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部

  • 小說之“小”抑或小說之“說”——論目錄學家與文學家小說觀之差異
    中的野史是小說,子部中的道家是小說,集部中的詩賦也是小說。馮夢龍之所以把子、集、野史等全部納入小說的范疇,正是因為小說的地位太低,以至于在正統文人的心目中,小說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眾所周知,在正統文人的心目中,散文、詩歌、小說、戲曲等有一個很明顯的高下之分,前兩者與治國理政有關,應該被人推崇,后兩者則荒誕不經,應該直接丟棄,而馮夢龍卻認為大家都是小說,應該一視同仁,如此就給小說爭得了和詩賦的同等地位。如果和子部中的各家相比,馮夢龍認為小說也同樣重要:“崇儒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12-28

  • 《文心雕龍》的“子書”之辨
    心雕龍》 集部 子部 子書性質《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體大思深的著作,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文學著作。歷代史志目錄、品評者對其在傳統學術“四部之學”中的歸屬有子部和集部兩種不同的歸類方式,不同的歸類方式影響到對《文心雕龍》性質的判斷,至今,《文心雕龍》的部類歸屬問題仍處于討論之中,成為龍學研究者的爭論焦點。一、子書溯源子書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它是諸子百家興起后的產物。以“諸子”作為某類古書的稱謂,開始于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的《七略》。劉歆將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明洪武八年刑、工二部“增立四科”諸說考論
    刑部、工部的四個子部(即屬部)改為四科,后又將其裁革[12-15]。至于子部如何改為科,又于何時被裁革,他們卻未提及。鑒于目前學術界對洪武八年明政府調整刑、工二部下屬機構之事認識不一,筆者以下擬分別討論刑、工二部“增立四科”以及將刑部、工部的四個子部改為四科這兩種說法的可信度。二、刑、工二部“增立四科”考實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增設六部官員。中書省議奏:‘戶、刑、工三部庶事浩繁,今定戶部為五科,每科設尚書、侍郎各一人

    新鄉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3-14

  • 《四庫全書總目》中書法文獻的目錄學歸屬
    類、史部目錄類、子部雜藝類、子部藝術類的流變過程。書法文獻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分布以子部藝術類為核心,另散見于子部雜家類、史部目錄類、集部別集類。本文的梳理或可從文獻學的角度對《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書法文獻構建出一個宏觀、清晰的脈絡。書法文獻的目錄學歸屬,一方面隨著我國第一部目錄學著作西漢劉歆《七略》出現以來目錄學的發展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書法史的演進,以及書法文獻本身材料的不斷豐富,產生了更加具體、繁雜的目錄學歸屬要求,從而推進書法文獻目錄學分類的發展、

    書畫世界 2022年12期2022-03-06

  • 回歸與傳承 ——讀《全清小說》有感
    與傳統目錄學家于子部小說家類所列各書。以今律古,其中多有不類小說者。從文學的角度,依古今結合的原則,確定以敘事性為區分小說與非小說的標準,按時代先后分編成唐前卷、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前四卷限于各種條件,事竟中輟,而《全清小說》作為清代卷的整理編纂成果現在開始陸續出版。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古籍整理編目工作的圖書館員,我想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一、回歸傳統《全清小說》凡例云:“‘小說’的界定向有歧義?!痹凇吨袊蟀倏迫珪返诙嬷?,“小說”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12-31

  • 作為成書來源的史部、子部典籍與《世說新語》的關系
    注外,各類史籍、子部典籍、類書及其他文獻亦是借以厘清《世說新語》原始材料構成來源的重要線索。有賴于魯迅、劉盼遂、程炎震、余嘉錫、楊勇諸先生的考證,《世說新語》的成書來源情況基本明了??梢钥吹?,《世說新語》取材于史部、子部、集部典籍,尤以史部、子部為多。其中史部類包括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陳壽《三國志》、袁宏《后漢紀》、謝承《后漢書》、袁山松《后漢書》、孫盛《晉陽秋》、王隱《晉書》、干寶《晉紀》、虞預《晉書》、檀道鸞《續晉陽秋》、劉謙之《晉紀》、曹嘉

    青年文學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論《漢書·藝文志》《四庫總目》《書目答問》“子部”差異
    摘? 要:子部在目錄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稘h書·藝文志》《四庫總目》《書目答問》“子部”存在差異。從體例上說,附注、解題日趨完善,書目編排日益規范;從內容上說,法家、農家實用性日漸增強,墨家、名家、縱橫家、雜家地位則隨時代變遷而升降。這種差異與時代、政治和價值觀的變化等因素關系密切。關鍵詞:漢書·藝文志;四庫總目;書目答問;子部子部在目錄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從《漢書·藝文志》到《四庫總目》,再到《書目答問》(以下簡稱《漢志》《總目》《答問》),目錄之演變實蘊含

