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鄉村學校文化的生態轉向

2024-05-10 21:52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24年1期
關鍵詞:鄉土轉型生態

李 帆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學校文化體現著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精神面貌、個性風格等,是學校的靈魂所在,它既是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土壤,也是教育機構賴以生存的動力之源,[1]已成為制約學校辦學質量、影響學校發展方式的內在要素。以往關于學校文化的探討大多聚焦于城市學校,但隨著鄉村學校在師資隊伍、資金投入、硬件設施等物質條件方面的改善,鄉村學校文化建設卻呈現出多重困境,如學校文化定位偏差、脫離鄉土文化母體、重物質投入輕文化涵養等,鄉村學校文化發展的整體失衡問題不容小覷。誕生于20世紀中后期的文化生態理論為我們審視當前鄉村學校文化建設的病理提供了新視角,其基本觀點在于把文化看作生命有機體,探索文化要素如何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并形成有機整體。因此,鄉村學校文化就體現著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人、要素的互動關系,在當下的社會變革中,傳統的鄉村環境、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觀念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鄉土文化基因在城市文化的滲透下逐步稀釋,建構于此的鄉村學校文化也面臨著“往何處去”的艱難抉擇。在把握“現代性”這一時代母題的前提下,通過學校文化建設來凝練出鄉村學校的辦學特色,有助于豐富鄉村學校文化的內涵,確立“生態友好型”的發展思路,增強鄉村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發展方式從外延向內涵的轉變。為此,鄉村學校應堅守文化自覺意識,明確自身的文化定位,以生態價值觀為導向,構建新的文化發展態勢。

一、鄉村學校文化及其轉型

鄉村學校文化是一種生態本性的文化形態,它既獨立于其他文化生態系統,有著自在的運行邏輯,又與外部文化生態系統持續交流互動,系統內部各要素的交織運動使得它處在不斷的變遷和發展之中。

(一)鄉村學校文化的生態本性

鄉村學校文化是師生在鄉村學校場域內的教育實踐中共同建構的文化形式。理解這一點,需要從文化與教育的關系加以把握,鄉村教育活動是鄉村學校文化產生的基礎,而鄉村學校文化的發展與革新持續為鄉村教育注入新內容。一方面,鄉村教育活動離不開特定的文化生態場。教育的運行需要依托特定的環境,[2]而環境則是“在特定地域單位內所有動物與植物彼此互動并與自然界的諸特質彼此互動所構成的生命之網”,[3]其本身就離不開文化所營造的空間支持。鄉村學校作為特定的教育場域,其內部由人員、資源、制度等要素構成,這些要素通過相互影響和作用而形成具有層次性、整體性、結構性的鄉村學校文化系統,持續與外界文化系統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等的交換,不斷發揮著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鄉村學校文化是在鄉村教育實踐中被建構的。鄉村學校文化體現的是文化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系,它以鄉村學校為場域支持,以教育資源為物質基礎,以規章制度為運行邏輯,以擢升師生的生存品質為目標導向,體現在學校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如同自然生態一樣,鄉村學校文化也包含著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所構成的圈層結構,發揮著動態平衡、整體關聯、互動共存的生態功能。物質文化包括自然環境、學校場地、資金、設備、教材等器物層面的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學校管理制度、組織規范、校園活動等與學校日常教育活動組織形式相關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師生共同認同的觀念,包括審美、藝術、價值、倫理、習俗等意識層面的文化。三種形式的文化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其中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外顯層,精神文化則處于鄉村學校文化的核心層,它將看似孤立的各文化要素有機結合起來,且決定了其文化模式的走向及形態選擇,體現著鄉村學校的內在品質和發展方向。

(二)鄉村學校文化的轉型

鄉村學校文化作為一種生存方式,一旦形成就會長期穩定地對師生群體發揮作用,決定著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情境中的行為選擇,并作用于學校教育實踐的推進。一旦形成穩定的文化模式后,它在特定時期內就很難再做出改變,并且幾乎發自本能地排斥其他文化形態的影響,這就充分體現了文化保守性、地域性的面向。而當一種或多種生命力更強、適應范圍更廣闊的文化模式出現時,既有的文化模式也就會在沖突中面臨要素活性降低、系統聯動不暢等困境,從而被逐步邊緣化甚至被新的文化模式所取代。但同時,一種文化形式在特定時期內也有著內部發展、超越的動力,且這種趨勢作用足夠大時就會面臨著文化的轉向,即朝向全新的文化模式轉變。因此,文化轉型就是指舊的文化形態、模式被新的文化形態、模式所替代,表現為主導型文化的解構、變革、再造過程。鄉村學校文化的轉型是讓鄉村學校能不斷適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目標而做出的積極調適,通過及時更新其內容、改造內部要素和結構來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其轉型方向主要表現為: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由趨同化轉向特色化、由模仿性轉向創生性、由外生性變遷轉向外生性變遷與內生性變遷相結合等。

