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魏六朝碑刻中構件“”“ ”“ 爫”的變異研究

2024-05-10 04:05姜同絢鄭博元
關鍵詞:點畫墓志省略

姜同絢, 鄭博元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漢魏六朝時期, 漢字書體變化, 篆隸楷三書過渡、 發展, 加上這一時期社會動蕩, 漢字的可變化性和隨意性大大增強。構件由筆畫組成, 是漢字的基本構字單位。筆畫在書寫過程中常常發生變異,這隨之而來會導致構件的變異。因構件為基本構字單位, 所以其具有能產性, 一個構件的變異就會引起大量以該構件為組成部分的漢字的變異。本文以構件“爫”為例, 分析漢魏六朝碑刻文字中它的各種訛變形式, 討論構件“爫”與構件“”“”的訛混趨向。

隸變, 指的是漢字的字體由小篆經古隸到今隸的演變過程。隸變使漢字脫離了線條和圖畫的形象而變得更加符號化, 從而改變了漢字的形體。在隸變的過程中, 漢字在構件上產生了一些變化, 包括構件的合并、 構件的分化、 構件的簡化等現象。

《 說文·肉部》:“胾肉。象形。凡肉之屬皆從肉。如六切?!保?]81“ 肉”小篆寫作“”, 表“肉”意的構件在隸變后分化, 存在于漢字上半部分的構件“”經筆畫拉直后隸變為“”,“”“將”“炙”等字的構件“”皆為肉之義。

1.3 構件“爫”的隸變過程

漢魏六朝碑刻文字中的構件“爫”主要由四種小篆形態變化而來, 不同構件經過隸變后合并為構件“爫”。

漢字在隸變后大體形態基本固定, 但漢魏六朝時期, 仍頻繁發生漢字訛變, 下面從構件與構件的關系出發, 把構件訛變分為獨體訛變和被動訛變加以討論。

2.1.1 筆畫增加。例如,

(1) 北魏正始四年(507 年?《 元思墓志》:“國喪朝彥, 家絕剛軌?!保?]77“ 絕”寫作“”。

2.1.2 筆畫省略。例如,

(2) 西晉永嘉元年(307 年?《 王浚妻華芳墓志》:“自經事難, 以勉諸艱?!保?]343“ 勉”寫作“”。

(3) 北魏延昌三年(514 年?《 元宏充華趙氏墓志》:“女儀婉娩, 淑慎其聲?!保?]26“7娩”寫作“”。

2.1.3 筆畫代替。例如,

(4) 東漢永元八年(96 年?《 孟琁殘碑》:“身滅名存, 美稱修餝。勉崇素意, □□□□?!雹俦疚闹小醮砦墨I記載中的缺失文字,下同,不再贅述[5]6“4勉”寫作“”。

(5)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 年?《 羅浮山銘》:“桃李雖榮, 絕無久赩?!保?]197“ 絕”寫作“”。

2.2.1 筆畫省略。例如,

(6) 東漢熹平三年(174 年?《 營陵置社碑》:“燔炙芬芬, 犧牲粢盛?!保?]“2炙”寫作“”。

(7) 北魏正光五年(524 年?《 元勰妃李媛華墓志》:“女季瑤, 今安陽鄉主, 適今員外散騎侍郎、 清淵世子隴西李彧, 父延寔?!保?]280“ 瑤”寫作“”。

(8) 北魏孝昌三年(527 年?《 蘇屯墓志》:“末秊從政, 童雉之謠更起?!保?]8“7謠”寫作“”。

(9) 北魏孝昌三年(527 年?《 元融墓志》:“蟬聮瓞之緒, 眇邈瑤水之厡, 固已炳發河書, 昭朙玉版, 于茲可得而略也?!保?]95“ 瑤”寫作“”。

(10) 北魏延昌二年(513 年?《 元恪貴華王普賢墓志》:“緝藻瓊式, 抽文瑤映?!保?]238“ 瑤”寫作“”。

(11) 北魏孝昌三年(527 年?《 元固墓志》:“魏故使持莭、 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雍州刾史元公墓志銘?!保?]126“ 將”寫作“”。

(12) 北魏武泰元年(528 年?《 員外散騎侍郎元舉墓志》“:小弟景文, 惌瑤璧之無響, 痛同氣之永隔,故托金石以鎸聲, 圖風輪以刊徳?!保?]14“5瑤”寫作“”。

