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大眾 :延安時期延安及陜甘寧邊區美術字設計研究(1935—1948)

2024-05-10 11:39陳雅群
中國藝術 2024年2期
關鍵詞:美術字標語字體

陳雅群

摘要:延安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美術工作者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為美術字的發展提 供了沃土。本文嘗試從美術字的風格流變、相關政策以及設計創作場景三個方面分析延安時期 延安解放區美術字的歷史,回顧文字設計背后那段特殊的革命歲月,探討大視野觀照下政治作 為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對中國美術字設計的發展產生影響。

關鍵詞:延安時期現代美術字標語美術字字體設計

中國的美術字深度融入社會生活,在各個 歷史時期都留下了醒目的身影,形成一種獨特 的視覺景觀。在以往美術字的研究中,多集中 在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方面,如受日本圖案、歐 洲現代藝術風格等影響以及商業市場催化作用 等,而對漢字的本土內源性影響因素的研究并 不多見,對政治、戰爭等影響因素的分析更是 鮮有談及。美術字參與宣傳活動,尤其是政治 宣傳,其內容和形式都會不可避免地涉及意識 形態的敘事特征。美術字用于公眾宣傳時,多 以標語口號、傳單、宣傳畫、壁報、板報、會議 標語、會銜等形式出現。標語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種,其文字簡單直接、富有感染力,人民群眾 喜聞樂見。近代以來,宣傳者常常通過標語喚 起民眾覺悟、激發和鼓舞民眾的愛國熱情,能 夠形成較強的宣傳效果,美術字也因廣泛應用 實現了字體設計的現代化轉變。大約在 1924 至 1937 年間,現代美術字形象通過標語等形式進 入中國農村。延安時期是中國革命一段極其重 要且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期,延安作為主要 的政治宣傳陣地,成為美術字設計實踐不可忽 略的重要現場,延安美術字也成為文字設計史 研究的重要樣本。筆者將以設計學的視角,通 過留存的遺跡和圖像,窺探延安時期文字設計 與政治政策的互動關系。

一、延安時期美術字概況

在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極其重視宣傳工 作,美術字在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鼓動與感染人 心的作用。當時延安解放區的美術字創作極其 活躍,且創作數量龐大、應用廣泛。其創作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

(一)延續長征經驗(1935—1937)

這一時期,中央紅軍初到延安,亟待休整, 宣傳品制作較為簡陋,宣傳手段依舊延續長征 時期寫標語的形式,美術字創作也依舊延續了 長征時期的狀態與面貌。紅軍長征時期的宣傳 主要以標語書寫的方式進行,其特點可以用“三 多”來概括 :

一是數量多。紅軍長征的足跡遍布全國 14 個省份,沿途留下了很多用墨水或石粉等書寫 的宣傳標語和文告。據不完全統計,散落在長 征征途上的標語口號至今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就 有 7000 多條。[1]

二是書寫人員多。長征途中,有領導強調 : “每人每天必須寫三條標語,用木炭、石塊、粉 筆、鉛筆、毛筆,寫在墻上、路上、地上都可 以?!盵2]這種群體性的宣傳活動使得文字書寫具 有了一定的公共性,為美術字體的設計傳播提 供了社會認同基礎。

三是樣式多。標語書寫格式多樣,有橫式、 豎式以及三角形斜排式 ;字跡顏色各樣,有紅 色(土紅色)、黑色(墨、碳粉)、白色(石灰漿), 還有紅色與黑色混合的顏色 ;字體有行書、楷 書、隸 書、行 草 等 ;標 語 版 面 形 式 除 純 文 字 外,還有字配畫、字組畫、對聯、墻報、識字牌 等。這種形式多樣的狀況也是由惡劣的條件導 致的。

紅軍的標語美術字,由于具有統一領導、群體參與、保存持久等特點,成為一種特殊的 漢字書寫字體。這種書寫字體用于宣傳、溝通 和傳播,是一種具有政治目的的視覺設計活動。 這種書寫字體有別于以往任何時候的書法,即 基于傳統書寫技法,卻不以藝術趣味為追求, 這是因為當時的教育條件有限,大部分戰士的 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這種字體具有高效、簡 單、直接的特點,樸素且生命力強大。

