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2024-05-10 15:49龔婉婉劉俊波
船舶職業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實驗課思政智能

龔婉婉,劉俊波

1. 中共宜賓市委黨校,四川 宜賓 644000;2. 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1 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1.1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推行“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既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舉措,也是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現實需要,更是高校心懷“國之大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勇擔“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使命的職責所在?!爸悄苤圃旃こ叹C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立足全局看教育,清醒看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要求和新使命,清醒看到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所帶來的新發展,以培養新工科專業人才為重點,以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為導向,有力推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實踐探索。

1.2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在推行“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首先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目標。我國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要培養的必須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牢固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拼搏的人。其次是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要明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能力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要鍛造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之人。推行“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教育事業發展重要論述的關鍵步驟,同時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1.3 提高教師育人能力的應有之義

“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師的職業理想、責任感、道德操守、傳道能力等密切關聯,這一過程與教師的自覺意識緊密相關,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素質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數學生對所學實驗課程有著特殊的情感,基于此,如果能夠有效運用課程思政,可以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將其培養成為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激發“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教師課程思政意識,真正做到既傳播知識又潛心育人,主動將智能制造工程領域的先進人物、典型事例等思政元素融入課堂,將課堂營造成為兼具理論高度、思想深度、價值溫度、情感力度和育人效度的高效課堂。這一過程需要教師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如何巧妙地挖掘“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考驗,同時推行“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這樣一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是鍛造提升教師育人能力的過程。

2 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

2.1 鍛造教學隊伍

首先,引導教師牢固樹立育人意識,堅定課程思政理念。實驗課教師在進行課堂實驗教學時應該不僅僅運輸知識,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價值層面的引導和能力方面的培養。育人和育才兩方面同行才是實驗課教師的本色,真正做到“經師”和“人師”結合[1]。一方面,“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教師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做有理想、有信仰、有堅守的大學教師。尤其是教師應該明確自身主體責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好時代新人。另一方面,堅守崇高的職業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以奉獻精神勾畫教學生涯,真正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塑造產生積極影響?;趯W生進行智能制造技術和非技術基礎實訓的同時,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用知情意信行相統一的方式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增強教師的思政育人能力,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爸悄苤圃旃こ叹C合實踐”實驗課程本身蘊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否成功挖掘取決于教師的“傳道”能力[2]。一方面,教師要熟練掌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內容和素材,找準契合點,把握時機,巧妙而自然地融入實驗課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在學習智能制造基礎知識、鍛造工程實踐創新能力過程中,有效激發他們的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另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發揮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治學態度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多次嘗試、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引導學生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思考所學知識,將自身理想與民族復興事業結合起來。

2.2 完善教學過程

第一,教學目標突出思政教育元素。教學目標關乎著教學內容的選擇、課程組織的實施、課程評價的進行,對整個教學過程有著引領作用和聚焦功能。當前“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更注重學生掌握智能制造基礎知識、鍛煉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但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的教學目標仍存在不足。作為一門實踐性教學課程,其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工匠精神、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诖?,“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教學目標的設立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指導思想,融入家國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勞動教育等思政元素,實現整個教學過程既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解決復雜工程技術的能力,又能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造創新活力。

第二,教學內容體現思政教育元素?!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爸悄苤圃旃こ叹C合實踐”實驗課教學內容思政元素的挖掘既要考慮專業課的知識與理論性,也要兼顧時代發展需要,尤其是教育過程所存在的突出思政問題,實現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要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工作重點、方針政策,選擇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且符合課程思政教育目標的素材,確保主流意識形態在“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中的主導地位。

第三,教學方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方法是教師邊進行實驗原理和方法的講解,邊演練,隨后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這種教學方式單一、互動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推動“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诖?,作為一門兼具理論和實踐的實訓課程,“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可以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角色扮演翻轉課堂,以及教學競賽實踐活動等多樣教學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通過超星、慕課等平臺,將理論知識通過有趣音視頻等形式發布,讓學生感悟中國智能制造技術飛速發展,激發其內心的民族自豪感。隨后再進行線下教學,從多角度實現工程訓練人才培養實踐。角色扮演翻轉課堂則打破常規“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翻轉課堂和角色扮演結合的方式,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教學競賽實踐活動是一種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方法,旨在幫助學生真正從思想上情感上態度上肯定中國的智能制造工程發展。

