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勞動教育校本創新實踐研究

2024-05-10 11:09邵靜
中小學班主任 2024年7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雙減政策

邵靜

[摘要] 有效的勞動 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思維,并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將更全面地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本研究旨在為“雙減”政策下的勞動 教育提供策略建議,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雙減”政策;勞動教育;校本創新實踐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勞動教育創新實踐的必要性

近年來,中國教育領域實施的“雙減”政策,反映了教育部門對當前教育現狀的深度反思,尤其是對過度學術化和應試教育的關注。當前素質教育的推進對學校育人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創造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勞動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正確人生觀的形成。在實踐中學習和發展已成為當代教育的重要趨勢,勞動教育通過實際操作和體驗,成為學生習得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更好地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與修養的重要途徑,這也是“雙減”政策背景下教育創新的重要方向。通過創新勞動教育,不僅能夠滿足社會的這一需求,也能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然而,長期以來,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相對邊緣化,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性。因此,探索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創新和加強勞動教育,使之與校本課程有效融合,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

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雙減”政策下,勞動教育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還能教授他們實用技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這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探索勞動教育校本實踐的創新做法,增強勞動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生活和未來職業中,讓勞動涵養學生品格,浸潤學生思想。

二、小學勞動教育的校本創新實踐

(一)創設勞動清單

課程設計的多樣化和實踐性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至關重要。本研究基于“三個三”的理論框架——三類勞動落實(校內勞動、家務勞動和社會勞動)、三域勞動空間(學校、家庭、社會)、三項勞育支持(資源、師資、課時),設計了一個全面的勞動清單。勞動清單不是單純理論上所構建的清單,而是深入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清單。結合校本課程“行孝微行動”,本研究創建了一個涵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綜合勞動清單,初步構建了“我是小小勞動者”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旨在通過具體、操作性強的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勞動的意義。這個勞動清單的特色在于其階梯式的學習模式,從簡單的校內勞動(擦黑板、排桌椅、整理圖書等)到家庭勞動任務(疊被子、整理床鋪、炒菜等),再到更為復雜的社區服務項目(清除小廣告、宣傳垃圾分類、回收電池等),逐步引導學生開展勞動。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勞動的內涵,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參與勞動的興趣。多元化的主題活動,不僅能夠給予學生豐富多彩的勞動體驗,還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手、腦、眼、口,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學生體悟勞動價值,從而逐漸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

發展。

勞動清單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計了難易不同的內容。如在“職業體驗”主題活動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去學校的菜園中,體驗“一日農夫”的勞動,親手種植瓜果蔬菜,體驗播種、澆水、施肥、除草等種植工作??粗藞@中奮力生長的小菜苗,學生能夠更深切地體會到菜農、果農的辛苦,明白蔬菜、水果的來之不易,面對自己種植的蔬果,也會更加細心愛護;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體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讓學生去學校圖書館中參與管理書籍、登記借閱等勞動,學生對圖書進行分類整理,及時登記借閱信息,指導來館讀者查詢圖書等,在沉浸式的勞動體驗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圖書管理員工作的繁瑣和細致,而這一切只為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安排他們體驗“道路清潔工”的工作,讓學生穿上清潔工的制服,拿上保潔工具,到校外的馬路或廣場上清掃道路,將馬路上的瓜果皮、塑料瓶等收到垃圾桶中,還要將道路兩旁的樹葉清掃干凈,保證街道的干凈整潔,從而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勞動最光榮”的時代精神。勞動清單中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職業體驗中豐富勞動認識,提高勞動興趣,從中領悟勞動的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以勞動培育健全人格,以勞動鑄造優秀品德,充分實現勞動育人的價值。

(二)創設勞動獎章

勞動教育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參與動力。為此,本研究提出了勞動獎章的概念,旨在通過可視化的成績來鼓勵學生。在學校開展的勞動活動中,學生可以收集已經學會的勞動技能的相應獎章,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同時,開展勞動技能評比活動,將學習到的勞動技能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進行展示,并結合評比的方式收集獎章,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勞動氛圍。

本研究在我校原有的“崇孝獎章”和“紅領巾獎章”——“勞動章”的基礎上,加強與少先隊活動的融合,設計了兒童勞動教育特色獎章(打掃章、烹飪章、巧手章、清洗章、護綠章等),集齊所有獎章即可獲得“勞動小能手”稱號,教師會在集體晨會上為“勞動小能手”頒發證書、進行表彰。這些獎章不僅是學生勞動技能的象征,也是學校營造積極的勞動氛圍的體現,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參加勞動的熱情。

