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三陽

  • 基于開闔樞理論從肝脾腎論治眩暈
    三臟之陰陽。三陰三陽之“開、闔、樞”首見于《素問·陰陽離合論篇》:“圣人南面而立……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盵4]全篇圍繞陰陽兩氣之“離”與“合”展開敘述,陰陽有離合:合則為一,離則為陰陽,陰陽之中有離合,合則為陰陽,離則為三陰三陽,即:太陽、陰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故三陰三陽是陰陽離合復離合的結果。三陰三陽本源于天地四時陰陽的氣數變化,因“天人相應”,故人體陰陽之氣變化也可分三

    亞太傳統醫藥 2023年11期2023-12-14

  • 陰三陽脈法源流探析?
    脈診方法當以三陰三陽脈法為主,以診斷陰陽之多少,分辨手足六經,進而明確十二經脈之所病為特長,對指導經脈醫學的穴位、補瀉手法的選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學術界對以三陰三陽脈來統領陰陽體系脈法的認識尚顯不足,但諸如韓國慶熙大學金鐘鉉[1]。南京中醫藥大學謝周等都已經意識到用三陰三陽脈統領陰陽體系諸脈法的重要性[2],但他們更多地停留在搜集、整理此方面的文獻,對于其脈法的演變與具體的臨床實踐論述不多。因此,筆者重在闡明三陰三陽脈法的具體內容、演變與相適應的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3年11期2023-12-03

  • 基于開闔樞理論闡述五苓散的方證
    。作者嘗試從三陰三陽開闔樞的角度理解,認為太陽開機不利是五苓散方證的根本病因病機,五苓散適用于周身水液代謝障礙的各種疾病,如果僅從膀胱氣化不利來分析五苓散則局限了五苓散的主證。1 三陰三陽開闔樞《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曾說道:“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是千百年來古人感知季節隨著天體運動而變化,觀察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等事物發展規律,從“象”中抽離出來的描述氣的運動變化的一種理論。治病必求于本,而生之本,本于陰陽。所以正確理解三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3年20期2023-10-10

  • 《傷寒論》“六經”“六病”辨考*
    論》“六病(三陰三陽病)”與《黃帝內經》“六經(三陰三陽經)”的概念具有本質區別。張仲景自序言:“撰用《素問》、《九卷》……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闭f明仲景汲取了包括《黃帝內經》在內的幾部經典著作思想,構建了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病”的獨特診療框架,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但六經和六病的概念不能在《傷寒論》中混淆,以免造成對條文的錯解?!秱摗返降资橇洷孀C還是六病辨證?仲景部分條文中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

    河南中醫 2023年7期2023-07-04

  • 基于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探析多囊卵巢綜合征
    其變化,提出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以陰陽氣血變化為根基,以卵泡發育為核心,結合五運六氣學說綜合分析,契合多囊卵巢綜合征病情動態變化的特點。茲結合并運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淺析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中醫診治新思路。開闔樞理論開闔樞理論最早見于《素問陰陽離合論》及《靈樞根結》?!端貑栮庩栯x合論篇》中主要對自然界陰陽的特性,三陰三陽開闔樞的生理功能進行闡述,指出人體內陰陽雖可分為三陰三陽,但終屬一陰一陽之變化?!鹅`樞根結》則重于闡述自然界陰陽相傾、奇經八脈及病理狀態下三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23年2期2023-03-22

  • 孫郁芝運用龍砂開闔六氣針法治療腎病經驗*
    動態運動,將三陰三陽的升降出入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開闔樞是生長化收藏的原動力,是六氣所以能周流不息的根源。據“移光定位”[6]之理,顧植山創立太極時相圖(見圖2),將六氣能量具體化,闡明陰陽消長與轉化的關系,使三陰三陽的盛衰變化規律愈發清晰,以便更好地進行取象辨機,此誠“人身無處不太極”之理[7]。依三陰三陽而論,太陽主開,以啟諸陽;厥陰主闔,出太陽之表,代表陰盡陽生;少陽相火始明。太陰濕土列于少陽相火之后,代表陰氣始生,隨后陽明闔降,將陽氣納入少陰之中,

    中醫藥導報 2023年1期2023-02-24

  • 陰三陽經脈命名考
    ,可以反映出三陰三陽經脈命名的邏輯進程,從而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陰陽理論與具體醫學知識、醫療實踐相結合的發展軌跡。1 漢初墓葬脈書的經脈命名與《靈樞》經脈篇的經脈命名馬王堆漢墓出土《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成書年代早于《黃帝內經》”[4]18。兩部書均出土于馬王堆三號墓,“下葬于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5]47。張家山漢墓出土脈書的內容,“相當于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候》三種”[6]13。馬王堆漢墓脈書與張