(二)交匯與混雜(1938—1942)

這一時期,宣傳品的設計制作在質量上有 了很大的提升,書寫尺幅更大,字體書寫更加 規范 ;擅書者在軍中往往能夠得到優待,“紅 軍書法家”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書法風格 的標語作品廣為傳播 ;標語用字風格多由擅書 紅軍干部主導,顏體和魏碑風格的楷書字體受 到普遍歡迎??谷諔馉幦姹l后,數以萬計 的知識分子為尋找革命真理,沖破層層封鎖奔 向延安。據統計,僅 1938 年 5 至 8 月間奔赴延 安的進步青年人數就超過 2200 人。[3]據《延安 時期大事記述》一書記載 :“任弼時專門就如 何看待來延安的新知識分子問題做了發言說 : ‘抗戰后到延安的知識分子共有 4 萬余人,就文 化程度而言,高中以上占 19%,高中 21%,初 中 31%,初中以下約 30%,多數是在 1937 年和 1938 年來的?!盵4]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知識青 年集聚延安,極大地推動了延安文藝活動的繁 榮發展。隨著這些青年所帶來的新的文藝思潮 的傳入,延安政治宣傳出現了新樣貌。在宣傳 品字體設計方面,源自上海的圖案美術字開始 頻繁出現在標語、壁報、報紙、傳單中。美術字 一改傳統書法一枝獨秀的狀態,與圖案美術字 交相輝映。這些類似構成主義、幾何樣式的圖 案美術字刺激著人們的視覺,并引起了當時一 些人的不滿。例如,版畫家吳勞曾尖銳批評過 有一種“分成兩截、上下拉得很長”的美術字, 稱其為“吊頸鬼”;劉伯承當時也表示討厭受“以 前城市的一些庸俗廣告字影響”的標語。[5]

延安文藝多元混雜的風貌一方面豐富了文 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諸多消極的影響。 體現在美術字上,有的字體風格細膩甜美,有 的甚至輕佻怪異,與當時嚴峻沉重的社會現實 形成巨大反差,引起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排斥與 批評。

(三)轉變與成熟(1943—1948)

1940 年,毛澤東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中 提出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1942 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毛澤東發表了著名 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 話》)?!吨v話》確立了“文藝大眾化”的方向,成 為“大眾主義”美術的綱領性文件。延安文藝自 此有了成熟的理論指導,延安文藝也進入了“為 工農兵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全新發展時 期。同年,毛澤東發表《反對黨八股》,提出改 變我們的文風,提倡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以上 文獻,從根本上確立了延安解放區文字設計的 原則、態度。這種原則和態度甚至在 1949 年之 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有規范性價值。

在上海等相對發達的城市和延安之間,美 術字的應用差異不僅在于媒介與材料,而且在 服務對象、訴求內容上也有很大不同。在上海,美術字以城市居民為服務對象,通過新穎的形 式來塑造文本內容,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 在延安,美術字則主要面向人民群眾,主要是 為了配合戰時宣傳的需要。上海、延安兩地的 美術字在商業推廣和政治宣傳的功能上存在差 異,從而使美術字在表現形式上發生相應的變 化 ;在風格上由注重形式的“陽春白雪”向通 俗的“下里巴人”轉變,花哨的美術字不再適用, 而以宋體字、黑體字為主的美術字類型成為延 安標語宣傳用字的主流。

總體看來,延安時期的美術字大體呈現出 從粗陋到精良、從個人書寫到集體制作、從零 散到統一、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過程。

