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體

  • 智永真書千字文寫法分析(十)
    二、寫法分析3.結體特點此帖結字骨氣深穩、體兼眾妙,勻稱、收放、疏密、避讓、輕重、向背等有效配合,體現出書法結體之美。勻稱勻稱,即前文所講的“勻”,即平行等距離?!胺珠g布白,調勻點畫是也”,筆畫間的間距和留白要大致停勻,不能因太過懸殊而損害結構的和諧?!皠颉辈⒉坏扔诠P畫和筆畫間、部件和部件間的分間布白絕對的均等或完全雷同,書寫時要注意單個筆畫粗細、提按的變化,如實、觴、驅、雁、辯、謝、庸、藝。收放字無收放就會四面齊平,顯得呆滯或死氣沉沉。書寫時注意上下左右

    老年教育 2023年10期2023-10-30

  • 郭沫若楷書結體特征探析*
    現情況,對其楷書結體的基本特征情況進行分析。一、郭沫若楷書結體的基本表現(一)搖擺于外拓與內擫之間的大楷對于郭沫若大字楷書中所體現出的風格就是顏體楷書風貌,在本人之前所寫的文章《郭沫若楷書書法筆法衍變及其特征研究》與《郭沫若書信中的楷書風貌探尋》中都有過相關論述,此處不再贅述。既然郭沫若的大字楷書是以顏體大字楷書為根基的,所以研究郭沫若的大字楷書結構特征,必須結合顏體楷書進行。而且根據郭沫若大字楷書的風格情況,都與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的風格更接近一些。對于

    郭沫若學刊 2022年2期2022-07-02

  • 軟件輔助下的書法結體訓練新探
    開臨摹,對其文字結體的“背臨”可以借助軟件來進行輔助訓練。在五種不同的書體中,真、隸、篆三體與行、草二體在結體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的穩定性使得軟件輔助訓練的介入較為便捷,但軟件同樣能夠滿足后者更高也更靈活的結體訓練要求。運用軟件進行結體訓練有著一定的實際效果,也有著其內在的合理根據,它實際上又可以看作是一種自由反復的書體文字創作過程。在電腦軟件環境下進行書法結體的輔助訓練,是傳統書法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嘗試。它通過對經典作品中的筆畫進行拆分,以軟

    書畫世界 2022年11期2022-02-09

  • 讀懂比臨像更重要 ——我的讀帖心得
    讀帖應該從用筆、結體、章法和神韻四個方面著手。在審視法帖時,對每一筆畫形狀的用筆方法,包括外形輪廓,橫畫的粗細長短,豎畫的向背俯仰,各筆畫之間的空間,以及起筆、行筆、收筆、轉折處的用筆等,都要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要研究字的形體結構特征,如結體是內緊外松還是外緊內松;分析章法時,要研究總體布局中字形的大小、長短、粗細、疏密、枯潤等對立統一關系。點畫生結體,結體又決定章法。用筆、結體、章法三者的關系非常密切。讀帖最重要的是對神韻的研究。書法中也有筋骨血肉,它多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1年1期2021-12-29

  • 淺論禮樂制度影響下的西周金文演變
    的金文無論用筆、結體和章法都達到了和諧和秩序化的高峰;自東周禮崩樂壞至秦統一時期,文字分域明顯,各國金文呈現出強烈的地域特色,由于逐漸失去秩序的束縛,文字呈現出多樣化發展,極具活力,直至秦統一六國后,小篆確立,文字的和諧與秩序達到頂峰。本文認為,在禮樂制度追求秩序與和諧的過程中,西周金文從三方面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是筆法上從商代古文筆法到西周古文筆法、篆引筆法和簡化的篆引筆法并存的轉變;二是結體上從商代的一任自然,字形多欹側到西周時期字形平正,縱向拉長,筆畫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22期2021-11-07