    福建中醫藥 2022年10期2022-12-27

  • “三陰三陽體質學說”干預糖尿病前期的應用體會
    》多年,認為三陰三陽可以鈐百病,結合臨床實際提出“三陰三陽系統論”和“三陰三陽體質學說”[7]。趙進喜教授重視體質,強調辨方證、選效藥,提出“辨體質、辨病、辨證”三位一體診療模式,針對糖尿病患者不同體質提出相應的治療及調護方案[8],在臨床取得很好的療效,現將應用“三陰三陽體質學說”干預糖尿病前期體會總結如下。1 “三陰三陽體質學說”內容體質是個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質[9]。

    中國民間療法 2022年19期2022-12-23

  • 標本中氣理論與《傷寒論》*
    以解讀傷寒的三陰三陽六病特點,漸漸形成《傷寒論》的氣化學派,在傷寒學術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及臨床價值[1]。為更加明確標本中氣的理論價值,筆者詳細考察標本中氣的理論來源及內容,標本中氣從化的實質,及其與《傷寒論》的關系,以使標本中氣理論更好地服務于臨床。1 標本中氣理論的來源標本中氣理論是在標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欲明標本中氣理論,需對標本理論進行闡述[2]。標本理論最早是用來標記經絡起點與終點的,與經絡的根結理論相配合,用于標記經絡的上下[3]。如《靈

    中醫學報 2022年12期2022-12-15

  • 《黃帝內經》基于“三陰三陽”構建的運氣理論基本模型及其意義※
    理念建立的“三陰三陽”思維模式,既為五運六氣理論的產生提供了必需的思維路徑,也建構了該板塊中“六氣理論”中的主氣、客氣(乃至客氣六步中的司天、在泉、四間氣)、客主加臨,以及“運氣相合”中的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平氣等內容的基本模型,只有遵循這一思路,才能對其中的知識予以深刻地解讀。1 “三陰三陽”六步主氣模型“三陰三陽”六氣基本模型是運氣理論中的核心,內中多層級的具體模型都是以此為基礎,也是其他模型構建的思維原點。主氣,是指分別主持一年六個

    中醫藥通報 2022年1期2022-12-13

  • 基于開闔樞理論探討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的發病機制*
    。本文則從“三陰三陽開闔樞”之理論出發,對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的中醫病機進行新的探究。1 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1.1 定義與分類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指與正常月經的周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1項不符的、源自子宮腔的異常出血[1]。FIGO將AUB病因分為2大類9個類型,其中排卵障礙(Ovulatory dysfunction)相關的AUB(簡稱:AUB-O)在臨床上最為常見。AUB-

    光明中醫 2022年24期2022-12-08

  • 陰三陽灸為主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驗案舉隅*
    00筆者采用通陰三陽灸治療為主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F擷案2則總結如下。案1 周某,男,49歲。2020年5月11日初診。主訴:腹痛1月余?;颊?月余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腹痛,疼痛部位為下腹部,就診當地某醫院診斷為“腹腔淋巴結腫大、腸易激綜合征、結腸炎”,伴大便成稀糊狀,口服藥物匹維溴銨后,腹痛未見明顯減輕,患者轉診我科門診??滔掳Y見:腹痛,腹瀉、瀉后痛減,怕冷,大便呈糊狀,1日3~5次,納差,夜寐欠安,舌淡、苔白,脈沉細。診斷:中醫:腹痛病、泄瀉?。ㄆ⒛I

    浙江中醫雜志 2022年9期2022-12-06

  • 基于開闔樞理論淺述血府逐瘀湯的臨證心得
    內經》,又稱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是對三陰三陽運動形式的高度概括[1]?!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眹抑嗅t藥管理局龍砂醫學流派傳承人顧植山教授根據《黃帝內經》中陰陽離合理論,開創性地繪制出了“顧氏三陰三陽開闔樞圖(圖1)”和“顧氏三陰三陽太極時相圖(圖2)”[2],清晰地展現了人體三陰三陽

    中國民間療法 2022年19期2022-11-15

  • 《傷寒論》六經辨證源流與傳承*
    筆者通過探討三陰三陽與六經原貌,淺析《傷寒論》理論淵源,明確《傷寒論》傳承流派與臨床價值,有助于準確地認識六經辨證論治法則。1 三陰三陽與六經原貌最早提到“三陰三陽”是馬王堆帛書中的《陰陽脈死候》和《足臂十一脈經》?!蛾庩柮}死候》曰:“凡三陽,天氣也……凡三陰,地氣也?!薄蹲惚凼幻}經》曰:“三陰病雜以陽病,可治。陽病背如流湯,死?!贝颂幍娜?span class="hl">陰三陽是指三陽脈、三陰脈。由此可知在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經》中開始采用三陰、三陽命名法。三陰三陽連稱首見于《黃帝內