作為自為的文化生態系統,鄉村學校文化生態內部天然有著自我調適、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當現有的鄉村學校文化不能滿足現有的教學活動需求時就會呈現出失衡狀態,繼而從內部產生一種向外發展的力量,即文化變革的動力。這種變革要求超越以往的生存范式,突破現有的文化模式,引導人們尋求更適合自我的生存圖式,往往伴隨著系統內部的整體性變革。當鄉村學校場域內絕大多數教師與學生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心態、理想信念等都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時,已有的鄉村學校文化才真正被另一種文化類型所取代,鄉村學校的文化轉型才得以實現,從而進入新的平衡狀態。鄉村學校文化的轉型意味著文化特質的部分改變或全部改變,鄉村學校場域內的主流文化模式發生了更替。文化轉型即從一種平衡關系過渡到新的平衡關系,通過系統內部要素的相互影響、相互調適和相互關聯,鄉村學校文化得以處在不斷的“平衡—失衡—轉型—平衡”周期運動中并趨向于更高的發展水平。從文化轉型的過程來看,應當從外在的物質因素開始,繼而在潛在層面的非物質因素發生變化,這一轉型的過程也應在文化生態場內完成,在特定時空條件下人、環境的互動中實現,遵循從外在到內在、從顯性到潛在的邏輯順序。就其表現來看,顯性的生存方式改變象征著個體或群體生存方式的轉變,也往往是文化轉型的前奏或是文化轉型的結果。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結果要通過師生的行為實踐所體現出來,他們的外顯性行為最能體現這種差異,在新的生存方式影響下其行為選擇已經有了根本性轉變。

二、鄉村學校文化生態轉型的動力機制

作為一種新的文化發展理念,生態學將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引入到了文化的思考中,旨在改變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非此即彼的生存方式,為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文化生存提供新的向度。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生態可能就在摒棄以往單向度、與鄉村割裂的“生態對立型”發展路向,重構尊重生命、講求共存、注重平衡的“生態友好型”發展方式。鄉村學校文化生態轉型也就是將生態思維、生態理念融入學校運行過程中,確立一種生態取向的價值追求:在顯性維度上,體現為鄉村學校生態場的功能恢復、系統自我完善,學校建設中更加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和諧相處;在潛性維度上,則體現在學校發展的理念中注入尊重生命、可持續發展、注重多樣性共存的人文關懷,學生能夠成長為具有“多元文化”品格的人。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艱巨性、長期性也要求我們追溯其背后的動力來源,辨析其轉型的理論合理性。

(一)現代化轉型中鄉村教育的本土性發展訴求

“現代化”是百年來鄉村教育發展的永恒追求,當前社會的現代化變革使鄉村教育生態進入現代化發展的“塑型期”,這一轉變打破了鄉村教育系統原有的文化生境。[4]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城市教育和鄉村教育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向:城市學校依托的城市文化是一種外向的、來源于近代以來西方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文化形態;鄉村學校依托的鄉村文化是內生的、來源于幾千年來本土農業生產方式的文化形態。在長期以來講求實效的“進步話語”中,鄉村教育往往被貼上“落后”“愚昧”“閉塞”等污名化的標簽,儼然走到了教育現代化的對立面。鄉村學校在教學設施、教學技術等方面向城市學??待R的同時,卻又把鄉土文化傳統置若罔聞,陷入了鄉村學?!俺鞘谢∠颉钡墓秩?。在基礎設施、教學水平、辦學理念等方面,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客觀差距,這種差距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彌合的,符合“有差別的平等”原則。但現實在于,相較于城市學校,鄉村學校不論是話語權或是發展權都往往處在邊緣地位,鄉村學校的文化根基在以往一刀切式的教育改革中遭受較大的破壞。鄉村學校如同懸浮在鄉村上空的文化孤島,塑造的受教育者是懸浮在鄉土與城市兩種文化系統之間的“文化邊緣人”,一面是對鄉村及鄉土文化的疏離,另一面則是對城市生活的向往,這種矛盾心態在學生經歷城鄉教育流動后會更為強烈。鄉村兒童生長在鄉村卻失去了與鄉土生活世界的聯系,進而會產生對自我身份歸屬的懷疑,這一點從根源上揭示了“城市主義”價值取向裹挾下鄉村學校的文化困境,鄉村教育的鄉土底色在單一的現代化進程中逐步退隱。