  • 品讀
    書字之結體誠勿得淆同于畫物之象形,顧書法之運筆又未嘗不可與畫法之運筆相通;二者未宜混為一談?!X鍾書書畫同源是藝術史上的大問題,固非三言兩語就可闡明。書法與繪畫既然劃科分明,必然各具藝術特質。自古論書家就有“觀物取象”之觀念,就表現形式來說,書法與繪畫關于“觀物取象”亦自有別。錢鍾書先生指出,“書法之運筆又未嘗不可與畫法之運筆相通”,然書法的結體是絕對不能與繪畫應物象形相混淆。如寫“高山流水”四字,絕不能“山”畫高山形,“水”寫流水狀。否則,書將不書。如

    江蘇教育·書法教育 2021年6期2021-08-10

  • 圖說小楷技法(二十五)
    、積、塵。有的字結體本小,就不宜寫大,如玉、白、山、因。有的字結體平扁,就不宜寫得窄長,如立、而、四、也。有的字結體本長,就不宜寫得扁闊,如身、乎、乍、自。有的字宜上闊下窄,如雪、羅、質、習。凡寶蓋結構,要蓋得住下,有覆俯之意,如會、宵、容、當。有的字要展其下畫,托得住上,有下載之意,如盟、游、返、靈。凡重疊之字,要有參差變化,宜上下闊,中間窄,如愛、鸞、駕、翠。有的字宜上下窄,中間闊,如齊、常、魯、帝。有的字則宜四滿方正,如隱、深、關、國。凡左右二停結構

    老年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2

  •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與《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比較 ——兼及漢字楷書結字法體系建立
    師范大學 孫永玉結體是中國書法三大要素之一,在筆法掌握之后,如何結體就成為書法學習面臨的主要問題,相對于幾十個筆畫來說,數以千計的、結構各不相同的漢字書寫起來就繁難得多了,因此,把握漢字結體規律一直是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研究并希望能很好解決的重點問題和關鍵問題。在古代漢字結體研究中,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和清代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闡述的楷書結體方法比較多,流傳比較廣,影響比較大,因此,認真研究這兩篇書論,比較異同,辨析得失,借助現代漢語漢字筆畫

    中國篆刻 2021年2期2021-03-09

  • 淺析《曹全碑》
    :曹全碑;筆法;結體;章法;精神首先在筆法上,《曹全碑》有四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筆法變化豐富。從筆畫形態來看,其點畫、橫波、波挑、波磔等各類筆畫形態飄逸,情趣多端,意趣橫生,充分展示了成熟漢隸的面貌。從藝術性而言,《曹全碑》的筆畫變化也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即使是相同的字,相同的筆畫也具有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又往往能夠順其自然,毫無牽強扭捏之態。另一方面,這些多變的筆畫也表現出豐富的意趣。二是筆畫圓實活脫,剛柔相濟?!恫苋返墓P畫以圓實的篆籀筆意為主,這一點在

    錦繡·上旬刊 2021年1期2021-01-28

  • 《蜀素帖》被贊“中華第一美帖”
    篇筆法靈動精致、結體富于變化、筆勢沉著痛快,被后人譽為“中華第一美帖”,是“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從用筆上看,米芾“八面出鋒”的特點體現鮮明,形成剛柔相濟的姿態、沉著痛快的風格。此書作中,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在一筆的中間,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展現出米體富于變化的巨大魅力。 從結體上看,《蜀素帖》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筆畫粗細對比鮮明。通篇結體率意、變換自然貼切。粗處如參天古樹,細處如繡花針般,相得益彰地增強了單字的節奏感

    文萃報·周五版 2021年51期2021-01-04

  • 誰探根九淵氣虛涵太清
    云從行草;筆法;結體;章法;墨法蕭云從,安徽蕪湖人,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幼而好學,篤志書繪,寒暑不廢。其畫或人物或山水,遠近聞名。人物造型準確,形象栩栩;山水清疏秀潤,饒有逸趣;而書法傳世甚少,多流為畫作題跋。殊不知,其書篆、隸、真、行、草五體兼善。行草、小楷高雅古樸,推方履度,動必中庸,行草尤得王右軍藏骨含筋法而另辟蹊徑。蕭云從受晉唐書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虞世南、歐陽詢、柳公權等所浸染后,漸漸形成不溫不火的書法風貌。篆書尚婉而通,隸書不乏精而密。5