    美與時代·下 2021年2期2021-05-17

  • 《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提要訛誤舉隅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醫家類”為考察對象,例舉《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在人名、書名、紀年、文字等方面存在的訛誤現象?!包S應紫”誤作“周應紫”,褚澄字非“彥適”,“吳景賢”非“吳景監”,“夏德”應為“夏德懋”,這些表現為人名類訛誤?!端膸烊珪偰俊贰搬t家類”存在書名著錄前后不一、評論著作張冠李戴、書名互異莫衷一是等書名類訛誤。以紹興年號無庚戌、嘉靖年號無丁丑為例,舉隅《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紀年類訛誤。例舉“其”“具”形近而致誤、《難經本義二卷》提要以不

    貴州文史叢刊 2021年1期2021-03-19

  • 子部世界中的歐陽修 ——古代經典作家知識結構的一個案例分析
    的多樣性。本文以子部的方法路徑考察歐陽修的知識、思想和文學世界,便是從傳統目錄學和古代知識體系來探討一個經典作家,將文學史與目錄學史、著述史、生活史等置于共同場域,以期重新認識歐陽修,重估歐陽修的歷史價值,并嘗試以子部作為方法的一種學術樣式。一、目錄學與古代作家的知識結構對于傳統之學來說,目錄學被認為是“一切學術之綱領”[1](P1),“治學之士,無不先窺目錄以為津逮,較其他學術,尤為重要”[2](P3)。歷來因重目錄之學,則目錄之著通常視為讀書治學之首備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3-07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譜錄類提要辨正
    征引之原文獻,對子部譜錄類提要存在的舛誤之處加以辨正,凡訂正訛誤十九條。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 子部 譜錄類 辨正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0)04-50-57《四庫全書總目》是中國古代集大成的目錄學著作,一直備受學者關注,對其進行考辨校訂的專著、論文也層出不窮。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以殿本為底本,以浙、粵二本為校本,同時廣泛吸取前人校訂成果。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貴州文史叢刊 2020年4期2020-12-28

  • 《搜神記》類別歸屬的調整與古代小說觀念的嬗變
    他文本共同遷移至子部小說類,重置了這套知識類目的構型規律、內在間架和典型范例。19世紀末20世紀初,四部分類法轉化為近現代的學術體系,《搜神記》被視為志怪小說的典范之作,并與小說這個類目一道,納入文學學科之中??疾臁端焉裼洝吩谥R體系中的遷移路向和運動軌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文本與《列異傳》等逐步建構成為穩定的知識模塊,并在功能、性質等各個層面、多重向度上不斷進行著累積與更新。厘定《搜神記》類別歸屬的調整情況,可以透過特定的小說類例,發見中國古代小說觀念演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4-27

  • 《書目答問》分類的幾個問題
    說苑》《新序》,子部儒家類?!渡胶=洝贰赌绿熳觽鳌?,子部小說家類。我們再往后看,新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古籍目錄《中國叢書綜錄》,以上各書的歸類都與《四庫總目》相同,沒有沿用《書目答問》的歸類,也沒有單立“古史類”。原因是,《書目答問》的“古史類”是根據記事年代為“周秦”來設立的,而又不能把這一原則貫徹到所有古書,因而出現了與《書目答問》雜史類“上古至周”部分重疊的情形。同時與《書目答問》內部的史部編年類、史部傳記類、史部載記類、子部儒家類、子部小說家類都有了糾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0年1期2020-02-23

  • 論劉咸炘的小說觀
    詞:小說;史部;子部;劉咸炘;文學中圖分類號:I207.41? ? 文獻標識碼:A劉咸炘是清末民初的四川學者,一生著述頗豐,但因他英年早逝,又兼一生足不出川,所以外界對他知之甚少。近年來,針對劉咸炘的各方面成果,陸續有學者撰寫了一批研究論文。其中劉咸炘的目錄學和小說觀,也有數篇論文涉及。但仔細閱讀這些論文,發現都沒有涉及古代小說研究中的根本問題——小說之名與小說之實的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加以探討。一正如劉廷璣所說的:“蓋小說之名雖同,而古今之別相去天淵?!?/div>

    蒲松齡研究 2020年4期2020-01-20

  • 魏晉小說在古典目錄中的歸屬與演變探賾
    說類文獻皆著錄于子部,一直到清代皆無變化。然而觀察著錄于小說類目之下的著作,自漢至清變化非常大,尤其以魏晉小說為代表。因此,梳理魏晉小說在古典目錄中的歸屬與演變情況,將會對認識古典小說的歷史流變有所裨益。一、魏晉小說的分類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將小說分為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辯訂、箴規六類,魏晉時期的小說主要有“志怪”和“雜錄”兩種類型[2]282。今人多將“志怪”一分為三,為搜神體、博物體以及拾遺體[3]70。搜神體以仙、鬼、怪形象為核心廣泛搜集古今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7期2019-06-12