    中醫學報 2022年1期2022-11-15

  • 基于厥陰闔、陽明闔理論探討大補肝湯的臨證應用*
    植山教授對于三陰三陽開闔樞的進一步闡釋,逐漸擴大了大補肝湯的臨床應用范圍。張晉教授作為龍砂醫學流派的主要傳承人,其認為大補肝湯不應只局限于肝臟疾病本身,當以開闔樞為理論基礎進行論治。本文以陽明闔、厥陰闔為切入點,探討大補肝湯的臨證應用思路,以期擴大其應用范圍,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1 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探析1.1 開闔樞理論來源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反映的是陽氣盛衰的氣化運動變化過程。氣的升降出入形成了三陰三陽的六種氣化狀態,其在天為六氣,在人為六經[1]。開闔

    中醫學報 2022年10期2022-09-13

  • 整合醫學思想引領下的三陰三陽人體六大實體器官假說
    陽、道器官及三陰三陽劃分的概念均源自《黃帝內經》[1]。在整合醫學思想的引領下[2-3],我們提出了人體內存在“陰、陽、道”三大器官假說,即全身靜脈血管及右心與靜脈血液的總集合為陰器官;全身動脈血管及左心與動脈血液的總集合為陽器官;全身動靜脈血管及左右心與動靜脈血液的總集合為道器官[4]。陰、陽、道這三個器官在高度、長度、血管的截面積上都可以說是人體巨大器官。三陰三陽這六大器官是指依照形態與功能對陰器官與陽器官各自一分為三的劃分,其中陰器官可劃分為太陰、少

    空軍軍醫大學學報 2022年1期2022-08-02

  • 《黃帝內經》“三陰三陽”標本中氣理論在傷寒六經辨治中的應用※
    內經》)將“三陰三陽”概念分別用以標記風、寒、暑、濕、燥、火(熱)六氣的陰陽屬性,基于“標本中氣”理論,構建了六氣發病機理模型[1],成為五運六氣學說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傷寒六經氣化理論發生的源頭,這對于如何理解和應用張仲景《傷寒論》[2]的學術內容,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后世醫家[3-5]在此思維模式引領下,通過“三陰三陽”概念的內涵轉換,將運氣學說中標記六氣的陰陽符號,轉換為標記臟腑經絡的符號,再將運氣學說中的“三陰三陽”標本中氣知識,引入傷

    中醫藥通報 2022年5期2022-05-21

  • 六氣“標本中氣”學說中“中氣”之管見*
    。所謂標,指三陰三陽,即少陽、陽明、太陽、厥陰、少陰、太陰,即天地之三陰三陽。所謂中,也指三陰三陽,即少陽之中為厥陰,陽明之中為太陰,太陽之中為少陰,厥陰之中為少陽,少陰之中為太陽,太陰之中為陽明,即人之三陰三陽?!秱摗防^承發展了《內經》的“標本中氣”學說,創造性地將其貫穿于傷寒外感病和內傷雜病辨證施治的全過程。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子和對“風”與“火”的關系做了闡述,為后世醫家進一步探討六氣“標本中氣”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明清時期,從明張景岳提出人身臟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4-08

  • 顧植山“三陰三陽開闔樞”與“六經病欲解時”辨識失眠不同時間節律經驗
    如下。1 “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淵源“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源自《黃帝內經》。在《素問·陰陽離合論》中即有“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的記載。顧植山教授認為,人體氣機在三陰三陽經的運行過程中存在開、闔、樞3種狀態[6]。在判斷六經陰陽開闔晝夜時間節律時,根據《傷寒論》中在六經病預后中提出的“欲解時”對人體一日陽氣開闔規律進行辨析。從巳至未是太陽病欲解時,為陽氣之初開;申至戌是陽明病欲解時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22年1期2022-04-06

  • 張晉基于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從時空論治失眠*
    于顧植山教授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將其發展為從時間及空間的相關性,運用經方及開闔六氣針法相結合的特色論治方法,在治療失眠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分析其理論并附案例探討如下。1 失眠的病機探討治療疾病,必先求其本,尋其病機。張晉教授認為失眠的病機主要在于陰陽氣交失常。氣交在五運六氣理論中代表機體氣機循行的連接點,人體睡眠周期與陰陽營衛之氣的循行規律有著密切關系,至夜陽交入于陰及衛潛入于營則可安寐。如《靈樞·營衛生會》言:“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故氣至陽而起,至陰