鄉村教育的現代化隱憂啟發著我們超越以往非此即彼的發展主義模式,重新確立具有鄉土特色的發展理念,堅定教育本位的價值立場,立足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追求,[5]這既是鄉村教育順應現代化發展進程的要求,也是尋求自身內涵式發展的要求,更從現實層面回應了鄉村學生和教師的生存困頓。教育現代化并非只有“城市消滅農村”這一條道路,近年來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脫貧攻堅、鄉村教育振興等系列政策都暗含著探索具有鄉土特色、“在地化”的鄉村教育現代化道路的傾向。鄉村教育的本土化發展訴求在于激發鄉村文化中的優秀因子,讓鄉村學校成為一個要素多元、功能整全的文化生態場,重新確立“鄉土性”本色的教育形式。

(二)鄉村學校文化發展的內生驅力

鄉村學校文化體現一所鄉村學校辦學狀況的總體面貌,滲透在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往往外顯為師生的生存處境。在存在論意義上,鄉村學校文化就是鄉村教師和學生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的生存方式,包含了現實生存狀況與生存需求、自覺實踐與自在文化之間的矛盾運動。文化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人的生命就是文化的存在,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人是通過自然形成的文化生物,因為他是通過文化形成的自然生物”。[6]文化也即“人化”的過程,鄉村學生在學校與教師、教材、同學等發生關聯,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長為具有一定文化品格的人。同時,人是有著理性的智慧生物,這決定了人的生存有著非終極性的秉性,因此人的需求不會停留在本能層面,會不斷尋求自我超越的可能,并選擇一種更適合自身需求的生存方式。教師、學生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會不斷根據自身的需求來調整對學校文化的認知與預期,并引入外界因素來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他們對這種生存方式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在現有文化的基礎上追求一種更高質量的生存方式,建構更為完善的發展模式,從而提升自我生命的質量。這樣,外來的文化在刺激內生性文化的同時,也結合了鄉村學校文化的現實境況,使其在內容、表現形式、價值觀念等都發生根本性轉變,促使學校師生的心理、價值觀念、倫理規范等不自覺地超越和更換,當這一轉向在內容和程度上都有了充分的展現時,一種區別于以往的文化類型就成為鄉村學校中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了。

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根本動力在于文化主體的內在需求,教師和學生作為“生成的存在”的生命自覺意識才是促成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本源動力。一種文化最根本的是要滿足主體的需求,當鄉村學校師生的生存需要發生轉變時,鄉村學校文化也必然面臨著調整、轉型與發展,“生態取向”則展現了它的未來發展方向。鄉村學校文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與師生需要之間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發展特征:鄉村學校文化在經歷轉型后順應了鄉村教師、學生的生存需求又刺激了生存需要的更新,而新的生存需求會促進文化的再次轉型,讓生態價值不斷滲入師生群體的觀念深處,使得它呈現出生生不息、綿延悠長的自覺形態。

