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4-05-10 12:53李志剛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李志剛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教師間熱議的話題。為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參與式教學在各個學校間流行起來,它可以幫助初中生物教師優化教學策略,通過增加課堂內容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提高生物學習效率。文章圍繞初中生物中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展開論述,并提出了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建議。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生物是初中階段的必修科目。為了讓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有良好的印象,教師要運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讓他們感受學習生物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為學生提供參與生物教學活動的機會,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自由地對生物進行學習探索,讓學生充分體會生物學習的樂趣,從而養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

一、參與式教學的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參與式教學法來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參與式教學指的是利用生動趣味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圍繞學生,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充分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帶頭作用。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計出合適的教學方案,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參與到生物教學中,幫助學生尋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在該教學中,學生擁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可以進行自由思考,這有助于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

二、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生物的參與式教學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參與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扮演最主要的角色,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學習方法只有單純地記錄和背誦。這樣的學習方法是被動的,導致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其中,其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為解決這一問題,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流行起來。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參與生物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了生物學習潛能。這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育,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二)營造了良好的生物學習氛圍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時,教師要注意生物學習氛圍的營造,保證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物。初中是學生剛接觸生物這門課程的時期,在步入初中前,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接觸過生物這門學科,因此許多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生物。在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設計生物教學課時,經常會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容易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生一旦與教師的教學進度相脫離,就會出現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那些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生物學習上的學生,會在課堂中做出與學習無關的行為,影響課堂紀律,導致生物教學中的學習氣氛不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影響了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而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參與式教學的方法,可以改善生物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可以真正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把精力放在生物學習上,課堂紀律明顯改善。

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明顯的,因此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了良好的生物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會提高自己的生物學習效率,也提高了生物教學質量、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生物學教育中,教師只關注教授理論知識,導致很少有學生實際參與到課堂中,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的學習空間。學生在單一的理論傳授模式下,只能短暫掌握相關的生物知識,無法尋找到正確的生物學習方法。長期處于這種學習模式中,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模式逐步固化,不僅不利于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還會給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采用參與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這樣學生不再扮演學習中的旁觀者角色,而是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有了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在生物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探尋適合自己的生物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形成了一種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提升了生物學學習能力,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初中生物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實施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合作。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小組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他們在生物課上獲得的成功經驗,介紹自己的生物學習方法,共同解決在生物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除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與教師間的合作交流也是參與式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形象是嚴肅的,學生通常不敢與教師主動交流,導致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難以在生物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影響了生物教學的質量。而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會積極地與學生展開交流,這樣就拉近了與學生的關系,學生不再害怕教師,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會主動向教師求助,以此提高了交流能力。

三、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保證參與式教學方法的順利使用,教師首先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脫離出來,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趨勢。生物的新課程改革以素質教育為理念,注重學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素質教育的理念,嚴格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育觀,在初中生物的參與式教學設計中,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生物教學活動。在該過程中,生物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學生可以參與的生物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保證學生可以參與到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物這一學科的魅力;要在生物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讓學生自由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教學內容是生物體的細胞。對七年級的學生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與細胞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在此前他們并沒有生物學習的相關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學導入環節,利用有趣的視頻讓學生對細胞有一個具體認識,同時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跟上教學進度。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嚴肅的學習環境可能會讓學生的自信心受挫,導致學生對參與生物教學活動有所抵觸。所以教師要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環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體現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生物學習,實現對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培育,發展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

在初中生物的參與式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物教學。要想發揮好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旁聽專家講座、參與生物教學培訓活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確保自己能在初中生物的參與式教學中起到引領作用,找到正確的生物教學方法,從而提高生物學習效率、生物教學質量。

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目標有一個清晰認識,為學生指出正確的生物學習之路,防止學生在錯誤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生物學習狀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及時施以援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要傳授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九章為《人的食物來自環境》。教師在這一章節的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生物學習中。比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我們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營養物質,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大部分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營養物質呢?”利用這個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該問題展開思考,從而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生物的學習中;在此期間,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對所提的問題做出回應,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相關知識的掌握。

(三)開展生物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參與生物教學的一種主要方式,能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部和外部的轉換,把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轉化為生物實踐能力,實現對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培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最常見的實踐活動就是生物實驗,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教師要先做好實驗示范,給學生展示實驗的具體流程。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作為生物實踐活動,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具體結構,教會學生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分辨洋蔥細胞中的細胞器,使學生對植物細胞結構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

此外,戶外實踐活動也是參與式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活動。在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植物園中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觀察植物園中植物的結構(植物的花、莖、葉等),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相關知識。

(四)豐富生物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實生物教學內容,使生物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輕松愉快,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致,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學習中。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與發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找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如講解鳥類的生殖與發育時,教師可以搜集并播放與鳥類生殖和發育相關的科學紀錄片,讓學生對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知識產生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鳥類的生殖與發育的教學活動中。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實例,讓學生把生物教材中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植物的生殖和發育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借蜜蜂采蜜的例子引出植物的有性生殖,讓學生對植物有性生殖的相關知識產生興趣。

(五)合理利用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初中生物的參與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課堂評估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到生物教學活動中。課堂評價是師生間進行交流溝通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評價環節,運用得體、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第十二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客觀評價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良好表現做出鼓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在生物參與式教學中的自信心。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差強人意行為,教師要用委婉的語言指出來,并指導學生糾正錯誤。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運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明確師生在生物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在一個融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這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協作和溝通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生物教學的參與式教學設計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參與式教學設計的中心,發揮好帶頭示范的作用,豐富生物教學的內容,合理利用課堂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物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孔健. 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J]. 天津教育,2022(23):96-98.

[2]白莉娟. 初中生物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J]. 學周刊,2022(07):68-69.

[3]張潔. 初中生物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J]. 現代農村科技,2021(04):80.

[4]吳利紅. 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5):78-79.

[5]卓麗娜. 參與其中,體會快樂: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A]∥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 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七[C]. 南平市第三中學,2023:5.

(責任編輯:鄭? 暢)

猜你喜歡
參與式教學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普通生態學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智能手機普及化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
參與式教學在“旅游與生活”植入式在線課程改革中的運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