    中醫學報 2022年3期2022-03-03

  • 《黃帝內經》基于“三陰三陽”思維構建的六氣臨床應用模型研究※
    立場。1 “三陰三陽”六氣司天臨床應用模型基于原文對“三陰三陽”六氣司天而發生的六氣淫勝之病因、所致疾病譜系、基本病機、臨床脈象特點和臨床治療用藥法則等內容(《素問·至真要大論》)所構建的臨床應用模型,見表1。表1 “三陰三陽”六氣司天臨床應用模型司天之氣,也稱歲氣,統管上半年的異常氣候變化,位于客氣六步的三之氣。因此,司天之氣具有雙重作用,既分管該年份三之氣60.875天的特殊氣候變化,還會對上半年初、二、三之氣產生的異常氣候施加影響。該類模型因歲支不同

    中醫藥通報 2022年2期2022-02-14

  • 《素問》七篇大論三陰三陽六氣內涵及致病特點*
    617)1 三陰三陽六氣的內涵1.1 三陰三陽六氣的概念 三陰三陽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三陰指的是厥陰、少陰、太陰,三陽指的是少陽、陽明、太陽。在七篇大論中,三陰三陽是根據陰陽之氣在數量上的不同而劃分的,《素問·天元紀大論》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芬仓赋觯骸霸嘎勱庩栔埠沃^?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绷鶜庖辉~較早出現在非醫學著作中,《楚辭·遠游》曰:“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11-30

  • 《黃帝內經》“三陰三陽”思維模型的基本特征※
    及漢代時期“三陰三陽”思維完善了經脈命名和相關理論[1],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將“三陰三陽”思維模式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知識體系的構建。細讀《黃帝內經》相關原文就不難發現,其應用“三陰三陽”思維模式所構建的相關醫學模型,具有多方面的特征。1 天文歷法特征“三陰三陽”思維模式,源于一年分四季、四季分陰陽的天文背景,因而,該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天文歷法特征?!饵S帝內經》之所以將一年六節時位分別用“三陰三陽”標記,完全是基于十二月太陽歷法中一年分為四季、四季分陰陽(

    中醫藥通報 2021年5期2021-11-25

  • 基于開闔樞理論探討三陰交、神門治療不寐機理與運用*
    ?本文將基于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探討三陰交、神門調整陰陽出入治療不寐的作用,揭示針灸治療不寐的作用機理。1 三陰三陽開闔樞應天時而調陰陽是正常寤寐的生理基礎1.1 三陰三陽開闔樞調節人體陰陽出入運動《素問·陰陽離合論篇》以“開、闔、樞”論述陰陽離合出入的運動規律,王冰將此闡釋為陰陽出入的3種表現形式[2]:“夫開者,所以司動靜之基;闔者,所以執禁固之權;樞者,所以主動轉之微?!庇纱丝梢?,“開”“闔”“樞”是以門戶為背景而建立起來的3個相關概念,是對門戶運動的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1年5期2021-06-28

  • “體用-陰陽”方法論及其在中醫理論中的應用
    .2 體用與三陰三陽古人多推五六數術,按二陰二陽難以分配均衡,如五臟者,脾為至陰,獨立于四象之外。若只分陰陽兩儀又有繁瑣不便,故基于《易》中陰陽爻象之上,再予陰陽三分以應其需也。關于三陰三陽,《內經》云:“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遍_、樞、闔者,三陰三陽之離合變化也,歷代醫家多有發揮。比象會意,多以門戶耳[4]。開者,張也,形如門之開放;闔者,閉也,形如門之關閉;樞者,軸也,形如門開闔之過渡也。開、樞者為開,門且未閉,

    醫學與哲學 2021年9期2021-06-15

  • 《黃帝內經》“三陰三陽”思維模式溯源
    念,不但對“三陰三陽”思維模式的內涵予以了界定,更將其加以廣泛應用。經過對相關原文解析發現,《黃帝內經》是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應用該思維模式構建相關醫藥學知識的:就時間維度而言,基于自然界一年陰陽之氣的消長狀態,用以表達六節氣位的陰陽屬性及其次第順序,并以此為據來表達與六位時象對應的氣候屬性,自此成為運氣理論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內容;就空間維度而言,則是基于經脈陰陽氣血的多少、分布狀態以及臟腑經脈的氣機、氣化活動狀態之異,應用“三陰三陽”思維模式完善了