  • 《文獻通考·經籍考》的分類淵源與歸類調整
    的特征。通過對其子部書目文獻的分析可知,馬端臨在《經籍考》輯錄前代書目的過程中進行的調整主要包括:分類體系中由分類項目的設置及其橫向關系與縱向沿革造成的調整,以及書目歸類中由分類者的主觀視角與思想立場的差異造成的調整。通過分析歷代書目與學術史,特別是與古籍書目的集大成者《四庫總目提要》相對照可知,《經籍考》子部中對其分類類目與具體書籍的歸類的調整往往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有其深層的學術背景,反映了思想文化的時代變遷。馬端臨敏銳地把握學術發展的脈搏,并最終形

    西部學刊 2019年2期2019-04-02

  • 古代小說歸類的悖論
    探討理論的,根據子部說理、史部敘事的標準,似乎應該將其區分為兩部,但班固統一將其歸入諸子略,也即子部。班固為何不將小說分為子、史兩部?原因很簡單,《漢書·藝文志》中并無史部。眾所周知,《漢書·藝文志》采用七略分類法,把所有圖書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等六略,其中兵書相當于戰略軍事,術數相當于天文歷法,方技則相當于醫學巫術。和四部分類法相比,六藝略相當于經部,諸子略加上兵書、術數、方技相當于子部,詩賦略則相當于集部,而后代非常重要的史部在《漢書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02-17

  • 《四庫全書總目》佛教訊息探論
    分佛教僧徒著作,子部因此乃有釋家類,總共收錄25部書籍[3]1063-1073,其中有17部為僧徒之著作。除此之外,統括《總目》出現的僧徒,總共有275名。釋迦佛(又稱“釋迦牟尼佛”“釋迦佛陀”“牟尼佛”)、定光佛、無量壽佛、儒童菩薩、普賢、文殊、觀音(又有“觀音大士”“千手觀音”之稱)、脅尊者、迦葉共9名是來自佛經中的“佛世”僧眾,以今天的認知角度來看,除“定光佛”(燃燈佛)、“儒童菩薩”(孔子)、“脅尊者”之外,其他則是一般人比較熟悉的名諱,推想清朝時

    圖書館研究 2019年2期2019-01-19

  • 論《文獻通考·經籍考》分類的淵源及調整——以子部為中心
    淵源及調整——以子部為中心連凡(武漢大學 哲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輯錄體的特殊體制決定《文獻通考 · 經籍考》的分類體系與書籍歸類具有綜合眾家而折衷為己意的特征。通過對其子部書目文獻的分析可知,馬端臨《經籍考》在輯錄前代書目的過程中進行的調整主要包括:分類體系中由分類項目的設置及其橫向關系與縱向沿革造成的調整;書目歸類中由分類者的主觀視角與思想立場的差異造成的調整。通過分析歷代目錄與學術史,特別是與古籍目錄的集大成者《四庫總目提要》相對照可知,

    天中學刊 2019年1期2019-01-18

  • 論《文獻通考·經籍考》的分類淵源及其調整
    史部分為十四類,子部分二十二類,集部分六類。子目的設置歸屬,參考漢隋唐宋四代官修、私修目錄的分類,斟酌優劣,擇其善考而從之。如對以往目錄的分類有所調整,則附有按語說明其理由?!盵1]這是依據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而來的四部55類說。經過重新分析全書,楊寄林指出《經籍考》四部的實際類目是:經部:易、書、詩、禮、春秋、論語、孟子、孝經、經解、樂、儀注、謚法、讖緯、小學;史部:正史、編年、起居注、雜史、傳記(雜傳)、偽史霸史、史評史鈔、故事、職官、刑法、地理、

    武陵學刊 2018年6期2018-12-13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醫家類書目研究
    四庫全書總目》在子部醫家類著錄古代醫書97部,存目100部,總計197部。收錄的醫書依照時代順序編排,涵蓋各科領域,是對清中期以來中國醫書著作的重要整理總結。通過醫家類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排列位置以及各篇提要體現的學術思想,能夠幫助我們研究醫學在清中葉時期的歷史地位,了解古代醫書重要的文獻價值以及當時學者的治學思想。一.清代社會對醫學的重視醫家類在目錄書分類體系中的位置,要追溯到《七略》所開創的七分法。七分法分為集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

    文學教育 2018年21期2018-11-29

  • 劉知幾《史通》“小說”觀念的實質及其影響新論
    毅然將“小說”由子部劃入了史部,在劉知幾看來,“小說”的職能首先是“記”而不是“議”,這一見解影響頗大,《新唐書·藝文志·序》所謂“傳記、小說……皆出于史官之流也”云云于敘述史部時論及“小說”即與之一脈相承[4];譚帆亦著眼于劉知幾于史部中詳論“小說”,認為因之“子”、“史”兩部遂為中國小說之淵藪[5];呂海龍也注意到了劉知幾于作為史著的《史通》多稱“小說”,認為劉知幾此舉為改子部小說觀為史部小說觀,且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敘事為宗”的小說觀實現了對記載“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2018-11-21