2.3 營造教學氛圍

從學校層面來講,加強頂層設計,構建思政格局。學校應積極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建設相關要求,狠抓體制機制建設,多角度指導“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開展。通過制定課程思政相關實施辦法和實施方案,激發教學組織活力并采取集體備課制度,深挖實驗課程的思政元素。學??梢酝ㄟ^設立課程思政專項經費、課程思政教改研究項目、課程思政榜樣課程專項教學獎勵,保障“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順利有序開展。學校應積極鼓勵新形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組織建設,開展跨學校、跨學院、跨專業的運行方式,引導廣大教師全方位提升課程思政能力。

從教師層面來講,主動作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教師要狠抓實驗課程教學研究,積極參與研討培訓,全方位提升自身課程思政能力。主動報名參加由相關部門組織的專題培訓會,與其他高校教師交流互動,共享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搭建課程思政建設平臺,對“什么是課程思政”“為什么建設課程思政”“課程思政在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課教學中如何體現”進行深入交流學習。此外,實驗室教學環境對授課學生起著引導和感染的作用?;诖?,教師可以統籌規劃,在實驗室的外部、內部都張貼課程思政相關要求,提升實驗室人文建設氛圍,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從學生層面來講,積極參與,強化主體參與性。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群體有能力也有義務傳承好發展好中國智能制造技術。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要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以高度的參與性加入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課學習,既能不斷激發自身學習熱情,持續增強信心和斗志,也能收獲知識見識,樹立遠大理想抱負。作為課程思政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學生既要嚴格遵守實驗課程規章制度,同時也要走出實驗室,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從中真正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

3.1 傳統制造實驗融入紅色文化思政元素

冷加工和熱加工是傳統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車削加工、銑削加工、刨削和磨削加工、鉗工;鑄造、焊接、熱處理、鍛造等。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中國機械加工事業發展同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相結合。將四史同中國機械加工事業有機結合,不僅能增強這類工科課程的趣味性,更能培養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3]。通過介紹先輩們默默無聞、白手起家的奮斗史,能夠培養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真正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好青年。

3.2 先進制造實驗融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政元素

先進制造實驗主要包括數控加工、特種加工、3D 打印、激光加工等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橋梁、船舶、電力、石油化工及各類金屬結構等工業領域,同時其間還蘊含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政元素。例如:數控加工與3D 打印,前者為減材制造、后者為增材制造,即將原始材料通過減少或者增加做成所需零件形狀,二者在原理上為對立關系。但在實際零件制備的實驗過程中,卻往往需要將兩者相結合,一個整體零件的某些部位通過3D 打印增材制造,某些部位又需要通過數控加工進行減材制造,兩者的統一結合,便可以構成完整零件的制備,其中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先進制造實驗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結合講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科學與社會的認知,還可以培養學生透過事物看本質的能力,增強學生看待問題的深度,進而達到“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的最佳效果。

3.3 智能制造實驗融入時事政治思政元素

智能制造實驗主要包括PLC 編程控制、虛擬仿真、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等多項技術,是當前及未來制造行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必然發展趨勢。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黨的二十大報告、“十四五”發展總體規劃等融入教學內容,同時結合最新熱點新聞,例如:中國C919 國產大飛機的成功制造、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船的快速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成功研制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4]。從相關政策到實踐應用,無一不標志著中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教師結合這些內容進行智能制造實驗授課,既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政策的視角認識了解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智能制造實驗內涵,激發其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能盤活“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

4 結束語

“智能制造工程綜合實踐”實驗課程是采用系統化、集約化和互聯網+應用、虛擬仿真為技術手段,以智能制造技術為對象的教學體系,主要包括傳統制造實驗、先進制造實驗、智能制造實驗等?!爸悄苤圃旃こ叹C合實踐”實驗課程思政建設,通過深入挖掘“家國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課程思政元素,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從而構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猜你喜歡
實驗課思政智能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自由”的實驗課
上實驗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