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財稅政策效應及策略研究

2024-05-09 11:00王曙光王晰李萬濤
會計之友 2024年10期
關鍵詞:財稅政策稅收優惠財政補貼

王曙光 王晰 李萬濤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我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突破了時空限制,其內容多元、模式優化和效率提升逐步顯現,并已成為建設“數字強國”“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通過梳理我國出版產業2013—2022年的相關數據,構建財稅政策賦能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財政補貼與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效應;稅收優惠與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對出版企業經營績效具有明顯的提升效應。從財稅政策視角提出了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管理模式、投入規模和獎勵政策,以及稅收激勵、差別稅率和優惠政策等因應策略。

【關鍵詞】 出版產業; 數字化發展; 財稅政策; 財政補貼; 稅收優惠

【中圖分類號】 F234.3;F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4)10-0139-08

在當下信息大爆炸時代,出版產業如何通過自身努力加快其數字化發展步伐,破除傳統出版的囚徒困局,正成為困擾全球出版產業的難題之一。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發展之路,增強文化自信,方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形式,優化了生產效率和經營模式,已成為我國建設“數字強國”“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迭代更新,出版產業數字化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對促進出版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出版物傳播質效和擴大讀者群體規模,以及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中外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財稅政策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經濟發展起到“熨平”作用。但我國對出版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在內容上多注重財稅政策的概念、優勢和構建等要素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是描述、歸納總結為主的定性分析,缺少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實證分析,且在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現實中仍面臨一些挑戰或問題。有效的財稅政策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會產生積極效應并促進整個文化產業發展,特別是在“十四五”關鍵時期對出版產業實施積極的財稅政策,既能保障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又能拓寬新興業態的發展渠道,助力政府對出版產業企業實施優勝劣汰機制。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財稅效應、回歸模型分析提出相應的財稅政策策略,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一、文獻梳理

出版產業是生產圖書、期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等多種傳播媒介的信息產業,具有文化積累和思想傳播的功能。出版產業數字化是對編輯、制作、印刷、銷售和推廣等傳統出版產業各環節通過數字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從而實現出版流程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質、普及化和產業鏈、資源、內容、渠道、運營、服務等的數字化。2021年3月全國“兩會”通過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了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產業等要求;同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新的發展方向:“要突出數字技術在出版全產業鏈上的賦能引領作用,著力提升數字化水平,發展多元化按需印刷、數字出版等新業態,順應數字時代文化生活個性化、移動化和智能化的大趨勢?!?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中明確了8項重點任務,主要是關聯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建設國家文化專網、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等;同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023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要“制定完善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推進產業數字化,推進數字產業化”;同年10月發布的《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2023)指出“我國出版產業尤其是數字出版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字出版基地(園區)的管理日益規范科學,出版龍頭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綜上政策目標要求,足見出版產業在“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時出版產業也面臨著數字化發展顛覆性及變革性的影響或是打破重構的問題,要在全新平臺之上構建新模式并加快發展。

中外學界對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但運用財稅政策促進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相對較少,這也是本文研究意義所在。里瓦斯以西班牙出版社為例,得出在該領域開展業務的商業組織面臨著互聯網、電子書或按需印刷等方面技術革新帶來的新挑戰,可通過政府進行競爭性招標、吸引實物出版援助、財政補貼及公共圖書館購買紙質作品方式,拓寬紙質出版物的發行渠道[ 1 ]??ê鶾 2 ]認為傳統商業模式和數字商業模式可在同一出版公司內互補而非相互排斥地生存,因此需要政府給予稅收優惠。雷納托[ 3 ]研究指出:美國出版產業發展模式是雙軌制下的“市場驅動型”,即非營利性出版產業可獲得政府資助,營利性出版產業完全依靠市場化運作;而日本出版產業則是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模式,每年政府通過財政投資貸款計劃支持出版產業的發展,并利用產業規劃、稅式支出來保護鼓勵出版產業。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研所與新聞出版總署財務司課題組報告[ 4 ]客觀分析了新聞出版業發展現狀及財稅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并認為文化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已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新聞出版是文化產業的主力軍,也是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從出版產業財稅政策方面看,黃先蓉等[ 5 ]認為出版企業存在財政項目成果轉化能力不強、數字產品質量不高、數字資源傳播掌控力不強等問題;裴佩[ 6 ]從政府視角分析了出版產業財政扶持政策和人才儲備、投入資金、科技支撐不到位等問題;李曉青等[ 7 ]認為財稅政策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杠桿調節作用有目共睹,在促進新興出版業態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應采用更加積極的財稅政策來推進出版產業的接續發展;甄增榮等[ 8 ]提出河北省政府應出臺財稅政策加快數字出版平臺建設,打造“免費Wi-Fi城市”;張窈等[ 9 ]通過構建政策工具模型,得出出版產業應在財稅體制機制、文化引導和高新技術深度融合等方面進行創新發展。

