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學生 善待文本

2004-06-12 09:29李海林
人民教育 2004年12期
關鍵詞:標準答案結構意義

李海林

語文教學有一對矛盾。一方面,閱讀特別強調多義性',不能以一解'去斷然地統一多解,去否定多解',不能用人解'例人的解)去統一我解自我的解),去否定我解'”①。。另一方面,語文課的詮釋,因教學內容和對象的不同,會有所變化,但也應該有相對確定的、約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尺度標準,以約束過度詮釋現象的發生”②。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逐步深人,這一對矛盾似乎越來越突出。錢夢龍老師說:“千個哈姆雷特畢竟還是哈姆雷特,創造也不能離譜太遠,例如有的學生讀了朱自清背影》后的一大發現竟然是: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這種發現'恐怕比老師提供標準答案'更糟蹋了名作?!雹鄣灿欣蠋熣J為:為什么我們能夠容忍山姆大叔以他們的眼光來重構花木蘭》,能夠默許港臺作家以極搞笑的態度來戲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卻不準我們的少年兒童以自己的童真來解構名篇呢?”這個問題涉及到語文教學的一些根本問題,既關乎我們對語文的理解,又牽扯到對教學活動本質的認定,確有進行討論予以明確回答的必要。

首先要予以明確的是:閱讀的目的,就是建構意義;閱讀的過程,就是建構意義的過程。這種意義建構”的規定性決定了閱讀的對話”本質:一方面是學生從文本獲取信息這一點與傳統的閱讀觀一致),另一方面,也許是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學生調動自己的人生閱歷和言語圖式對文本信息進行的加工。閱讀的實質,就是文本的意義結構與學生的意義結構在某一點上相遇"用解釋學的術語表達,就是視界融合”)。顯然,不同的個體面對同樣的文本,他們相遇的地點”不可能是一樣的,這就從根本上判決了過去那種標準答案"式的閱讀教學的死刑。也為前面所說的閱讀的多義性”和個性化"提供了堅實的論證。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否定了文本的標準答案",是不是意味著也同時否定答案"呢?我們說文本是多義的",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任意解構文本,可以否定文本的存在主體性呢?我覺得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才是我們討論的主題。顯然,這又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需要我們持更審慎的態度。

我們分兩個層面來展開討論。第一,什么是文本。我們的閱讀觀其實都有一個文本觀作基礎;標準答案"式的閱讀教學,把閱讀的過程理解為一個反映”文本的過程,學生向作者靠攏,恢復、重建作者創作原意的過程。在這樣一種閱讀觀的理論體系中,文本是一個終結性的客體,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它的本質,就是來自于創作者原意的本義";而閱讀教學的目的,就在于這種本義"的獲得,而本義"以外的義",則是一種誤讀" .俁解”。但在建構主義閱讀觀看來,文本是一個未完成的對象,是一個開放的結構,供大家繼續創作”的系統。文本的最終完成者是文本與文本閱讀者。這決定了文本閱讀的非標準化”。但是,這里所說的朱完成”是就文本的功能而言的,并不是就文本的本體結構而言的。這就正如一臺電腦,如果沒有通電,則是一塊鐵疙瘩,但這并不意味著電腦本身有什么殘缺”。文本在與讀者接觸”、對話”之前,是朱完成”的,但它本身是完整"的。接觸”、對話"本身就意味著文本的客觀存在。文本”既是對話的材料,又是對話的前提,它既被接觸”、對話”,又對這種接觸”、對話”起到一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約。我們說,文本是一個未完成的對象,但它首先是一個對象”;文本是一個開放的結構,這其實也就承認它首先是一個結構”;同樣,說文本是一個供大家繼續創作”的系統,那么,在繼續”之前就已有的存在,則毫無疑問對繼續"本身起著重要的制約和導向作用。

文本的這種雙重性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文本是有一個最基本的層面的,這個最基本的層面是對話性、建構性閱讀的基礎,是多義.多元解讀的前提,我們的閱讀教學不能歪曲文本這個最基本的層面的意義。這個最基本的層面,一是環境背景),二是結構,三是邏輯。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不是寫到了父親爬過鐵軌的事件"呢?是寫到了;但這個事件是不是違反了交通規則”呢?這并不由事件"本身決定,而應該由當時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決定,因為規則是特定歷史環境中的人制定的,此時此地的違反"可能在彼時或彼地卻不違反”。第二是看結構,看父親爬鐵軌”這一事件要素在背影》中與其他事件要素處在一種什么關系之中,它們是構成一種親情結構”呢,還是構成違規結構"?第三是邏輯,如果我們把父親爬鐵軌”當作違反交通規則"來理解,那么與文本中所描寫到的其他情節有沒有邏輯沖突呢,與作者的創作動機有沒有邏輯沖突呢?

我們再從閱讀教學這個角度來討論。

首先必須確認,我們一方面承認閱讀可以超越文本,另一方面我們同時還承認,學生與文本之間存在一個智慧上的差距。而且這個智慧上的差距”正是閱讀教學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必要的前提。

韓軍老師是特別強調學生的閱讀初感”的,他針對鄭逸農老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課例提了三個問題:學生起初的閱讀就是膚淺的或者錯誤的嗎?學生反復閱讀后的見解就是深刻的或者正確的嗎?后來的反復閱讀后的理解,就是對起初閱讀理解的否定嗎?”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閱讀初感的評價,當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閱讀初感是有局限的,存在難以避免的粗糙與偏狹"。因此,尊重學生的閱讀初感”是對的,但要分辨兩種不同的重要性:從倫理學的意義來講,學生的閱讀初感是學生寶貴的人生經驗和個性表現,尊重學生的閱讀初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但從教學的意義上來講,尊重學生的閱讀初感卻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活動得以進行;學生的閱讀初感作為對話不可或缺的一極,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閱讀初感。但是閱讀教學之所以是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之所以需要,之所以存在,不就是學生的閱讀初感只是初感”嗎?所謂初感"不就是指重要的、但是卻可能是有缺陷的嗎?過去我們的閱讀教學,將學生的閱讀初感撇在一邊,要么直接把教師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要么把文本作為一客觀存在,要求學生對文本作一種照相”式的理解。這當然是非常錯誤的。正是針對這種教學觀念和教學現象,新課程提倡對話教學”,強調學生在閱讀及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意義。但是我們不能將學生的這種主體地位的強調理解為學生不需要教了”,理解為學生的就是對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就行了”。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學生的閱讀初感,因為它是實現初感超越"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另一方面,學生的閱讀初感是教學的寶貴資源,但不是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目的正是要學生超越自己的初感”。

總之,閱讀教學的第一要義,在于善待文本;文本最基礎層面的東西,是我們必須尊重的,因為它是我們超越它的一個邏輯起點。閱讀教學的第二要義,在于善待學生的初感";但是初感是一個要超越的對象,而不是一個目的對象。注釋:

①韓軍:《是否真的“不明確指示”》,載《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

②蔣成璃:《射閱讀教學過度詮釋的思考》載《語文學習》2003年第11期。

③錢夢龍:《偽語文教學招“魄”》,載《中學語文教學》2004年第2期。

猜你喜歡
標準答案結構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標準答案”閱卷實錄
標準答案
大多數的知識付費,其實就是賣給你一套標準答案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閱讀理解”的作者為何敗給標準答案?
留學的意義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