二、現實主義美術字創作群體與應用場域

20 世紀上半葉,整個世界的藝術和設計都 經歷著跌宕起伏的重大轉變。一股以風格派、 構成主義為代表的先鋒藝術潮流,攜帶革命的 精神和新樣式深刻地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成 為推動現代藝術的車輪滾滾向前的巨大力量。 在歐洲,俄國的前衛藝術家受西歐立體主義、 未來主義對機器力量贊美的啟發,在美術字設計中不斷嘗試革新,積極運用幾何抽象形式將 文字和圖像融為一體。這種富有斗爭精神的平 面設計,挖掘出了圖形和文字的表現潛力,形 成了具有革命性的形式語言。今天的設計史依 然記錄著藝術家和工人以歐洲城市街道作為陣 地,以藝術海報為武器的現代文字設計史。這 些以圖形為主的海報設計之所以能夠實現包括 戰爭動員在內的宣傳鼓動目的,首先得益于歐 洲大陸的鉛字印刷,表現性木版畫、石版畫印 刷,攝影等技術的支持 ;其次是 20 世紀現代藝 術、先鋒藝術的高漲,培養了大量藝術設計人 才 ;最后,便利的交通運輸造就了發達的傳媒, 大量書籍、雜志、傳單、海報得到迅速傳播,推 動著歐洲現代文字設計的發展。

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一員,時而 會與歐洲各國產生交流,其藝術風格也受到西 方藝術風格和思潮的重大影響。但上述歐洲的 設計條件中國并不具備,從而選擇了充分應用 文字標語的宣傳方法。延安時期,作為積極利 用漢字標語進行政治宣傳的地區,延安無疑是 漢字設計變革中重要的實驗場。因此,在 20 世 紀三四十年代延安文藝創作走出了一條與西方 不同的道路,在風格和精神面貌上看來,美術字呈現出“抗日的現實主義”色彩。[6]

(一)創作群體

延安美術創作群體主要活躍在報社、文藝 團體、宣傳隊、院校等機構,從事出版、版畫創 作、漫畫創作、舞臺設計等工作,他們是標語美 術字設計和書寫的主干力量。這部分人主要包 括三部分 :

一為蘇區紅軍宣傳干部。在紅軍長征的過 程中,培養了不少擅長書寫標語的宣傳干部。 比如,當時舒同就擅寫榜書,其楷書、草書標 語,被毛澤東譽為“紅軍書法家”。在延安解放 區也多見舒同筆跡,著名的有“延安新市場”榜 書、“中國抗日軍政大學”校名和“團結、緊張、 嚴肅、活潑”校訓,以及 1939 年白求恩追悼大 會會標及堂名等。

二為奔赴延安的城市知識分子。延安時期 奔赴延安解放區的美術家和設計師有張仃、石 魯、張諤、李少言、華君武、胡考、王朝聞、胡一 川、力群、王式廓、羅工柳、彥涵等。他們多曾 在上海美術??茖W校(今南京藝術學院前身)、 杭州藝術??茖W校(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等藝 術學校系統地學習過藝術,具有良好的繪畫功 底和設計基礎,在美術實踐方面都是多面手,畫 畫、寫字都能駕馭。這部分人員可以說是整個延 安美術字設計的中堅力量。其時這些美術家主 要還是用漫畫、版畫手法進行創作,美術字多用 于標題且與圖片組合出現。一些報刊的大字標 題需要人手書寫刻制,張諤、李少言就是當時刻 標題字的能手。李少言 1938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 年兼任晉綏邊區美協主席,1942 至 1949 年 任《晉綏日報》美術科科長。張諤 1928 年到杭州 藝術??茖W校雕塑系學習,后轉入上海美術???學校西畫系 ;1930 至 1936 年在上海組織過時代 美術社和主編過《漫畫和生活》,美術字寫得很 好 ;1938 年后曾在武漢《新華日報》工作,發表 大量漫畫作品 ;1941 年任延安《解放日報》美術 部主任?!督夥湃請蟆飞系拇筇枠祟}字幾乎全是他寫好再由工人刻的。[7]

三是延安培養的宣傳干事。這些人大多成 為魯迅藝術學院(以下簡稱“魯藝”)的教員。魯 藝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文藝干 部的綜合性藝術學校,[8]主要從中國人民抗日軍 事政治大學、陜北公學及延安的一些文藝青年 中招收學員,先后共辦 6 期。在延安時期,延安 書寫美術字最出名的要數鐘靈,他與曹辛之、華 君武、古元等同為魯藝美術系的第三屆學員[9], 延安城墻上的大字標語“工人農民聯合起來爭取抗日勝利”就是他寫的,這條標語因為“工” 字中間豎畫拐了一個彎,“人”字右邊加了三撇, 在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中被點名批評。[10]