(三)鄉土文化傳承的學校要求

在鄉村學校中,教育與鄉土文化早已形成了互哺共生的關系,鄉土文化是鄉村教育的生長根基,鄉村教育是傳承鄉土文化的重要方式,鄉土文化的興衰更替直接影響著鄉村學校的變革發展。鄉村教育嵌入在鄉村特有的物理和文化空間中,鄉村既從物理空間上塑造了鄉村學校教育的獨特性,也從文化空間上決定著它獨特的精神基質,鄉村學校在教育主體、辦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校文化等方面都與鄉土文化的母體密切相關。鄉土文化是人們在鄉土社會中生產生活實踐所凝結的物質和精神產物的總合,外顯為民風民俗、器物、規章制度等,內斂為鄉村居民的情感、倫理、道德、志趣等,它們既是鄉村居民生活世界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7]盡管鄉土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豐富的樣態,但其核心價值卻并未發生根本轉變,在豐富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成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成為每一個體不可磨滅的文化基因。鄉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命脈和根基,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國文化以鄉村為本,以鄉村為重,所以中國文化的根就是鄉村。[8]在變動不居的現代社會中,鄉土社會在現代性的裹挾下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過度膨脹的現代理性改變了鄉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個體被從鄉村共同體剝離,傳統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秩序被打破,生活意義被狹隘化為可量化的外在目標。鄉土文化也身處現代性和本土性的文化張力之間,生態風險日益顯性化,從而引發了人們對鄉土文化“何去何從”的擔憂,不論是對鄉土文化田園牧歌式的懷舊想象或是渴望逃離鄉土文化的激進反叛,都可歸結為一個核心命題——在當下我們需要怎樣的鄉土文化?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看,2021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從法理層面確立了鄉村振興的正當性,其中文化振興則是核心內容,鄉村學校無疑肩負著傳承和創造文化的時代使命。鄉村學校是鄉土社會重要的“在地”文化場所,不僅能通過教育活動來向學生傳授民間技藝,還為鄉村居民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從而使民風風俗、民間技藝、民歌民謠等非物質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因此,通過學校文化建設來塑造鄉土文化生態的新面貌,深度挖掘鄉村歷史文化積淀,并與當地生產生活實踐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實現鄉土文化的再生與創造。

三、鄉村學校文化生態轉型的可行路徑

鄉村學校文化生態失衡的現實催生了創新與轉向的需要,將生態理念與生態思維融入鄉村學校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這既是鄉村教師和學生獲得自我救贖的途徑,也是讓鄉村學校繼續發揮其文化輻射功能作用的保障。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的過程需要結合新時代鄉村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核心要義,推動學校內外的文化交融,激活鄉村師生的文化自覺,從而形成一種適應當地文化生態、順應鄉村師生生存需要、符合國家宏觀發展要求的文化自覺態勢。

(一)推動學校內外的文化交融

鄉村學校文化是鄉村文化世界中生長的文化,傳達出師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反映出學校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價值追求,它凝聚著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鄉村學校文化從根本上而言是“鄉土性的”,這一特性源于鄉村社會獨特的微觀生態。在理想狀態下,通過激活鄉村社會的文化要素,讓師生在鄉村社會中協同創造“共在”的文化空間,從而在鄉土文化的滋養下掌握處理不同文化情境的能力。但同時,鄉村學校文化是文化創生的實踐過程,需要對學校制度、環境、活動等多種要素進行整體變革,在賡續鄉土文化的同時實現與外部文化世界的有機交融。一方面,要以“局內人”視角審視鄉村社會,深入鄉村生活世界,將鄉土文化的資源與課程開發有機融合,才能錨定鄉村學校的文化定位。對此,鄉村學??山Y合自身特征,將鄉土文化與學科知識相融合,選擇性地把鄉土資源滲透在課程開發之中,把鄉土文化帶進校園、帶入課堂,從而培養學生自覺的鄉土情懷。通過整合鄉土社會的節氣、民俗、節日、技藝、儀式、民歌、傳說等文化要素,把知識教學融入學生生命的發展當中,從而拓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可能。鄉村學校的教育活動需要面向鄉村世界敞開,把課堂拓展到校園之外的廣闊鄉土天地,讓教育空間與鄉村的自然風貌、歷史遺跡、生產生活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教學體驗中感知鄉土文化的獨特美感,從而實現“他者世界”與自我世界的有機整合。另一方面,鄉村學校需要回應時代變化,尤其是借鑒在城市文化世界中的教育經驗,在創造性轉化的基礎上豐富其內涵、形式并創造新的文化形態。文化的轉型發展需要在包容的氛圍中實現,需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以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對待鄉土文化,“關注其所處的社會文化情境以及整個社會背景”,[9]讓鄉土文化與鄉村學校保持適度的張力。同時,也要直面外部世界并迎接現代社會的新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在城鄉文化融合的情境中打破兩種文化的邊界,這是進行文化對話、交融和創新的前提。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這一構想正在成為現實,數字技術讓教育資源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使得鄉村學校也能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更從思維層面賦予鄉村教育持續生成的意蘊??傊?,在內外部的文化交融中,鄉村學校文化得以將共生、整體的生態價值觀融入其發展理念之中。