二、財稅政策效應與假設

(一)財稅政策的激勵效應

財稅政策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賦能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激勵效應,主要通過激勵出版產業數字轉型、技術研發、資金融通、市場準入和人才引培等方式,為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能有效降低出版產業成本費用、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1.數字轉型激勵效應

直接減免稅收來激勵出版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如政府可對購置數字化設備和技術的研發給予減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從而降低出版企業稅收負擔。

2.技術研發激勵效應

財政資金支持出版產業進行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如設立政府專項資金或給予補貼,有效激勵出版產業開展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等活動,提高出版產業技術創新能力。

3.資金融通激勵效應

財稅部門通過與金融、風險投資等機構密切合作,助力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如政府提供財政專項資金、貼息貸款或PPP合作、擔保等方式,保障出版企業數字化發展的資金需求。

4.市場準入激勵效應

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提供競爭保護和財稅激勵措施,鼓勵出版企業參與數字化發展并擴大市場份額。如政府部門可簡化出版企業審批程序,為出版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5.人才引培激勵效應

政府提供人才培養和引進的財稅政策激勵。如政府可建立培訓基地、制定專業人才的引培計劃,提高數字化人才的整體素質,滿足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人才需求。

(二)財稅政策的研究假設

財稅政策包括公共預算、財政投資、財政補貼、財政信用、稅收種類、適用稅率、稅收優惠、財稅法治和財稅監察等內容,本文重點研究財政補貼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其中財政補貼政策的決策主體通常是政府或政府相關部門,即其直接決定補貼對象及補貼金額;稅收優惠的決策主體是出版企業自身,即其決定是否申請優惠并依法依規申報。財政補貼通常發生在企業經營活動之前,屬于事前激勵;稅收優惠則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之后通過減少稅負等方式獲得收益,屬于事后激勵。本文從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視角研究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問題,提出以下假設。

H1:財政補貼(CZBT)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有正向效應。

H2:稅收優惠(SSYH)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有正向效應。

三、指標體系與模型構建

(一)指標體系

本文選取的財稅政策賦能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綜合指標主要包括出版產業發展基本評價指標和專業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二)數據變量

本文以出版產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均來自《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國家統計局網站和中經網統計數據庫。

1.被解釋變量

為測算全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綜合評價結果,包括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基本評價指標和專業評價指標(Y1~Y17),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測算結果。

2.解釋變量

選取財政補貼(CZBT)和稅收優惠(SSYH)作為解釋變量,其中前者主要借鑒韓興國[ 10 ]“政府補助/營業收入×100%”的方法計算,后者主要借鑒柳光強[ 11 ]“收到的各項稅費返還/(收到的各項稅費返還+支付的各項稅費)”的方法計算。

3.控制變量

除解釋變量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會影響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外,還存在其他影響因素的控制變量??剂磕P偷娜嫘?,主要選取以下4個控制變量:

(1)產業規模(CYGM)。產業規模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效應,如成本優勢、資源優化利用和規模經濟效益等。通過財政補貼出版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方式降低產業經營成本,增強規模經濟效應。該變量可根據資產總額選取對數進行測算。

(2)經濟價值(JJJZ)。經濟價值往往伴隨著出版產業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的變化,其產業資源配置效率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財稅政策可通過完善財稅體制、提供資源配置引導和強化收入分配公平等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該變量可根據出版企業利潤率進行測算。

(3)創新能力(CXNL)。創新能力是推動出版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之一。財稅政策可通過提供技術研發資金補助和減免稅等方式,激發出版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該變量可根據企業研發人員的比重進行測算。