    中醫藥通報 2021年4期2021-03-26

  • 《內經》《難經》 “三陰” “三陽” 的指代和含義研究*
    10006)三陰三陽屬于陰陽學說的陰陽三分法,現存最早記載三陰三陽的典籍只有《黃帝內經》[1]。除此之外,早期記載三陰三陽的中醫經典還有《難經》和《傷寒論》。以三陰三陽六經辨證體系為主的《傷寒論》是古今公認的中醫臨床經典,在《傷寒論》原序提及的古訓中,現存的唯有《素問》《九卷》和《八十一難》,即《內經》《難經》。當前三陰三陽在六經辨證、經絡辨證、五運六氣等多方面均有廣泛應用,但其概念仍尚未明確。早年也有學者基于《內經》總結過:《素問》六經有三種不同意義:①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21年3期2021-01-08

  • 陰三陽與葉天士“早補腎晚補脾”思想
    時理論,加上三陰三陽的開闔樞模式圖,三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F嘗試討論三個模式圖以及與“早補腎晚補脾”治法的關系。三個模式及關系1.三個模式《傷寒論》欲解時 欲解時是指病邪得解的可能性?!秱摗诽岢隽洸【幸粋€欲解時,如:“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薄吧訇柌?,欲解時,從寅至辰上?!碧柌?,其欲解時為巳時、午時、未時,對應現在的上午9點至下午3點;少陽病欲解時為寅時、卯時、辰時;陽明病欲解時為申時、酉時、戌時。三陽病的欲解時分別對應不同的時間段,而

    中醫文獻雜志 2020年6期2021-01-08

  • 試論《黃帝內經》三陰三陽之開合樞
    均出現有關“三陰三陽開闔樞”的描述,兩篇中對于“三陰三陽開合樞”的觀點存在分歧,后世醫家就“三陰三陽開闔樞”亦爭論不休,至今尚未有統一的定論。本文在整理前賢對“三陰三陽開闔樞”看法的基礎上,從《黃帝內經》寫作手法入手,通過對《素問·陰陽離合論篇》與《靈樞·根結》中主旨、研究對象、研究角度進行整理,通過對比的方法嘗試解析“三陰三陽開闔樞”的含義。1 《內經》原文《素問·陰陽離合論篇》中有“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之絕陽

    中醫研究 2021年1期2021-01-07

  • 論《黃帝內經》“三陰三陽”經絡模型的構建※
    之異,應用“三陰三陽”思維模式,以其所創的15 種“三陰三陽”經絡模型,完成了經絡理論的建構,這些經絡模型各有不同內涵和臨床意義。中醫學中的“三陰三陽”思維模式,是以經絡知識為其發端的起點(《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1],雖然《內經》使經絡理論走向完善[2],但也必然要用這一思維構建相應“三陰三陽”模型使其理論趨于規范。1 十二正經“三陰三陽”命名模型以“三陰三陽”命名之經脈雖非源起于《內經》[1],卻是其完善并光大了這一使命,《靈樞·經脈》

    中醫藥通報 2021年6期2021-01-03

  • 應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診治肺系病體會?
    黃帝內經》“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創立“三陰三陽太極時相圖”在臨床靈活運用且療效卓著。筆者有幸于2017年年底起跟師學習且收獲良多,并將所學五運六氣及“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用于肺系病的診治取得較好療效,現將學習診治體會分析整理如下。1 “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的認識圖1示,三陰三陽理論是中醫陰陽學說的一大特色,《黃帝內經素問》[1]論述三陰三陽的篇名叫“陰陽離合論”,明確指出陰陽離合的6種狀態即為三陰三陽,是陰陽的六分系統?!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篇》論述開闔樞是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0年4期2020-07-17

  • 寒冬養生學套拍手操
    本營,手部有三陰三陽經穴和反射區,拍手可以激發陽氣,推動全身氣血運行。專家提倡早上拍手,因為早上天地間的陽氣開始生發,人體的陽氣也逐漸旺盛,此時拍手可為陽氣生發“加油”。拍手的具體方法是:1.十指分開,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打。剛開始時拍打力度可稍微輕些,以后逐漸加重。2.十指稍微彎曲,拍打下去時,使手指尖與手掌邊緣部分相觸。由于擊打面積小,可適當延長拍打時間。3.兩手背相對,互相拍打。4.左右手虎口相對,相互拍打。5.以一手的小魚際側拍打另一手掌心

