“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币粋€“沒”字,將形象與環境融為一體,活畫出民眾出沒蔓草的悲苦生活畫面,抒情主人公對民族國家深陷困境的悲憤之情也于字里行間滲透出來?!冻翜S》的主人公“他”,在生之困苦與性之苦悶的雙重擠壓下,悲憤地投海自殺,自殺前喊出:“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16]240作者在肯定青年一代追求個人權益的同時,將個人在異國他鄉的遭際與民族國家的貧弱關聯起來,揭示了個人、家庭和民族榮辱與共的事實。聞一多的《死水 》運用一系列具體、繁密而濃麗的日常意象,既有“破銅爛鐵”“剩菜殘羹”“霉菌”“白沫”“花蚊”等丑惡意象,又有“桃花”“翡翠”“云霞”“綠酒”“珍珠”等美好意象,將丑陋不堪的社會現實包含在唯美頹廢的藝術形象之中,在寂靜腐爛的“死水”下,涌動的是抒情主人公憋悶的怒火;正是透過憎恨現實、滿懷詛咒的“死水”意象,讀者觸摸到了詩人悲憤而熾熱的家國情懷;有研究認為“聞一多的《死水 》是唯美、頹廢和愛國的統一”[17]76,其根據亦在此。艾青的著名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感情深厚凝重而又蓬勃熱烈,從個人對土地的生活依賴到對家園親人的深刻眷戀,直至對民族重任的自覺當擔,可謂集中體現了當時國人共同的情感路徑,因而引起了時人的強烈共鳴。姚雪垠的《差半車麥秸》借助“我”的視角,通過大量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逐步展示出王啞巴那隱藏在拙笨、膽怯言行下的精神根基——家國情懷,“晚上我同差半車麥秸睡在一塊兒,我問他:‘你為什么要加入我們的游擊隊?’‘我為啥不加入呢?’他說,‘你們都是好人呵?!R煌?,他大大地抽了一口煙,又加上這么一句:‘鬼子不打走,莊稼做不成!’”[18]7王啞巴投入抗日,不是他人教育、動員的結果,是為了早日回家種莊稼,而只有趕走侵略者才能重返家園?!端氖劳谩分?,祁老人式的北京老派市民最大的盼頭就是幾代闔家同住、世代繁衍下去,至于北平之外、與家族成員無關的事都在他們的考慮之外;但日本侵略者的長期占領,使其幾代同堂的愿望化為泡影:兒子祁天佑受盡屈辱自殺而死、孫子祁瑞全離開北京去抗日、重孫女妞妞被活活餓死等,接連不斷的家庭災難迫使祁老人逐漸悟出家庭安危和民族強弱的內在邏輯,并萌發為自身的民族國家意識。有研究指出,“從新文化運動到改造國民性,從文學革命到政治革命,從五卅運動到‘九一八事變’,一連串的外患內亂都在喚醒和制造中國人的民族和國家認同,把歷史上具有文化同質性的泛中華觀念,改造和制造為現代的民族國家意識,強化著民族主義的思想和激情,救亡救國就是近現代中國思想與政治的主旋律和最強音?!盵19]174家與家族意識就這樣在刻骨的痛苦感受中生長、提升為民族國家意識,家與國的休戚與共也由此得以彰顯。

當然,也正是在家國休戚與共的生命體驗激發下,蕭紅的《生死場》、蕭軍的《八月的鄉村》、路翎的《財主的兒女們》、端木蕻良的《大江》等作品,才從不同的視角展示各階層在外來侵略的危難中所完成的思想轉換與人格升華,這些作品對民生疾苦的刻畫、對個人靈魂沖突的聚焦正繼承了以描繪苦難來凸顯家國情懷的文學傳統,無不散發著深厚的人文意蘊。

通過對代表文本的內涵闡釋,學生們不僅可以體會到深厚的家國情懷不止有保家衛國這一種形態,還有對民眾苦難生存狀態的切實描繪和知識分子于漂泊跋涉中的痛苦求索等其他形態,而且能領悟到家國情懷的具體形態與作家自身生活體驗的息息相關,是作家自我生命體驗和民族國家命運關聯、凝聚的結晶;教師借助作品提供的多樣化情景體悟,不斷凸顯個人心理感受、情感記憶與民族復興的深層互動,以持續滋養學生報效祖國的執著感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于西方社會的宗教式外在超越,中國社會更多依靠的是人文信仰——家國情懷,即注重個人由愛家、愛家鄉向愛祖國、愛民族的縱向情感提升,突出個人對家庭、國家之間的情感與責任的貫通,其實質是一種在自然情感、文化價值認同基礎上的民族國家認同。這種深厚而持久的家國情懷以其豐富多樣的形態蘊藏在現代文學的課程內容之中,除文中所討論的現代文學發生的根本動因、現代經典作家的人生選擇、代表性文本的內在意蘊外,還包括文學運動的演化機制、文學意象的營構等;教師不僅要以一種自然而多樣的方式向學生揭示其現代轉化機制及內在的價值維度,還要透過作品的百變面相透視家國情懷的內在支撐作用與精神啟迪功能,從而達到和學生一起探索、思考個體生命價值的共生互融境界;最終引導學生把學習專業課程和自我人生選擇、民族復興結合起來,以擺脫物質主義時代的價值迷茫,重新確立實現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念。教師自身也在現代文學的教學活動中,既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又有效傳承了家國情懷這一優秀文化傳統,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

猜你喜歡
現代文學家國情懷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三只眼——評季進、余夏云《英語世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綜論》
家國兩相依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論中國現代文學多重視角下的鄉土敘事
略談“家國情懷”
端木蕻良:草原文學在現代文學中發聲
“五老”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