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推進“四史”教育的路徑探析

2024-05-10 09:35張培衛任翠娟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四史宣傳教育育人

張培衛 任翠娟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內在的理論邏輯,是中國共產黨從歷史中探究治亂興衰智慧經驗的歷史依據,是牢記初心使命的現實要求。大學生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未來,引導廣大青年通過“四史”加深對黨的歷史的理解和把握,進而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意義。

2020 年6 月27 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簡稱“四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高校輔導員要用好“四史”這本“活”教材,充分激發“四史”所蘊含的智慧和力量,以史鑒今、資政育人,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一、高校輔導員推進“四史”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四史”教育是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引擎

“四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的光輝歷史,其蘊藏的思想智慧、精神力量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開辟了新路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中主動而為、有所作為,就要善于從“四史”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質量、效率、變革的強大動力,在回應時代關切、解決人民之問中創新發展?!八氖贰?,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與政治優勢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蘊含了豐富的可供吸收和轉化的經驗。比如,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線”的論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等等,都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歷史經驗。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利用好“四史”宣傳教育這個新引擎,準確把握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歷史經驗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把“四史”中所蘊含的精神和力量轉化為高校輔導員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引擎動力。

(二)“四史”教育是夯實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險杠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四史”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站在“歷史的身邊”,清晰了解中國共產黨為改變舊中國積貧積弱面貌的初心使命、奮斗歷程,有利于大學生認清歷史真相、保持清醒頭腦,進一步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涵養家國情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再一次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有利于大學生自覺抵制敵對勢力錯誤思想的滲透,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行動自覺。

(三)“四史”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營養劑

將“四史”教育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用好“四史”中所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用厚重的紅色擦亮人生的底色,在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這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一招。當前,多元價值觀的博弈和斗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精神家園的失落,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有利于大學生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為探索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歷程中的初心使命、歷史擔當、視野格局、行動自覺,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英雄事跡的感動和感染當中筑牢信仰之基。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

二、高校輔導員推進“四史”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原則,把握“四史”教育的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的正確政治方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推進“四史”宣傳教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樹立正確的大歷史觀,積極構建“四史”宣傳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良好話語語境,引導當代大學生明晰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脈絡,深刻洞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大勢,堅定不移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捍衛者和建設者。構建“四史”宣傳教育的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讓當代大學生在歷史敘事層面講好中國故事、用好紅色資源,總結經驗、啟迪智慧、奮勇前進,消除自身信仰盲點與疑惑,堅定對黨和國家的政治信仰,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注重創新性原則,提升“四史”教育的影響力

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要以創新為關鍵詞,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不斷創新教育內容、載體、路徑,提升宣傳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影響力。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在日常生活體認“四史”所蘊含思想力量、實踐智慧并自覺轉化為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要充分發揚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優良品格,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內容和實效相統一,寓“四史”宣傳教育與知識傳授、價值引領相統一,創作豐富多彩的“四史”文藝題材,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喜愛的影視作品。積極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創新“互聯網+”“四史”學習教育新模式,實現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學習互動,力求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四史”學習教育宣傳效果。

(三)遵循主體性原則,聚焦“四史”教育的實效性

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完善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育實效。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轉向啟發思考層面,結合“四史”發展歷程重大歷史事件,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國際國內重大輿情事件的思考。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思考,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四史”所蘊含智慧和力量轉化為自己人生奮進的磅礴動力。

三、高校輔導員推進“四史”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注重協同育人,讓教育合力“聚”起來

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大格局,有利于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激發教育合力,發揮“1+1 大于2”的效應,共同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達成。第一,強化協同育人的教學理念。理念是行為的先導,高校輔導員要善于發揮鏈接師生的橋梁作用,充分協同黨、政、團、學等各種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第二,強化協同育人的課程體系。構建“四史+思政”育人課程體系,將“四史”教育與現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效銜接,開設“四史”教育公共選修課、基礎必修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影響力、實效性。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四史”教育資源,形成兼具學科特色、專業背景的“四史”教育新課程,探索“四史+學科專業”的“四史”教育新模式、新路徑,搭建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的協同育人的“四史”教育課程體系,實現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推進“四史”教育融入社會大課堂,打好“課內+課外”組合拳,用好“線上+線下”連環招,形成“四史”育人向心力。第三,打造協同育人的師資隊伍。以“四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打造一支善講“四史”的高水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協同育人的師資隊伍,理直氣壯講好“四史”教育大課堂。

(二)注重以理服人,讓真理偉力“立”起來

教育的關鍵在于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徹底的理論贏得學生。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用“四史”所蘊含的真理力量、實踐智慧教育學生、說服學生、感召學生、贏得學生,強化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政治認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真理的偉力內化為廣大青年學生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等都是高校加強“四史”宣傳教育、發揮“四史”真理偉力的重要文獻、鮮活素材、重要保障。高校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從“四史”中尋找“歷史之問”的答案,用徹底的理論、確鑿的史實、真理的力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就是最好的理論依據、實踐證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取得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就是最生動、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現實題材。

(三)注重實踐育人,讓參與學生“動”起來

強化“四史”宣傳教育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悟“四史”的思想力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知識應用、信念構筑、人格完善、成長成才的關鍵環節。充分發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將“四史”宣傳教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銜接,讓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四史”所蘊含的真理偉力。第一,發揮專業優勢,組建青年教師帶頭講、黨員學生主動講、廣大學子積極講等多種形式宣講團,深入課堂、宿舍、社團開展宣講活動。第二,通過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將“四史”教育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學習中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實踐。組織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世情,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圣地、考察革命戰斗遺址、追尋革命先輩歷史足跡,寓教于樂,重溫歷史,領悟革命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親身體驗中升華“四史”宣傳教育的內涵。第三,積極回應社會熱點、研究社會難點,以科研實踐為切入點,結合周邊紅色文化資源將“四史”與大學生科研項目有效結合,開展調查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真摯情感,通過行為外化激勵大學生將“四史”學習教育內化于心。

(四)注重以文化人,讓教育實效“活”起來

推進“四史”宣傳教育,注重以文化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第一,高等院??梢酝ㄟ^學校官網、官微、校報、??刃麄麝嚨卮罅π麄鳌八氖贰苯逃?,用好各類文化載體,將“四史”宣傳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使學生在濃厚文化氛圍中無聲地接受熏陶。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四史”宣傳教育文化活動。結合自身特點,將光榮革命傳統、校史資源等豐富、生動的文化資源等有機融入“四史”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四史”宣傳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通過開展革命文物調研、珍貴史籍和文物展覽、紅色經典文藝作品展演等文化活動,推動“四史”宣傳教育“活”起來,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第三,營造“互聯網+四史”教育的文化氛圍,充分運用VR、AI 技術等活躍“四史”教育的文化氛圍。用“四史”宣傳教育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提高“四史”宣傳教育的關注度、影響度,弘揚社會正能量、傳播主流價值觀,在虛擬空間全天候融入中將“四史”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深度挖掘和發揮“四史”宣傳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導大學生在“四史”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修身,是推進“四史”宣傳教育走深走實的有效舉措。高校輔導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四史”宣傳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引導廣大青年將“四史”內化為理論自覺、外化為行動實踐、轉化為責任擔當,在開拓人生、奉獻社會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麗篇章。

猜你喜歡
四史宣傳教育育人
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宣教載體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常州市安全宣傳教育出“新”更入“心”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做好新形勢下的人防宣傳教育工作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宣傳教育 先行先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