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無土栽培方法和病蟲害防治

2024-05-10 04:09芳,肖芳,肖
云南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整枝營養液病斑

資 芳,肖 芳,肖 文

(1.耒陽市水東江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耒陽 421800;2.耒陽市三架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耒陽 421800;3.耒陽市壇下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耒陽 421844)

辣椒無土栽培無需耕地和使用土壤,可以在較小的空間內實現高產,節約土地資源,減少土地污染和破壞,使得辣椒生長更加健康和安全;更好地控制水、養分、溫度和光照等因素,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可以節約用水,尤其在缺水地區種植辣椒可以更加節省水資源。它是現今世界農業生產中發展較快的高新技術,也是農業生產向“工業化”發展的一項基礎技術。經大量研究總結,無土栽培主要被用于蔬菜作物,在蔬菜作物中以瓜果類較適應,其中番茄、黃瓜、哈密瓜、甜瓜、苦瓜、絲瓜、辣椒、生菜等種植比較多。無土栽培還常用于花卉植物、果樹育苗、水果草莓培育以及牧草種植[1]。

辣椒無土栽培是指在不使用傳統土壤的情況下,通過水培、氣培、液體培養基等方式,以人工調制的營養液代替土壤,利用先進的灌溉技術、肥料管理和環境控制技術,實現辣椒植株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無土栽培中營養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隨時調節。自20世紀40 年代美國科學家格里克首次將無土栽培用于商業化生產以來,這一技術發展迅速。無土栽培根據栽培介質的不同分為水培、霧(氣)培和基質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不用基質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將植物根系浸入營養液中生長,這種方式會出現缺氧現象,嚴重時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營養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一層很薄的營養液層,不斷循環流經作物根系,既保證不斷供給作物水分和養分,又不斷供給根系新鮮氧氣。

1 育苗

1.1 種子處理

浸種方法。準備50~55 ℃溫水,水量為種子體積的5 倍。將種子投入溫水中并不斷攪拌,防止局部受熱,燙傷種胚,待水溫下降至30 ℃左右時停止攪拌,種子在水中再浸泡8~10 h,使種子吸足水分,然后撈出,瀝干水分,用紗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濕的麻袋片或毛巾,置盆體內進行催芽。這種浸種法對辣椒的瘡痂病、菌核病有殺菌作用。也可以將種子用清水浸泡5~6 h,再放入1%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 min,用福爾馬林(40%甲醛)150 倍液浸泡15 min,然后撈出種子,用清水洗凈,再用濕布包好催芽。這種方法可以防止辣椒炭疽病和瘡痂病。

1.2 基質準備

1.2.1 基質選擇

無土栽培的基質要選用透氣、透水、保肥性良好的基質。常用的有草炭、蛭石、珍珠巖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基質,育苗時蛭石∶珍珠巖∶草炭配為1∶1∶4,栽培時為3∶2∶5,如果選用普通的泥炭替代草炭,要適當提高蛭石和珍珠巖的比例[2]。

1.2.2 基質處理

新基質在使用前用廣譜性殺菌劑多菌靈,或百菌清600~800 倍液進行均勻噴霧,攪拌均勻放置半天后即可使用;用過的舊基質最好用福爾馬林溶液處理:即甲醛用水稀釋80~100 倍后對基質進行均勻噴霧,拌透后將其放置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并用塑料膜嚴密覆蓋,悶5~7 d 后,揭開塑料膜,鋪開晾曬3 d 左右即可使用,通風晾曬時翻動2~3 次,便于基質中甲醛充分揮發,以免殘留的甲醛對植物造成傷害[3]。

1.3 播種

待辣椒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播種后覆土厚1 cm左右,為了更好地保持基質的濕度,使出苗整齊,播種后在離基質3~5 cm 處覆蓋一層地膜,保持基質溫度在18~25 ℃,其間注意觀察,發現有50%種子拱土后揭開地膜,此時視基質的干濕狀況,可以往基質表面噴水霧。辣椒種子發芽不需要太多光照,播種后要適當遮陰[4]。

2 辣椒栽培管理

2.1 苗期栽培管理

當幼苗長到3-4 片真葉以后,需要澆灌營養液。營養液可用尿素5 g、磷酸二氫鉀3 g、硫酸鈣1 g、硫酸鎂0.5 g、硫酸鋅0.001 g、硫酸鐵0.003 g、硫酸銅0.001 g、硫酸錳0.03 g、硼酸粉0.002 g 加水10 L,充分溶解后即成營養液。清水和營養液間隔澆灌。草炭和蛭石的保水性能比土差,因此,和常規育苗相比,無土育苗的澆水次數要多,否則會影響幼苗生長。

2.2 溫濕度管理

辣椒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30 ℃。白天溫度保持在30 ℃左右,夜溫18~20 ℃為宜。當幼苗基本出齊后,為避免幼苗徒長,要加強通風,逐漸降低溫度,白天降到25~27 ℃,夜溫降到17~18 ℃。如日溫低于15 ℃,夜溫低于5 ℃時,在短期內辣椒幼苗會停止生長,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死苗現象,因此,應采取加蓋草簾等保溫或加溫措施。辣椒在整個生長期間濕度最好保持在50%~70%。