(4)數字化技術(SZHJS)。出版企業可靈活應用數字化技術來改進其業務流程,提升效率,拓展市場等。財稅政策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有效應用數字化技術,創造更多的數字化發展機會。該變量可根據企業數字出版物比重進行測算。

(三)模型構建

為進一步探討財稅政策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影響效應,并比較兩種政策工具之間的差異,構建以下模型:

其中,?著為隨機誤差項,t代表時間,t∈[2013,2022]。

四、財稅效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匯總如表2 所示。

其中,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綜合評價結果(FZPJ)主要借鑒李楚瑛等[ 12 ]、韓國瑩等[ 13 ]、楊潔等[ 14 ]和薛偉等[ 15 ]的研究,按照下列步驟測算得出:

1.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

對選取的指標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各個指標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2.提取主成分

使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根據特征值大于1且累積方差貢獻率大于80%的原則提取3個因子,其特征值分別為3.854、1.906和1.730,相應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34.513%、24.394%和22.297%,累積載荷平方和為81.204%,而其余14個成分的貢獻率之和在18%左右,每個成分的影響非常微弱,即這3個因子可涵蓋原始變量81.204%的信息,這3個因子能夠較好地描述17個評價指標(Y1~Y17),反映全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情況。方差分解結果如表4所示。

為更好地對公因子進行解釋,利用凱撒正態化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旋轉在4次迭代后收斂?;诟鱾€因子在每個原始變量中的載荷大小進行分析,第1—9指標項在公因子F2上載荷最大,反映了出版產業基本條件,故命名“基本條件因子”;第10—11指標項在公因子F3上載荷最大,反映了出版產業經濟價值,故命名“經濟價值因子”;第13—17指標項在公因子F1上載荷最大,反映了出版產業技術融入情況,故命名“技術融入因子”。

3.計算評價結果

結合主成分系數矩陣得到各因子得分,得到2013—2022年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綜合評價測算結果(FZPJ),進而得到全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評價(FZPJ)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2013—2022年全國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呈現波動式上升趨勢,評價結果的標準差呈現微弱的減小趨勢,表明各因子得分的標準差相對未旋轉前有所減小,也表明通過旋轉可更好地解釋原始指標的變異性,減少冗余信息。一方面,數字技術在出版產業中的應用逐漸深化,尤其在數字出版、在線閱讀和數字化營銷等方面,出版產業也逐漸增強了對數字技術的適應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分發和銷售;另一方面,標準差微弱減小趨勢表明數字化水平波動逐漸減小,數字技術發展趨勢與出版產業數字化變化趨勢逐漸同步演進,整體更加趨于穩定狀態。因此,綜合看數字技術發展對全國出版產業數字化水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出版產業也逐漸適應了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并使其整體變化趨勢更為同步和穩定。

(二)假設檢驗

1.F檢驗和Hausman檢驗

利用F和Hausman檢驗選取面板數據模型的回歸效應。在F檢驗中的P值均小于5%,拒絕混合回歸;Hausman檢驗結果表明兩個模型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因而應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

2.多重共線性檢驗

利用方差膨脹因子VIF對模型的多重共線性進行檢驗,測算最大VIF值為7.94,小于臨界值10,其余變量的VIF值都較小,表明模型和變量選擇可靠,能夠進行回歸分析。

3.回歸結果與分析

基于固定效應模型,利用Stata16.0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財政補貼與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回歸系數為0.6037,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H1得到了驗證;稅收優惠與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回歸系數為0.4544,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H2得到了驗證。

4.內生性檢驗

考慮到變量之間具有內生性,利用工具變量法進行內生性檢驗,選擇動態系統GMM模型,并采用兩步估計法以消除異方差。在估計過程中,選取的工具變量為內生變量的滯后項。通過殘差序列的自相關檢驗,AR(1)、AR(2)結果分別為3.840和1.792,均在5%的水平通過顯著性檢驗,Hansen檢驗結果為22.806,驗證了工具變量的合適性?;貧w結果表明: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相關指標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具有顯著的正相關促進作用。

5.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模型的可靠性,提高財稅政策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賦能效應的解釋力和預測準確性,進行如下穩健性檢驗:

(1)替換部分控制變量。引入人才隊伍、數字化產品分別替換創新能力和數字化技術因素。其中,人才隊伍(RCDW)根據出版企業專利數量測算,數字化產品(SZHCP)根據出版企業數字化產品比重測算。其回歸結果顯示: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均在5%水平通過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分別為0.4692和0.4038,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2)替換部分樣本數據。本文隨機替換5個樣本數據,其回歸結果顯示: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均在5%水平通過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分別為0.5014和0.4107,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解釋變量縮尾處理。對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在1%水平進行縮尾處理,其回歸結果顯示: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均在5%水平通過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分別為0.4821和0.3722,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根據檢驗結果,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相關指標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影響的回歸系數方向和顯著性變化不大,只是在數值上有微小波動,這表明構建的面板數據回歸模型具有較好的穩健性,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對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影響是穩定且顯著的。

綜上所述,財稅政策與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呈現正相關關系,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財稅政策在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中的作用機制。財政補貼能直接為出版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對數字化發展中面臨資金壓力的企業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獲得財政補貼的企業通常會更加積極地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同時也推動了企業間的競爭,促進整個產業的數字化發展。稅收優惠可直接降低企業稅負,間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加資金投入,有助于優化出版產業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此外,研究結果也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五、財稅政策策略

財稅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需要考慮經濟增長、通貨膨脹、收入分配及財政穩定等因素,將引導投資方向、支持產業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保護知識產權和調節市場供求關系作為目標,建立監測和評估機制,適時優化財稅政策內容。

(一)促進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財政政策策略

1.加大對出版產業數字技術研發的財政投入

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進程中,各級政府應鼓勵出版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包括:加大專項資金補貼、財政撥款、金融貼息和擔保抵押的力度,出臺更有目標性、實效性、操作性的財政補貼政策,設立出版創新基金獎勵創新性采用數字技術的出版企業,如將完成數字化升級轉型的出版企業納入“專精特新”范疇,鼓勵出版企業采用“自我造血”[ 16 ]等方式提升數字化技術應用水平;建設數字化綠色印刷產業園區[ 17 ],鼓勵企業采取自主研發方式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建設數字化賦能的印刷生產車間,按需印刷、制作,提高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力,讓財政補貼對出版企業數字化發展的賦能效應更加顯著。

2.構建出版產業財政數字化管理運營新模式

財政數字化管理運營新模式是為滿足市場推廣的需要,采用數字化手段改進和優化財政管理過程的市場準入模式與智能化財政管理運營模式。其內容主要包括:通過出版產業預算、資產和稅收等管理模塊數字化系統與數據平臺,實現采集、處理、分析和報告等財政業務數字化覆蓋,降低財政風險,確保財政數據的精準化;構建出版產業智能化運營系統,借助數字化渠道平臺實現數字傳播銷售,確保財政數據的便捷化;完善出版產業數據備份、數據加密、數據權限控制等信息安全管理和審計制度,確保財政數據的安全化;運用AI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進行智能決策,重塑出版產業電子審批和自動核銷等業務流程,提高財政業務處理質效,確保財政業務的自動化。

3.創新對出版產業人才引培與財政獎勵政策

政府通過建立人才建設財政基金和資助研究項目,推進出版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提高數字化人才引培水平;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出版專業的相關課程,完善人才獎和創新獎等獎勵機制,對在出版產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有效激勵出版機構積極引培人才;成立出版產業數字聯盟和舉辦數字出版產業峰會,加強與鄰國出版產業的人才交流合作;以不低于50%的出版物印刷企業綠色化發展獎勵資金額度設立電子出版物專項獎勵基金,用于鼓勵電子出版物、高校電子出版或數字出版等專業建設,在培養、選用和就業等方面設立獎學金或資助計劃;將人才貢獻與成就納入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給予相關財政獎勵。

(二)促進出版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稅收政策策略

1.給予出版產業集團化運營稅收激勵

出版集團是以資產為紐帶、母公司為架構、集團章程為規范,由核心層、緊密層、松散層組成的規模較大的出版企業法人聯合體。隨著出版市場競爭的日益增強,集團化規模經濟效益已成為主流。針對出版企業出現的“大而弱、小而散”的狀況,需要給予稅收激勵政策促進其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降低出版企業所得稅稅負,即對出版集團化企業及成員企業間的數字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共享等減至5%或免征企業所得稅,對研發費用參照制造業企業標準按照100%加計扣除;減免房地產稅收,即參照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房產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提升出版企業集團化運營質效。