  • 略論目錄學視野下的警學文獻著錄及其定位 ——警察文獻學論稿之一
    )志》中的史部與子部書目的分類來說明。唐初編《五代史志》,在經籍志中正式按照甲乙丙丁順序著錄經、史、子、集四部之名,《舊唐書·經籍志》云:“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盵注]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藝文志》云:“至唐始分為四類,曰經、史、子、集?!?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版,第1421頁。甲部為經,乙部為史,丙部為子,丁部為集。四部分類法在唐朝時定型。對于經籍書目之著錄,在四部分類法之下體現出對不同類別書目的認識?!胺蚪浖舱?,機神之妙旨,圣哲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10-23

  • 《宋史·藝文志》子部釋氏類書目考辨
    促,其《藝文志》子部釋氏類書目的編排錯訛甚多,陳樂素先生《宋史藝文志考證》一書側重于??睂W方面的研究,在具體而微的考據層面成果豐碩。但從目錄學角度考察《宋史·藝文志》子部釋氏類的文獻編目,并沒有引起學界的關注,從《宋史·藝文志》釋氏類著錄范圍與官修史書藝文志性質的矛盾、子部釋氏類書目編排的自亂其例以及書錄著錄要素的再考證等三個方面進行細致分疏,探討其子部釋氏類書目編撰在目錄學理論指導和實際操作層面的缺陷,并分析其造成紕繆的主客觀原因。關鍵詞:《宋史·藝文志

    三峽論壇 2018年3期2018-07-13

  • 從“外典附錄”到“子部釋家” ——外典目錄對佛教典籍的容受
    佛教典籍逐漸成為子部的一部分。三、 道家附錄——新舊《唐書》二志后晉撰修《唐書》,刪毋煚《古今書錄》為《經籍志》。其文曰:“煚等《四部目》及《釋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軸繁多,今并略之,但紀篇部,以表我朝文物之大。其《釋道錄目》附本書,今亦不取?!?劉昫等:《舊唐書》卷四十六,第1966頁。由此可知,劉昫諸人修《舊唐書·經籍志》對毋煚之書有兩項改易:一則刪去小序與解題,二則不取《釋道錄目》。如前所述,毋煚作《古今書錄》不收釋道二氏之書,二氏之書撰有專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3期2018-05-31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類分類標準探析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雜家分類對于前代目錄學著作的揚棄以及三級類目的設置《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在子部雜家類之下分出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六個子目,形成“部、類、屬”三級分類體系,共著錄書籍855部(包含存目),規模僅次于類書?!犊偰俊穼τ陔s家類分類體系的建構至少受到前代三種目錄學著作的影響,即明代的《千頃堂書目》《國史經籍志》和宋代鄭樵《通志》中的圖書分類思想?!犊偰俊贩怖谒膭t談到“名家、墨家、縱橫家歷代著錄各不過一二種,難以成帙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8年3期2018-04-01

  • 從《搜神記》的歸類看古代目錄學的小說觀
    世說新語》被歸入子部小說類,而《搜神記》則被歸入史部雜傳類。內容真實的《世說新語》被歸入小說,而荒誕不經的《搜神記》被歸入歷史,對這一似乎不合情理的歸類,陸續有學者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仔細閱讀他們的研究論文,可以發現其研究標準無一例外都是文學類小說觀,而用現今的文學類小說觀來評價古代的目錄學小說,總覺得其研究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一、《隋書·經籍志》對兩者的歸類《隋書·經籍志》對史部雜傳和子部小說的論述有很明顯的區別,雜傳為:古之史官,必廣其所記,非獨人君之舉。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3期2018-03-03

  • 《四庫全書總目》中的音樂文獻
    收錄在經部樂類、子部藝術類、集部詞曲類中。(一)音樂文獻的分類經部是被列為儒家經典的書籍。主要與樂律學、雅樂有關,書名中大量出現“律呂”“樂律”“古樂”“大樂”等詞匯,代表書目有《樂律全書》《古樂書》《大樂元音》《雅樂考》等。子部所收錄為諸子百家類書籍,內容龐雜。子部中的音樂文獻收錄于藝術類琴譜屬共4部,有《琴史》《松弦館琴譜》《松風閣琴譜》《琴譜合璧》。藝術類存目琴譜屬共12部,如《琴譜正傳》《琴譜大全》《文會堂琴譜》《太古遺音》《溪山琴況》等。子部音樂