除以上專業的美術字創作人員外,延安解 放區還有一大批業余美術字創作者 , 他們在基 層和戰斗部隊從事宣傳活動,走到哪里就宣傳 到哪里。除部隊宣傳隊外,延安解放區還有一 些商業性質的工作小組和美術社。比如,魯藝 美術系開設的美術工場,開展包括繪畫、木刻、 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設計、攝影等創作業務 ; 1942 年 1 月,西北文藝工作團、青年藝術劇院 及其下屬的兒童藝術學院等單位的美術工作 者發起成立“延安工藝美術社”,推選張仃、朱 丹為正副社長,開始在延安聘請著名美術家 擔任設計師,承擔徽章、圖案的設計和制作工 作。另外,魯藝美術工場也承接包括工藝圖案 在內的設計任務,鐘敬之、孟化風、施展、焦 心河等藝術家都曾設計過證章和旗幟圖案。[11] 在當時,這些設計機構中所出的設計作品更具 專業水準,代表了延安解放區美術設計的較高 水準。

(二)應用場域

延安解放區的美術字創作十分普及,除刊 物封面、報紙、公文、書籍、鈔幣、郵票等載體 上使用美術字外,很大一部分都應用于公共空 間中。這種從媒體到公共空間的媒介延伸給予 美術字更大的展示舞臺,讓更多的民眾受到教 育,體現出美術字向社會延伸的公共性。

在延安時期,延安解放區的公共空間中到 處都有美術字書寫的標語口號,最為常見的是 城墻和村莊建筑墻壁。這些標語成為固定的傳 播窗口,時刻發揮著宣傳的作用,其幅面巨大, 測量、書寫、涂繪都需要由多人合作、團體協作 完成。除此之外,機關單位的牌匾,為進行戰斗動員、民主選舉、集會游行、形勢教育、政策宣 傳而制作的標語,各種展覽會、會議的會徽、會 標上,頒發的獎狀、錦旗上,臨時搭建的會場、 演出舞臺中,以及手持標語橫幅上,也都會使 用漢字標語。延安解放區的這種創作熱情是當 時的其他地區難以達到的。

在延安解放區,美術字形成了應用形式多 樣靈活、傳播受眾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特點,促 使現代美術字的公共閱讀空間逐漸形成。除書 籍外,美術字的傳播向更大的區域延伸(從私 人空間走向公共空間),接受群體也從精英知識 分子轉向廣大群眾。美術字在延安解放區的公 共空間中表現得極為出眾,表現為影響大、應 用廣。朱荻在《美術字新研究》一書中贊揚了 標語美術字鼓舞人心的作用,他說 :“我們能 看見以強而有力的線條,端莊嚴整的結構,滲 透著生命的語言的美術字標語,寫在都市的每 一個十字街頭上,寫在鄉村的每面高聳的墻壁 上,予過路者以強有力的刺激,這種新興的字 體……從戰斗中誕生,也從戰斗中成長?!盵12]在 他的描述中,美術字具有大眾的、革命的特點, 在公共空間和各種媒體上廣泛應用,且具有強 大的宣傳力。

三、延安時期美術字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延安解放區的美術字推廣 至全國,延安的精神成為新中國文藝宣傳的重要 方向。因此,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率領的美術字 設計實踐對后期的字體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經過在延安的美術字設計實踐經驗積累, 新中國建立了完備的全國性宣傳系統,積累了宣 傳人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宣傳隊伍設有美術 工作者,設計美術字便是他們必須掌握的技能之 一。1950 年以后,全國出版了大量普及型的美術 字字書,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美術字學習班,培養 出大量的美術字設計人才,形成了龐大的大眾化 創作隊伍。這使得全國宣傳工作運作極為高效, 不論城市、鄉村,只要一經動員,全國的工廠、 機關、部隊、學校、街道乃至農村的田間地頭、 村莊院落,可以在“一兩天之內出現鋪天蓋地的 宣傳標語口號和各種宣傳報欄”[13]。