2.2.2 筆畫代替。例如,

(13) 北魏熙平元年(516 年?《 元廣墓志》:“崇基岳峻, 遙緒淵深, 世載眀哲, 襲紫傳金?!保?]330“遙”寫作“”。

(14) 北魏熙平二年(517 年?《 元懷墓志》:“刊羙瑤牒, 祇告幽玄?!保?]34“7瑤”寫作“”。

(15)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年?《 元楨墓志》:“敬勒玄瑤, 式播徽名?!保?]29“4瑤”寫作“”。

(16)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年?《 元楨墓志》:“。洋洋雅韻, 遙遙淵渟?!保?]29“4遙”寫作“”。

(17) 北魏延昌二年(513 年?《 元演墓志》:“用能揚盛徳于九服之遙壥, 聲烈光于八荒之攸塸, 雖姖旦之翼周啚, 良何之賛漢籙,準古方今, 夢以踰也?!保?]232“ 遙”寫作“”。

(18) 北魏正光四年(523 年?《 王基墓志》:“任性超遙, 有毛閞雅量;敖然獨足, 齊鴻遙神趣?!保?]225“遙”寫作“”。

(19) 北魏正光五年(524 年?《 元平墓志》:“優游華僚, 逍遙自淂?!保?]251“ 遙”寫作“”。

(20) 北魏正始二年(505 年)三月十?《 崔隆墓志》:“魏故左將軍、 康毅崔君墓志銘?!保?]42“ 將”寫作“”。

(21) 北魏孝昌元年(525 年)十一月二十?《 元誘墓志》:“良規密謀, 遙相知和, 忠啚不遂, 欻貽濫酷?!保?]355“ 遙”寫作“”。

(22) 東魏天平四年(537 年)十一月十二?《 張滿墓志》:“方當逐扶搖而高翥, 循康衢以遐征, 此理茫昧, 云亡奄迫?!保?]19“1搖”寫作“”。

2.3 構件“爫”的訛變

構件“爫”在書寫、 篆刻中發生異化分為獨體訛變與被動訛變。

2.3.1 構件“爫”的獨體訛變

構件“爫”的獨體訛變具體有筆畫省略、 筆畫代替、 筆畫位移、 筆畫連寫四種。

一、 筆畫省略。例如,

(23) 北魏孝昌元年(525 年?《 元顯魏墓志》:“武穆垂彩, 周胤擒榮?!保?]340“ 彩”寫作“”。

(24) 東魏武定二年(544 年?《 元均及妻杜氏墓志》:“苒苒不留, 滔滔日瀉?!保?]38“3滔”寫作“”。

(25)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年?《 韓顯宗墓志》:“惟帝念功, 錫爵是孚?!保?]32“2孚”寫作“”

(26) 北魏永安二年(529 年?《 山徽墓志》:“君少稟休哲之資, 長蹈承明之緒?!保?]279“ 蹈”寫作“”。

由上我們可以看到“爫”的筆畫省略主要是省略點畫, 省略點畫的數量和位置不定。何?《 魏晉南北朝碑刻文字構件研究》 在簡化構件中提到了省筆畫主要省“點、 橫、 豎、 撇、 折”五種基本筆畫[12]278。若構件由點畫和其他筆畫構成, 因點畫書寫面積小, 書寫或篆刻過程中點畫相比之下更容易被省略, 上文構件“”的訛變結果也表示點畫在構件中有著較大的可訛變性。