    藝術家 2018年6期2018-01-24

  • 《隋書·經籍志》著錄重出文獻原因探賾
    后重出于卷三十四子部五行類;《春秋土地名》三卷,晉裴秀客京相璠撰,出于卷三十二經部春秋類,另出卷三十三史部地理類;《高僧傳》六卷,虞孝敬撰,出于卷三十三史部雜傳類,另出于卷三十四子部雜家類;《眾僧傳》二十卷,裴子野撰,出于卷三十三史部雜傳類,復出于卷三十四子部雜家類;《感應傳》八卷,王延秀撰,一出于卷三十三史部雜傳類,另出于卷三十四子部雜家類;《新舊傳》四卷,見于史部雜傳類,又見于子部雜家類;《女鑒》一卷,見于子部儒家類,復見于集部總集類;《婦人訓誡集》十

    宿州學院學報 2017年10期2017-11-23

  • 元刻孤本《孔叢子》現身春拍
    后編》卷十的元版子部,為元版子部的第一部。一函六冊。每半葉十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同。左右雙邊,細黑口,雙對魚尾。版心中刊“孔幾”,下刊葉次,間有字數。卷前有嘉祐三年宋咸《注孔叢子序》,篇目及嘉祐三年《進書表》、四年《謝賜金紫表》。篇目下有“宋嘉祐名臣宋咸注”。首卷卷端題“孔叢子卷第一”,下題“宋嘉祐名臣宋咸注”。另有“經進監本”四字反文墨記。卷后有后序,末有墨記“茶陵桂山書院校正板行”一行。巾箱小本。尚保持清宮舊裝,絳紅色絹制書衣,仿宋錦函套,黃綾書簽及

    中國收藏 2017年6期2017-06-20

  • 《全國古籍普查平臺分類表》對古籍分類的意義
    原四部分類法中的子部類書和叢書合并組合成新的類叢部,是基于這兩種書的共同特點,即這兩種書籍都不止包含了一個部,存在兩部或兩部以上的內容,故分類在一起,而且新增加了新學部?;谇迥┥鐣默F實,西方科技思想等大量涌入清末學術界,出現了許多關于西方新科技、新思想、新文化的書籍,這些在此前的中國書籍中都不曾出現,用傳統的四部法分類并不合適,因此特增加新學部來收錄這方面的書籍。在《中國古籍總目》中將這部分書籍歸于子部新學類,其實并不十分合適。新學的范疇十分的龐大,西

    蘭臺世界 2017年23期2017-03-10

  •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將《泊宅編》歸於子部小說家,將《青溪寇軌》歸於史部雜史,分為兩類。本文將嘗試分析四庫館臣此舉。文章採用文獻研究法,找出《四庫全書總目》、《青溪寇軌》、《泊宅編》、《漢書》等書加以研究,從而在了解《四庫全書》分類之準則、《青溪寇軌》之內容時有所裨益。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青溪寇軌;泊宅編;分類;史部;子部中圖分類號:G25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18-02一、引言《四庫全書總目》乃清代四庫館臣所編,規模龐

    人間 2016年32期2017-02-26

  • 女訓書在四部分類中目録歸屬的變化
    書·經籍志》又在子部儒家類中著録了《女篇》《女鑒》《婦人訓誡集》《娣姒訓》《曹大家女誡》《貞順志》諸書。[注]《隋書》卷三四,第999頁。這幾部書籍除班昭《女誡》外已全部亡佚,但從這些書名來看,應該都是與《女誡》體例相近的女訓書。然而,《隋書·經籍志》在集部總集類中再次著録了除《女篇》之外的其他幾部女訓書,且著明了撰者。[注]《隋書》卷三五,第1086頁。按,集部總集類著録班昭《女誡》之前另有“《女誡》一卷”,未著撰人名氏,或即是子部儒家類“《女篇》一卷”

    國學 2017年1期2017-01-26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農家類書目談略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農家類書目談略毛曄翎(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中國古代歷代統治者信奉“重農貴粟”與“重農抑商”的政策,“農本思想”根深蒂固。農書是記載農業思想的重要載體,展示各個時期農業的發展動態以及撰修者的思想態度。四庫館臣對于農家類書目的選擇與著錄體現出他們信奉經世實學、對農業的重視,然農家類是一個很龐雜特殊的分類,《四庫全書總目》中的農書分類依舊混亂?!端膸烊珪偰俊?;子部農家類;書目一、《四庫全書總目》著錄農家類書目概述《四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11-28

  • “國學”的內容體系與分類
    部借鑒而來,雖然子部并不都是哲學,集部也并不都是文學??梢娝膰鴮W講法已把四部的書籍分類概念轉換成學術分類的概念,而且使用了近代的學術概念來表達國學的主體內容。另外,章太炎晚年的《國學講演錄》把國學的內容分為五大類:小學、經學、史學、諸子、文學。這一分類也主要是參照經史子集四部的分類而來,但又不拘于四部。其實小學在傳統分類中屬經部,章太炎重視小學,認為音韻訓詁的小學是治國學的基礎,故獨立為一類,不再從屬于經學。其實,從體系上說,小學是治學的方法,和經史子集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6年10期2016-11-26