在字體樣式方面,一種被稱為“大宋體”的 美術字在延安解放區得到廣泛的認可。大宋體 是一種加粗橫豎筆畫的美術字,最早出現在上 海進步刊物封面上。[14]后傳入延安,因字形風 格淳樸、形體結實、莊重大方,在延安廣為流行, 成為延安美術字最杰出的代表。新中國成立后, 大宋體首先被人們賦予階級屬性,即大眾的字 體。田自秉在《美術字作法》中說 :“工農人民 由于他們樸實勞動的生活,而決定了他們對于 健康、明朗和樸實的愛好,表現在圖案字中的 是對于宋體圖案字的熱愛?!盵15]以大宋體為代表 的美術字被用于政治宣傳,成為一種合乎情感 的選擇。其次,人們對大宋體進行標準化設計, 使其更簡單、易書寫,更具傳播功能。于是大宋 體以經濟、有效的方式迅速占據全國各地的宣 傳版面,鼓舞著人民以極大的熱情建設國家。

現代中國標語美術字伴隨著歷次革命和戰 爭而逐步成熟,發揮著戰爭動員和政策宣傳的作用。其中,宋體美術字得到了最為廣泛的傳 播和認可,最終在中國得以普及。[16]值得注意 的是,此后中國傳統的以歐陽詢、顏真卿楷書 為主的書寫范本逐漸退居次要位置。大宋體雖 然在字體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美術裝飾性,但其 實用性和標準化使字體的詩意和溫情消減到最 低,呈現出剛性的一面。[17]直至改革開放以后, 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中國的美術字設計注入新的 活力。

四、結語

整體來看,延安美術字設計實踐是一種 群體性、有組織的設計活動,這種活動由官方 策動,具有明確的設計主張和目標,獲得了顯 著的宣傳效果。在延安時期,很多美術字設計 通過集體合作完成,群眾作為受眾,能夠對設 計進行評價和反饋,反過來影響文字的設計行為。設計師、美工作為美術字設計的直接參 與者,是整個設計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主要 發揮著策劃和意志表達的作用。延安時期流 行的“大宋體”美術字在新中國成立后還產生 著較大的影響。這種字體設計具有工業化的 屬性,即文字按照一定制式設計,形式簡單以 實現高效傳播。其設計目的首先在于服務和 滿足革命斗爭需求,起到發動群眾的作用,其 次才是追求美術字的藝術性、裝飾性以及精 神屬性。這樣的字體設計在特殊的環境里合 乎情理、適應時代,是大時代浪潮下字體設計 變革的產物。

20 世紀現代美術字的變革是中國現代文字 設計歷史上的重要篇章,其強烈的大眾參與意 識、顯著的樣式變化、強烈的表現張力成為現 代文字設計道路上的一道亮眼的風景。在延安 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中,美術字在 革命宣傳和動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現 代美術字不可能缺少延安時期美術字設計實踐 和理論的總結,從而使中國現代字體設計留下 了政治作用力深刻的烙印。

本文為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課題“延安 時 期 美 術 字 研 究(1937—1949)”( 項 目 編 號: Y202044879)的研究成果。

注釋:

[1] 裴恒濤 . 喚起民眾 : 紅軍在貴州的標語文告透視 [M]. 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3.

[2]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 紅軍長征紀實叢書 紅一方 面軍卷 2[M]. 北京 :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6:583.

[3] 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 , 延安橋兒溝革命 舊址管理處 . 延安魯藝 [M]. 北京 / 西安 : 世界圖書 出版公司 ,2017:6.

[4]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 . 延安時期大事記述 [M]. 北京 :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0:175-176.

[5] 周博 . 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圖史 [M]. 北京大學出版 社 ,2018:217.

猜你喜歡
美術字標語字體
1949-1999 年美術字視覺之美
標語變變變
數學期末測試題(二)
字體的產生
標語變變變
“濫掛標語”
民國時期美術字設計研究
初中美術課件制作初探
組合字體
字體安裝步步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