    文萃報·周五版 2020年3期2020-02-14

  • 從發生學角度探討《黃帝內經》三陰三陽理論
    黃帝內經》的三陰三陽說,注家有各種說法,到今天都沒有統一起來,最終歸結為不同門派之說,認為《黃帝內經》是一部論文集。這個結論欠妥當。筆者將在下文從發生學角度探討《黃帝內經》三陰三陽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從光照度論三陰三陽,二是從“移光定位”論三陰三陽,三是從四時四象發展為三陰三陽。三者乃黃帝師徒一派之作。1 陰陽定義首先,研究《黃帝內經》三陰三陽說的基本條件,是其觀察坐標以北半球面南為基礎。其次,要確定陰陽的定義??鬃釉凇断缔o傳》中對陰陽的定義是“陰陽之義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年1期2020-01-18

  • 《脈經》中的六經述要與概念解析
    容,卻非依照三陰三陽的六經結構,而是“可與不可”的編次方式?!睹}經》卷七收載的《傷寒論》內容為:不可發汗證、可發汗證、發汗以后證、不可吐證、可吐證、不可下證、可下證;發汗吐下后證;可溫證、不可灸證、可灸證、可刺證、不可刺證、不可水證、可水證、不可火證、可火證。這些都明顯不同于宋本《傷寒論》的排列體例,甚至可以說在《脈經》中看不到六經辨證體系?!睹}經》中的“可與不可”模式,更接近于原始《傷寒論》的體例。首先在王叔和所寫的《脈經》序中有言:“百病根原,各以類例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9年9期2019-10-21

  • 基于三陰三陽辨證體系貫通溫熱病文獻研究綜述※
    以《傷寒論》三陰三陽辨證體系為指導對溫病學中溫熱病進行寒溫統一研究的論文更是少之又少。筆者以“傷寒論”和“溫熱病”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檢索出文獻19篇,在維普中文數據庫中檢索出文獻9篇,在萬方數據庫中檢索出文獻71篇。又以“三陰三陽”和“溫熱病”為關鍵詞,在知網、維普、萬方數據庫中檢索出文獻篇數分別為1篇、0篇和4篇。筆者對與本課題內容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系統研究,現綜述如下。1 三陰三陽辨證體系文獻研究1.1 源流與演變 東漢張仲景因“建安紀年以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年7期2019-01-30

  • 論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
    ?再觀本經云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手經亦在其中矣。故仲景有心、肝、肺、脾、腎五臟之絕癥。顧本經不言手經者,以傷寒表邪也,欲求外癥,但當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盡之,手經無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而手經即在其中。此本經止言足者,為察周身之表證也。疑義至今,皆惑于劉氏之妄言耳!況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里,經絡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脈。以十二經脈分陰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里。以十二經脈分手足,

    中醫藥通報 2019年6期2019-01-06

  • 從開闔樞理論探討血府逐瘀湯臨床驗案4則*
    按:皮膚病與三陰三陽開闔樞關系密切,太陽主表,陽明主闔,少陽主樞,陽明得蓄,太陽外達,少陽轉樞則升降出入協調。少陽樞機不利,太陽開發失常,衛氣不能正常濡潤肌膚,陽明蓄熱郁于頭面,發為痤瘡。血府逐瘀湯中四逆散開少陽樞機,行面部郁熱,疏通衛氣熏膚充身澤毛作用,熱去癥狀減輕,后加入黃精、菟絲子、牛膝、熟地黃、枸杞等溫補腎陽藥物后,增強其溫腎功用,月經至。5 討論開闔樞理論源自內經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及《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從

    天津中醫藥 2018年6期2018-06-20

  • 從六經病欲解時淺議經前期綜合征的中醫治療思路※
    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薄昂钤餄耧L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以奉之”?!端貑枴の暹\行大論》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闭f明六經是自然界氣候及人體陰陽之間的消長變化?!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陰三陽表述的是自然界陰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8年9期2018-05-10

  • 五運六氣:中醫學的源頭
    是五臟六腑、三陰三陽六經、十二經絡等中醫概念形成的基礎?!鼻锒B陰并不是多吃滋陰食物顧植山談到,“陰陽首先代表的是氣化運動的兩種象態,太極圖由衰到盛叫做陽,由盛到衰叫做陰?!庇捎跀P棄了五運六氣,現代教科書對陰陽的解釋往往脫離了《黃帝內經》中陰陽概念的本意,僅僅把它看作對兩種事物的分類,完全改變了陰陽的基本含義?!氨緛砥邠p八益是中醫學調陰陽的根本大法。只有從三陰三陽六氣的開闔樞動態變化中,才能理解七損八益是對天地陰陽動態變化盈虛損益的描述。但近年來一些人誤以