二、 筆畫代替。例如,

(27) 東漢建和二年(148 年?《 石門頌》:“有司議駮, 君遂執爭?!保?]16“5爭”寫作“”。

(28) 北魏太昌元年(532 年?《 王溫墓志》:“公踐奄骼之洪基, 蹈笙歌之芳烈?!保?]2“9蹈”寫作“”。

(29) 北魏正始三年(506 年?《 寇猛墓志》:“祖諱婁, 中書學生, 東宮受比延?!保?]6“9受”寫作“”。

(30) 北魏正始四年(507 年?《 奚智墓志》:“故征士奚君, 諱智, 字淵籌者, 恒州樊氏墎山渾人也?!保?]7“5奚”寫作“”。

(31) 東魏興和三年(541 年?《 李挺墓志》:“哭聲何遽, 挽聲弗緩?!保?]305“ 緩”寫作“”。

(32) 北魏熙平元年(516 年?《吐谷渾璣墓志》:“朋僚悼惋, 追慕奚返?!保?]32“5奚”寫作“”。

(33) 北魏熙平元年(516 年?《吐谷渾璣墓志》:“其辭曰: 叡德齊凝, 輝彰挺烈?!保?]32“5辭”寫作“”。

(34) 北魏孝昌元年(525 年?《 元寶月墓志》:“秦緩虧方, 夭沴成舋?!保?]37“7緩”寫作“”。

(35) 北齊天統元年(565 年?《 張海翼墓志》:“乃應先封, 授長安侯, 起家相府參軍, 后除中書舍人, 加冠軍將軍,轉員外常侍?!保?0]22“3授”寫作“”。

(36) 北齊天統元年(565 年?《 張海翼墓志》:“及編名臣職, 直道事人, 非義若浮, 不貪爲玉?!保?0]22“3浮”寫作“”。

(37) ?《 張纂墓志》:“世本郡功曺史寅之長子,授驃騎大將軍?!保?]65“ 授”寫作“”。

(38) 東魏武定四年(546 年?《吳叔悅造像記》:“上為皇家, 國祚永隆, 后愿先亡七世父母, 見存父母、 兄弟、 姉妹, 合家眷屬, 下及昆蟻, 彌勒下生, 一時受記?!保?]3“6受”寫作“”。

(39) 北魏熙平元年(516 年?《 吳光墓志》:“痛憤心懷, 五情酷裂?!保?]30“6憤”寫作“”。

(40) 北魏永安三年(530 年?《 元液墓志》:“氣攏兵鈐, 志押經墳?!保?]30“5墳”寫作“”。

從數量上來看, 構件“爫”的筆畫代替主要為撇畫被代替為橫畫和點畫被代替為豎畫, 前者為后者訛變的基礎, 由此可見構件“爫”的訛變承鏈條式發展。

三、 筆畫連寫。例如,

(41) 北魏正始三年(506 年?《 寇猛墓志》:“翹揚托誕, 流稱萬裔?!保?]6“9稱”寫作“”。

(42) 北魏正光四年(523 年?《 席盛墓志》:“人生若浮, 時運難游?!保?]17“8浮”寫作“”。

2.3.2 構件“爫”的被動訛變

構件與構件之間組合成漢字, 意味著他們之間不再是獨立的個體關系, 而是在空間上緊密相連的, 這種聯系會在古人書寫或篆刻漢字時對字體產生一定的影響。上述因一個構件而使另一個構件發生訛變的現象, 暫稱之為被動訛變。例如,

(43) 北魏景明二年(501 年?《 元羽墓志》:“當春竟綵, 陵秋擢穎?!保?]33“9綵”寫作“”。

(44) 北魏永平二年(509 年?《 元愿平妻王氏墓志》:“如何妄言, 落彩當春。掩埏眀旦, 鎸志今晨?!保?]13“6彩”寫作“”。

(45) 北魏普泰元年(531 年?《 元天穆墓志》:“神武秉德, 福善冥應, 義均採藥, 無德而稱?!保?]325“採”寫作“”。

(46) 東魏武定二年(544 年?《 元湛妃王令媛墓志》:“妃藉采華冑, 膺和淑靈, 軆韻閑凝, 識懷眀悟?!保?]37“7采”寫作“”。

(47) 北齊皇建元年(560 年?《 雋敬碑》:“雋敬, 字修羅, 鉆圡萇安, 食菜渤海?!保?0]7“5菜”寫作“”。

(48) 北周建德元年(572 年?《 步六孤須蜜多墓志》:“白狼之溪, 途艱黃馬之坂; 荔支之山, 地險莆陶之國?!保?1]25“9溪”寫作“”。

(49) 北魏孝昌二年(526 年?《 元濬妻于仙姬墓志》:“姝彼靈人, 奚不化乘?!保?]“9奚”寫作“”。

(50) 北魏正光二年(521 年?《 馮迎男墓志》:“囙鄉曲之難, 家沒奚官?!保?]11“4奚”寫作“”。

(51) 北魏武泰元年(528 年?《 梁國鎮將元舉墓志》:“所貴脩名, 奚言狐菟?”[8]15“1奚”寫作“”。

(52) 北魏永安二年(529 年?《 元恩墓志》:“伊人德量, 奚可忖度?!保?]29“4奚”寫作“”。

(53) 東漢建寧元年(168 年?《 楊著墓碑》:“是以黎庶受若冬日, 畏如秋旻?!保?]286“ 受”寫作“”。

由上可知, 構件“爫”的被動訛變大致分為兩類: 一是獨體的被動訛變后, 構件“爫”受相鄰構件影響, 自身發生訛變;二是合體的被動訛變, 構件“爫”受相鄰構件影響, 與其構成一個構件。