(二)激活鄉村師生的文化自覺

鄉村學校文化建設不僅是學校管理者的事務,更關涉全體師生的切身利益,需要由全體師生共同建構。師生的文化自覺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前提,師生在文化自覺的指引下才能產生積極的文化實踐行為,進而形成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生態取向的學校文化建設,需要在肯定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一體性的基礎上張揚人的主體性,將文化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與人的主體性相結合,并明確不同主體在這一過程中的位序,從而維系學校文化生態的動態平衡關系。對學校管理者而言,他們肩負“將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把文化育人作為辦學治校的重要內容與途徑……凝聚學校文化建設力量”的使命,[10]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領導者作用,理應提高思想覺悟,深切認識到學校文化與社會歷史文化之間的關聯,這既是學校文化生態與社會文化生態之間的關系所決定的,也是由學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獨特地位所決定的。學校管理者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要立足于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多民族文化資源,處理好學校文化與民族文化、文化內部諸要素的生態關系,始終把主體的生命發展作為價值導向。對鄉村教師而言,既要求他們具備堅實的地方性知識素養,又要求他們具備鄉土情懷,只有扎根鄉土,重建與鄉土的血脈相連,才能踐履自身的文化使命,搭建鄉村學校與鄉土社區之間交互的橋梁。鄉村教師是鄉土文化的守望者,也是鄉村不可替代的教育者,理應走出校園,走向廣闊的鄉村田野,在民間探尋鄉土文化的歷史源流,在鄉村日常生活體驗中感悟鄉土文化的美感,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與鄉土的聯系。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教師更應當以“局內人”身份來踐履其文化傳播、文化引領的時代使命。對鄉村學生而言,要以鄉土文化的優秀成分奠定其文化底色,培養其文化自信和文化情懷,從而引導他們回嵌鄉土。[11]因此,在教育活動中要注重與鄉村自然風貌、風土人情相結合,讓學生在融入鄉土的基礎上形成對鄉土文化、學校文化的認同感,進而轉化為建構學校文化情境的自覺動力。此外,教育行政部門、社會組織、鄉村居民等相關主體都可參與到鄉村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多元主體組成的共同體是構建良性的校園文化生態的組織保障,他們的協作則為校園文化的運行提供了穩定的秩序。

(三)構建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

在文化生態學看來,鄉村學校作為教育的場域并非散落于鄉村的文化孤島,而是與鄉村共生的文化共同體,與外部文化生態系統整體關聯。而作為一個開放的自組織系統,鄉村文化生態系統不斷與外部生態系統發生著物質、信息、資源等的交互,天然有著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應在生態哲學的價值與方法指引下,結合文化生態學的整體性、共生性、生命性原則,遵循文化發展、自然運行、教育運作等規律來構建符合生態倫理、具備生態美感的具體學校文化景觀。這種新型的文化生態系統強調對人的生命主體的關懷,始終把“人”的發展作為根本價值遵循,主張把學校文化置身于動態流轉、開放包容的文化情境中,在結合鄉村學校歷史沿革、發展定位、文化生態背景的基礎上,探索與本學校適切的特色文化發展模式。

構建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系統,需要變革系統內部諸要素,通過對子系統的改造來推動系統的整體變革,在自覺的文化中融入生態價值觀、生態思維并轉化為自在的文化。在物質文化層面,應重拾學校與鄉土自然的親和性,把鄉土文化融入校園環境改造中,結合當地的自然風貌來改造學校設施設備,讓學校成為展示地區自然風貌、歷史變遷和風土人情的文化窗口。如,校舍建設可結合當地建筑風格使之與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相適應,校園中可適度保留草地、水池、山坡等原生自然景觀,教學設施可取材于當地的生產生活器物,等等。物質文化的形成需要制度加以保障和協調,為此,應從制度文本的完善和制度的高效執行兩方面來加以保證,既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完善,又要確保制度順暢落地執行,從而維護學校運行的基本秩序。物質和制度文化都需要通過精神文化的形式來呈現,為此,需要通過物質環境和制度環境的充分利用和改善來深度挖掘學校文化資本的內在價值,在吸收借鑒他者經驗的基礎上凝練出學校獨特的理念、價值觀、習俗等精神產品,不斷擢升學校的精神品質。

鄉村學校文化是鄉村師生在鄉村社會中建構的生活方式,為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當前鄉村學校教育的困境是多方面的,但癥結在于其二元對立的“非生態”取向發展方式。生態取向的鄉村學校文化轉型發展需要立足鄉土文化的底色,發掘鄉村文化世界中教育智慧的同時回應時代變化,建構新的發展樣態,從而為應對鄉村教育危機、振興鄉村文化提供新思考。

猜你喜歡
鄉土轉型生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生態養生”娛晚年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鄉土中國
轉型
芬芳鄉土行
灃芝轉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