2.3 定植

春季栽培應選擇冷尾暖頭的天氣,搶晴天移栽,并保證定植后要有3~5 個晴天,這樣定植后緩苗快,緩苗好。最低溫低于10 ℃時,易發生僵苗冷害,緩苗會慢。葉齡達9~10 葉以上的可以適時及早定植,可使辣椒植株在高溫季節到來之前,充分生長發育而有足夠大的營養體,為開花坐果打下基礎。如果定植過晚,在高溫到來之前植株還未封壟,裸露的土壤經太陽直射,影響根系生長,導致根系吸收能力減弱,進而影響地上部的生長,致使生理失調,誘發病毒病,嚴重影響產量。定植前2~3 d 要進行低溫煉苗,定植用袋栽或用盆栽,選擇盆栽可以減少根部病害的發生及傳播,選擇50 cm 口徑的塑料盆或泡沫盆皆可,定植后5~7 d 內注意肥水管理,可以適當減少營養液的澆施次數,緩苗后即可進行正常管理,每天營養液的循環次數保證在3 次左右。營養液的配制:硝酸銨0.2 g、過磷酸鈣0.6 g、硝酸鉀0.55 g、硫酸鎂0.54 g、硫酸鈣0.08 g、硫酸亞鐵0.003 g、硫酸錳0.002 g、硼酸0.003 g、硫酸鋅0.002 g、鉬酸銨0.002 g 加水2 kg溶解。

2.4 整枝、打杈

辣椒開花坐果前要做好整枝、打杈、綁固植株等工作。在辣椒管理上,很少有人采取整枝抹杈的管理措施。辣椒的中后期,枝葉縱橫,通風透光不良,極易引起灰霉病、炭疽病、軟腐病、疫病等病害,造成大幅度減產減收,而且商品果率不高。因而,應引起高度重視,辣椒種植必須整枝、打杈。適合辣椒的整枝方法比較少,常見的主要有三干整枝、四干整枝、不規則整枝等幾種。辣椒整枝打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門椒下的側枝應及早全部抹掉。二是時間要適宜,為減少發病,要選晴暖天上午整枝,不要在陰天以及傍晚整枝,以免抹杈后傷口不能及時愈合,感染病菌,引起發病。三是時機要適宜,抹杈不要太早,利用側枝誘使根系擴展,擴大根群。待側枝長到10~15 cm時開始抹杈。四是位置要適宜,要從側枝基部1 cm左右處將側枝剪掉,留下部分短茬保護枝干。不要緊貼枝干將側枝抹掉,避免傷口染病后,直接感染枝干。五是用具要適宜,要用剪刀或快刀將側枝從枝干上剪掉或割掉,不要硬折硬劈,避免傷口過大或拉傷莖稈表皮。六是不要傷害莖葉,抹杈時的動作要輕,不要拉斷枝條,也不要碰斷枝條,或損傷葉片。七是及時抹杈,不要漏抹,一般每3 d 左右抹杈1 次。八是要與防病結合進行,抹杈后最好葉面噴灑農藥1 次,如用嗯霜靈或代森錳鋅500 倍液,以保護傷口,使其免受病菌侵染。

3 主要病蟲害防治

3.1 辣椒病害防治

3.1.1 辣椒瘡痂病

又名細菌性斑點病,葉片染病表現出褐色不規則病斑,病斑邊緣隆起,連在一起,病斑周圍大片呈黃褐色暈圈。有的在葉片邊緣呈黃褐色,或暗褐色的連片病斑。莖蔓上初生水浸狀不規則的條斑,暗綠色,后木栓化稍隆起,或縱裂呈潰瘍狀瘡痂斑。

防治方法:播種前先把種子在清水中預浸10~12 h,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5 min,撈出后播種。也可以先在55 ℃溫水中浸種15 min,再進行一般性浸種,然后催芽播種?;瘜W防治:發病初期可用植霉素4000~5000 倍液、77% 可殺得可溶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1∶1∶200 倍波爾多液,每隔7 d 1 次,共噴2~3 次。

3.1.2 葉枯病

辣椒葉枯病表現為葉片脫落嚴重,植株矮小,是辣椒的一種重要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初期葉片正背兩面出現散生的褐色小斑點,擴大后中央灰白,邊緣暗色,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2~10 mm,病斑外圍有淺黃色暈圈。后期病斑中央灰白,壞死處常脫落穿孔,病葉易脫落,嚴重時整株葉片脫落成禿枝。

防治方法:該病易在苗期發生,應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溫水燙種。發病初期,可選用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300 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10~15 d 1 次,連噴2~3次。病害嚴重時,可選用68.75%噁唑菌酮·錳鋅水分散粒劑800 倍液,或44%精甲霜·百菌清懸浮劑500~650 倍液,視病情每隔7~10 d 噴1 次。