3 構件“爫” 構件“”與構件“”的訛混關系

構件經過訛變后, 一些構件會與其他構件發生訛混, 這是訛變的結果。關于訛混的定義, 劉釗先生?《 古文字構形學》中指出:“訛混是指一個文字構形因素與另一個與其形體接近的構形因素之間產生的混用現象?!保?3]139訛混的趨向有三種: 單向訛混、 雙訛混和相互訛混?;趯ι鲜鰳嫾炞兊拿鑼?, 構件“爫” 構件“”與構件“”三者之間存在訛混關系, 不同構件在不同條件下訛混的趨向不同,構件“爫” 構件“”與構件“”的訛混趨向涉及相互訛混和單向訛混。

雷黎明?《 楚簡文字形體訛混現象試說》中解釋了相互訛混(簡稱互訛):“ 如果用A 表示訛混關系的形體一, 用B 表示有訛混關系的形體二, 其訛變趨向有時候A 訛變為B, 有時候B 訛變為A?!保?4]102構件“爫”和構件“”在一定情況下也存在著相互訛混趨向。例如,

(55) 南朝宋元徽三年(475 年?《明曇憘墓志》:“值巨猾滔祲, 鋒流紫闥?!保?]12“4滔”寫作“”。

(56) 北魏正光四年(523 年?《 元尚之墓志》:“高蹈曾閔, 恥跡子春?!保?]24“0蹈”寫作“”。

(57) 北魏永安二年(529 年?《 元馗墓志》:“巖嚴外方, 滔滔河洛, 誕降瓌竒, 夙闡洪略?!保?]“6滔”寫作“”。

(58) 北魏孝昌三年(527 年?《 元融墓志》:“復梁城已陷之郛, 摧隂阝麥鯨鯢之賊, 公實豫有力焉?!保?]9“5陷”寫作“”。

(59) 北周宣政二年(579 年?《 寇熾墓志》:“長子素, 廣州主薄、 本州司馬、 都督博平縣開國男,穎川陷沒?!保?1]32“1陷”寫作“”。

(60) 北魏孝昌元年(525 年?《 元顯魏墓志》:“沃若方騁, 羊角初摶?!保?]34“0角”寫作“”。

(61)北魏太昌元年(532 年?《 元顥墓志》:“若其始嗣爵圡, 初理衣簪, 無待羊角之摶, 便有鵬翼之勢?!保?]38“1角”寫作“”。

(62)北魏正始二年(505 年?《 崔隆墓志》:“后以牧犍降, 特授左將軍?!保?]4“2將”寫作“”。

(63) 北魏孝昌元年(525 年?《 元誘墓志》:“良規密謀, 遙相知和, 忠啚不遂, 欻貽濫酷?!保?]35“5遙”寫作“”。

(64) 北齊天保九年(558 年)五月二十八?《 劉洪徽墓志蓋及妻高阿難墓志》:“□筐五色, 瑤臺九重?!保?0]27“ 瑤”寫作“”。

(65) 東?《 袁博殘碑》:“此以屢建□□之應,□壽有襄□之□, 商□有不爭之民, □□表?!保?]154“爭”寫作“”。

(66) 北魏孝昌二年(526 年?《 崔鴻墓志》:“艷藻鴻筆, 埒名張蔡?!保?]3“1埒”寫作“”。

4 結 語

猜你喜歡
點畫墓志省略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寫好點畫
“練成優美點畫,方能把字寫好”——唐代書法家孫過庭之《書譜》今譯(一)
七絕·春雪
“練成優美點畫,方能把字寫好”——唐代書法家孫過庭之《書譜》今譯(二)
賦與唐代墓志
中間的省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