    書畫世界 2020年7期2020-08-24

  • 基于漢字結體訓練的軟件設計
    寫,使傳統字型的結體訓練在方式、內容、效果方面都有了較大地改觀,以高效的方式幫助訓練者同樣地實現了對字型的“字感”認知。關鍵詞:字體設計;結體;訓練軟件中圖分類號:J5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2-0039-021漢字字型訓練中的存在問題在字體設計的課程教學中,漢字字體的訓練一般以標準定型的宋體、黑體字型作為規范進行手工臨摹繪寫,通過對字型的規律分析和實踐,完成從筆畫形態到間架結構的形式感把握。從源頭上來講,這套來自于經驗

    工業設計 2020年2期2020-03-16

  • 融合結體與構成的書法教學探索
    術表現形式。書法結體中的一些特征與構成藝術中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規律有著眾多的相似性,其視覺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可以采用點、線、面范疇內的基本元素進行解讀。這些特征可總結為結體中的構成性特征。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書法課程中,可嘗試將傳統的書寫技法與藝術設計進行教學上的融合,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提升教學成效和學習獲得感。關鍵詞:書法;結體;構成;教學探索一、結體與構成的概念辨析(一)關于結體本文所指的結體,是傳統書法三要素之一,也稱結字,結體的過程是由點線構成筆畫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11期2020-03-03

  • 穆如軒書法點評
    ,點畫爽利勁健,結體寬博,大開大合,氣勢非凡。作者所臨能夠較好地把握原作精神,用筆精到,結體準確。唯點畫力度尚需提高,有些點畫的鉤挑處不夠肯定,略顯力不從心。落款缺少古意且不夠大氣,再者“節臨(節臨)”與“書(書)”同義重復,要避免。王廷林書友的行書,似為詠梅花之五言絕句。作者以渾厚端雅之意作書,用筆厚重而不乏灑脫,結體端莊而不死板,氣息淡定從容,可知作者具有多年的書寫功力。作品有碑的厚實,有帖的靈動,耐人尋味。惜落款不夠從容大氣,有首尾失調之感,章法上“

    老年教育 2019年11期2019-12-06

  • 試論《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的書寫特征
    書寫特征及用筆、結體和章法進行分析。關鍵詞:價值;書寫特征;用筆;結體;章法一、《清華簡》書風上的承接關系(一)繼承篆書遺韻清華簡的書法風格已經開始出現隸書化傾向,但仍然還留有篆書遺韻蘊含其中,從篆書到隸書的變化中,留存了金文大篆的一些線條特征,從線條來看,用筆粗獷豪放,體現出一種稚拙與老辣、恣肆與穩健、內斂與粗獷的審美取向,雖然線條凝重遒勁,卻不乏瀟灑曠達?!肚迦A簡—程寤篇》可以看得出來,依然有金文大篆的韻味蘊含其中,線條依然保有凝重的質感,古樸的風貌表

    科學與財富 2019年31期2019-10-21

  • 張氏書法有大美
    。關鍵詞:用筆;結體;意態;風神中國書法藝術的用筆、結體、意態、風神之中,貫穿著內與外、心與物、主觀與客觀,空靈與充實的對立統一的大美之美。書法藝術四要素包括:一、用筆以單純的筆劃,以筆斷意不斷,連綿通貫的氣勢,一氣呵成,在書藝中稱“一筆書”,其構成的氣象萬千,灌注著一個整體的生命,它表現出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的感覺,和自然生命機體的骨、筋、肉、血,以隱形、暗合、潛在、抽象的方式同構。通過知覺的形象啟示宇宙人生的意義。大書法家用筆,凝聚著深沉豐富的感情

    藝術大觀 2019年21期2019-10-12

  • 如何讓學生在一節書法課中寫出漂亮的漢字
    材約束,把筆法和結體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以筆法為主體,結體為輔助,把結體細化到每個單字的教學中完成。關鍵詞:筆法;運筆三步法;取勢;結體;田字格由于在中小學書法教材中,筆法和結體分兩冊編排,要求分兩學期完成教學,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把二者分開教學。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比較乏味,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是不論學習哪個,如果寫不出一個漂亮的字來,不能得到一點成就感,便會失去信心和興趣。而且在教材中每節課要求學生寫的字太多,讓學生寫的辛苦,大