3.1.3 炭疽病

果實染病,先出現濕潤狀、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現明顯環紋狀的橙紅色小粒點,后轉變為黑色小點,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天氣潮濕時溢出淡粉紅色的粒狀黏稠狀物,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團。天氣干燥時,病部干縮變薄成紙狀且易破裂。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霧。

3.1.4 黑斑病

又叫黑霉病,該病的發生與日灼病有關,多發生在日灼處。發病重時,一個果實上生有幾個病斑,或病斑連片形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層。發病盛期為6—8 月。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選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10000 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000 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7~10 d 1 次,連噴2~3 次。

3.1.5 白粉病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從6 月開始發生,一直可延續到10 月下旬。葉面出現白霉已是病害晚期,病害流行時極難防治,要及早使用內吸性殺菌劑預防。

防治方法:發病前期或初期只有下部少數葉片形成褪綠的黃色斑點,此時病原菌菌絲還處于葉片組織內部的萌發階段??杉皶r噴灑1000 億芽孢·g-1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000~1500 倍液,每隔8~10 d 1 次,連噴2~3 次,將病害有效控制在發病初期。發病初期或發病中期可使用觸殺性和內吸性的殺菌劑,如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 倍液,或2%嘧啶核苷類抗生素水劑200 倍液。嚴重時成株期用25%苯甲·丙環唑乳油3000 倍液等噴霧防治。以上各類藥劑可輪換使用,防止產生抗藥性,每隔7~10 d 1 次,連噴2~3 次。

3.2 辣椒蟲害防治

3.2.1 美洲斑潛蠅

辣椒苗期開春后注意防治美洲斑潛蠅。該害蟲主要以幼蟲為害,在辣椒等蔬菜的葉片內取食葉肉,使葉片布滿蛇形蛀道,受害后葉片光合作用差,逐漸萎蔫,嚴重時可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早春大棚育苗時,每隔2 m 吊黃板(規格20 cm × 20 cm)1 塊,黃板位置稍高于葉片頂端,可粘殺翅蚜、美洲斑潛蠅、菜粉蝶、飛虱、黃曲條跳甲等害蟲。藥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5000 倍液,或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5000 倍液等噴霧防治。

3.2.2 棉鈴蟲

辣椒棉鈴蟲成蟲體長14~18 mm,翅展30~38 mm,灰褐色。棉鈴蟲屬喜溫喜濕性害蟲。初夏氣溫穩定在20 ℃,5 cm 地溫穩定在23 ℃以上時,越冬蛹開始羽化。

生物防治:成蟲產卵高峰后3~4 d,噴灑Bt 乳劑、HD-1 蘇云金桿菌或核型多角體病毒,使幼蟲感病而死亡,連噴2 次,防效最佳。物理防治:用黑光燈、楊柳枝誘殺成蟲?;瘜W防治:當百株卵量達20~30 粒時即應開始用藥,若植株幼蟲超過5 頭,應繼續用藥。一般在辣椒果實開始膨大時用藥,每周1 次,連防3~4 次??捎?.5%功夫乳油5000 倍液,或20%多滅威可濕性粉劑2000~2500 倍液防治。

3.2.3 煙青蟲

煙青蟲成蟲體長15~18 mm,翅長24~33 mm,體色較黃,腹部黃褐色,腹面一般無黑色鱗片。辣椒煙青蟲以幼蟲蛀食蕾、花、果,也食嫩莖、葉和芽。如不防治,蛀果率可達30%,高的甚至可達80%。

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抓住防治適期,及時噴藥防治。6 月上、中旬防治第1 代幼蟲,7 月中旬至8 月下旬防治第2~3 代幼蟲:9—10 月根據蟲情發展和危害情況防治第4~5 代幼蟲,可用滅殺斃6000 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 倍液,或2.5%天壓星乳油3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3000 倍液,或2.5%敵殺死4000~6000 倍液噴霧。噴藥應在幼蟲3 齡前進行,否則防效降低。

3.2.4 茶黃螨

以成螨和幼螨群集在作物幼嫩部位危害,嫩葉受害后變小,葉片增厚、僵直,葉片邊緣向背面卷曲。嫩莖表面變褐色,嚴重的扭曲畸形,頂部干枯,受害花蕾不能開花或成畸形花。果實受害主要表現在幼果果皮呈灰白色或黃褐色,果面粗糙,失去光澤;危害嚴重的果皮龜裂,種子外露,呈開花饅頭狀,味苦而澀。

防治方法:可用1.8%阿維菌素3000 倍液,或15%噠螨朗3000 倍液,或73%克螨特2000 倍液,或20%三唑錫2500 倍液噴霧防治。

猜你喜歡
整枝營養液病斑
幾種常用植物營養液及特點
CELSS中營養液循環利用應用實例
改進自適應分水嶺方法分割棉花葉部粘連病斑
一種桑輪紋病病葉發病程度的評價指數
整枝與密度互作對冀棉958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9種藥劑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試驗研究
番茄整枝有技巧
試析薄皮甜瓜整枝技術
無土栽培營養液自給系統設計
不同營養液對火力楠移植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