(三)創立勞動護照

勞動護照作為一種正式的教育記錄工具,其主要功能在于系統記錄學生在勞動技能和活動方面的表現,以此作為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的機制。勞動護照經過精心設計,內容包含個人信息、技能記錄、活動日志、成就展示、個人反思、教師點評和家長評價等多個板塊,旨在全面、細致地記錄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與成果。在使用過程中,學生需詳細記錄參與活動的具體情況、所學技能以及個人反思,同時,教師和家長也要參與評價和鼓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勞動護照為學生主動參與勞動活動、培養責任感和自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學生每個月底都要把勞動護照上的內容進行匯報,大家根據學生勞動護照上的表現來集體評議,評選出“班級勞動之星”,家長也會對孩子在家的勞動表現進行客觀評價,從精神上給予獎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勞動中更進一步地感受勞動教育的內涵,激發自身的勞動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同時,在日復一日的家庭勞動中,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勞動技能也將獲得有效提升,助力學生成長為獨立、自主、愛勞動、愛家庭的優秀少年。勞動護照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工具,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使用勞動護照,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勞動認識,明確自己進步與成長的方向。同時,家長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勞動情況。此外,勞動護照所建立的記錄和反饋機制,進一步激勵了學生參與勞動活動的積極性,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合作能力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開展小學勞動教育校本創新實踐的成效

通過開展勞動教育的校本實踐,我們不僅促進了學生對勞動的認識和尊重,也在學校環境中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勞動氛圍。這種綜合勞動教育模式的推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更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未來,這些策略的發展和完善將進一步加強勞動教育在校園中的影響力,使之成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開展小學勞動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如下:

(一)學生層面:提升勞動教育的綜合素養

參與勞動讓學生體驗勞動價值,增強對勞動的尊重與認知?!皠趧忧鍐巍薄皠趧营務隆薄皠趧幼o照”這些直觀、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勞動教育更加生動具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技能學習,還著重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讓學生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幸福感源于收獲勞動成果的滿足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吹阶约旱呐D化為勞動成果時,學生真切感受到勞動的力量與美好。勞動使他們身心愉悅,可以強健體魄,培養意志力和耐心,提升綜合素養。此外,勞動教育還促進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溝通能力的提升。在勞動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表達觀點、傾聽意見,這些都是未來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素養。

(二)學校層面:凸顯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

自學校開展一系列勞動教育活動以來,學生參與勞動的自主性顯著增強,形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將勞動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在一定意義上也促進了其他學科的發展。此外,學校聯合家庭、社會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勞動教育,形成了家校社合作共育的局面。

(三)家長層面:感悟勞動教育的生活力量

通過開展“爭得勞動獎章”“我的勞動護照”等勞動活動,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家務勞動,家庭關系更加和諧。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領悟到家庭責任,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懂得感恩父母。家長的支持和鼓勵,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勞動活動,獲得勞動經驗,提升勞動能力。家長以評價及觀察等形式參與,見證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我們以勞動為契機,構建更加輕松、和諧的家庭關系,營造愉悅的家庭生活氛圍,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四、結語

教育家陶行知創立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論,在教育過程中應充分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學生在學校學習勞動技能,獲得勞動獎章;在家庭生活中承擔家務勞動,有助于家庭的和睦;在社區活動中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懂得常懷感恩之心。以“勞動清單”“勞動獎章”“勞動護照”為代表的一系列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勞動能力、自理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學生從小樹立自覺勞動的觀念,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逐漸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同時,學校在勞動教育的內容、形式和范圍等方面還需要進行不斷地挖掘和開發,充分聯合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力量,以合作共育的方式拓展和延伸適合小學生體驗的勞動活動。結合戶外實踐體驗活動,在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體系中,構建更加富有趣味性的內容,探索廣泛的勞動體驗形式,促進小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展望未來,我們應繼續深化小學勞動教育的創新實踐,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作出貢獻。相信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學生們將茁壯成長,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唐雯.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論的小學勞動實踐活動研究[J].基礎教

育論壇,2021(36).

[2]魏群.小學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以“少年農學院”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35).

[3]胡霞.小學勞動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探究——以會寧縣北關小學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34).

[4]賈天理,賈可.積極作為,推動勞動教育落地見效[J].四川教育,2021(10).

邵 靜? ?江蘇省南京市三牌樓小學。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雙減政策
政策
政策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