  • 《明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墨池瑣錄》等考辨三則
    《明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墨池瑣錄》等考辨三則·溫慶新·《明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所言王渙《墨池瑣錄》與《四庫全書總目》所言楊慎《墨池瑣錄》系同名異書,兩書皆為書畫方面的著述而致學界多有混淆。而所言《清賞錄》撰者為包衡,可訂正《欽定續文獻通考》《四庫全書總目》“張翼、包衡同撰”說。應該說,《明史·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所錄作品有較高的文獻價值。然訛誤者亦有若干,如將《湘煙錄》編者誤作閔元京?!睹魇贰に囄闹尽?《墨池瑣錄》 《清賞錄》 《湘煙錄》《明

    明清小說研究 2016年4期2016-11-15

  • “說部”與“小說”:《四庫全書總目》之小說異名狀態辨
    其中經部有3種,子部有110種,涉及農家、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其中雜家類、小說家類的較多,雜家類雜考之屬有《猗覺寮雜記》《能改齋漫錄》《云谷雜記》等17種,雜說之屬有《封氏聞見記》《筆記》《文昌雜錄》《麈史》等32種,雜品之屬有《韻石齋筆談》1種,雜纂之屬有《紺珠集》《類說》《事實類苑》《言行龜鑒》等23種,雜編之屬有《儼山外集》《明小史》《廣快書》《溪堂麗宿集》提要等4種;子部類書類中也有涉及,如《說略》提要、《宋稗類鈔》提要、《野服考》(存目)提

    文藝評論 2016年10期2016-09-29

  • 從古代圖書編目看兵書的學科歸類
    書按經部、史部、子部、集部進行分類,但在四部之后又附有佛家、道家,實際上是“六分法”,基本還是南北朝時期的“六分法”“七分法”。不過,雖類別比“七分法”然少了一個,但是每一部的圖書內容增多。其中,子部編目有兵書、醫方、歷數等14類。之所以如此,《經籍志》的編撰者解釋說:“儒、道、小說,圣人之教也,而有所偏。兵及醫方,圣人之政也,所施各異。世之治也,列在眾職。下至衰亂,官失其守?;蛞云錁I游說諸侯,各崇所習,分鑣并騖。若使總而不遺,折之中道,亦可以興化致治者矣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05-03

  • 《清文獻通考·經籍考》因革《四庫全書總目》析論* ——以子部為樣本
    》析論* ——以子部為樣本李成晴(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長沙410082)學界迄今尚未對《清文獻通考·經籍考》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關系加以考述,實則《清文獻通考·經籍考》解題內容本于《總目》,但在部類、體式的安排上則系折衷馬端臨《文獻通考》及《總目》而來。通過以《清文獻通考》中的《子部經籍考》為樣本進行分析,可發現《子部經籍考》對《總目》有所揚棄,在這一改編的過程中,在解題的立意、史實、考證諸方面對《總目》皆有所補充與訂正?!肚逦墨I通考》《子部經籍考》《四庫全書

    圖書情報研究 2016年3期2016-02-13

  • 論諸子學的範疇、智慧及現代條件下的轉化
    已經不能用傳統的子部之學來涵蓋之,因此需要從現代學術的角度重新界定諸子學的範疇。其目的是利用現代學術的理念與方法對傳統子部之學留存下來的豐富文獻資料進行全新的認識與闡釋,從中挖掘可為現在社會發展利用的有益智慧。在此基礎上,更要重視利用現代科技條件與手段來對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子學進行轉化性加工、整理和研究。這應該是當代諸子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關鍵詞 諸子學 子部 子部文獻 現代轉化中圖分類號 B2中國的諸子學來源於古代,發展於今天,自中國悠久的歷史過程和燦爛輝煌

    諸子學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兩《唐志》“子部”孫僧化著述考誤二則
    舊唐書·經籍志·子部》與《新唐書·藝文志·子部》中部分內容即有此種情況。如二者對于孫僧化著作均有著錄,但又頗有出入(見表1)。表1 兩《唐志》“子部”著錄孫僧化書目對照表從表1可以看出,《舊唐志》和《新唐志》“子部”“天文類”和“五行類”所錄孫僧化撰著存在差異。一首先,其差異在于是“孫僧化撰”還是“孫僧化等”。這涉及到此部書是孫僧化一人所作,還是出于眾人之手?!端鍟そ浖尽?span class="hl">子部》“天文類”著錄“《星占》二十八卷,孫僧化等撰?!盵3]1019在卷數上與兩《

