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統整·堅持

2024-05-10 10:20程佳琦
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作業語文設計

程佳琦

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工作的每一天都和孩子們演繹著關于作業的故事。隨著對“雙減”政策和2022年版課標的學習,我突然發覺自己過去在作業設計與評價中大都圍繞“正確”和“完成”來實施,這既有?!皽p負提質”的政策,也和課標中“教—學—評”一體化要求有較大偏差。在我深陷作業困境之際,方臻、夏雪梅兩位老師編著的《作業設計:基于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走進了我的視野。

“老師們幾乎每天都會布置作業,但學生喜歡老師布置的作業嗎?理想的作業行為除了完成和正確外,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這是《作業設計:基于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的引言,也是最初吸引我的地方。細細品讀,整本書基于兒童立場,從兒童心理學角度分析作業設計原則與作業設計的誤區,深刻分析了表象背后的心理機制,并就常規作業、分層作業、單元作業以及長周期作業,分別從作業特點、設計原則、設計樣式和作業評價等方面準確解讀了影響學生作業質量的諸多因素,以及各類作業的設計與評價機制,使我深感作業在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替代的同時,也深刻領悟了優化作業管理、設計與評價的方法與要領,真可謂是醍醐灌頂的“指導”。

一、常規作業:在突破中認知與思索

常規作業是指我們經常布置、期待學生以此能收到熟能生巧效果的作業。對于此類作業,我們往往并不是“設計”,而只是“提出”——抄寫詞語、默寫課文、背誦古詩……在做這類作業的過程中,有時候“熟練”并不能“生巧”,反而會“生笨”,因為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在做作業,個性化的表達與創意被壓制了。因此,常規作業需要我們去突破。

以常規抄寫作業為例,我們可以變“固定抄寫”為“自由抄寫”。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課后詞語表中有20個詞語,其中有些詞語學生早就已經會了,所以可以讓學生挑選5~8個自己認為難寫的字來抄寫。還可以變“正規抄寫”為“隨意抄寫”,把正規的抄寫作業本換成學生自己選擇作業紙,并且還可以自己設計圖案來作為抄寫的空間。

這樣自助式的作業布置,站在學生的視角,尊重學生,在充分信任學生的基礎上,擴大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讓學生自定步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學生產生積極的作業體驗,用最少的作業量收獲最大的認知投入。

二、單元作業:在統整中建構與融通

單元作業是打破學科、內容、章節之間的界限,基于對某一知識、能力學習應完成的基礎訓練與后續發展要求的分析,從課前、課堂、課后三類作業的職能出發綜合設計的一類作業。但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一課一課地教、一課一課地布置作業,從而忽視了單元內部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因此,單元作業需要我們去“統整”。單元作業設計也不是課時作業的疊加,而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某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立足于整體觀,對單元進行整體把握規劃,統籌學生的學習歷程,有一定思維梯度的作業。

統編本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單元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關聯性和綜合性,以單元作為作業設計的基本單位,可以使單元作業整體目標更清晰,內容更趨于結構化,推進更具有連續性。如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站在單元統整的角度,我們可以這樣設計作業(見表格)。

立足語文要素,準確把握單元知識系統,通過單元作業幫助學生逐漸建構起知識的內在聯系,做到單元知識的逐步深化、關聯應用。

三、長周期作業:在堅持中探究與表達

語文長周期作業是學生在一段時間(一周或更長)內完成的實踐性作業。長周期作業不僅是指學生要花較長時間完成的作業,還是指以項目、問題、設計為載體,以學用結合為核心,通過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的互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作業。它的意義不僅在于作業完成時間上的延長,更在于學習方式上的轉變——從個體獨立完成到同伴合作互助完成。

作為一種從課堂走向生活的跨越式作業,設計時,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長周期作業,既不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又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實施長周期作業時,可以設計開放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設計生活性作業,讓學生在體驗中豐富語文素養;設計趣味性作業,讓學生在游戲中建構文學常識。

但長周期作業往往因為內容多、過程長、期間挫折和考驗不少,使學生產生畏難和倦怠情緒,因此,長周期作業需要我們在設計中去實現“堅持”。

在統編本教材中,綜合性學習就是很好的長周期作業載體。以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為例,可以運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驅動學生有效地完成長周期作業。

首先,可以由教師提出長周期作業項目的驅動性問題:“同學們,習近平爺爺一直都強調中國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F在有很多同學喜歡過西方的圣誕節、萬圣節等,其實我們國家的一些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也是很有魅力的。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的我們,應該勇當文化小使者,承擔起傳播和繼承傳統文化的責任。那么,我們的傳統節日背后藏著哪些文化內涵呢?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接著,引導學生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分步驟進行深入研究。第一步:自選主題,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確定研究思路和方向。第二步:自立小組,根據學生第一階段自選的主題,將想要研究同一個節日的學生自動組成一個小組,引導學生給自己的小組取名字、設計活動口號、進行活動設計、分工等。第三步:自由探究,引導各項目小組運用多種方法積極探索,搜集各自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第四步:自主創造,引導學生個性化地表達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認知與理解。第五步:自媒發表,為學生提供一場成果發布會,引導學生在發布會上多形式進行現場成果展示,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渠道進行成果發布,實現成果的共享與共學。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長周期作業中與同伴一起走過一段深度學習之旅。

正如夏雪梅博士所寫,看似尋常的生活現象處處體現著數學知識。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科學合理地布置長周期作業,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內化課堂知識,并自行探究語文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內在聯系。

詩人艾略特在《四個四重奏》中這樣寫道:“我們叫作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而宣告結束也就是著手開始。終點是我們出發的地方?!遍喿x著,思考著,實踐著,當初困擾我的作業謎團逐漸解開了,原來學生積極的作業投入遠比作業的完成率與正確率重要。當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計作業時,我發現他們愛上了語文,愛上了作業。如今我不再刻意追求作業的完成率與正確率,然而,學生作業的質量反而提升了不少,我想這就是《作業設計:基于學生心理機制的學習反饋》帶給我的成長。關于“雙減”,關于作業改革,我們已經出發,期望通過切實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中經歷屬于自己的思維旅程,獲得作業質量提升帶來的成就感。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龍華區龍瀾學校)

責任編輯? ?楊壯琴

猜你喜歡
作業語文設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來寫作業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