    新課程·下旬 2019年7期2019-09-17

  • 穆如軒書法點評
    連帶,嫻熟自然;結體方正,偶有扁勢,皆平穩端莊;落款妥帖,章法完整,是一件佳作,可見作者在趙孟頫楷書方面用力較勤。若要改進,可適當使用些方筆,取果斷爽利之致,尤其是在起筆和轉折方面,否則點畫有疲軟之弊。謝光前書友的行書對聯,書寫的是李白絕句的后兩句。此作書法主要受文征明行書的影響,亦有唐人楷書的影子。用筆比較果斷,提按頓挫、鉤挑牽連均肯定不疑,筆力較強;落款、鈐印也比較妥帖。文征明書法結體平正且常取扁寬之勢,故字既能穩重,亦能舒展。此作結體多取縱勢,且有的

    老年教育 2019年8期2019-08-30

  • 淺談王羲之尺牘在書法創作中的運用
    :王羲之;用筆;結體;章法;墨法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020-01一、用筆王羲之尺牘的用筆主要采用中鋒起筆、中鋒行筆,時而也伴有露鋒起筆、側鋒行筆的。就《喪亂帖》而言,帖中用筆挺勁,表達肯定直率,前半部分多用露鋒起筆,用筆上雖提按變化不明顯,但卻表現出較為強烈的節奏感。在橫的書寫上,起筆多樣,變化莫測,且有特色用筆,例如“墓”、“慕”,起筆上側鋒起勢,在中鋒中求變化。其次,起筆有方有圓,側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8-06

  • 淺談楷書《九成宮碑》的臨習
    例,從用筆特點到結體規律再到整體章法來闡述該碑的具體學習方法,以便能夠把握其風格特點,并且化為己用,最終創作出有自己獨立風格的書法作品。關鍵詞:用筆;結體;章法;風格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2-0040-01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書體異態紛呈,大致可分真、草、隸、篆、行五體。一般初學書法當從楷體入手為宜,因為楷書點畫起止分明,易于掌握,從古至今大凡行草書寫得好的,楷書作品也相當精彩,像唐代張旭被稱為“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2019-07-12

  • 淺談《張玄墓志》藝術背景分析
    ? ?用筆? ?結體? ?章法? ?審美? ?南北融合中圖分類號:J292.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5-0037-02一、《張玄墓志》相關資料及其時代背景《張玄墓志》全稱為《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張玄字黑女,清朝時期為了避康熙帝名字中“玄”字,改名為《張黑女墓志》。原石久已失,僅存何紹基所藏原拓一本,經過了剪裱,現存于上海博物館。此碑于普泰元平(5

    藝術評鑒 2019年5期2019-04-26

  • 榜書瑣談
    詞:榜書;署書;結體;掃筆刷字清人錢灃說:“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成書家?!惫P者想同樣道理,工書者不精榜書也不能成書家。1 榜書的特點榜書,古稱署書,又稱擘窠書,即大字或特大字。小字強調韻致,強調趣味;大字則強調氣勢。大字榜書要寫出大、重、厚、雄、辣、拙、壯、高古的陽剛之氣。1.1 貴于結密蘇東坡云:“凡事之所貴,必貴乎難。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重,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贝笞忠獨鈩輮Z人必須點畫豐滿、厚重,結字自然嚴密。1.2 血脈流暢大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4期2019-04-17

  • 陳俊哲
    上下字不相連綿,結體注重橫勢,強調波磔。因此創作中必須講究對比關系。簡而言之,一是結體正側對比,注重單字的體勢變化,不作正局;二是字組親疏對比,把眾單字編成不同的字組,強化組的表現,減少造型元素的單位量;三是書體古今對比,一篇之中,章中可今,今中可章,兩者彼此參合;四是墨色梯度對比;五是燕尾勢 態對比,欲形狀長短、取勢方向、快慢疾澀等各有區別,最忌單調雷同。(陳俊哲)