    安康學院學報 2015年2期2015-12-13

  • 《山海經》由史部入子部原因探析
    藝文志》將它劃入子部五行類?!端逯尽吩疲骸拔逍姓?,金、木、水、火、土,五常之形氣者也?!允ト送破浣K始,以通神明之變,為卜筮以考其吉兇,占百事以觀于其物,睹刑法以辨其貴賤?!边@可能是考慮到,作為地理書,《山海經》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缺乏綜述,劃入地理類有些牽強。而書中的神祭祀,巫術卜筮的內容與五行類非常吻合。到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時,山海經又被納入子部小說家類?!稘h志》中《諸子略》列十家,將小說家置于末位。小序云:“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

    黑龍江史志 2015年3期2015-12-07

  • 明清時期小說觀念的轉型
    目中,“小說”是子部之下的二級類目。但是,在日常語境中,“小說”這個概念及其指稱的實體正經歷著轉型與嬗變。明清時期小說觀念的轉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指稱的實體來看,“小說”這個概念由指稱子部之下的某類文言作品,進而轉型涵括了文言、白話兩種形態的小說文本。從知識要素之間的關聯來看,“小說”與集部中的詩、文、賦等形成了同構、毗鄰的關系,由“學說派別”轉型成為文學文體。從“小說”與子部的關聯來看,“小說”從子部中剝離出來,它與子部由從屬的關系轉變為平行的關系。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3-21

  • 《郡齋讀書志》子部與集部類目的設置
    前規舊例。尤其是子部、集部類目的設置,廣泛吸收前人的目錄成就,在傳統的四部分類體系基礎上進行改進,對后世目錄著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郡齋讀書志;子部;集部;類目一、子部在古代文獻四部分類中,子部居第三位。在四部分類法中,經、史、集三部之書內容非常明確,在現代諸分類法如《中國圖書分類法》中都能找到相應的部類,唯有子部之書最為龐雜,涉及內容遍及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子部之子,其最早意義當是指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在我國最早的綜合性分類目錄《七略》中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7期2014-11-11

  • 《隋經籍志考證》是否僅完成史部①
    書》唯經部較全,子部已是零亂之作,更無集部可言。所以,言章氏曾撰成《隋志考證》之說,實不能成立?!雹垡娎顟c《關于〈隋書經籍志考證〉的三個問題》??梢娎顟c認為《隋經籍志考證》并未撰成的主要依據就是《玉函山房輯佚書》,而且是依據 “《玉函山房輯佚書》原系章宗源所撰”之說,但是李慶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結論中最后又斷言“《玉函山房輯佚書》不可能是馬國翰剽竊章宗源之作?!雹芡?。既然自己都認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不可能是剽竊章宗源之作,那么依據《玉函山房輯佚書》不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4-10

  • 略論子部的此消彼長與學術變遷
    《七略》而來,無子部名稱,《隋書·經籍志》(下文簡稱《隋志》)正式確立子部的名稱,《四庫全書總目》(下文簡稱《總目》)沿襲?!稘h志·諸子略》包括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共十家,諸子的“子”,在這里指學術流派。伴隨著圖書事業的發展和圖書分類法的完善,以及古人的認識觀念的進步,《隋志》將《漢志》中的《諸子》、《兵書》、《數術》、《方伎》四略合為子部?!白印背蔀閳D書類別的一個代號,居于經、史之后?!端逯尽?span class="hl">子部分為儒家、道家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3-03

  • 從《四庫全書總目》看類書的特質
    在經史子集中獨關子部集部而無關經史所體現的“事”“文”屬性,以及其對社會各層人群的不同使用價值,據此探析類書區別于其他各類書籍的殊性特質。1 類書的內容和形式1.1 內容之“兼收四部”與“??家皇隆鳖愋蜓浴邦愂轮畷?,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乃無類可歸”,又言“其??家皇氯纭锻彰洝分愓?,別無可附,舊皆入之類書,今亦仍其例”??梢姟犊偰俊氛J為類書是兼收四部的類事之書,而非“??家皇隆?;??家皇抡卟皇穷悤?,《四庫》收入類書類,只是因仍舊例

    圖書館學刊 2014年3期2014-02-11

  • 由《漢志·諸子略》與《隋志·子部》的比較看諸子典籍發展停滯的原因
    子略》與《隋志·子部》的比較看諸子典籍發展停滯的原因郭 侃(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與歷史學院,哈爾濱 150025)《漢書》為東漢班固撰寫,他將《史記》的體例運用到斷代史的著作當中,并改《史記》中的“書”為“志”,且首創了“藝文志”,系統整理了西漢以來在目錄學方面的資料。其中在《漢書·藝文志》總敘中提到《漢志》是對劉歆的《七略》“刪其要,以備篇籍”?!端鍟窞樘拼墓傩奘窌?,由唐代魏徵、顏師古等人修撰。其中《隋書·經籍志》在自古以來的史學家口中一直是評價較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4-13