2.促進出版產業差別稅率結構的優化

按照出版產業納稅人注冊資本、經營收入和利潤規?;虺霭姝h節實施差別稅率征收辦法。其內容主要包括:根據出版產業印刷、出版、發行和銷售鏈條的不同設置差別稅率,對成本較高的印刷環節設置低稅率,對成本較低的銷售環節設置正常稅率,同時對集團化運營出版企業給予優惠稅率,促進出版產業鏈條的整合和優化;根據出版企業經營規模大小設置差別稅率,如對小型、中型和大型出版企業所得稅稅率分別設定為5%(含)、5%~10%(含)和15%;根據出版企業社會效益大小設置差別稅率,如對出版企業按照社會效益給予1%~5%優惠稅率,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文化產業整合,鼓勵出版企業提升社會效益、文化質量和影響力。

3.按照出版產業的產品類別予以優惠

出版產品是出版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對出版產業的產品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即征即退、減稅免稅和定向稅收優惠。如對出版企業印刷和發行的電子出版物,以及數字圖書館、在線課程等數字化出版產品給予即征即退政策;對特定的文學作品和科技期刊等出版產品,給予減半或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以及印花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對知識產權的轉讓和許可收益,給予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減免;對從事出版企業產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對其綠色化生產設備給予加速折舊;對采用環保材料和技術的綠色出版企業,給予適當的減免稅;對出版產品的全過程環節,減半或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等。

【參考文獻】

[1] RIVAS,HININGS B,GEGENHUBER T,et al.Digit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Inform[J].Organ,2018,28(1):52-61.

[2] KARHU K,GUSTAFSSON R,LYYTINEN K.Exploiting and defending open digital platforms with boundary resources:Android's fifive platform fork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8,29(2):479-497.

[3] COSTA RLD,CABRAL L,PEREIRA L,et al.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media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2022,24(4).

[4]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新聞出版總署財務司聯合課題組,艾立民,劉尚希,等.完善我國支持新聞出版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3(26):40-51.

[5] 黃先蓉,常嘉玲.我國出版產業轉型升級趨勢與政策建議:出版業“十三五”時期回顧與思考[J].中國出版,2020(22):19-26.

[6] 裴佩.新時代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20):95-97.

[7] 李曉青,楊京鐘.基于新興出版業態培育的財稅激勵政策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6(10):29-32.

[8] 甄增榮,武春霞,李玥.數字出版產業的區域性及發展對策:河北省出版產業的比較優勢與政策供給[J].出版發行研究,2017(6):47-50.

[9] 張窈,曹子郁.新時代我國出版產業政策環境變化:基于政策工具選擇模型的研究[J].出版與印刷,2022(6):38-49.

[10] 韓興國,許鑫.財稅政策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新能源客車產業鏈行業上市公司證據[J].會計之友,2020(7):137-144.

[11] 柳光強.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政策的激勵效應分析: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視角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6(10):62-71.

[12] 李楚瑛,李戰江.基于動態聚類—因子分析的社會發展評價指標構建模型[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16):47-60.

[13] 韓國瑩,李戰江,劉秀梅.基于聚類—因子分析的綠色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7(24):184-186.

[14] 楊潔,王夢翔.包裝印刷企業社會責任披露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基于障礙因子分析法[J].會計之友,2022(9):73-79.

[15] 薛偉,蔡超.基于多層次因子分析法的我國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統計與決策[J].統計與決策,2022,38(18):22-25.

[16] 夏會,鐘陳,程平.大數據技術驅動下減稅降費政策績效評估研究[J].會計之友,2023(9):83-89.

[17] 白福萍,董凱云,劉東慧.數字化轉型如何影響企業技術創新:基于融資約束與代理問題視角的實證分析[J].會計之友,2023(10):124-133.

猜你喜歡
財稅政策稅收優惠財政補貼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問題和建議
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分析與建議
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東莞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財稅政策研究
美國鼓勵研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財稅政策支持生態產業發展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財政補貼不是產業發展的唯一路徑
今年財政補貼社保逾9741億元
湖北:村衛生室費用納入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深水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