    中國書畫 2018年11期2019-01-10

  • 書學心得
    畫與點畫、點畫與結體、結體結體、組與組、行與行以及墨色的濃淡枯濕、用筆的輕重快慢等對比組合后產生的關系。內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沒有筆墨表現情感便無處寄托,沒有情感參與形式便失去了藝術價值。書法在表現形式上存在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通過兩者可以表達作者的情感與思想。外在因素是點畫線條、結體造型、行組組合、墨色變化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內在因素則是點畫與點畫、點畫與結體、結體結體、組與組、行與行以及墨色的濃淡枯濕、用筆的輕重快慢等對比組合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8年10期2018-11-19

  • 書法線條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線條 結體 字體設計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18)02-0144-02引言書法是運用方法技巧書寫漢字,使其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它以各種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形狀、不同質感的線條造型,表現出一幅幅充滿意境與情趣的藝術作品。線條是筆畫的實現形式,筆畫是漢字的實現形式,漢字又是書法的實現形式。所以書法的美和線條的美是分不開的。線條本身又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美。一是線條本身的美,書法中的線條可謂

    設計 2018年4期2018-11-08

  • 行草書的章法研究 ——以王羲之《得示帖》為例
    三種:一是單字中結體的大小組合;二是字與字之間的大小組合;三是組群的大小組合,形成的“塊面”對比亦是對“大、小”概念的延伸。大小組合是行草書章法的最基本的準則。書法作品中大小的變化就像音樂中音調的高低,大小變化愈強烈,節奏感就愈加鮮明,整個作品便會充滿生機與活力。王羲之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平直,便不是書?!保?]26-27就強調了書法要有大小和錯亂的變化。清代包世臣說:“古帖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

    宿州學院學報 2018年8期2018-11-08

  • 濃妝淡抹總相宜
    永精雅,以獨特的結體與筆墨語言,將“眼中丘壑”變而為“胸中丘壑”,傳達出李江英從傳統筆墨語言及結體中體悟當代感受及文化使命的決心。李江英以“斷章”法取全景,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結構章法舉重若輕,顯露出她在布局上的深厚功力。寫“眼中丘壑”之物象多取北派之特征:山石裸露,結體雄強,勾勒筋骨,皴染向背,筆法多變,以行楷勾筋勒骨,兼以章草復寫之,筆走龍蛇,物象生動而多變,結體書法性強。而將“眼中丘壑”升華為“胸中丘壑”時,物象則多取南派之特征:云籠青山霧鎖層林

    公關世界 2018年22期2018-09-10

  • 炭黑顆粒尺寸和形態特征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
    大量獨立存在的聚結體,而聚結體由眾多初級粒子經化學鍵連接后堆積而成。對于不同炭黑,由于組成聚結體的初級粒子尺寸和數量不同,導致聚結體的形態特征(結構)不同,從而致使其在橡膠中的補強效果不同,因此有必要將炭黑的微觀形貌作為炭黑分類的參考指標。ASTM D 3849—2004[2]包含了炭黑的TEM表征和圖像分析,但該方法僅涉及炭黑顆粒(包括初級粒子和聚結體)的尺寸統計,而基本沒有涉及炭黑聚結體的形態特征分析。本工作借鑒ASTM D 3849—2004,進行炭

    橡膠科技 2018年5期2018-07-25

  • 書法技法講壇——篆書技法45例(七)
    十九、篆書的結體——頭重腳輕“頭重腳輕”是篆書在結體上的又一重要特征。小篆雖然整體較勻稱整齊,甚至一些字還是上部稍小、下部修長而稍開張,但因為筆畫上緊下松,上部緊密而下部疏朗,而使其具有頭重腳輕之感。在大篆中,則無論形體的大小還是筆畫的疏密長短方面,都遵循一種“頭重腳輕”的結體原則。比如在金文《毛公鼎》和《散氏盤》中,一些本來應該上下對稱的字形,在結體的處理上卻形成明顯的上大下小、頭重腳輕之感。如“東、木、莫、墩”等字,都是上部筆畫長,下部短;上部筆畫更開