    中醫健康養生 2018年1期2018-01-30

  • 淺析十二經絡命名※
    為十二經脈的三陰三陽對應關系有內在歧義——少陰與陽明、太陰與太陽并未互為對應即十二經脈命名中,出現陽明經與太陰經、太陽經與少陰經相對應。二陽(陽明)與三陰(太陰)、三陽(太陽)與二陰(少陰) 對應,這與《內經》中一陰對一陽、二陰對二陽的對應關系有矛盾。由十二經脈的名稱可知,其命名由手足、陰陽、臟腑三部分組成。起初,古人通過“天人相應”等哲學理論,推導成初始的經絡理論。到后來馬王堆出土的《陰陽十一脈》及《足臂十一脈》,這時候經絡命名已經把臟腑與三陰三陽結合起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7年24期2018-01-04

  • 淺談《內經》“開、闔、樞”理論在《傷寒論》陽明病與太陰病中的運用
    元紀大論》中三陰三陽理論為基礎,詳細論述了《素問·陰陽離合論》與《靈樞·根結篇》中三陰三陽的生理病理特點,結合《傷寒論》闡述陽明病與太陰病在疾病六經傳變中的重要作用。重點以“闔”“開”理論理解《傷寒論》陽明病與太陰病的治則治法。陽明病以“闔”的功能太過為主要表現,也存在“闔”的功能不及的病證,治法以恢復“陽明主闔”的功能為主,配合對“開”“樞”功能的調節。太陰病主要以“開”的功能不及為特點,也存在“闔”與“樞”功能紊亂的病機,治法以恢復“太陰主開”的功能為

    環球中醫藥 2017年8期2017-02-28

  • 論傷寒無陰證
    論傷寒,無問三陰三陽,皆一于為熱,而無有寒者。故曰傷寒無陰證,陰證乃雜病也。然而仲景則云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夫無熱惡寒,則知無陽經之郁熱,而發于陰,則知不從陽經之傳入,故有四逆、理中之用。而謂傷寒之無陰證乎?不知傷寒之有陰證也。有真寒直中少陰經,而名為陰證者;有房欲傷腎,虛寒上下陰虛,而名為陰證者。此之陰證,不可以傷寒中混名之也。若三陽經熱邪傳入三陰經,而名之為陰證者,此陽經熱證之陰證,而非直中、傷腎之陰證也?;蛑^傷寒傳變三陰之陰證,仲景以四逆、理中溫熱

    中醫藥通報 2017年3期2017-01-14

  • 陰三陽開闔樞機紅外熱像圖模型的構建及其在六經辨證論治指導價值的初探
    )?理論研究三陰三陽開闔樞機紅外熱像圖模型的構建及其在六經辨證論治指導價值的初探謝勝1劉園園1梁誼深2(1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治未病中心,南寧,530000; 2 柳州市中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柳州,545001)《素問·陰陽離合論》指出“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作者利用經絡紅外熱成像檢測觀察到天氣對人體的影響會因體質的個體差異而表現不同,但在相同氣運下人體臟腑及經絡的偏頗是存在

    世界中醫藥 2016年7期2016-08-22

  • 黃帝內經
    矣。愿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圣。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6年5期2016-05-14

  • 黃帝內經
    矣。愿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圣。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6年6期2016-05-14

  • 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對月經周期理論新解*
    30000)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對月經周期理論新解*楊洪艷1,顧植山2△(1.廣東省中醫院婦科,廣州 510120;2.安徽中醫藥大學,合肥 230000)運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對月經周期分期提出新的見解。首先從陰陽圖兩極屬性對月經周期分期重新定位,其次從陽氣生長化收藏角度認識卵泡的發育規律,闡述月經周期陰陽消長的變化,最后認為由三陰三陽氣機升降出入變化異常導致月經紊亂,可變生出陰陽寒熱虛實的各種臨床癥狀。故治療月經病宜順應三陰三陽開闔升降出入的動態時位,靈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11期2016-04-10

  • 陰三陽定量定位定性定向問題及應用
    67000)三陰三陽定量定位定性定向問題及應用袁微微,楊志新△(承德醫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近年來,中醫發展緩慢并面臨諸多挑戰,中醫理論也存在被弱化的現象。由于立足點不同,人們對中醫理論存在諸多分歧,陰陽學說更是如此,故借用最早表示陰陽概念的太極圖,運用象思維將其與陰陽學說中的三陰三陽概念圖文結合,專門闡述三陰三陽定量定位定性定向問題,希望能為研究三陰三陽及其相關內容的學者提供一個新思路、新見解,促進中醫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與創新。三陰三陽;太極圖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3期2016-03-27