  • 論類書在書目分類中的演變
    《隋書·經籍志》子部雜家類收錄類書表明對類書性質的認識初步明晰唐代撰修《隋書·經籍志》將類書由史部移入子部雜家類,著錄自《皇覽》至《眾書事對》共22部類書。盡管《隋書·經籍志》在子部雜家類中尚未細分子目,但從其排列的規律上可以看出子部雜家的大致分類情況。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三十子部七雜家認為:《隋書·經籍志》的雜家類實際包括四個部分:①諸子之屬;②雜家之不名一體者;③類事之屬;④釋家之屬?!端鍟そ浖尽冯m未表明這些三級類目的名稱,但從書籍的排列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2年4期2012-02-15

  • 子部文學”發展演變的比較研究
    266100)“子部文學”發展演變的比較研究楊新亮,石田田(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子部文學”是中國傳統國學的一大門類,也是中國學術思想的集中反映。從《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這三本目錄學著作中子部各類目的發展演變,可以揭示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和我國古代“子部文學”的演變歷程,反映了中國學術思想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自我完善的歷程。目錄;子部文學;子部;學術思想;演變“子部文學”自形成之后,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期2011-11-04

  • 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 —— 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著錄內容的演變
    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著錄內容的演變劉春華(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社科部,江蘇 蘇州 215000)通過對自東漢至清代有代表性的官私書目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情況的比較與分析,得出結論:中國古代書目子部雜家類著錄內容經歷了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的演變。雜家;著錄;演變自東漢至清代,書目中子部雜家類著錄書籍的內容經歷了由“思想流派”之雜到“龐雜”之雜的演變。一、由《漢志》到《隋志》的雜家《漢書·藝文志》是班固在《七略》基礎上編寫的一部目錄。其中的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試析《晏子春秋》的圖書歸類問題
    書志》等中被歸為子部類,而至清《四庫全書》和《書目答問補正》時,《晏子春秋》從子部類上升到了史部傳記類,其原因何在呢?本文擬就《晏子春秋》的圖書歸類問題做一些粗淺的探討與整理,望方家指正。目前關于《晏子春秋》學派歸屬問題主要有四種說法:第一種,儒家學派說。此說法在唐代以前就一直比較流行,而且大家對此幾無異議。據史料記載,班固將《晏子春秋》列入“子書部”中,并奉為“儒家者流”的首篇,并認為就是晏嬰本人所撰?!镀呗浴芬舱J為此書“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另外近

    黑龍江史志 2010年13期2010-06-19

  • 唐一庵年譜新編*
    62~163冊,子部雜家類,濟南齊魯書社,1999。唐樞事跡,如《唐一庵先生年譜》所載與《木鐘臺集》相沖突者,則以《木鐘臺集》為準。1503,弘治十六年丁巳,7歲,入里塾,授百家姓、酒詩與四書。1508,正德三年,12歲,父入成均館。兒時多頑皮無度,見《嬉游》。*唐樞《木鐘臺集》,子部163,頁168~169。1511,正德六年,15歲,友人攜道場山做放浪游。父知,鞭打三板有悔,見《春游》。*唐樞《木鐘臺集》,子部163,頁169。1514,正德九年,18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4期2010-05-16

  • 中國古代戲曲目錄之分類體系研究
    部“外史類”)、子部(如徐氏《紅雨樓書目》在子部列“傳奇類”)等,后來又逐步被官修目錄所收納,這對于整個戲曲目錄學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在類目編排的技巧上,由于戲曲目錄大多為私家目錄,所以往往有其自身特色,值得學人關注。1 戲曲文獻在綜合性目錄中的立類我國古代目錄的分類,大體上經歷七分法到四分法兩個大的階段,其間也出現過五分、八分、九分、十二分等分類方法,但都不過是偶一出現,沒有太大的影響。自四部分類法創始以來,大多數綜合性目錄均采用此種分類方法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年8期2010-03-22

  • 常熟徐枕亞及鴛鴦蝴蝶派小說家著述考略
    琴心文虎初集》,子部藝術類,1935年鉛印本,常熟市圖書館藏?!锻炻撝改稀?,子部藝術類,《無聊齋說薈》,子部雜學類,以上2種見鄭逸梅《南社叢談》附錄著述存目表?!墩韥喞四罚?-4冊),子部雜學類,第1冊1915年3月上海清華書局初版,1922年5月11版,1931年4月15版;第2冊1921年9月上海清華書局4版;第3冊1922年10月上海清華書局初版;第4冊1922年10月上海清華書局初版。按:第1冊分“說蠡”、“藝苑”、“艷藪”、“譚薈”、“諧叢”、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09年3期2009-04-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