    書畫世界 2018年8期2018-05-14

  • 書法技法講壇——技法45例(六)
    興國十六、篆書的結體一間距勻稱篆書屬于正書類,和楷書、隸書一樣。篆書在結體上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間距勻稱。也就是要求一字中筆畫(線條)之間距離應當疏密一致,如體操隊列排列,也好比畫表格一樣。橫向的各筆畫(縱向的線條)的間距應當盡量均勻,縱向的各筆畫(橫線)之間亦應大體均勻一致。當然,在不同字中,筆畫線條有多有少,筆畫(線條)多的整體較密一些,筆畫少的則整體要疏朗一些。篆書中,與楷書的筆畫勻稱規律稍有不同。因篆書(特別是小篆)整體上呈較為修長的上緊下松

    書畫世界 2018年7期2018-05-14

  • 論明末清初大幅行草立軸書法作品中尚“奇”之美的藝術表現特征
    ??梢钥吹?。這種結體中的塊面效果的運用,一方面要將其放入章法中進行分析,根據創作的需要進行上密下疏、左密又疏、左疏又密等不同處理,章法中盡量避免雷同,否則突兀的塊面效果會顯得乏味、累贅。另一方面則要注重線與面融合中的動靜表現,面是一種塊狀,給人一種靜止不動的感覺,而線條往往具有一種時間的流動性,可以通過輕重快慢、提按頓挫來表現豐富的節奏感。為此兩者在結體中的有機組合不僅形成了疏與密的關系,還具有靜態與動態的表現。其次,則是點畫與線條、線條與線條之間排列中的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2017-10-21

  • 孫過庭《書譜》臨習:結體
    庭《書譜》臨習:結體 談□ 佟士委孫過庭《書譜》在結體上的變化較為豐富:一是具有自己獨特的結體方式;二是具有行草書普遍的變化規律。在學習的過程中,這兩個方面都要求習書者細心地揣摩掌握,并應用到創作中去?,F將《書譜》的結體特點大致歸納如下:一、上松下緊。上松下緊,是行草書常用的結體方式之一。這種結構符合人的審美規律,上面疏可走馬,下面收緊穩重,這類字飄逸瀟灑、舒朗透氣,就像蔚藍的天空和廣袤的大地,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如“美、當、罕、道”等字。二、左粗右細。左

    老年教育 2017年8期2017-09-12

  • 怎樣寫《乙瑛碑》(十四)
    章 《乙瑛碑》的結體結體,也稱結構、間架、間架結構,系指一字之中筆畫之間的聯結、搭配和組合。書寫漢字,歷來都重視結體,古人曾有“一字之法,貴在結構”的論述。結字因字、因體、因人而異,要想安排得體,甚至于稱善稱妙,確實需要一定的藝術技巧和藝術修養。明代趙宦光在《寒山帚談·格調》中說:“書法昧在結構,獨體結構難在疏,合體結構難在密。疏欲不見其單弱,密欲不見其雜亂?!鼻宕蹁f:“作字不可豫立間架,長短大小,字各有體,因其體勢之自然為消息(一消一長,互為更替),

    老年教育 2017年8期2017-09-12

  • 用筆之“易”與“不易”
    :趙孟頫;用筆;結體;千古不易;復古一、“用筆千古不易”的提出(一)趙孟頫所處的時代背景1927年,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偏安南宋最終滅亡,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與此同時,元初統治者廢除科舉制度,這種持續了千年“學仕而優”的儒學精神支柱坍塌了,無論在朝在野,文人知識分子均無法施展才干,實現抱負,元代文人倍感失落,卻又無力反抗統治者的武力威逼。在這種內外的雙重壓迫之下,文人士大夫普遍陷入一種痛苦郁憤中。為了抒發內心的憤懣痛苦,失意文人寄情于文