  • 天地人病時系統辨證理論體系
    、物質基礎,三陰三陽,升降出入,開闔樞,辨病包括辨病史、病因、病象、病機,辨時即辨發病和疾病加重或最重的時間,豐富、發展中醫辨證論治思維。在臨床過程中,天地人病時系統辨證理論體系可以讓我們的臨床治療思維更全面。天;地;人;??;時;辨證;理論;體系天地人病時系統辨證理論方法是在總結經典與歷代醫家臨床思維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辨證論治思維方法,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形成的臨床系統思維方法理論。從《黃帝內經》對病、脈、癥的全面認識和論述,到《傷寒論》辨病脈證并治,是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6年23期2016-02-15

  • 五運六氣入門專題系列講座(十三) ——論開闔樞
    的基本形式。三陰三陽,氣之離合,以開闔樞的形式,產生升降出入活動,是生命活動的保證。人體三陽之氣上升,則三陰之氣下降,此時三陽之氣的活動是開闔樞,三陰之氣的活動是關闔樞。人體三陽之氣下降,三陰之氣上升,此時三陽之氣的活動是關闔樞,三陰之氣的活動是開闔樞。開闔樞是人體陰陽之氣升降出入的主要依據。是動態的陰陽,時態陰陽?!秱摗妨洸∮鈺r,即源于開闔樞的時間定位。開;闔;樞;三陰三陽;離合;升降出入;五運六氣(上接第13卷第1期)開闔樞問題,歷代醫家爭論頗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年2期2015-01-31

  • 淺述《傷寒雜病論》的辨證法
    “六經”包括三陰三陽,即“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钡笫泪t家多將傷寒之六經與《素問·熱病論》的經絡六經理論相等同,由此衍生出六經即經絡循行路線的誤解,后來更是演化為臓腑經絡氣化結合理論,然后用經絡氣化理論去歪解《傷寒論》之六經,使《傷寒論》之六經本義越埋越深,迷失了方向。而實際上,六經是經絡名詞,宋代朱肱在研究《傷寒論》的時候,以經絡解《傷寒論》,提出了“六經”一詞,認為不識經絡,猶如觸途冥行,不知邪氣所在,自此,后世凡讀《傷寒論

    黑龍江中醫藥 2014年2期2014-04-02

  • 對開、闔、樞理論的理解和應用
    念引入后形成三陰三陽,而三陰三陽是中醫理論建立的基礎。開、闔、樞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見于《素問·陰陽離合論》“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愿聞三陰……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開、闔、樞是三陰三陽工作的機制,三者缺一不可[1]。開、闔、樞就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筆者立足氣一元論來理解開、闔、樞理論,人體的本為真一之氣,為陰陰互抱的陰陽合體,即元氣,陰陽不可分[2]。有人把它比喻

    河北中醫 2013年3期2013-11-14

  • 陰陽理論中“一分為三”觀點在中醫學中的指導意義※
    多的是運用了三陰三陽的觀點對事物進行劃分。如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素問·陰陽離合論》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闭?《素問·天元紀大論》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陽明與厥陰的意義相對于陰陽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年4期2013-08-15

  • 論陰陽“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作用是經脈流注的基礎*
    此探討。1 三陰三陽“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作用與十二經脈的對應“一陰一陽之為道”是《周易》“一分為二”的陰陽屬性論,指陰陽對立統一是事物的根本屬性,陽與陽、陰與陰之間相互排斥,陰與陽之間相互吸引,即陰陽通過“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相互作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是易學的基本原理,在《易經》爻與爻的相應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陰陽“一分為三”為三陰三陽是《周易》從宇宙的生成論對陰陽時空的劃分,用來研究事物的空間結構和時間秩序,稱為“三極之道”,取《老子》言“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1年2期2011-02-12

  • 《傷寒論》六經學說與《內經》三陰三陽理論關系的探討
    是對《內經》三陰三陽理論的發展。在《內經》中記述和運用三陰三陽者大約有四個方面。一是經絡之三陰三陽,多見于《靈樞·經脈篇》,系論十二經脈的循行及“是動”、“所生”病候,乃依據經脈循行人體的陰陽部位和所屬臟腑屬性而定。二是氣化之三陰三陽,主要在《素問·六微旨大論》、《素問·天元紀大論》諸篇。三是用以研究陰陽離合規律及開、合、樞等生理功能。如《素問·陰陽離合論》、《素問·陰陽別論》的三陰三陽按照陰陽理論分述三陰三陽的病機、主病及推測預后等。四是熱病的三陰三陽,

    浙江中醫雜志 2004年5期2004-03-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