    大觀 2017年8期2017-08-29

  • 篆書條幅《游金山寺》創作說明書
    程中,我在筆畫、結體、章法等方面進行了多次修改,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在說明書中,我主要從創作構思、創作過程、作品闡述和心得體會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進一步認識到學習古人法帖進而尋找自我風格的重要性。關鍵詞:吳昌碩臨石鼓文;篆書;結體;創新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092-01一、創作構思(一)書體選擇在學書過程中,篆書所擁有的獨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吳昌碩獨特的篆書風格更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2017-01-11

  • 師漢堂主點隸書
    力沉,淋漓痛快;結體寬宏,恣肆張揚,不落舊套;章法豐密。但僅憑八個字,難以說出什么建議,只能談幾點具體意見。一、用筆。如“墨”字,一要沉穩,二要有變化。二、落款??钗闹械母髯忠松约邮諗?,以示莊重。三、橫向取勢。有的字結體偏高,可減去五分之一。四、用字準確?!巴ā弊謱懙貌粶蚀_。玉林市老年大學 楊壽榮/作北京市豐臺區老年大學 石桂成/作臨帖靠帖 根深葉茂石桂成書友的隸書,用筆沉穩,線條冼練,筆畫潔凈。體態安逸,氣色溫和。正文散布,章法清新雅潔。通覽此作,特提出

    老年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09

  • 師漢堂主點隸書
    展,有一定功力;結體安詳,雍容豐腴;章法疏朗、清新、華美。彌補美中不足,尚需改變以下幾個方面。一、線條偏軟??赏ㄟ^臨習《禮器碑》,提高線條的支撐力度。二、 結體偏高。如“云(雲)”“厚”等字結體較高,宜收斂豎畫,伸展橫畫,化長為扁。三、“年”字多余?!氨辍毕虏挥脤憽澳辍弊?。取法決定書法的命脈彭耀祖書友的隸書,線條硬朗,筆筆結實,一絲不茍,基礎沉厚;結體方整,體勢雄強,立字穩??;整體布局疏密得當,氣象豐茂,通篇活躍。欲求完美,應在以下幾點加以注意。一、取法

    老年教育 2016年11期2016-11-23

  • 行書創作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詞]行書 筆法 結體 章法 墨法[中圖分類號] G6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50085一、行書的藝術特點及創作原則1.行書的藝術特點行書是處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的產生是為了彌補草書的難以辨認和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而特有的?!靶小奔础靶凶摺?,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有時真、行、草等書體雜糅于一幅作品,只要處理得夠協調,也同樣能傳達出很好的藝術效果。由于行書包容性比較寬泛,很適合抒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循“體”而教 順勢導“寫”
    要義一:探究文本結體形式,考量文體宏觀視域所謂結體形式是指文本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組織架構和表現樣式。相對于一般意義的文章,書信、采訪錄、劇本、詩歌等,都有約定俗成的顯著的結體形式;而童話、寓言等其他文體同樣也有并不昭彰但有跡可循的結體形式。其作為文體的重要特征之一,應該成為言語訓練的要點。譬如劇本《半截蠟燭》的教學,就可以從文本明顯的結體形式或者說編排形式入手,直接以表演加以體驗,在表演中師生共同提示、點撥或探討,發現劇情背景和劇情主體之間的關系,發現對白和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6年5期2016-05-14

  • 書法好入門(二)主筆與結體規律
    是用筆問題,二是結體問題。結體也稱結字,即字的間架結構,也就是筆畫或者偏旁的搭配關系。趙孟頫云:“結字因時相異?!彪m然不同時代、不同書寫者的結體風格各異,但從基本結構美感的角度來說,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拋開用筆的提按變化,結構是二維的。所謂二維,即兩個變量。一個是左右關系,一個是上下關系。從理論上說,一個字的左右好看了,上下也好看了,這個字的結體就應該好看了。所以,要想寫好一個字,必須進行二維分解。先講上下關系。對于任何一個字,如果先不考慮左右的關系,上下關

    少兒美術·書法版 2016年2期2016-01-27

  • 圖說書法(四十七)
    ?!多M閣頌》隸書結體寬舒方整,行密格滿,多用圓筆,有篆意,體勢亦雄偉??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謂:“吾嘗愛《郙閣頌》體法茂密,漢末已渺,后世無知之者,唯平原章法結體獨有遺意?!逼皆翘拼佌媲?,說顏書的章法結體與《郙閣頌》相似?!段鳘M頌》《郙閣頌》和前述《石門頌》同為漢代著名隸書摩崖石刻,因藝術價值甚高,被人們稱為漢代“三頌”,在中國金石學、文化史、書法史和交通史研究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段鳘M頌》《郙閣頌》都涉及到武都太守李翕,碑文記載了當時的德政和李翕修建交

    視野 2015年8期2015-05-12

  • “靜”以修身
    格。劉小靜的篆書結體取于金文,但用小篆的線條,結體勻稱,點畫一絲不茍,有金石味而更以文氣勝,篆法規矩又不失靈動,反映了她在篆書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現上的理想。隸書以漢《張遷》為基礎,悟得天趣,字內結體收放結合,偏旁錯落顧盼,整體作品顯得樸厚古拙而富有趣味??戳藙⑿§o近期的作品,字靜穆、安詳,平易近人,一筆一畫地寫著,清澈、樸素,一目了然,字如其人?!凹挤ㄉ喜⒉粡碗s,主要靠內涵”,這就是一個人具有文化內涵的表現??墒?,當代的一些著名書法家就不是這樣了,他們總覺得

    紅豆 2015年3期2015-04-02

  • 結體:小學軟筆楷書教學的重點
    學的重點是書法的結體問題,通過對書法結體教學問題的初步探討,并對源流、法度、會通、拓展等方面進行簡要解析,這對促進小學軟筆楷書教學具有一定意義。關鍵詞:結體;法度;會通作者簡介:王子文(1981-),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碩士,江西省規范漢字書寫教育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戲劇文化學、書法藝術。(江西南昌 330103)本文為南昌師專書法教育科研團隊支持項目(NSTD-13-07)?!督逃筷P于加強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二[20

    老區建設 2014年2期2014-03-31

  • 平和之情 淡然之美—— 評張錦鏡隸書
    勻圓轉的線條變成結體方折、橫畫留有“蠶頭燕尾”的近代書體,據說這種字體是當時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日常使用的文字,故稱“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的發展歷史就脫離了古文字階段。漢代以后,小篆并未消失,而是成為主要用來刻印、銘文的古字體。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象形的字符變成平直點畫所組成的字符,這種改變大大提高了書寫的速度,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后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隸書在當今的

    統一論壇 2013年4期2013-10-17

  • 規范楷書毛筆字美觀寫法之管見
    中楷書“越”字的結體,發現有許多欠妥之處;同時粗略地指出了其他一些字的寫法也不夠美觀,從而歸納出漢字結體、美觀寫法的一些基本規律。規范楷書;美觀寫法;結體我在書店看到《知識寶寶》的一組掛圖中,有關國旗的這一張畫面上的“越南國旗”。如圖所示,發現這個“越”字的結體欠佳。分析如下:乍一看去,是右上的部件”戉”偏 大。因 為“越”字是屬于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型,由于這個部件偏大,直觀望去就有包不住的感覺,這就漫 (溢)出來了。圖1 古人說,漢字的構成主要從自然的形象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11-07

  • 東周金文書法的審美特征
    東周金文的線條、結體和章法繼承和發展了西周傳統,逐漸形成了地域化的風格類型,主要包括三種形態:以線條徑直、鋒芒畢露、瘦削挺拔為特點的齊系金文;以線條纖秾、屈曲柔婉、輕盈飄逸為特點的楚系文字;以線條豐腴、端正平實、沉穩厚重為特點的秦系文字。三種地域風格在差異中又表現出線條勻稱化,結體規整化,章法嚴謹化的統一趨勢。關鍵詞:東周金文;書法藝術;美學特征;地域化;規整統一;豐中銳末中圖分類號:J292.1文獻標識碼:A東周自平王遷都洛邑后,王室式微,禮崩樂壞,諸侯

    藝術百家 2009年6期2009-01-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